第75章

  作为亲儿子,他永远无法反驳亲娘,但是儿媳却可以,村子里的婆媳关系向来是一笔烂账,他想做却不能做的、他希望以后的媳妇都能帮他去达到。
  想着这些,张二柱就细细去挑选了。
  拿出自己这些年存下来的不多的铜板,张二柱狠狠心全带上去找了花媒婆,提了自己的要求。
  花大娘,那事儿就拜托您了,劳您多费心。
  花媒婆额眉开眼笑的接下了:二小子,好说好说,大娘一定给你好好找。
  一份单子赚两份钱,要求还降低了,花媒婆自然高兴,只是心里还是暗自感叹,这张家老二还是个有盘算的、全然不像外表那么憨厚。
  花媒婆就又将自己手头上待嫁的姑娘名单细细盘算了一遍,心里顿时就有了一个人选-隔壁安平村的一个姑娘,恰恰符合张二柱的要求。
  花婆子将人选告诉了张二柱,后又去附近查看了一下真人,张二柱这才答应下来。
  这姑娘名李红英,父亲早亡,上有寡母、下有幼弟,为了护着亲人性子很是强硬,除了这一点,这姑娘干活勤快、待人和气,弟弟年纪也大了,再没有半点不好。
  张二柱看了很是满意,当即就和花媒婆定了下来,只是后面如何和张母说,还是需要细细斟酌斟酌,张二柱也没有着急。
  -
  张二柱这边自顾忙活着自己的婚事,那边大房的冉佳仪也没有消停。
  自从那天把卤味方子给了娘家,冉佳仪归来后在张家焦急的等了半个月,才终于等来了张家传过来的消息,让她回去一趟。
  冉佳仪就知道,事情差不多成了。
  随意编了一个借口,将孩子塞给张大柱照顾,冉佳仪就一个人两手空空的回娘家去了,怀揣着对方子的期待。
  谢母也没有让冉佳仪失望,半个月的时间里,张母一直按着方子在实验,配料加加减减的,十来天下来才总算到了最好的时辰,这才喊了小闺女回来看看。
  冉佳仪还没进谢家院子呢,远远的就闻见了那股香味,中药特有的香气夹杂着肉的浓郁,瞬时就吸引了冉佳仪全部的心神。
  自从原主嫁进张家之后,生活水平便直线下降,到现在一年半的时候,正是最为馋肉的时候,冉佳仪不由自主的脚步加快,大步进了张家院子。
  二嫂、三嫂。招呼完院子里的两位嫂子,冉佳仪又径直朝香气的来源厨房行去。
  娘,大嫂。冉佳仪在门口就看见了里面的两人,大嫂走来走去收拾着厨间,谢母则拿着一柄大勺子不停地在一口大锅里搅动着,方才冉佳仪闻到的香味正是来源于此。
  谢母听到小闺女的声音,抬起头,当即露出满面笑容:杏花,你来看看,这卤味熬怎么样?
  冉佳仪去细看,果跟现代世界的卤味看起来一般无二,色香味均是前世那个样儿,也很是高兴:娘,就是这味儿。
  谢母这才将剩下一半的心放了下来。
  这卤味的方子需要的材料可是不少,尤其其中不少中药材的价格都堪称昂贵,要不是女儿信誓旦旦的保证方子没问题,她都不敢花这个钱。
  虽说随着这卤味的香味愈发浓郁,谢母心里的心也逐渐安定下来,但是没有女儿的准话,她到底不敢完全放心。
  这几天,她逐渐放了少许料下去,几乎都是纯肉,这也废了不老少的钱了,只自家尝了个鲜就不舍得再试,如今可算是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谢家一家子都是老实的乡下人,从来没做过摆摊做买卖这种事,因而如今虽然方子有了,但是具体怎么去卖还有一点问题。
  今日喊了小闺女回来,既是为了看看这个卤味的成品,也是想问问这个生意到底应该怎么做。
  杏花啊,你爹和你几个哥哥都是没有成算的,你可得替他们看着点。
  冉佳仪自然应是,然后便从记忆里仔细搜寻有关镇上的相关记忆。
  谢家所在的杏花村距离镇上,比起张家还要近一点,原主以前就没少去镇上,对镇上的店铺和摆摊摊位的位置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心中自然就有了主意。
  娘,西边那片位置你看怎么样,摆摊的多,商户也多,有钱的相比也不少。冉佳仪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谢母听了也思量起来,嗯,位置好是好,就是这收的税有点高啊。谢母有点担心到时候东西卖不出去,做亏本买卖。
  冉佳仪对这门生意很有信心,完全没有这些担心:娘,咱们卖的卤肉,自然要挑好地方卖,不然一般人家哪里买得起啊。
  谢母想着也有道理,就没有反对,只是到底要去现场卖一次,才能知道效果。
  冉佳仪知道谢母的顾虑,从兜里掏出了五两银子,几乎是她全部的积蓄了:娘,你用这钱多买点肉,第一天,多置办点肉卤了。
  谢母连忙推拒:杏花,娘哪能要你的钱啊。
  冉佳仪就撒着娇应是将钱塞给了谢母:娘,您也知道,我看好这卤味生意,这就当我投了一份进去,您啊,赚到钱分我一份就行了。
  谢母听到这话,到底没有再推,只是还是道:杏花,这方子都是你的,本来赚的钱就该有你一份。
  冉佳仪望望谢母,笑开了:娘,你真好。
  谢母嗔怪:你这孩子,都多大了。
  室内,一派温馨和乐的气氛逐渐蔓延开来。
  --------------------
  第66章 第四个世界
  这一天, 冉佳仪在张家呆了整整一天,在谢母的絮叨下盘算了一圈成本和卖价,才算将大概事情定了下来, 至于去摆摊用的器具, 家里四个大男人, 倒是无需冉佳仪操心。
  直至天近微黑,冉佳仪在谢母的接连催促下才恋恋不舍的回去张家,如果可以, 她真的想能够一直留在谢家,可心里也清楚,对于出嫁女而言, 娘家偶尔依靠可以,但是长期确实不可能的。
  到底这样的时代,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但能借着娘家的名义轻松一段时间也算不错的了。
  冉佳仪来的时候空着手,但是回去的时候却是带着一满碗的卤味,都是谢母硬塞给她的,冉佳仪想着最近小叔子不在家,也就勉强带回来了, 只是冉佳仪还是藏了点小心思,打算回去先匀一点出来给张大柱。
  冉佳仪坚信, 藏私房这种事情就要从小做起,当吃独食吃的多了,藏私房钱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冉佳仪到达张家时, 天已经黑了下来, 好在还没有错过吃饭的点。
  冉佳仪趁着院子里没人, 赶紧先回了自己屋, 给娃喂奶之后,又匀出了三大块肉,这才将剩下的晃晃,看着也还是一小碗的样子,这才重新出去,假做刚从外面回来的样子。
  冉佳仪带了肉回来,自是要好好宣扬一般的,端着碗就进了厨房:娘,你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张母对这个大儿媳的行为还是很生气的,进了他们张家的门,却还是惦记着娘家,一回去就是一天不着家,当即怒喝:你还好意思回来你,一天不干活你想干嘛啊你。
  冉佳仪也不计较她这样的态度,而是将碗从张母眼前晃荡了一圈,张母的抱怨声顿时就歇下来了,灶下烧火的张小妹也兴奋站起身,哪来的肉香。
  张母没好气的瞪了一眼不争气的闺女,但语气还是软了下来:这次就算了,以后不回来可要先说好。
  冉佳仪自然应是,至于以后说不说,不还是看她心情。
  这一关算是过了,冉佳仪代替了张小妹烧火的伙计,有心给张母先打个预防针。
  娘,我也不是随便回娘家的人不是,今儿也是娘家有事喊我回去。
  谢母不由得被勾起了好奇心,什么事?竟然带回来这一碗肉。
  冉佳仪这时候倒卖起了关子,说话一顿一顿的,娘啊,你是不知道啊,前阵儿我娘从过来的行商身上买到结一个卤味的方子,我娘她不就上心了嘛,忙活了好几日,今天出了成品,就喊我回去试试味儿。
  随即,不怀好意的问道:娘,你们闻着怎么样?
  张母还没回答,张小妹先出声了:嫂子,这肉真香。
  冉佳仪便满意笑了,那小妹,你待会多吃两块。她自己在谢家吃够了,也给张大柱留了,剩下这些到饭桌上吃上一两块也就差不多了。
  张小妹果然高兴的笑了,一旁的张母见了,即将出口的那句也不怎么样便吞了回去,只是心中到底有些惋惜,这天气还有点热也留不住,小儿子才走,只得家里几个人吃了。
  -
  等到晚饭上桌的时候,张家其他人都看见了桌上那道肉,更准确说,是先闻到味儿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