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三人先是一惊,随后立即反应过来,应是谢大嫂、谢二嫂回来了。
杏花,去给你大嫂、二嫂开门去。
冉佳仪主动出去给人开门,谢大哥也跟着出来了,谢母则是趁机关上房门,飞快的将钱袋放进自己往常放置银钱的地方,这才整理好自己的表情,状似正常的出了房门。
回来了?
谢大嫂、二嫂连连点头,异口同声的回答:娘,您给的钱都买了肉。说着扬了扬自己手上用稻草栓起来的一条条的肉。
谢母此时见到肉,就觉得是钱上门了,虽然心痛买肉的钱,但是想到能赚回来的是好几倍,谢母又很是欣慰。
今天辛苦了,咱们中午先割一条红烧,大家都吃好点。
谢母这话一出,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兴奋起来,家里也已经好久没有尽情吃肉了,说起来还是家里穷。
至于冉佳仪,则立马决定午饭就在谢家吃了,张家可没有肉给她吃,回去还要干活,而在谢家作为大功臣,她的待遇可是顶好的,甚至于她还决定把张大柱喊过来一起吃一顿好的。
冉佳仪悄咪。咪凑到谢母耳边,娘,我想把我家那口子也喊过来一起。
谢母瞅瞅自家小闺女,有些嗔怪:果然是胳膊肘往外拐了。去去去,把人喊过来吧。
谢家几人开始收拾起了卤味的大料,洗肉切肉。
而冉佳仪不管谢母怎么说,高高兴兴、两手空空的回张家去了。
-
正是饭点,张家都准备吃饭了,就在这时候,冉佳仪回来了,一时间,张家众人的目光都齐聚在了她的身上。
冉佳仪丝毫不惧,笑着一一打了招呼:爹娘、大柱、二弟、小妹。
招呼完冉佳仪复又开口:爹娘,我娘家今天生意不错,让我喊大柱一起过去吃饭呢。
张父张母:没见过这么在饭点上把人喊走的。
但看看一旁已经站起身子来的大儿子,张母万分嫌弃:去吧去吧。只得安慰自己,好歹她还省下来了一口粮食。
而且,听着亲家的小生意做得好,她心底确实起了点不可言说的小心思,不过还得仔细思量一番。
张大柱便跟着冉佳仪出了门,张大柱讷讷关心:杏花啊,爹娘他们生意怎么样啊?
冉佳仪得意:自然很好了,明天还要去呢,这不,今天中午有肉吃,爹娘让我喊你过来一起吃饭。
张大柱摸着头,憨憨的笑了:爹娘他们真好。
冉佳仪昂头:那是自然,这叫爱屋及乌。
两人一路往谢家方向而去,在快到达的时候,遇见了同样归家来的谢父和谢家二哥、三哥,便走在了一起。
谢父问起了张大柱家里田地的事情,今年粮食涨势怎么样、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秋收、下一季打算种些什么。
张大柱虽然为人老实、也不会什么手艺,但于种地这件事情上却是上了心的,回答起谢父的问题来头头是道,听得谢父连连点头。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谢家。
或许是因为院子里传出来的肉香味,也或许一上午的动静被人看在眼里了,院门口有不少人东张西望的,想要打探点东西出来。
此时见到谢家有人回来,一个个都围了上来,一个个眼睛滴溜溜的赚,眼中尽是好奇。
一群人也就冉佳仪一个会说话的,此时只得她出面将这些奶奶、婶婶给打发了,几人这才顺利进入了院中,关上院门的同时,齐齐长舒了一口气。
娘,我们回来了。
谢母从厨房探头一看,都回来了,又看看锅里的肉,差不多够了,先坐下,饭菜马上就好。
几人又转战到客厅的饭桌上,冉佳仪作为现场见证人,绘声绘色的给众人讲述起了这卤肉有多么受欢迎,来的人络绎不绝、几个人称重找零,忙的不亦说乎,至于赚了多少钱则被无意忽视了。
-
饭上了桌,一大碗满满的红烧肉,油亮的色泽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来不及多寒暄,一双双筷子就飞快动了起来。
饭毕,饭桌上的众人都吃圆了肚儿,一个个心满意足地仰倒在了椅子上,连站起来的劲儿都没有了。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谢母率先起身,老大家的,你跟我过来,老二家的,去把碗洗了,老三家的,去地理摘些晚上的菜回来。
谢母几句话就将三个儿媳安排的明明白白,至于男人,谢母是不安排的,那得谢父来。
冉佳仪吃饱喝足,前所未有的满足,她不想回张家,可是,也不好父母兄嫂们都去忙了,自己一个人在这歇着吧。
起身看看,左右无事,她就跟着谢母走了,顺便看看卤味制作的过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至于张大柱,则被冉佳仪赶回张家干活去了,一走两个人,张母指不定怎么暗恼呢。
但是事实证明,冉佳仪想多了。作为一个只见过别人制作卤味的看客,冉佳仪纯粹只会纸上谈兵,倒是从张母的动作里学会了具体怎么制作,哪里还能够提什么意见。
就这么又混了半日,见着买回来的肉一点点被送进卤水里,逐渐散发出卤肉特有的香味,等到了天黑,再怎么不愿意,冉佳仪也知道自己该回去了。
谢母见了,连忙从卤的差不多的肉里取出一块大小适宜的:杏花,你把这个提回去,要不然你那婆婆顾及要不高兴了。
冉佳仪想想今天一天的作为,加上后面还要来,到底接下了,娘,你真好。
谢母笑笑:快回去吧,别错过了晚饭的点。
冉佳仪简直是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谢家回去张家,说到底,在这个世道下,夫家不是女子的家,娘家也不是女子的家,或许只有分家有了自己的小家,才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归属吧。
然而,作为家里的长兄长嫂,除非张父张母不愿意,否则,怕是一定会由他们来养老,一辈子也自由不了,真是无望的人生啊!
回到张家,果然已经在做晚饭了。
张母看见大儿媳回来,刚想要开口训斥,冉佳仪见机连忙抬起手上的卤肉,随即张母就止住了话头,露出了两分笑来:还不来帮忙。
冉佳仪顺势放下手上的肉,来厨房帮忙。
等到了晚饭,有了一道卤肉加菜,大家都吃的很是尽兴,对于冉佳仪一整天在外面也没有说什么。
但是,冉佳仪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一碗肉而已,再如何珍贵也不能让张家容忍一个儿媳长期不在家里干活,所以冉佳仪算计着,后面如果再回娘家帮忙,可以换成钱币的报酬。
肉吃完也就没有了,钱则不一样,是可以存起来的,刺激也比较长远,而且张家是真的缺钱,偏偏也没有多的收入来源。
冉佳仪想到就立即去做。
第二日,依旧是早起去谢家,然后一起去镇上,还是昨天那群人,但是,在冉佳仪的建议下,几人的分工有了较为明显的划分。
冉佳仪最后与谢母商量后,决定下来,每天冉佳仪会有二十文的工钱,这笔钱成功堵住了张家的嘴,冉佳仪也保住了自己平静轻松的生活。
冉佳仪相当于是花钱买自由,但由此也奠定了张家儿媳妇们特殊的发展道路。
--------------------
第68章 第四个世界
谢家的卤肉摊子就这么安安生生的摆了起来, 逐渐也成了西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摊子的人员分工也逐渐稳定下来。
谢母作为大家长总揽全局,谢二嫂比较会说话,一般就由她来招待客人, 谢大嫂则负责给卤肉打包给客人, 冉佳仪心算比较好, 就负责收钱找零,一群人也算分工协作。
至于谢大哥,就负责来回赶牛车、搬搬东西, 更多的,是起一个震慑作用,毕竟一群女子在陌生的街头摆摊总有点不安全。
一切都逐渐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期间, 冉佳仪有一次在西街看到,张家老二在和一位姑娘说说小小, 顿时觉得十分疑惑。
谢母给这位二弟相看亲事无果的事她也是知道的, 但如今看来,这是自己找到了对象了。
但冉佳仪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觉得这行为有什么不对,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时间缓缓流逝,等又过了一个月, 秋收也就到了。
对于农家人而言,粮食就是天, 秋收就意味着粮食,哪怕赚钱的营生都比不了秋收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性。
于是,摆了一个半月摊子的谢家人, 也终于放下了摊子上的活儿, 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秋收上, 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而冉佳仪也告别了在娘家帮忙赚钱的日子, 正式回归张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