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在秦父面前没有表现出来,等去了小闺女屋里,秦母就把秦父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喜得秦知秋这样淡定的人也乐得笑开了眉眼。
娘,那我就放心了,我就盼着相公好呢。秦知秋这么跟亲娘说道。
果真是女生外向,娘也只盼着你好呢,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和礼彬好好说,最好,能哄得他跟你最亲近,知道吗?
秦知秋点头,娘,我知道的,我俩是夫妻,当然是最亲近的。说着,秦知秋扭捏了一下,娘,你说张家要是真的分家了,又该怎么分啊?
秦母这时候才想起这个问题来,当初她嫁进来,秦父是独子,可压根就不存在分家产的问题。
这时候,分家都是祖宗家法定下来的规矩,一般长子嫡孙负责养老,故而能分得六成家产,其余子孙共分剩下来的四分家产,即使农家不那么严格遵守规矩,但也差不离。
所以,张家三个儿子分家,大房能得六成,剩下的二房三房差不多各得二成,才是正经的分家法儿。
听了秦母说的这些,秦知秋顿时皱紧了眉头,张家本就家产不丰,这二成家产才多点啊,那可不行,她不想干农活,夫君还要读书,都是费银子的。
娘,那可怎么办啊,二成家产那不得饿死人啊。
秦母也苦恼极了,不分家自家女儿女婿在张家享受的是最好的待遇,可是这要分家了,那就实在不够看了,也是她给女儿定亲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么多,真是失策。
但是疼爱女儿的秦母可见不得女儿这么为难,脑袋瓜子转啊转,好半晌才想出了一个主意来,秋儿,分家之后你可愿意和你公婆住在一起。
秦知秋疑惑了,住在一起,这还是分家嘛?
秦母给呆女儿解答疑惑,女婿是个读书人,现在又有秀才功名,又是你公婆最看重的儿子,想必你公婆定是愿意的,那样的话,你们给公婆养老,也能多分几分家产。
秦知秋有点迟疑,要是可以她肯定不愿意和公婆一起的。
但凡女人,谁不想当家做主啊,可是再一想到张家的家产,心里又摇摆不定起来,而且,农家的活,她是真干不习惯,和公婆在一起也能省去这些事儿,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娘,那下次礼彬回来,我和他商量商量。
秦母笑着应和,嗯,凡事你们小夫妻多商量着点。
秦知秋在娘家呆了大半天,到半下午方才带着秦母给收拾的包裹回了张家,这一回,她可是有了定心丸了。
-
时间一过就是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张家人都忙着春种,家里安安静静的,再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但就如被架在火上的一锅水一般,总有沸腾的时候,而张礼彬再次回来,张家的战争才算是正式拉开序幕。
就在张母再次和两个儿媳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起来的时候,张礼彬开口了。
彬儿,你说什么?张母觉得自己听错了。
娘,我想要分家,你和爹跟我们一起住吧。张礼彬不怕一直疼爱自己的张母。
张母就不明白了,家里不缺你吃、不缺你喝,爹娘对你们最好,你们闹着要分什么家啊?要说大房二房想要分家,她还勉强能理解,偏偏一直以来占便宜的小儿子一家老是惦记分家。
张礼彬道:娘,两个嫂子天天和你吵,我看着实在难受,分家了你也清净点,秋儿她是个好的,以后定会好好孝顺爹娘的。
张母顿时被儿子的孝心给抚慰到了:还是我的彬儿懂事。只是到底没有应下分家的话,她当惯了家,知道日子不好过,这还是一大家子供一个读书人,要是分家了,小儿子只有更难的。
张礼彬却不知道张母的操心,他也自信满满呢,而且,哥哥嫂嫂们的话,虽然是事实吧,但是到底叫人不那么开心,心里几分小憋屈。
娘,分家了你和爹跟我们过吧。
张母闻言心里一动,虽说跟着大儿子过才是常态,但是,毕竟是自己疼爱的小儿子,而且还是秀才公,跟着小儿子那才有面儿呢。
张母当晚就跟张父提了,看对方那默不作声的样子也就知道跟自己一个想法。
于是,张父张母又是召集了一干小辈儿,当场就宣布了这个大消息。
-
老大、老二,我和你们爹商量了,既然你们要分家,那就分吧。
李红英听了这话可就不干了,娘,分家可是你们提的,要真说起来,还是三弟提的呢,真真是......
没等这话说完,就被张父打断了:分家是我和你娘定下来的,跟你们没有关系。
室内又恢复了安静。
你们小弟还小、又还在读书,我们放心不下,决定分家以后和你们小弟过了。
安静的室内又喧哗一片,冉佳仪直至关键点,那爹娘,这分家该怎么分呢?
张父敲敲烟杆子:既然我们跟你们小弟一起住,那以后分家也不要你们养了,家产也就不照规矩分了。
张父不疾不徐的说着,边说边打眼看几个儿子儿媳的脸色。
只见,老三夫妻面上俱是喜色,大房夫妻俩一副沉思状,二房夫妻却是无所谓的样子,心里不由微微一叹,也不知道这决定是对还是错,但是为了他们老张家的未来,都得去赌一次。
老家、老大家的,你们有意见吗?张父投过来的视线颇有压力。
张大柱紧张地看向自家媳妇儿,冉佳仪却是毫不在意,爹娘,你们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吧,小弟以后有能力孝顺你们,我和大柱就放心了。
张二柱和李红英也连忙表态:爹娘,你们愿意就好。
张礼彬和秦知秋这对占了便宜的却是没有说话。
张父满意颔首,那就这么分了。大柱,你去喊你村长伯伯和几个族老过来,今天就把事情定下来吧。
张大柱应声就跑了出去,张家在这村子里扎根了好几代,有着完整的族规,如今没有按规矩分家,还是要去跟长辈们看看的。
须臾,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儿便颤巍着身子走了过来,这是咋地了?听大柱说,你们家要分家啊?
张父起身给长辈们让位置,是的,三老太爷,这不是人大分家嘛,几个小子都打了,也应该自己出去挣吃食了。
人前,三老太爷也得给张父几分面子,说吧,这是想怎么分?
张父遂将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
张家最值钱的家产就是那几十亩的上等田,那可是供着张礼彬读书的摇钱树,分家了也不能分出去的,这不,按照张父的分法,张礼彬一个人就能得六成。
这事儿吧,说不合规矩也不合规矩,但要说情有可原也能理解,故而,三老太爷没有再问张父,而是转头问张大柱:大柱,你得这么分你可愿意?
张大柱连忙点头,没有说话,冉佳仪就给他描补:三老太爷,爹娘本该我们大房给养老的,但是小弟学业要紧,我们有孝顺的心、也不能阻了兄弟的前程不是。
三老太爷又去问张礼彬:老四,你可以愿意以后奉养父母?
张礼彬和秦知秋自是连连点头,爹娘养育之恩,自当结草衔环相报。
三老太爷这才确定下来,那就这样分吧,老四,你来写分家文书。
秦知秋去了屋里取出纸笔,张礼彬将一切记下,大头都没有争,其他的东西大房和二房也都不放在心上了。
分家文书拟好之后,分给在座诸人一一看过,冉佳仪特意关注了一下养老那一块,确认写了由四房养老这才放心。
文书既无问题,张礼彬又誊写了几份,各自签字画押,三房人、张父张母兼几个族老,一人一份,以便以后有个什么纠纷处理起来好有个出处。
张家的分家也就这么过去了。
春种刚过,离秋收还早,粮食各房分了一点儿,家伙事儿也一一分了,张家这家也就算是正式分了,只是暂时没有自己的房子,还在一处住着。
等着起了房子,搬出去,这家也就真的散了。
--------------------
竹里人家:这逻辑差点没圆回来,我真是太难了。
第78章 第四个世界
张家老宅是砖瓦房, 还是十几年前张父张母狠心花了大钱建的,在村子里都数得着。
如今,大房二房要搬出去, 分家的银钱总共也没有几两, 自是建不起这样的砖瓦房的, 但是冉佳仪不高兴分家了还啥事儿都掺和在一起,下定决定就是泥房也要搬出去。
主要还是张母比较烦人,明明分家之后就不是一家人了, 偏偏张母还和往常一样使唤他们,冉佳仪他们要借用锅碗用,也没有办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