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如梅知青事先提醒的一样,教导主任看见她们俩的态度都不大好。
  钱主任好。进了办公室,两人异口同声的喊道,
  钱主任的面色却不怎么好,但说话还是好好的:你们是来办入学的?
  冉佳仪点点头,知道梅知青是受自己事情的牵连,也不要她再出头,而是自己上前攀谈起来。
  钱主任,您好,我就是想要来入学的,我叫......
  冉佳仪先是自己热爱学习的热情摆明出来,又大大吹捧了一番公社初中和钱主任,直吹得钱主任身心舒畅,才说起自己这一趟来的正事。
  钱主任之前只是想要为难为难他们、没想阻止,毕竟是校长亲自吩咐下来的,这会儿心里舒坦了,也不再刁难人,很快就把手续给办了。
  同志,你今天也就算正式入了我们公社初中了。考虑到你现在的年纪、和要养家的现状,我们也不要求你上课都能来,但每次考试你一定要过来,我们会根据你平时考试的成绩、和最后毕业考的成绩来决定你能不能拿到毕业证。
  冉佳仪点点头,钱主任,这都是应该的,就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只是,不知道这考多少分才能拿到毕业证?
  钱主任长篇大论一通,这会儿却是卡壳了,(⊙o⊙),这,这分数,我们还要再讨论讨论。
  冉佳仪心里明了现状,却还是十分理解样子,好,那辛苦领导们了。
  其实现在的学校是非常混乱的,根结其实在于社会现状。一方面,人们重视教育,尊敬看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可是另一方面,又因为时局鄙夷唾弃起高知识份子,也就是俗称的臭老九。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校里,哪怕是校长老师都不怎么看中教学成果了,也不敢管学生们,双方达成一个诡异的平衡。
  也是因此,对于冉佳仪考试成绩的衡定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
  钱主任贵人事忙,又是开学的时候,冉佳仪和梅知青也没有多打扰,事情差不多定下来了之后,就打道回府。
  路上,两人再次交谈起来,比起来时候的梅知青说、冉佳仪听,变成了两人互相交流。
  梅知青对这位乡下嫂子不可避免的生起了一丝好奇。
  冯嫂子,你是怎么想要考初中毕业证的?
  一番事情下来,冉佳仪知道了梅知青是一个可靠的,这会儿也不拿爱学习的借口糊弄人了。
  梅知青,我跟您实话实说吧,我当年没读初中就是一个遗憾,现在既是想要弥补这个遗憾,也是想要多学点,不过什么时候,多学点总是好的。不说别的,你看城里招工不还是要初中毕业起步,当领导的也都是只是知识份子。
  冉佳仪想了想后面几年的发展,继续道:梅知青,不瞒您说,我看啊,你们都是读过书、有能力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继续回到城里,这个郭嘉的发展、城市的建设都需要你们。
  梅知青闻言浑身一震:冯嫂子,你是真的认为我们还能回城嘛?
  冉佳仪郑重点头,梅知青感觉自己忽然就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她十六岁的时候就下乡来到奋进大队,这会儿已经四年了,她也足足二十岁了,这个年纪不管是在村里、还是在城里,都是该谈婚论嫁的年纪,可她还是孤身一人,一个人上工养活自己,抱着那么点微薄的希望,坚持着,
  可是,也不乏有人想要放弃的,这几年陆陆续续有人选择结婚,要么知青们在一起,要么和当地村人在一起,不管怎么样,都可以说是放弃了回城的希望。
  本来梅知青也已经有点动摇、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可现在村里的一位嫂子都知道,城市建设需要他们,那上面会不知道吗?
  梅知青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她害怕的不是村里繁重的劳作,而是看不到希望的黑暗。
  她渴望自己以后能够重回课堂,甚至有一天能够站在讲台上,如同她的祖祖辈辈一样,将知识传承下去。
  梅知青看着身边满是活力的冯嫂子也不由得笑了出来,现在,她坚信。
  --------------------
  第91章 第五个世界
  冉佳仪去初中报到的事情没让村里人知道, 自然也就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这也是冉佳仪所希望的。
  解决了学校的问题,冉佳仪恢复了白日上工、晚上学习的日子, 当然, 家里的小崽子和她的生活是同步的, 一起上工、一起学习。嗯,很健康。
  除了每个月头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初二月考之外,冉佳仪的生活平静的如同一池湖水。
  三个月时间就这样眨眼间过去了, 等到了六月下旬,也到了学校下半学期结束的时候,给学生放了两天假之后, 期末考和毕业考也就开始了。
  冉佳仪照例还是和队里请了假,颠颠的去了公社考试, 全程轻松自在, 一点紧张的氛围都没有。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知识体系还是很简单的,她认真学习了这么长时间,心里有十万分的把握不说,也觉得自己足以吊打班上的其他学生了, 平日的月考成绩足以证明这一点。
  冉佳仪费心弄来这一张初中毕业证,其实还是为了几年后的恢复高考, 虽然这个时代也会有夜校之类的存在,可那需要每天去上课不说,拿到的毕业证和正经初中的毕业证还是不一样的, 以后能不能去参加高考也不知道。
  保险起见, 冉佳仪还是想办法来了公社中学。
  考完试, 冉佳仪自己也有信心, 就把这件事情放下来了,只等着毕业证下来,接着就把心神放回了上工上,晚上不再那么着急的看书,时间也多了不多。
  多出来的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冉佳仪看着活泼爱闹的小崽子,顿觉又有事情干了。
  公社小学9月份就正式开学了,小崽子要去上学,该准备的也得准备起来。
  从小书包、到需要的书本、纸笔,冉佳仪兴致勃勃的带着小崽子准备起来,一点也不嫌麻烦。
  一年多的时间下来,冉佳仪和小崽子的关系已经很好了,好吧,关系好的前提是小崽子需要依靠她,并且同处于对抗冯家老宅的境况下。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现在是和谐的母子关系。
  老母亲带着关系和谐的儿子,两人足足兴奋了好几天,才终于在开学的前一天,将所有需要的东西收拾进小书包,放在了冯大宝的床头,冉佳仪才去了院子,思考起这次的任务。
  冉佳仪在想,这一次的委托者到底是要什么。
  就目前来看,原来不和谐的母子关系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无人养老的隐患这哪是可以算是解决了。而且原主的生活虽然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但那也是因为社会现状不允许一个人过于富有,不然恐怕会被抓进去。
  至于未来,她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不管是以后去参加高考上大学、还是在村里继续上工赚工分,都是可以的。
  那么,问题来了,原主为什么不回来呢。
  现在的情况,她就是本来能变出朵花来,那也是不能做的啊。
  真是忧愁,冉佳仪看着天上隐约闪烁的几颗星星,心里这么感叹道。
  但是吧,原主不回来,日子还是要过的,不过想来也是,不说这么个时代,要吃没得吃、干活干不完,要她是原主她也不想回来。
  要是个聪明的,那肯定得等到社会状况变好了,才回来啊。
  冉佳仪没有想到自己一语成谶,她足足又是在这个世界足足待了6年,等到时局变好、她快要去给原主参加高考了,原主方才回来。
  不过现在,什么还都不知道的冉佳仪只是担心自己之后的生活方向。
  -
  便宜儿子被送去学校之后,家里一下子清净了很多,好在村里还有其他几个要去上学的,至少小崽子上学不需要她去送。
  冉佳仪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但是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一个人赚两个人的口粮不说,小崽子口粮越来越大,而且每年读书的费用也不是小数。
  一时间,冉佳仪愁的不行。
  不过愁也没用,不知道原主什么时候回来,冉佳仪也不想把事情弄得太复杂。像是投机倒把的事情,她是不能干的,不仅是因为风险,还担心原主回来了之后会露馅。
  无奈,冉佳仪只能想一个科考一点的工作,最好能暂时解除他们现在生活上的困难,而且是原主回来也能继续干的。
  冉佳仪最后只想到了一个,那就是进厂子,当然,这厂子也不是随便选的,冉佳仪看中的是镇上的纺织厂。
  原主作为一个纯正的农家姑娘,手上活计不错,进了纺织厂也应付的过来,最重要的是,因为布料的稀缺,纺织厂的效益在周边一片都是很好的,自然员工待遇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