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捏着手头上的一百多块钱,冉佳仪思考起了买工作的可能性,就是钱还是太少了。
  是的,虽然说是铁饭碗,还其实还是允许交易的,或者说不是交易,而是继承。上一辈的老了不干了,就由下一代顶替上。
  冉佳仪很是不明白,这种工作难道都是没有一点技术性的嘛,可想到时代特色,也就不难为自己了。
  这一年,冉佳仪辛苦上工,最后也就是粮食都差点不够吃,可钱却也攒下来一点,加上家里卖些菜什么的,冉佳仪手里的钱已经到了两百块。
  勉勉强强能换一个流水线上的女工名额吧,冉佳仪有点不确认地想到。
  城里的工作是一个香饽饽,自然不是好找的,冉佳仪连续跑了几个月的纺织厂家属区,才终于找到了一户老人,到了退休年龄没有后辈需要接收工作的,这才考虑将工作卖出去。
  准备的说,不是没有后辈想要这个工作,而是杨奶奶不想把工作给他们,现在即将退休急于脱手,这才便宜了冉佳仪。
  说出来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了。简单点来说,这位杨奶奶,年轻守寡将唯一的儿子养大,等到儿子长大有出息、上了首都的大学,包分配了自然不需要回来接手县城小厂子里的工作。至于其他后辈,年轻的时候有过矛盾,能卖也不愿意卖,更何况那就是一群想要白送的。
  杨奶奶气不过就想着把工作卖了,去首都投奔儿子去。
  冉佳仪知道了消息之后,觉得真是自己幸运的同时,又觉得其实还是原主太落后了。这位杨奶奶能够保住张父留下来的工作,顾不得跟娘家、夫家闹翻也要将丈夫的工作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这才能把儿子培养的这么有出息。
  冉佳仪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工作。
  二百块钱当然不足以打动对方,冉佳仪咬咬牙,又从家里的粮食里拿出了两百斤,钱加上硬通货粮食,这才将工作拿到手。
  这份工作能这么便宜,其实本身也不是多少的工作,说明白了就是在车间里处理机器下的产品,做点手工加工活的,尤其冉佳仪新来,一个月也就是15块钱加上一些票之类的。
  换言之,冉佳仪付出了一年半的工资和大概一年的粮食,代价也颇为不舍了。
  这都还不是问题,最大的难题是,冉佳仪在城里没有自己的房子,厂子里对他们这样刚进来的也不分配住房,只是粮食关系转过来了,户籍关系还是得挂在村子里,等到什么时候转正了,才可以正式拥有城镇户籍。
  无奈,冉佳仪只得又得每个月花3块钱租下了杨奶奶的房子,这也得亏杨奶奶就要去首都才能空下来房子。
  这一周旋,就是大半个月,冉佳仪跟着杨奶奶跑完各种手续,事情才终于尘埃落定。
  只是,这一通大动作,不比之前一个月一次的考试,眼看就瞒不住了,冉佳仪也不否认这个消息了。
  -
  一石惊起千层浪,村里不相干的人还好一点,冯家内部却是一下闹哄哄的。
  娘,你真的是城里工人了吗?冯大宝小同志眨巴着一双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娘亲,有点不敢相信。
  算是半个吧,毕竟我的户籍关系还在这里。
  那也好厉害了哇。小崽子惊叹的目光看的冉佳仪心情舒畅。
  不过也有不那么愉快的事情,比如好不容易消停了一阵子的冯家老宅,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后就蠢蠢欲动,等到冉佳仪承认了更是直接找上门来。
  老二家的,听说你在城里有工作了。冯奶奶听到消息的时候还不敢置信,自家二儿媳什么时候这么有出息了。
  冉佳仪淡淡回应:嗯,之前在城里帮了一位婶子,刚好婶子要退休,就把工作让给了我。
  是的,工作名义上还是给的,不能说是买卖,两个人没有任何亲属关系,就只能伪造一点报恩的故事了。
  老二家的,城里的工作是你一个女人能干的吗?冯奶奶打起了小算盘,大儿子还在村里当老农民呢,二儿媳怎么能压过她大伯,不像话啊。
  那不可嘛,我去看了,纺织厂那车间里都是女人呢。冉佳仪故意揶揄。
  冯奶奶未说出口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她总不能让自己儿子去女人堆里打转吧,就算那是城里的工作也不行。
  眼睛咕噜噜的转,转眼就又想到了一个主意,老二家的,你去城里工作了,大宝可怎么办啊?
  冉佳仪继续堵她:大宝以后就在学校里吃饭,早晚也跟我在城里住下了。等到厂里放假再回来。
  冯奶奶知道工作没了指望,顿时哎呦开了:嗨呀,你这孩子,真不知道过日子,这两个人在城里得多费钱啊。要不这样,我给你带大宝,你每个月看着给两块钱、一些粮食就行了。
  冉佳仪真是不知道对方哪里来的信心,究竟是自己傻,还是原主傻,让冯奶奶觉得自己这么好骗,真敢开口。
  娘,您管亲孙子的伙食,还要儿媳给您钱啊?您以前不是说最疼我们大宝了吗?
  冯奶奶支支吾吾半天,最后道:老二家的啊,这家里现在不是老大家的当家嘛,娘也是没有办法啊。
  冉佳仪对这厚颜无耻的老太太也有点无语了,这整个村里,谁不知道冯老大家的就是只孙猴子,那也逃不过冯奶奶的五指山啊。
  大儿媳当家,骗鬼去呢吧。
  也没有心思跟冯奶奶僵持,冉佳仪把问题甩给了便宜儿子,娘,您想要带大宝,你自己去问问大宝,愿意跟你在村子里过,还是跟我去城里过好日子。
  冯奶奶卡壳了,这只要不是傻子,都肯定想要去城里啊,那孙子看着也不像是一个傻的。
  应付完了老不修,冉佳仪才终于能回到房间休息会儿,至于便宜儿子,会不会被冯奶奶缠上,这就说不好了,总归便宜儿子也不像是个能吃亏的。
  要是选择跟了他奶,自己还轻松了呢。
  --------------------
  第92章 第五个世界
  不管村子里的人怎么背后嘀咕, 也不管冯家老宅的人打多少鬼主意,等到村里把自己的粮食关系证明转到厂子里后,冉佳仪也就正式去厂里报到了。
  粮食关系转走了, 村子里的粮食分完这一年也就没有冉佳仪的份了, 好在小崽子还是村子里的, 冉佳仪要是有空回来上工,公分记在小崽子身上也是可以的,一年下来, 总能挣点口粮。
  人去到了城里,也无非就是从在田间地头干活,变成了在生产车间里干活, 不过冉佳仪的生活轻松了不少,在厂里食堂吃饭伙食也好了不少。
  总体来说, 生活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冉佳仪也不免为自己的运气感到庆幸。刚刚拿到了初中毕业证, 就赶上了杨奶奶这个好机会,顺利拿到了人人渴望的城里工作机会,这其中,二者缺一不可。
  最最重要的是,摆脱了冯家那一群人, 冉佳仪就此在厂里安心定下来,只偶尔周末休假时候带着小崽子回村里照顾一下自留地, 或者下地挣两个公分。
  作为村里人,在厂子里也没有多少人愿意搭理冉佳仪,冉佳仪熟悉的也就是同一车间的几个同事, 只每日里惦记怎么改善自己的生活, 也还算充实。
  小崽子也在学校一点点成长, 只是学校还是比较乱, 不上课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要长,学科知识全靠冉佳仪给他补习,也勉强为自己以后可能的高考恢复做一个准备。
  原主自打从小学回到村里上工,心里确实是惦记学校的,但是在娘家尚且没有机会,嫁了人就更不敢想了,哪有娶了媳妇不指望着媳妇在家干活、反而倒贴钱上学的。
  说起来,还是要怪这个时代重男轻女,女子的机会少。
  但冉佳仪和这个时代的思想可不一样。
  女子照样可以上大学、照样出来工作赚钱,真论起来也不一定就比男子弱,只是很多时候,这个社会赋予女子家庭的责任和压力,抑制了女子的发展罢了。
  男女平等的思想,即使到了21世界的现代,也依旧没有能真正的深入人心,更没能落到实处。
  因此,她给原主的是一个选择,是甘于在这小地方龟缩一生,还是抓住机会走出去、看一看这个日后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全凭原主的选择。
  从来没有人规定,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就必须为了自己的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
  不过这终究是原主的人生,冉佳仪只是一个过客,只是顺带解决一下路上的几个绊脚石而已。
  -
  冉佳仪自从搬到了厂子里,和村子里人交往的就比较少了,虽然之前本来也不多,但每日里上下工碰到了也是要打招呼的。
  故事的主角走了,那配角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本不引人注意的冯家老宅这几日频频出现在奋进大队村民们口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