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她不像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那样有集体荣誉感,给工资干活,这在冉佳仪的思维里是可以画上等号的。
  -
  就在这样紧张繁忙的工作氛围里,冉佳仪也自然而然将副业抛到了一边。
  不止是她忙,家里几个孩子也在忙。
  学校里平常对学习不怎么上心,这种活动却格外的有激。情。
  一个小小的学校也就十几号老师,现在一个个都在忙着搞活动,师生原本教育和学习的本职反而被忘到了脑后。
  最近几个孩子时常晚上回来的晚,基本都是因为在学校帮忙,老二林建慧甚至是班级里大合唱的领唱人,老山和老四还一起报名了诗朗诵,每天回来嗓子都是哑的。
  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冉佳仪最近的零活儿都不给安排了,就想等着这阵儿过了再来。
  国庆节就如同一阵风般,席卷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年轻的国家而祝贺着、喜悦着。
  来自后世的冉佳仪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后世的国庆节虽然也同样让人热血沸腾,可那时候华国已经是世界强过国,作为华国的一员,大家感觉最深刻的是浓浓的自豪与惊叹,而现在,人们更多是希冀和希望,缅怀过去的艰难时光、励志有个更好的将来。
  建国二十年,很多老同志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就更容易意识到现在不易。
  欣赏着赏心悦目的文艺汇演,听着优秀员工、劳模们的优秀事迹,听着脚步一步步走过,华国一点点强大的历史,冉佳仪由衷的生出一种,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国家,能亲眼见证这一切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就在冉佳仪不知不觉中,时间也悄然过去。
  随着十一的结束,各种活动很快开始、又很快的结束,就在冉佳仪忙完、以为自己终于可以休息一阵的时候,有人找上了门来。
  来人正是冉佳仪去市里商店时候碰见的售货员以及店长,两人直接寻到了厂子里。
  冉佳仪一开始听有人找还很纳闷,直到看到熟悉的售货员的身影,冉佳仪方才意识到找自己的人是谁。
  不得不说,之前冉佳仪对这一生财之道都有些失望了,主要是需求量不高,平时赚点小外快可以,作为长期的副业来源还是不可行。
  但现在,她意识到,机会可能来了,她得把握住才行。
  秀兰姐,你怎么来啦?冉佳仪明知故问道。
  卢秀兰很是热情,面对今后可能的供应商和财神爷,可不得供着嘛。
  婉茹妹子,我今天来找你是想要谈一下之前跟你说过的合作的事情。
  前阵子国庆节太忙了,抽不开身,这不,一结束就立马带着我们厂长来找你了。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厂长,郭永郭厂长。
  冉佳仪顺着卢秀兰的介绍看向另一位同行人,只见是一个年约三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浓眉大眼,看着就是一副憨厚模样。
  郭厂长,您好,我是李婉茹,你喊我小李就行。冉佳仪自我介绍道。
  嗨,不用客气,我就喊你小李吧,你喊我郭同志就行,大家都是为组织发光发热的,不分高低。说着郭厂长又露出那副憨憨的笑容来,直叫人无法拒绝。
  郭厂长,不知道你们这次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冉佳仪他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因而彼此认识了之后,第一时间就问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卢秀兰抢先回答的,是这样的,婉茹妹子,上次你那批手帕,那些外国人都很欣赏,我们厂长胡来一听我说,可不就心动了,这次是想要来跟你谈谈,看能怎么合作的。
  冉佳仪试探着问:这是公家的收购嘛?这可得问清楚了,不然到最后容易出问题。
  郭店长含笑点头,冉佳仪发现这位店长似乎天生是一副笑模样,看着人的时候很有亲和力,让人不知不觉间就相信他了。
  当然,我和秀兰是代表商店来跟你谈合作的。
  这可比冉佳仪原先预想的都要好,她一开始想着的就是给卢秀兰这样的售货员代卖,虽然麻烦了点儿,可风险也降低了不少。
  现在要是公家单位出面,那就一点都没有风险了,唯一的缺陷就是,可能收入会少点,但这也很可以了。
  合作的意向已经有了,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好好协商,冉佳仪现在只是上班的时间,也不好跟刘秀兰,郭店长他们讲太多。
  厂子里很少见到生人,冉佳仪就出来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来来往往围观的也已经不少了,怕是等到回办公室,也少不来一番询问。
  郭店长,这样吧,我现在还在工作,手头也没有样品,要是您真的确定了的话,我可以过几天去你们店里再谈,到时候我带几条帕子过去,你们再看看成不。
  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郭店长对于今天的成果已经很满意了,也不枉费他们特意从市里往这小县城奔波一天。
  好,那我们今天就先回去了,我们在店里等你,你到时候过来就行,我们把正规手续走一下,你也放心。
  冉佳仪点点头表示同意,跟两人分别之后,就又回去了办公室。
  郭店长跟卢秀兰自然也是离开纺织厂回市里去了。
  -
  果不其然,冉佳仪一回到办公室,立即就有人东问西问的。
  李姐,刚才俩人是谁啊?
  冉佳仪没有直接回答,自己绣手帕给市里商店卖的事情,冉佳仪并不准备宣传的人尽皆知。
  毕竟开展工作之外的副业总会让人有一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尤其办公室里的一群都是碎嘴的,但凡有点新鲜事,不出半个月准会传的人尽皆知。
  故而冉佳仪只是避重就轻的道:之前市里认识的两个朋友,今天来县里办事,顺带来找我聊聊天。
  甭管人信不信,冉佳仪这么说了,也没人追究真的假的,一个个都在惊叹她竟然还认识市里的朋友,搞得冉佳仪哭笑不得。
  有了这么一出,接下来半下午都没有了工作的心,反而一心想着到时候去市里要带些什么、合约怎么签,自己又该绣点什么。
  上一次冉佳仪带过去的十条手帕就是试水的,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但是也不算太贵,冉佳仪没多少成就感。
  私心里,冉佳仪还是希望能绣一些大件,那样赚的更多,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市场,暂时冉佳仪也不敢瞎忙活。
  心不在焉的走过去了半个下午,好不容易到了下班的点,冉佳仪收拾好东西就赶紧下了班,一点不似往常那般,无事还要拖一拖的样子,又是引来了同事的询问,被冉佳仪以回家还有做些散活糊弄过去了。
  回到家里,冉佳仪第一时间回到房间,拿出了闲置已久的针线框。
  她现在唯有的成品就是一条帕子,过几天去市里肯定不够看的,她准备加班加点多赶几条出来,好歹凑个十条,更多她也没把握,毕竟现在天黑的早,晚上点灯做绣活实在太费眼睛了。
  就这样,冉佳仪又恢复了之前上班悠闲、下班着急赶工的局面。
  好在同事们也都清楚他家的困难,直到他是回家赚点钱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冉佳仪得以蒙混过关。
  因为自己忙得完全没有时间干其他的事情,冉佳仪难得善心大发,没有给几个孩子安排其他的事情,只是让他们照顾好家里就可以了。
  好,这几个孩子也会心安理得在他的调。教下,基本上家里的家务活已经没有什么负担。相反在林建军的指挥下,四人分工明确,两个大的多干点,两个小的少干点,多干点多吃,少干的少吃。
  林家现在吃饭,分饭的都成了林建军,当然这是除去冉佳仪那一份的,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冉佳仪理所应当的享受家里最好的待遇,就是通过去原主的丈夫还在时候享受的待遇一样。
  紧赶慢赶了五天,冉佳仪终于赶出来了10条,只是因为时间太赶的原因,冉佳仪这次并没有绣什么新鲜的图案,而是基本照着上次的来,熟练的绣起来也快些。
  五天后,就是冉佳仪可以休息的时间,这是一个周六,家里的孩子不用去上学,但是厂子里还是正常上班。
  现在的国营厂讲究劳动奉献,不提倡加班,基本上一个人一个月只会给到两天的休息,再多就要扣工资了,冉佳仪这一天的休息还是之前国庆节的时候太忙才有的。
  -
  又是赶着清早的公交车,还是带着十条帕子的小包裹,冉佳仪再次出发前往市里,只是相比上次的忐忑不安、往渺茫,冉佳仪这次可是怀揣着满满的希望出发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冉佳仪顶着满头的大太阳下了车。
  那家商店距离下车点还有点距离,冉佳仪赶着阴凉地儿往商店的方向走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