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但是, 在华国的外国人是有限的, 他们的购买力是有限的, 这就意味着冉佳仪刺绣可以换取的钱财有限。
  她正是急需赚钱的时候,自然要想办法开源,而数量众多的华国本土人就是很好的选择。
  其实不管是以前的旧时代,还是现在的新时代,刺绣都是比较高端的东西,一般人家是压根接触不到的。
  或许曾经,刺绣是高层人士的专属,也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但自从几年前开始,大家的思想就不太一样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环境就开始一点点的变化,华国传统的武术、中医、刺绣乃至更多更多几年前传下来的老手艺,在人们的眼中变得如同传说一样,遥远而不可及。
  无疑,新时代下的冲击是巨大的,刺绣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刺绣就真的无利可图了。
  人们摈弃的与其说是刺绣,倒还不如说是过去的历史文化与风俗,那些旧的、老的、过时的东西,但是这些一旦搭配上新时代的特色,完全可以焕发出新的活力。
  譬如冉佳仪的这一副刺绣,虽说仍是刺绣,但其内里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已经完全不同了。
  不仅仅是美观、艺术,这更是对于当权者的歌颂,也是对于现今人们美满生活的生动体现,没有什么比这一副西刺绣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心里期望了。
  单只是看着,就足以让人心出喜悦和满满的期待来。
  冉佳仪可以肯定,这一副刺绣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出路,只是希望到时候能帮她打开更多更大的市场。
  寻到一个休息日,冉佳仪便带着自己的作品又往城里去了。
  -
  两年的时间下来,足以冉佳仪与郭店长、售货员卢秀兰打成一片了。
  婉茹妹子,你今天怎么来了。这还没到往常约定交货的时间呢,卢秀兰有些纳闷。
  冉佳仪闻言扬起一个浅浅的笑来:是我这阵子多绣了一点,刚好有时间,就送过来了。说着,将手里的篮子递给她。
  卢秀兰接过篮子一看,顿时诧异了:婉茹妹子,这次怎么这么多啊,是不是你家里遇到什么困难急需用钱了。
  两年时间,卢秀兰也看出来了,这位妹子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样子,可是,人也没有跟很多人一样朝钱看齐。
  能卖多少她就绣多少,一副很佛系的样子,从来不为钱着急。
  现在对方一次性带了这么多绣品过来,卢秀兰唯一能想到的问题,即使对方有了困难缺钱了。
  冉佳仪听了有点好笑,但又有点感动,虽然掺杂着利益的纠缠,但是两人多少还是有几分香火情的。
  她出声解释道:不是,我家好好的,没出什么事情,就是最近兴致上来了,有了新的想法,所以就多绣了一些。
  两人边说边往里走,等到进了店里,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收银台后面的郭店长了,郭店长如同过去每一次一样,仍然在看书。
  冉佳仪都已经习惯了,说起来,郭店长实在很不像是一个生意人,更多的,像是一个文雅书生一般,最喜欢的便是看各种书籍,新的、旧的都看,几乎不挑种类。
  但一想到这个时代的生意其实都是自己送上门来的,也就可以理解了,更何况,这个时代下,国营店的店长可比那些读书人要受欢迎的多。
  郭店长上面有人,这是冉佳仪早就猜到的事情,不然,这么一个老实人,能坐稳这么一个香饽饽的岗位,实在很匪夷所思。
  不过两人到底有着利益往来,探究太多未免惹人讨厌,冉佳仪在此之前一直谨慎的保持着距离,不去探究他人背后。
  但有些东西存在就是存在,在利益相合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合作的。
  冉佳仪心里这么想着,只面上依旧和卢秀兰寒暄。
  直到两人走到收银台前,遮挡住了室外照射进来的光线,沉浸在书中的郭店长这才醒过神来。
  是婉茹来了啊。
  是,郭店长还是在看书呢。略微调侃的语气,足以说明几人如今稍微亲近的关系。
  卢秀兰这个做下属的也不免起哄:店长他你还不知道,这辈子就是和书过一辈子怕也是愿意的吧。
  听到这话,郭店长放下手里的书,面色一肃,这话叫你嫂子听见了,可是要生气的。
  郭店长年纪不小,家中已有娇。妻幼子,孩子刚上小学,偶有的几次相遇,足以看出他的妻子是个暴脾气。
  果不其然,听到店长祭出嫂子这张王牌,卢秀兰就不敢放肆,转而谈起了正事。
  -
  店长,这是婉茹妹子带过来的绣品,您看.....卢秀兰有些为难。
  像是他们这种店,因为客人实在很少,每个月的生意其实都是有数的,因而之前双方之间配合默契,一直合作的很好。
  一方只能卖这么多,另一方也就只绣那么多,关系融洽。
  但是这一次,对方给带过来的绣品明显超出以前一倍不止,时间相较还短了一截,也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打算。
  郭店长看着篮子里被展开的绣品,一时间也有些怔愣。
  但郭店长性子直,不比卢秀兰有话也只说三分,有疑问当即就问出了口:婉茹,你这次带这么多来是?你也知道的,我们店里销不了这么多的货。
  话刚出口,郭店长就反应过来,如同刚才的卢秀兰一般担心起来,婉茹,你家里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吧?
  冉佳仪有点郁闷,难得自己想要奋斗一回,竟然接二连三的被人质疑。
  但还是无奈解释:我家里真的一切都好,没出什么事,郭店长,您就和秀兰姐把心肚子里吧。
  郭店长还是有点不放心,担心她是不好意思开口:那你有困难一定要跟我们说,我们条件比你好点,能帮的一定帮。
  秀兰姐也道:是啊,咱们认识也两年了,有能帮的肯定帮,不要和我们客气。
  冉佳仪心道他俩这是谦虚了,郭店长夫妻都是双职工,下面只一个孩子,家里条件可好着呢,秀兰姐虽然下面有三个孩子,可不管娘家还是夫家,基本都是职工,条件也很不错了。
  真不用,我就是想出了几个新式样,所以就多绣了几幅,跟我之前绣的可大不一样,你们要看看嘛?
  两人的注意力被转移开,冉佳仪总算松了一口气。
  再三强调之下,郭店长这才对篮子里的刺绣起了点兴趣,往日里的刺绣虽然也精美,但是看多了也难以提起兴趣,这会儿倒是被勾起来。
  哦,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我可得好好看看,这么到我们面前来嘚瑟。郭店长略带兴味道。
  卢秀兰也忍不住伸出蠢蠢欲动的手,小心将篮子上的盖子掀开放到收银台前,然后才将篮子里的刺绣拿出来,放到盖子上。
  尽管卢秀兰的一双手已经十分小心的保养了,但日常做家务还是免不了有几分茧子,而这刺绣可是最为金贵的,但凡不小心,勾着丝了那一副作品也就毁了大半。
  绣品被拿出来,摊在了桌子上,两人瞪大眼睛去瞧,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与以往的不同之处来。
  原来的刺绣,虽说华美精致,但总觉得欠缺了什么,像是那些亭台楼阁、梅兰竹君,见的再多也总觉得隔了一层似的,但是这一次里面明显有一半不是这风格。
  郭店长的视线从几幅新花样的刺绣扫过,最后紧紧落在了其中一幅大件儿上。
  冉佳仪的视线随着郭店长望去,不出意外发现吸引住他目光的,正是自己最为得意的那一副,面上不禁露出满意之色。
  就将这幅绣品姑且称之为秋收图吧。
  这幅秋收图明显很是合郭店长的心意,不仅是用心的绣工,更是其中蕴含的深意。
  郭店长其实出自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就出过不少当官的,到郭店长这一辈依旧底蕴犹存,家族里不少子弟都在从政,郭店长可以说是其中最不长进的一个,只管着区区一个小商店。
  但是郭店长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学不来官场的那一套,守着这么一个客人不多的小商店也心满意足了。
  但这不代表,他没有眼光。
  相反,自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周围环境极大的影响了他,虽然不喜欢,但是心里也多少有数。
  第一眼就见到这幅刺绣的时候,郭店长就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判断出了它的价值,这绝对不仅仅只是一幅绣品,还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工具。
  郭店长想起来前阵子家里的堂哥还在为不久之后市长的生日礼物发愁,不由得有了几分思量。
  他的堂哥在市政府工作,算是市长的直系下属吧,为了市长的生辰礼,堂哥已经在家里为此发愁了好些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