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冉佳怡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话都说的这么开了,要是许家这俩人继续劝,那只能说真是没脸没皮了。
  我如今别的也不想,过两年我找个人嫁了,生儿育女,那才是一个女人的一辈子。尽管内心并不这么想,但不妨碍冉佳怡拿这个世俗的借口打发许家。
  是啊,许家再富贵,那人回来了也是守寡的,哪有嫁个男人好,同为女人的许母听到这里也不自觉的赞同,歇了劝人的心思。
  两人不管内心如何作想,但也清楚知道,如今这人也不是当初在许家时候任由他们磋磨摆布的前儿媳了。
  都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这人就跟那高飞的鸟儿一样,不是他们能掌控住的。
  种种心绪也就是一眨眼间,两人再次无功而返,若说上次失败而归时还有点希望,这次是真的一点都没有了。
  回去的路上,许母还忍不住和自己老爷嘀咕:不回来也好,听说君雅那丫头,连娘家父母的话都不听,咱们恐怕也管不住她了。
  本以为自家夫人这话是失败后的**,可许老爷看见老妻脸上真情实感后,也不由得纳闷,要是真这么想,那么他们来这一趟是为了什么,自取其辱吗?
  罢了,罢了,本就离了婚,以后也不用再来往了,至于他们老两口,还是找个后辈来帮忙,等儿子有了孙子也就好了,他们活一辈子,不就为了儿孙嘛。
  -----
  在许家这次离开后,冉佳怡的小店真就没有人来打扰,她就跟被人遗忘了般,一时间很有一番岁月静好的味道。
  丰安市不大,面对的外来事物也不多,蛋糕这样的是独一份,不仅小孩子爱吃,就连年轻人也十分喜欢,按照他们说的,不能出去见识世面,吃点西方的东西也好。
  冉佳怡倒不觉得这样就崇洋媚外了,比起有些中式糕点的粘腻厚重,西式糕点确实有其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方便快捷,随手拿来就能吃。
  再说了,至少冉佳怡赚的钱还是进了自己兜里呢。而今她只顾得上自己和一亩三分地的生意,其他的,她还不够格。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的,日子倒也安生过下来了。
  这些年来她亲自经营的就是一个蛋糕店,丰安市多年就一个蛋糕店,加之口味不错,时不时还有新品出来,故而生意一直很好,慢慢下来也赚了不少钱财,不说多的,这店的生意养活冉佳怡和香凝两人尽够了。
  当然,冉佳怡的收入可不止这些,几年前她理清了自己的资产后,该换人的换人、该处置的处置,不说免了亏损,还赚了不少,这几年她的荷包可是丰裕了不少。
  要真算起来,单论钱财,她绝对是丰安市女子中数一数二的。
  只她孤身一女子,钱不外露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可奈何有些事情瞒得住人,有些事情却是瞒不住,熟悉些的人家往街上仔细一数,就知道哪些铺子、庄子是属于她的。
  钱财招人眼,冉佳怡自己只觉得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可是瞧见她和许家断了关系,这几年也真的是一个人老实过活,不可避免的有不少人打上了小算盘。
  似是变成了香饽饽般,冉佳怡如同往常一样在店里看店,就有媒婆上门了。
  来的是城中有名的蔡媒婆,之所以认识,是因为当初原主与许家的婚事请的就是这位媒婆,可以说,蔡媒婆做的是丰安市大户人家娶妻嫁女的喜事。
  当然,这一次蔡媒婆给冉佳怡相看的也不是一般人家。
  若说丰安市里许家是老大,那么张、赵、林家就是紧随其后的三家,这次上门提亲的就是赵家的小儿子。
  原身这具身体15岁嫁人,在许家白待了3年之后,离婚出来也不过才十八,正是女子的曼妙年龄。
  那个时候,不少人家还是顾虑许家的态度,有心也不敢上门来提,这会儿时间过了几年,她和许家也不再有所来往,这才上门来,也是好笑。
  也不知道他们事先有没有找过章家,反正章家自从上次冉佳怡直言拒绝了亲事之后,就再未上门,冉佳怡也不曾回去,只是在年节的时候让人送上礼物,所以这几年真的是没有什么接触。
  或许是因为这样,有意的人家都是直接带人上来过来谈亲事的,认为她自己能够做主。
  -----
  冉佳怡确实能够做主,可关键是她不想嫁人啊,对于前来的人一律都是拒绝。
  原主虽然嫁进了许家,可她还是清白之身并不是一件多么秘密的事情,不然即使是为了钱财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上门提亲。
  这其中,家世最高的还是赵家的小儿子。
  赵家是丰安市难得愿意让儿孙出去闯荡的人家,赵家的小儿子就是之前在外面闯荡的,也是因为不在父母身边,如今到了22岁还未曾婚配。
  赵家父母就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已娶妻生子,孩子都能够满地跑了,小儿子却整日在外面不知道忙些什么,结婚的正事一点不上心。
  这不,好不容易儿子回来了,赵家就张罗开了。
  丰安市家世相当的女子赵母搜寻了个遍,依照赵家的身家,丰安市的姑娘不说随便挑吧,但是寻一户家世、品行、相貌俱全的姑娘家结亲是再容易不过了,只是不管多好的姑娘,儿子始终不愿意。
  赵母差点没为这小儿子愁白了头发,白天催、晚上催,但儿子愣是一个都不同意。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除非受过伤,不然这么大的小伙子不会不愿意娶个妻子的,赵母一个人天天在家嘀咕,最后就思索出了一个结果,那就是儿子可能有心上人了。
  要知道不想结婚的理由,除了真的不想结婚之外,也有可能是不想和不喜欢的人结婚。
  赵母把自己的这个猜测跟赵父一提,赵父还没有说什么,反倒赵母一个人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这几年儿子都在外面,指不定是见到了什么女人上心了,所以才一直不愿意他们提的亲事。
  而儿子一直未曾提起的原因,赵母想到的只能是那个女人的身份不合适。
  赵家在丰安市算是一个大家族了,族里生意兴旺,儿孙出息,这样的人家,即使是小儿子,那也应当匹配家世相当的人家。当然,这在赵母的猜测中还算是最好的一种。
  最坏的猜测,可能是那女人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让儿子开不了这个口。
  赵母到底是不放心儿子的,而且一直不结婚也不是个事儿,所以这一天跟着儿子谈心,假装不经意间问起,问儿子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心上人,要是有的话,只要人品不差,都可以娶回来,她现在也没有多少要求了。
  这小儿子虽是一个机灵的,但到底对心上人的情义占了上风,当即脸色就有异。
  赵母一直小心觑着儿子的表情,哪里知道这么一问,儿子还真害有反应。
  一时间,赵母也不知道自己那一刻是担心居多,喜悦居多。
  但不管怎么样,儿子为了所谓的心上人多年不娶,那心上人是谁她总要知道。
  常言道,丑媳妇总得见公婆,这虽然不是媳妇,但是让儿子挂念了这么多年,赵母觉得自己还是有资格去看一看的。
  要是家世差点,人品相貌还过得去,那让儿子娶了也没有什么,他们这样的人家,只要娶的儿媳不拖累家里,其实就可以了,儿子小儿子将来不用承继赵家的祖产,就是不进行联姻影响也不大。
  但如果是真的身份有问题,身家不清白的、或是居心不良的女子,赵母就是宁愿儿子继续单着,也是不愿意这样的儿媳进门的。
  赵母跟儿子说的什么提亲之类的话都是唬他的,其实还得先看看人才能决定。
  -----
  赵家小儿子名叫赵光远,取自前途光明远大之意,可见即使是小儿子,赵父也是对这个儿子寄寓颇多的。
  这个儿子以前也没有让父母失望过,自己从学堂里出来,就自个儿往大城市跑,具体做些什么赵母不太清楚,但在那之后就没问家里要过钱,相反还经常给他们买东西。
  赵母平时心疼儿子会塞点钱给他,但儿子很大可能压根没有动用,只是收了起来。
  赵父原本还以为赵母瞎猜,但是等到被告知儿子真的有心上人,那简直不敢相信。
  他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往日里看着温柔和煦,但这未尝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温柔呢,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看起来再温暖也是伴着凌冽寒风的。
  而且儿子打小就性格独立,基本上自己的事情就没要他们做父母的操过心。
  所以这样的儿子有了心上人却没有行动,赵父几乎是一听说这件事情,就断定了儿子看中的那个女人绝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等到赵母几次套话终于得知儿子的心上人是谁后,赵父赵母两人都是万分诧异的。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儿子动心的对象,会是那个章家的姑娘,许家的前儿媳,章君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