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翟父翟母听见了,受宠若惊,都是婆媳天生不和,现在看来自家的儿媳倒是个好的。
这么点路,哪要你去接,我们自己过来就行了。
冉佳怡边说边将人往正院引:主院我们已经收拾好了,现在都是空着的,爹娘应该够用了。
翟母有些意外,她做好了准备住偏院的准备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说起来也是儿子儿媳的孝顺,翟父翟母自然高兴。
只是等人真的进了主院,两人就发现不对劲了。
这院子外面也太空了吧?
当初自己来收拾的时候,置办的家具摆设都不见了,不仅如此,院子里面一个侍候的人都没有。
要不是地上没有什么灰尘,他俩都要以为就是荒废了很久的宅院了。
爹娘你看我都收拾好了,你们带的东西直接放进来就好。
冉佳怡之前收拾东西的时候,真的是一点没给人家留下来,基本新房里用的都被她叫人拖走了。
翟父为难道:我们过来本来是准备住偏院的,也没有准备那么多东西和下人,现在可怎么办?
冉佳怡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那爹娘你们今天先凑合下,距离也不远,明天再让人送过来就是了。
然后她装作才注意到的样子问道:对了,东西呢,怎么没人带进来?
翟母有些尴尬:我们没带多少人,总共就俩马车、两个人,留下那个要看马车的呢。
冉佳怡随即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爹娘,对不住了,这原本应该我让人收拾的。只是前几天收拾院子的时候。我的东西都给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下人也都跟着去了,如今手底下就几个丫鬟,让他们搬东西,恐怕也搬不动了。
三人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翟父出了主意2:不行就去街上喊几个有力气的力夫来帮忙搬一下就是了。
翟母有点心疼钱,但是东西总要进来的,不然他们今天晚上都住不了。
想到口袋里宝贝疙瘩时的钱,翟母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儿媳,眼神希冀的望着她,希望她能自己领悟。
只是冉佳怡就当自己是瞎了、聋了,别有意味的话、别有意味的眼神,反正都是看不到、听不到的。
无奈,翟母一脸肉疼的从自己荷包里掏出两角碎银子,两个力夫分了下去,眉开眼笑地道谢离开,笑的翟母的心更肉疼了。
等到人都把东西搬了进来,主院看着还是空荡荡的,翟父翟母都有些尴尬。
冉佳怡像是没有意识到一般,借着出去准备晚饭的借口溜走了。
等到晚饭上来,冉佳怡才再次露面。
鉴于今天是第一天,冉佳怡让准备的菜色还比较丰富,一顿饭吃的几个人都很满意。
吃饱喝足,冉佳怡再次给人添阻:娘,如今您搬进来了,家里的事情还是您管着吧。
这吃力不讨好,还要倒贴钱的好事,还是尽早甩出去的好。
翟母有点心动,她管了几十年的家,要是让儿媳当家,她难免觉得寄人篱下,要是当家,那儿媳不得好好伺候自己。
没多想就要应下,翟父用力拽了一下发妻的手腕,示意她不要说话。
我们都是乡下人,哪里懂这些,还是明月你来管,我和你娘都放心。
冉佳怡哪里肯:爹,我知道您的意思,只是我年纪尚浅,很多事情还要娘多教导。
翟母不懂老伴的心思,但无疑管家是一件好事,她随口就应下:那就我管吧,不过你也要学着点,早晚还要你接手的。
冉佳怡心想,那这可能没有这天了,趁热打铁,她将两个月的账目都交给了翟母,还有府中库房的钥匙,一并交了出去。
这下冉佳怡无债一身轻,只等着看他们怎么对付府里的开支。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0章 第十三个世界
翟母很满意儿媳的识相。
自从婆婆去了之后, 翟母一朝媳妇熬成婆,翟家的一切日常事务都由她做主,享受够了高高在上、主宰家里人开销的她, 自然不愿意在儿媳手底下过日子。
本来住进城里的宅子, 她是有些心虚的, 可是一想到这是在自己亲儿子家里,她又觉得理所应当。
其实之前一家人有过商量让儿媳管家,翟母当着翟父和儿子的面答应了, 但心里还是不服气的,这会儿面对儿媳的谦让还是十分坦然的接受了。
只是有些东西,接手容易松手难, 冉佳怡相信原主对此深有体会。
想想上一世,一直拿嫁妆贴补家中的原主, 冉佳怡就觉得, 有时候人还是懒一点、自私一点更好。
总之,现在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翟母获得了想要的管家权,而冉佳怡顺利脱手。
至于过一阵子翟母发现开销过大想要反悔的可能,冉佳怡闲闲的想, 那关她什么事情呢。
冉佳怡十分有做儿媳的自觉,公婆来了, 不仅主动让出主院、交出了管家权,早晚请安都十分合规矩,不留一点把柄给人。
于是, 作为儿媳的她, 每日里只需要吃吃喝喝, 一点不需要操心。
倒是翟母, 一开始接过管家权十分欣喜,可当看见账上空空如也的时候,心一下子就拔凉了,也想起了之前丈夫和儿子的埋怨的话。
可接都接了,难道还能退回去,而且翟家这么多年其实也很有些积蓄的,比不上罗家,但也算小富之家,自家人要花的钱,翟母虽然舍不得,可咬咬牙也就花了。
可翟母没有想到,京城里的花销竟然这么大。
之前他们虽然说是在京城,可就是在京郊,一应吃食花用大多还是靠地里产,除了儿子读书花费大了点外,其他也没什么。
可是到了京城,真真是哪里都要花钱,就连喝的水都要花钱买。
这话可不是说笑的,翟家的院子没有水井,一家人要用水怎么办?
只得去买水,这条巷子有水的人家不多,因而就有那有井的人家每天会打水来卖,也不贵,一大桶也就两文钱,可架不住要的量多啊。
上下主子就四口,加上十来个仆人,每天的用水量十分可观,钱就跟流水一样哗哗的没了,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到十日,翟母着急上火,把一家人召集起来,商量怎么办。
翟父来之前也没想到这个,这会儿想到的主意就是打口井,虽然一时花的多了点,但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
翟母也只得答应,当即就去找会打井的人来。
只是,井也不是那么好打的,那得看天意,要是没有合适的,那井也是打不出来的。
好在翟家的运气没有那么差,打井的老手在院子里左右巴拉了一天,总算找了一个能出水的。
翟母二话不说,一个字:打,十二两银子就这么出去了,那就一个心疼。
就是搁在儿子前几年读书的时候,十两银子也够一年多的束脩并纸笔花销了,等到儿子中了秀才,翟家就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支出。
至于给儿子娶妻,虽然花钱了,但是想想嫁妆丰厚的儿媳妇,那绝对是赚了的。
-----
翟母算算自己的钱包,怎么算怎么觉得自己亏了,咋一管家就要花钱呢。
钱花了,心情却不怎么舒爽,少不得找找儿媳的麻烦。
明月啊,你们之前怎么没有想着打个井啊?
显然,这是埋怨为什么这笔钱不是儿媳先出。
冉佳怡想了下罗明月当时的想法,如实道:娘,我也没想那么多,买水的钱也不多,还省了打水的麻烦。
这可不是冉佳怡瞎说,而是罗明月就是这么想的,买水的这点小钱在她眼里真不值什么,她几个铺子庄子里每天的出产可都比这多多了。
而且,到底不是自己名下的宅子,原主刚进门也不好直接处理,这就不提了。
看见儿媳的坦然,翟母本来三分的火气都悄悄的升到十二分。
所以说,娶个有钱的儿媳是一件好事,可也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好事。
至少翟母在面对这个儿媳的时候,就缺少了几分底气,很多时候使唤起来总觉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翟母本来是想让儿媳也受受自己当年做儿媳的苦,也不知道是她道行不够、还是儿媳手段太高,这段时间愣是一点没占到便宜。
哼,都是你有理,有钱也没见你把井打了。心有不忿的翟母还是没忍住嘀咕了一句。
冉佳怡不由失笑,还是为着那十二两银子。
其实这钱对原主来说压根不算多,要是原主还在指不定就出了,可冉佳怡却觉得凭什么啊。
掏钱一次,后面就会有无数次,今天是打井,明天指不定就是买官,再多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不是拿来给别人嚯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