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两个孩子才不认她这个妹妹,往奶奶怀里一缩,理都没理她。
  小孩子不懂尴尬,可钱奶奶凭空觉得自家孩子这一缩头就矮了人家半截,看着面前容貌讨喜的小女孩还是不喜。
  或许是觉得她还小,那厌恶的眼神丝毫不加以掩饰,不仅觉得她不怕生、自来熟,还觉得她薄情,连自己亲爹、亲爷奶都不认了,就为了攀附西甲。
  冉佳怡这可就委屈了,她这行为可完全是在扭转原主记忆里的错误。
  原主那一次也跟着来了,可因为没有改口,被钱奶奶指责早晚是个白眼狼,压根不去想自家孙子孙女也没有改口的事。
  可见这人本就是双标的,偏偏原主还真因为这个指责,认为自己做错了,在之后自责了好几天,傻孩子一个。
  冉佳怡这次就让她见识下,不是她做的不对,而是她这个人的存在就不讨喜。
  ----
  改口的任务这才彻底结束,接下来的午餐要在一起吃,钱奶奶招呼两个儿媳去厨房做饭,钱爷爷则带了两个儿子去了堂屋聊天。
  至于几个小孩子,没有大人的看护,早就撒着欢儿跑没影了。
  从头到尾,就连原主的亲妈,都没有招呼冉佳怡一声。
  冉佳怡就这么看着周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再次感叹,原主真是一个小可怜啊。
  要是原主在可能还会慌乱茫然,可冉佳怡内里是一个小大人,且她有自己的盘算,今天她不止是过来见钱家人的,还要对外人宣告自己的存在。
  既然都是拖油瓶了,那就大方点,让大家都看看,也关注下以后她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在这年头没什么娱乐,但凡哪家有一点八卦,不出一天就会传的人尽皆知。
  原主这具身体还小,处于天然的弱势,极容易激发大家的同情心和保护欲,人言是最可怕的武器,可也是最好的保护伞,
  冉佳怡担心自己若是做的过了,钱家会收拾她,还是要想办法保护好自己,向外人宣告自己的存在就是一种办法。
  只要她存在大家的视野里,如果哪一天她出事了,肯定会有人察觉到。
  于是,就在众人没注意到的角落里,冉佳怡奔出了钱家的屋子,跑向筒子楼孩子们的玩耍圣地。
  因她长得玉雪可爱,虽然是个生人,可一会功夫也认识了不少友善的小朋友,等到中午被家长喊回家吃饭的时候,已经约好下次见面一起玩了。
  冉佳怡对今天的成果很满意,跟一群孩子在家门口分道扬镳,回去钱家吃饭。
  想必通过这些孩子的口,大人们也知道自己的存在了吧。
  在进门时,冉佳怡碰巧与钱家的四个孩子对上,被狠狠瞪了一眼,抢在自己前面进去。
  落在后面的冉佳怡也不生气,依旧慢慢悠悠走着,走到桌边时正好开饭,男人们已经上桌,女人们还在进进出出上菜,几个小孩贪吃也一顺溜进了厨房。
  冉佳怡也不要人招呼,动作利索爬上了桌边空余的一张椅子。
  钱家的饭桌其实很大了,足足摆了十张椅子,在之前是足够的,可现在多了一个冉佳怡,这位置就不够了。
  冉佳怡也不是就为了这么个位子,可她不想落到以后跟原主一样,在钱家人上桌吃饭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人缩在厨房吃饭,搞得跟钱家养的小厨娘一样。
  明明就加一张凳子的事,冉佳怡可不惯这毛病,非得在第一天就把这毛病改过来。
  她坐的不是主位,而是侧下面的一个位置,因此也不存在失礼的地方,坐下去屁股就跟生了根一样不动了。
  又过了一会儿,菜上全了,几个女人带着孩子要上桌的时候,才发现了不对劲。
  这位置,貌似不够坐啊。
  小孩子不知道,一个个上了凳子,看着仅剩的两张桌下,站着的三个女人面面相觑。
  三人心中都悄摸数了一遍,十一个人,十个座位,可不就少一张凳子嘛。
  -----
  钱奶奶自是首先坐下去,然后是钱大伯母,最后站着的竟只有汪巧儿一人,只是桌边已经没有座位了。
  汪巧儿心中慌乱,甚至想这是不是钱家给她的下马威,故意不让她上桌吃饭。
  在乡下时候,这些是常有的事情,婆婆要收拾儿媳,多干活、少吃饭,不上桌只是一个很小的惩罚。
  所有人都坐着,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汪巧儿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笑话。
  就在这时候,耳边传来了女儿稚嫩的小嗓音:娘,那边还有个凳子,你过来一起坐啊。
  冉佳怡今天的目的是让钱家有自己的位置,可不是为了挤掉汪巧儿的,这会儿见对方如此蠢不得不开口解围。
  汪巧儿这才反应过来,见钱家人没有反对的意思,知道是自己误会了,连忙搬了张凳子加到钱桂生的边上,两边都给她让了让,总算是挤进去。
  一家十一口人终于坐定,方才开饭。
  钱家的条件不错,钱爷爷和大房两口子都是工人,钱奶奶平常照顾家里、带带孩子,日子过得宽松,伙食自然也不差。
  面对这样的伙食,汪巧儿第一反应是自卑,在乡下这样的话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有,在钱家却不过普通一顿饭,可见自己真的高攀了。
  但冉佳怡眼里却只有好吃的饭菜,手下筷子下个不停、小嘴也吧唧吃个不停,好不欢乐。
  对一个六岁的小孩子也不能要求吃相有多好看,钱家人看着看着也胃口大开,最后的结果是一桌子菜被吃的干干净净,汤都被拌饭吃了。
  冉佳怡可没有不好意思,按照法律来讲,跟着汪巧儿嫁进来,作为继女,钱家对她是有了抚养义务的。
  今年是1981年,新版《婚姻法》在去年刚刚修订,规定了继子女与亲生子女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虽然现实生活中亲生子女和继子女天然存在着区别,压根不可能同等对待,可有了法律的支持,冉佳怡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吃完饭,收拾碗筷的事情也没要几个小孩子操心,两个儿媳足够。
  四个孩子被钱奶奶哄去睡觉,然后钱爷爷奶奶也回屋午休,冉佳怡一个人又落单了。
  她在这里没有休息的地方,更没有休息的闲心,继续出去交好一群小玩伴。
  小孩子们玩起来是不知道累的,上午认识的小伙伴们有不少正顶着太阳玩得欢,冉佳怡自然而然加入进去,偶尔看到几个大人,也会笑着打招呼。
  就这么到了下午两三点,钱家人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冉佳怡知道这是要走了,也不要他们喊,自己告别了小伙伴,一溜烟跑到了钱家人后面。
  这一看,钱家人也不少了,两个大人、两个小孩,再加上她,五个人一起走,却一点声响没有。
  钱家的两个小孩是被奶奶哄着回来的,说不回来家就要被后娘给占了,他们不愿意就得回来。
  可这话也在他们心底扎根,连带着埋怨上了非要续娶的父亲,当然,这点他们钱威严的父亲面前是不敢表现出来的,只能对后娘和带来的拖油瓶冷脸。
  汪巧儿当着三个钱家人的面也没敢对女儿说什么,反而是对继子继女嘘寒问暖。
  冉佳怡也不在意,手里拿着一根枯黄的狗尾巴草,转啊转的,怡然自乐。
  等到了钱家,时间也不早了。
  钱桂生是有正经工作的,这几天是因为结婚请了三天婚假,明天就要回去上班。
  这也意味着,明天开始,这个家里就剩下汪巧儿和三个孩子。
  其实要叫冉佳怡来说,这个时代男子当家做主是不假,可家里家外这圈子事儿,都是家里的女人负责,要是汪巧儿真想护住女儿,应该也不难。
  可她才来一天,钱家的情况也还不太了解,尤其那钱桂生看着是个精明的,还是得再看看。
  -----
  回到了钱家,两个小孩正是精神的时候,也不理两个大人,就在院子里扎根了。
  倒是冉佳怡顺从的跟着大人进了屋,见两人在屋子里坐下,冉佳怡也坐下,想听听说什么。
  钱桂生这两天看这小孩实在机灵,有心想叫她走,又不好开口,不是自家孩子有些话就是不好说,顿时就有些后悔接收了一个小拖油瓶。
  只得将欲出口的话憋回去,再说出来的就是其他事情。
  巧儿,明天我就要去上班了,中午那顿是在厂子食堂吃的,几个孩子要托你多照顾了。
  汪巧儿自没有不应的:桂生,我对好好待两个孩子的。
  冉佳怡听这两个肯定没有自己,不由瘪了瘪嘴,也没说什么,只眼珠子滴溜溜转。
  钱桂生一下子就没了说话的欲望,有些话还是要等到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再说。
  他们不说了,冉佳怡可就有话说了:娘,我晚上睡哪里啊?
  汪巧儿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闻言一滞,询问的目光随即转向了身边的钱桂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