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汪巧儿被惊了一下,否定道:凤儿,这以后就是咱们的家。你不给,就算了。
  对此,冉佳怡不置可否,而是继续问:娘,我想爷爷奶奶了,什么时候能回去看他们啊?
  汪巧儿动作微滞,女儿讲的爷奶自然是田家二老,她的公婆,可是,那里她已经回不去了。
  她至今还记得,田家二老得知自己要再嫁时候的反应。
  并没有她猜想过的震怒,而是十分平静的接受,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带上他们的孙女,她的女儿。
  钱家没有反对,她也就同意了,可从她再嫁给钱家后,她就不再是田家人了,以后自然也不会去打扰二老,至于女儿,没有大人带领,她也回不去的。
  县城离村里太远了,等以后吧。最后她只这么含糊过去。
  其实回去的机会还是有的,明天是汪巧儿结婚第三天,虽然是二婚可也要回门,汪家村距离田家所在的小青山村不远,要是有心也能回去一趟。
  上一辈子回门,汪巧儿没带原主回去,自然也没能回田家,但冉佳怡却想回去看看田家二老是什么样的人。
  从原主过去六年的记忆里,爷奶还是很疼她这个孙女的,可儿子死后,二老就像失去了灵魂,在过去一年里就跟只剩躯壳的木偶一般,除了吃饭活着,做什么都没劲。
  或许,将原主塞给要二嫁的儿媳,他们挺身做出的最后一件事情。
  冉佳怡不敢想象,这样的两个老人,在失去了儿子、又失去了唯一的孙女之后,会活成什么样。
  冉佳怡也不说不信,哦了一声转身离开,母女间气氛再次凝滞。
  这一天晚上,汪巧儿为回门做准备,至于钱桂生,刚休了三天,是没有时间陪她回去的,至于三个孩子,谁也没提,那么远的路呢。
  汪巧儿心里有点落差,虽然第一任丈夫就是个普通农民,可他待自己是真好,上一次回门的时候,是丈夫拎着大包小包陪着、自己空着手回去的。
  可这一次,却要自己一个人走老远路去,汪巧儿不烦躁是不可能的。
  ----
  第三天照旧等钱桂生去上班,汪巧儿正要拎着一堆东西出门,冉佳怡就跟小尾巴一样跟上了。
  汪巧儿看着一声不吭的女儿也有些头疼,凤儿,路太远了,你好好在家里待着。
  冉佳怡摇摇头:我想外公外婆了,也想爷爷奶奶。
  汪巧儿怔怔,其实在丈夫去世之前,两家的关系其实很好,但再嫁这一出彻底把两家关系弄僵了。
  女儿本来也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跟哪个小伙伴玩游戏,如今也到了寄人篱下的地步。
  好,娘带你回去看看。汪巧儿双手都有东西,眼神示意女儿跟上,母女俩的脚步逐渐同步。
  两人一路往县城通向村子的路口走去,从县城到汪家村足足有二十多里路,也不是全靠走,在路口会有赶牛车的,靠载人赚点钱,一般大人一毛,小孩不收钱。
  汪巧儿付了一毛钱,两人上了牛车,等了一会儿,车上差不多人满就出发了。
  车子大概行驶了半小时,两人在一个岔路口下了车,然后大概还要走个五公里才到汪家村。
  路是山路,崎岖蜿蜒的,不是很好走,冉佳怡大概走了两公里就累了,没办法,人小腿短的,可也只能硬撑。
  终于,在冉佳怡精疲力竭之前,终于到了汪家村。
  汪巧儿是汪家村的闺女,一进到村口就大爷、大婶的喊开了,冉佳怡也不怕生,爷奶叔伯的招呼着。
  一路来到了汪巧儿的娘家,汪巧儿上面有两个大哥,就这一个姑娘,家里也是疼的。
  今天也是一大早就在准备,母女俩进门的时候,汪家一家子都在等着了。
  看见女儿回来,汪外婆很高兴,正要上前来迎,就看见了女儿身边的小豆丁。
  小姑娘几天不见仿佛瘦了点、黑了点,可又像是错觉。
  将奇怪的思绪甩出脑海,汪外婆带女儿和外孙女走进门。
  汪家大嫂一向是个势力的,见小姑子回来提着东西,笑脸迎人,二嫂是个憨厚的,态度也很诚挚。
  汪巧儿感受到了久违的欢迎,之前丧夫的那一年里她但凡回娘家,面对的永远是一家子的苦脸。
  可现在,不过再嫁,以前的好待遇就回来了,汪巧儿内心是欣慰的。
  巧儿,凤儿,这一路累了吧,喝点水甜甜。
  甜水指的是糖水,在乡下地方,糖水是顶顶值钱的东西。
  汪巧儿不客气的一饮而尽,冉佳怡也不客气,小口小口喝着。
  糖水很甜,顺着喉管一路甜到了心坎里,大大缓解了走来一路的疲累。
  汪外婆是真关心闺女,打发走了两个儿媳,就问起了女儿嫁人后的事情来。
  其实看汪巧儿的面色就看的出来,过去一年,汪巧儿怎么看脸色都是苍白的,眼神里也毫无希望,可现在不过几天,面色就红润了不少,眼里也有了亮光,非常明显过得不错。
  从她嘴里的回答也是如此:娘,我在钱家挺好的。
  汪外婆迟疑了下,看了看一遍自顾自玩手指的外孙女,凤儿她怎么样。
  汪巧儿还是那个回答:挺好的。
  汪外婆重重叹了口气,其实她疼这个外孙女,可更疼自己的女儿,所以也只能对不起外孙女了。
  --------------------
  第235章 第十四个世界
  汪外婆也是没办法, 女儿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下面又没个儿子,总不能真的守一辈子寡。
  再嫁这事儿虽然办的不厚道, 也遭了田家的埋怨, 可她不后悔。
  唯一对不起的就是这个外孙女, 毕竟哪个男人能对老婆前面的孩子好呢。
  汪外婆摸摸外孙女的头,换来的是冉佳怡软软的一句外婆,有些心酸, 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要怪就怪老天没缘分吧。
  凤儿,你出去跟哥哥姐姐玩。
  这是要打发走她, 冉佳怡也没强留下来的意思,听话的出去。
  屋内的对话还在继续, 随着冉佳怡跑远渐渐听不见。
  等冉佳怡再回来的时候, 两人已经说完了私密话,只两人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有些奇怪。
  吃过饭,汪巧儿着急回城,可冉佳怡不乐意了,她这一趟是要回去看看田家爷奶的。
  娘, 我想去看看爷爷奶奶。
  汪巧儿有些为难,这天色已经不早, 她还要早点回去干活呢。
  可看着女儿哀求的小眼神,汪巧儿道了一句冤家,就拎着东西、牵着女儿往田家去。
  小青山村以背靠小青山而得名, 田父的名字田青山也由此而来。
  两个村子位置相邻, 不过走了十分钟就到了小青山村口。
  然后, 汪巧儿的脚步开始踌躇起来。
  回到前夫家什么的, 总是有些尴尬的,尤其她再嫁因为孩子的事情还跟公婆起了点争执。
  那混乱的一天,争吵声、哀求声、哭闹声仿佛还历历在目,汪巧儿脸色白了白,整个人几乎是被女儿拖着往前走。
  冉佳怡的表现则截然相反,越靠近那个家,心情就愈加欢快,仿佛黄昏归巢的鸟儿般。
  即使汪巧儿再磨蹭,一会儿也就到了家,好在下午大家都还在地里忙活,一路没遇见什么人,这叫她稍微轻松了一点。
  见到了田家的院子,冉佳怡就甩开了汪巧儿的手,飞奔过去。
  田家自从两母女离开后就剩下了老两口,两个老人在儿子死后就失去了所有的精神气,孙女被带走后是彻底的没了奔头,这会儿正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搬玉米。
  老两口把家里的田地都租给了别人,每年收点租子也够两人一年的嚼用,别的也懒得去干。
  当村里同龄的老人还在为了儿孙辛勤劳作的时候,老两口已经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晓事的同情老两口,不晓事的还以为是老两口好吃懒做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田家二老的心情,儿孙都没了,就是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冉佳怡见到两个老人,内心由衷的感到亲切,脚步丝毫不停、如同乳燕投林一般闯进了两口子怀里。
  老两口没滋没味的过了好几天,万万没料到还能再看到孙女。
  凤儿,你怎么回来了。随即,就想起了今天是前儿媳的回门日,往院门口一瞧,果然前儿媳妇也在呢。
  冉佳怡撒娇:爷奶,我想你们了。
  田奶奶是一个面容慈和的老太太,闻言也心疼:奶奶也想我们凤儿了。
  田爷爷背过身,不着痕迹抹去眼角的泪水,回过头又是一个严肃的干瘦小老头。
  -----
  冉佳怡的到来给这个死寂的家带来了一丝生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