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
  汪巧儿那边的失落冉佳怡体会不到,她现在正沉浸在上学的快乐中。
  很多人回忆起学校里的日子会觉得很痛苦,可那是对面临中考、高考的学生,作为小学生,跟上课一样重要的还有玩耍。
  小乡村里的学习抓的并不是很重,冉佳怡来了没几天,就收获了一堆小朋友,还认识了山上的各种野果子。
  正是秋天,山上的野果子都到了丰收的季节,半下午放学后,一群小孩子们就流出教室,漫山遍野的跑。
  冉佳怡难得重拾了童年的欢乐。
  但冉佳怡终究不是个纯粹的小孩子,有着大人心的她考虑的更多。
  一个小孩子吃饭是费不了多少粮食,可她上学要钱、买的新衣也要钱,甚至玩具、故事书也实验澳前的。
  冉佳怡估摸,自己这一遭怕是把田家一年来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糟践的差不多了。
  好在她坚信,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只是这个时代赚钱的方法虽多,可田家老的老、小的小,着实有些难办。
  冉佳怡想了几天,觉得田家最好的选择还是做点小生意,不需要太累、也能负担一家人的生计。
  政策放开已经有几年,做生意的人再也不用躲躲藏藏,而是布满了街头巷尾,给这个沉闷已久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气息。
  只是做生意也得有一技之长,冉佳怡仔细思考了下,田家能拿的出手的,也就田奶奶那一手自制零嘴的手艺了。
  不是冉佳怡自夸,实在是田奶奶的手艺实在是一绝,至少比大多市面上卖的零食都要好吃。
  不管是配料的配比的调配,还是火候的把控,田奶奶都有着自己的一手,这些组合起来口味也就比一般的零嘴好了不少。
  这也许是一个突破口,可田家连基本的启动资金都没有,做生意从何叹气呢。
  在座位上听着上面老师讲课,冉佳怡深沉的叹气,换来同桌小可爱的关系一枚。
  这天下了学,冉佳怡也没有玩耍的心,怏怏的回了家。
  不同于小孙女的故作深沉,田家的气氛称得上喜悦,毕竟今年是个丰收年。
  田家的十几亩地都租出去了,可收的租金是三成粮食,丰收也意味着田家到手的粮食会变多。
  本来老两口还在为孙女回来的花销发愁,可现在总算解决了一点儿。
  这个小乡村地处偏北,地里种的小部分是小麦,大部分是玉米和红薯,都是饱腹的作物。
  冉佳怡看着院子里多出来的玉米棒子和红薯,顿时有了主意,这不就是最好的资本了嘛。
  玉米最为出名的成品就是爆米花,而红薯可以做的就更多了,红薯球,红薯饼,地瓜干都是不错的美食。
  有了主意,接下来就是引导田爷奶去做生意,可惜如今她一个三头身对正事没什么发言权,只能旁敲侧击。
  作为一个小孩子,冉佳怡充分发挥了爱吃的特性,央求着田奶奶给她做好吃的。
  祖孙重逢几天,田奶奶可稀罕孙女,对冉佳怡可谓有求必应,如今不过是要吃零嘴儿,田奶奶不嫌麻烦、高兴应下。
  准备了需要的白糖,将沾满泥土的红薯洗刷干干净净,田奶奶做起了红薯干来。
  削皮、煮熟、捣烂成块状,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条状,红薯干的雏形就出来了,接下来还要晾晒,等干了后,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炒制后吃,都是不错的美味。
  考虑到过年需要,田奶奶这次足足煮了好几锅的红薯,晒的红薯干铺遍了整个小院。
  冉佳怡再也不下学就跑出去玩,而是回家看着这些红薯干。
  秋天的太阳还很猛烈,不过几天,红薯干就晒的差不多了。
  冉佳怡经常趁着田奶奶不注意偷吃,在基数庞大的红薯干中倒也不显眼。
  等田奶奶一声令下,红薯干总算是晒好了。
  冉佳怡心痒难耐,先捧了一大捧吭哧吭哧啃了起来,嗯,味道真好。
  田奶奶看着馋嘴的孙女也是好笑,之前家里没有人,她都好几年没有做过这些,如今看着孙女吃的香只觉得满满的成就感。
  -----
  红薯干虽然香,可冉佳怡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那就是让田奶奶去卖红薯干。
  这个话题是在一天晚上祖孙仨吃完饭后开启的,冉佳怡为了吃零嘴,饭都只吃了半碗,为此还被田爷爷凶了顿。
  冉佳怡倒是不怕,就是小小的羞耻。
  田奶奶见不得老伴儿吓唬孩子,连忙护着:我做的红薯干孙女爱吃,等她多吃几天就好了。
  冉佳怡小脑袋连忙点点表示同意。
  田爷爷无奈望着孙女:红薯干就这么好吃,饭都不吃了?
  冉佳怡这下顾不得啃红薯干,神情认真:好吃,比县里卖的还要好吃呢。
  钱家虽然没有什么享受,可过年的零嘴她也没少吃,这是实话。
  田奶奶被孙女夸得不好意思,谦虚道:哪里就比人家卖的好吃了。
  冉佳怡发挥自己实事求是的性格,对红薯干的好吃再次予以肯定:爷,奶,真的比县里卖的好吃,要是我就买奶奶做的。
  田奶奶被孙女吹捧的飘飘然,田爷爷听着却是起了点心思:凤儿,这红薯干真的你吃过的好吃。
  乡下人过年除了买些自家不能做的糖果瓜子外,其他家里能做的是不会花钱去买的,因而田爷爷也不知道孙女说的是真是假。
  假的没什么,可要是真的,田爷爷的眼眸深了深,或许他们家也能改善下条件。
  冉佳怡见有戏,信誓旦旦表示自己没说假话,爷,是真的,不信你去县里买点回来,肯定是奶的好吃。
  田爷爷笑着应了:好,那明天爷爷就去买点儿回来,咱们比较一下。
  田奶奶显然没意识到老伴在想什么,听到要花钱,不乐意了:好不好吃都那样,话花那个钱做什么。
  田爷爷见状凑到田奶奶耳边:我是想着,要是这红薯干真的好吃,我们也许可以去卖了赚点钱。
  闻言田奶奶先虚了,我这手艺不行吧。
  田爷爷暗忖: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他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第二天就自己跑去县里买了好几家店里的红薯干回来,一并还有其他零嘴儿,遭了田奶奶好一顿说。
  田爷爷不以为意,将几种红薯干摊在桌子上,一家三口开了个品鉴大会。
  最后的结果不出意料,田奶奶自制的红薯干完胜。
  有了老伴儿和孙女的捧场,田奶奶也多了几分自信。
  她迟疑着问:我做的红薯干真能卖出去。
  回应她的是田爷爷肯定的眼神和小孙女啃红薯干啃的欢快。
  田奶奶瞬间也有了信心:那要不,咱们试着卖点儿。
  一家三口达成共识,卖红薯干,这一票干了。
  只是卖红薯干也不是说卖就能卖,还要做些准备。
  田爷爷去买了些牛皮纸,回来裁成小块小块,作为红薯干的包装,另外还买了一把小秤。
  将红薯干装进家里的两个大箩筐,简单的装备也就准备妥当。
  两人在出发的前一天定好了红薯干的价格,比县里铺子卖的要稍微便宜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虽然味道上他们的更好,可人们更多看的还是价钱。
  在冉佳怡的央求下,田家第一次做生意在一个周六开始了。
  -----
  天刚蒙蒙亮,老两口就起床,放轻动作收拾好一切,才去喊了孙女起床。
  要不是孙女昨晚再三强求,加上他们不放心孙女一个人在家,老两口是真不愿意带孩子一起去,活受罪。
  冉佳怡就在迷迷糊糊间,被奶奶牵着走,田爷爷挑着担子来到村口等牛车的位置。
  时间太早,没等牛车满人,赶牛车的马大爷就直接启动,这走的快点,上午还能跑两个来回多赚点钱。
  来到县城的时候时辰还早,找了村里人惯常摆摊的一条街,占了一个好位置,三人就等着客人上门。
  县里的人起得晚,直到天色大亮,这条街上才陆陆续续有人过来。
  只是他们都是买菜,并没有人朝夹杂其中的红薯干摊子投来一个眼神。
  田爷爷沉得住气,盯着红薯干不说话,田奶奶却是急了,这没有客人上门可怎么办。
  冉佳怡也着急,以爷奶保守的性子,要是今天出师不利,以后再想怂动就困难了。
  看着箩筐里眼色靓丽的红薯干,冉佳怡灵机一动,主意就来了。
  她假装饿了的模样,拿了几根红薯干开始啃。
  早上出来的匆忙,三人都没有吃饭,看着孙女啃的香甜,老两口也有些饿了。
  看着没人上门的红薯干,也不心疼,各自拿了点啃了起来,好歹省了早饭钱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