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没什么,最近经常吵架,前几天又吵了一架,干脆就离了,省心。汪巧儿的依旧十分疲惫,
离婚是她自己下的决定,这几天冷静下来她也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但对别人解释离婚的事还是让她十分厌烦。
田奶奶:你搬出钱家了,现在住哪呢,不行过来跟我们一起住。
不用了,我现在住店里的宿舍呢,一个人一屋,挺好的。汪巧儿很庆幸没有继续问离婚的事情。
有些事情她做了却不希望别人知道,更不想给女儿任何负担,再说了,女儿的事顶多只能算导火索,根源还是在于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没付出过多少真心,这样的婚姻怎么能继续下去。
那就好,你们那店距离这挺近的吧,以后经常过来,凤儿也想你呢。田奶奶拿孙女说事儿,冉佳仪适时露出一个濡慕的眼神。
汪巧儿看了看女儿,嗯,反正我现在除了店里也没啥事,比在钱家轻松了不少呢。她自嘲一笑,可不是轻松了嘛。
田奶奶担忧问:你跟亲家说过了吗?这婚又是怎么离的。
汪巧儿:还没说呢,等下次回去再说吧,就直接离了。
田奶奶不好打听离婚具体的事情,更不好打听她离婚有没有拿钱家的钱。
不管多少钱,都是给汪巧儿以后傍身用的,问了还以为他们贪图这钱呢。
想到这里她又有点担心,汪家可不是好对付的,又一向不重视女儿,忍不住叮嘱几句:不管多少钱,你都自己收好了,不行去银行存个定期,你爸妈问也别说,知道吗。
汪巧儿凉凉一笑,这就是她不想去说的原因,外人都知道汪家那群人的德行,她这个汪家人更清楚不过。
放心吧,钱家的钱我一分没拿,找我要也没有。
嗐你这孩子,那你以后怎么办啊?田奶奶更加担忧了。
这闺女年纪已经不小了,以后会不会再嫁也不知道,总不能一个人过吧,偏偏他们两家关系在那里,就是喊人也不过来,她是真的担心。
我现在有工作,能养活自己,再存点儿养老钱就差不多了。再说了,要是我以后真没钱,凤儿还能不给我养老啊。
这话就是开玩笑了,却惹得田家三人当了真。
哪能啊,你帮了我们这么多,要是以后凤儿不孝顺,你告诉我,我教训她。田奶奶义正言辞,语毕还瞄了一样孙女,威胁之意满满。
冉佳仪见自己不过晚了几秒,就遭受了如此无妄之灾,也是连忙喊冤:奶奶,我是那样的人吗。
我现在好好学习,争取以后找个好工作,我会给妈你养老、也给爷奶养老,你们就放心吧 。
十几岁女孩的脸上还有未曾褪去的稚嫩,可话说的严肃认真,足以让人看出她说这番话的决心。
三个大人的心霎时软成了一片,有这么个女儿/孙女,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呢。
曾经这个女儿是她接受丈夫去世的支撑,如今也还是她度过离婚这一关的阶石。
有一个这样乖巧的女儿,至少她不是一无所有,汪巧儿这样想到。
嗯,那以后我就等着凤儿你的孝顺了。田奶奶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妈也等着。汪巧儿也含笑道。
你们等等,我很快就长大了。冉佳仪再次严肃保证,逗笑了几个人。
下午,汪巧儿带着女儿去街上逛了逛,买了几件衣服并一些玩具,还带她到她工作的地方去看了看,才在天黑之前把她送回家。
这是母女俩第一次单纯相处,冉佳仪有意逗汪巧儿开心,最后两人都很高兴。
回到家,田爷奶看着提回来的东西,依旧一个劲叮嘱她以后已经好好孝顺。
你妈她也不容易,就是有什么做的不好的,你也不要怪她,她总是想着你好的。
冉佳仪连连点头:爷奶,我知道的,妈她不容易,你们也不容易,我以后都会孝顺你们的。
哎,那我们就等着了。田奶奶偏过头悄悄用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这个孙女长得很好,聪明又懂事,就是以后到了地下,也能跟儿子交代了。
第二天到了学校,再次见到钱兰花,冉佳仪才算想明白了之前对方那么得意的原因。
在对方的眼里,把一直看不惯的后妈赶出家门可能是一件值得得意的事情吧。
冉佳仪却并不怎么认为,若是上一辈子的汪巧儿,靠服务钱家为生,那离婚对于汪巧儿来说就是绝境,可对如今的汪巧儿来说,这不过是摆脱了一个枷锁罢了。
没了钱家这个枷锁,不论以后汪巧儿是自己一个人过,还是再找一个人,未来都不会差了。
-----
冉佳仪不理会,钱兰花自了个讨没趣,很快就消停下来,两人重新恢复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
冉佳仪以为离婚就是结束,却没想到钱家还能闹出事来。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钱家上下三人对汪巧儿的存在都说不上欢喜,比起一个人,她更像一个照顾他们生活起居的工具人。
离婚了,这个工具人也就没了,钱家可不就乱了。
钱家上下就三个人,钱桂生要上班赚钱养家,钱鹏飞和钱兰花都要上学,jiali1这一摊子事就没有人管了。
大到家里的饭菜、小到家里的衣服、打扫,这些都要有人来做,才能维持一个家的正常运转。
-----
一开始家里的事情是钱桂生第一人妻子,也就是两个孩子的亲妈负责,后来人走了,就钱奶奶经常过来帮忙。
再到后来,钱桂生再婚,家里的一摊子事又轮到了汪巧儿的头上,汪巧儿闹脾气不愿意干,又恰巧钱桂生厂子里没活自己干,直到现在,才是真正没有了合适的人。
可家里事情总要有人做,就说吃饭就得有人做饭,总不能一家三口一日三餐都在外面下馆子吧,那得费多少钱啊。
家里就三个人,可活还是要干的,钱桂生已经恢复了上班,自是没有时间干这些,也不愿意不是,而钱鹏飞上高中,正是学习的关键时刻,眼瞅着马上要考大学,更不可能为家里的事情烦心。
所以事情自然而然就落到了钱兰花的头上,无可辩驳的选择。
钱兰花自然不可能心甘情愿做这些,她从小长到大,在家里就没有干过活,真正油瓶子倒了都不直到扶一下的主,更遑论做饭洗衣这些杂活了。
可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干,不管钱兰花愿不愿意都得是她。
钱兰花跟冉佳怡一样,也是今年才升上的初一,初中的学业比起小学要复杂不少,就更要花上更多心思。
钱兰花对学习的事情算不上多上心,在班里的成绩只能算中等,可这也并不代表,钱兰花就更喜欢在家里帮忙做家务活。
钱兰花从来没有想过,在别人手中这么简单的家务活,到了自己手上会这么麻烦。
早上和中午也就算了,每天晚上那一餐饭,她回家就得洗菜做饭,吃完饭还得洗一家子的衣服,干完基本就是晚上八九点,也到了睡觉的点。
钱兰花从来没有这么累过,现在还是钱桂生自己在带着她干,等过一阵子她上手之后可能就只有他一个人了,钱兰花哪里受得了。
不说学校里的学习没办法兼顾,作业都得趁着空隙做,手都变粗糙了不少。
钱兰花很是难受,却依旧无能为力。
就跟她爸说的一样在,这总得有人来干,既然她跟后妈闹开导致两人离婚,那么也该承担相应的后果,她每每想起她爸当时说这些话时就觉得心中憋闷难言。
她当时在学校看见那女人来看她女儿,实在是气急了。
她亲妈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没了,其实她对亲妈的印象不深,但好歹是自己亲妈,加上外家说的那些话,她总害怕后妈来了爸爸会没有以前那么疼爱她,加上可能会有的弟妹威胁,她对后妈的观感就更不好。
说白了,不是对方不好,而是他们的关系本就是天生对立的,典型了你好了我就不好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家里就这么多钱,对方要是用的多了,自己兄妹能用的就少了。
钱兰花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
可是如今,钱兰花想起自己曾经对对方的满面嫌弃,也是心绪复杂。
人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到了其中艰难,才会有真切的感同身受。
她跑去李家告状,结果收获的是外公外婆让她好好听话、在家多帮忙之类的话。
那一瞬间,她只觉得心凉,忍不住回忆起这些年和李家交往的点点滴滴。
为什么以往最是疼爱他们兄妹的外公外婆对这样对她。
可是越想,她却越想得明白。
李家说对他们好,好的程度顶多也就是多来看他们几遍、多送点东西,可是实际付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