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农村确实好,可医疗条件跟大城市没法比,该回还是得回,冉佳怡将院子里的菜托付给了隔壁堂嫂,才不放心的回去城市。
来的时候大包小包,回去的时候冉佳怡只带了几件换洗一副,显见没打算多留。
冉佳怡回的自然是原主和儿子的家,一个月不在,这个家肉眼可见的乱了不少,边边角角的都积了不少灰,窗户也没有之前那么明亮,厨房看着很久没有开火,冰箱也是空荡荡的。
冉佳怡瞧着这两人就不太靠谱的样子,也没想到他们能把日子过成这样,好歹家里还有一个小孩呢。
这一次回来,冉佳怡准备多待两天,她一个人在乡下,女儿高雪很是担心,要不是请不开假,怕是早就跟过去了,就是没心没肺的儿子也颇打了几个电话。
虽说劝自己不要太上心,可到底是原主的儿子女儿,要是他们过的不好,冉佳怡在乡下也不会开心的。
这一天,冉佳怡等到儿子儿媳回家,跟他们深入交流了一番,最大的要求就是看着他们把整个家收拾一遍,也要学着自己生活做饭、照顾自己。
这其中主力军自然就是儿媳宋静了,也不是冉佳怡偏袒儿子,也是两人中高宇挣钱要多一些,宋静能挣的就是自己的那一份开销,如此在家就要多出点力。
宋静一开始自是不甘不愿的,回家路上点个外卖,到家就能吃饭的好日子她享受着,不愿意改,可婆婆逼着她改。
宋静迫于婆婆淫威只能应了,每日里回到家就开始做饭,还要洗衣服、照顾孩子,但与此同时高宇也没轻松到哪里去。
亲妈没喊他去做饭,可安排活计的时候也没少了他那一份,每天回来要拖地、擦窗户,收拾自己房间,论下来活也不少。
两个人是累的腰酸背痛,暗地里都期盼人赶紧走,他们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事实上,冉佳怡也没打算多待,她回来第二天就去检查了,但有些结果要等一周才能出来,她顺带调教一下儿子儿媳。
这期间她还去见了女儿女婿,见他们一切如常,才放心离开。
一周之后,冉佳怡拿到了检查报告,显示一切正常外,也没有在家里多做停留,包袱款款回了乡下,说起来,也怪想念的呢。
她这一走,家里的高宇和宋静狠狠松了口气,迫不及待恢复了之前每天外卖的生活,完全没有领会到冉佳怡为他们着想的心。
外卖费钱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它不干净啊,食材到底新不新鲜不好说,其中加的各种添加剂、色素等对人的身体都不好,可惜一番好心喂了狗。
-----
冉佳怡离开一周后的回归受到了村里广大老姐妹的热情欢迎,关心了她的身体一番,得知没有大碍后,又高高兴兴的带着她一起跳广场舞了。
冉佳怡对此表示适应良好,并欢快的融入其中。
这样的生活很是美好,冉佳怡觉得非常适合自己,也非常适合一个经历过癌症后的病人休养,原主操劳一生,人老了之后本就该好好享受,而不是继续为儿孙辈奉献到死。
像是原主,操心那么多没落到好,还不如万事不理,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
算下来,冉佳怡回村子也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是啥正事没干,唯一的正事可能就是后院那一小拢菜地了,上面翠绿的蔬菜长得茂盛。
总这么着也不成,冉佳怡思忖着,一个月的退休金,除去日常开销、药费和检查费后,也没剩多少,相当于坐吃山空,要是再有个小病小灾的,身上为数不多的存款也得告罄。
冉佳怡想了又想,也没想出来,在这落后的小乡村能如何赚钱。
想到最后,冉佳怡只想到了一样,农家乐,只是他们这边也就一座不高的山,山上也就是一般的树木,没有什么亮眼的存在,且重新打造成本实在太大,她没有这个资本,只能放弃。
转而,冉佳怡想到,农家乐搞不起来,但她可以搞农副产品啊。
他们这边最为特色的产品就是枸杞,只是村里的枸杞都是卖给了收购的中间商,原主以前也是有几亩地的,后来这几亩地都租给了种植的,五年收一次租金,钱不多,聊胜于无罢了。
冉佳怡回来也没打过把地收回的打算,还是那个原因,她体力压根不够。
但是,她可以尝试自己收购枸杞、打造品牌然后进行销售,最不济也不会亏本吧,冉佳怡心里忐忑地想。
卖东西,最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但有时候,产品的包装甚至比质量更重要,内在这种东西,在外面不足以入人眼的时候,谁又能看得到内在。
只不过,现代化社会,打造品牌这种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毕竟信息化社会,什么都传播的快。
冉佳怡开始埋头做计划书,闭门造车不可行,她白天在村子四处闲逛,将周围一片片枸杞林看了个遍,也更清楚的枸杞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数量。
心中有了底,冉佳怡写起计划书来下笔如有神,很快一份初步计划书就撰写完成,又经过几次修改,冉佳怡初步计划总算成型。
这份计划跟一般的商业计划并不一样,区别就在于,冉佳怡是打算自己亲身上阵,作为家乡枸杞的宣传者,渠道嘛,自然是如今最流行的某音。
她开通了自己的某音账号,名字就叫做枸杞宣传大使。
第一篇,冉佳怡科普了枸杞的各种好处,背景是一片枸杞林,理所当然,一短科普视频并没引来多少关注。
冉佳怡丝毫不气馁,不紧不慢的开着直播,下线后则紧锣密鼓的为收购村里的枸杞做准备。
-----
冉佳怡的本钱不多,但鉴于开始的购买量肯定也不会太多,她计划从小做起,但得是精品。
本土的枸杞收购价很是便宜,冉佳怡特意挑选品质好的,足足花了四万,几乎是她所有存款的二分之一。
原材料有了,接下来就是生产销售,生产的事情简单,冉佳怡在晚上找了一位设计师,设计了产品的包装,然后就开始组织人手帮忙制作。
她的产量不大,没有必要动用机器,前期人工就好。
随着自己的进度,冉佳怡将一切都录入了直播,这种从原产品到成品的制作过程还是很吸引人主意的,加上冉佳怡申请的农副产品优惠加持,在某音上也有了不少的粉丝。
等到产品制作完成,冉佳怡同步上新了自己的购买链接,还狠心花了一万买了推广,到此她的存款缩水一半,可谓牺牲巨大,能否见成效就得看未来了。
购买量一开始并不很大,很多人也就尝个新鲜,一次买个一斤两斤,冉佳怡也不着急,枸杞从原材料的挑选到制作,都是她一眼不错的盯着的,对于成品的质量很有信心。
只要有客人购买,她相信很快会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到时候回头客带新客,销量就不用太发愁。
实际情况比冉佳怡预料的还要好,或许是亲眼目击了枸杞的形成过程,很大一批人看着看着就有了购买欲,在第一批尝新顾客反馈不错的情况下,他们果断下手,销量很快就去了五分之一。
无论什么时候,商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都能获取最大的利润,因着目标是精品,冉佳怡定价参照市场价,比起原材料贵了几倍。
五分之一的销量,几乎弥补了冉佳怡的成本,这让她稍微心安了一些,毕竟剩下卖掉就是赚的。
对未来积攒了足够的信心,冉佳怡也没吝啬自己的兜里的存款,将全部的存款都投入过去,又紧急制作了一批成品枸杞出来。
冉佳怡在某宝平台看着后台的销量一点点增加,评价是如出一辙的好评,就乐的见牙不见眼。
一边卖一边靠汇款制作,形成了一个良心的循环,冉佳怡对未来更多了几分把握。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枸杞的最佳生产期已经过去。
枸杞一种间断成熟的作物,成熟期几乎遍布6月之至11月,足有半年之长的,但这其中夏果是品质最好的,皮薄、肉厚、籽少,粒大,之后的成果都不如这时候的。
冉佳怡想要打造的是好的枸杞品牌,而不只是卖枸杞赚钱,因此,接下来的枸杞她没有再插手,为此还上某音特意解释了一番,又迎来了一大批的关注和购买。
对此,冉佳怡表示适应良好。
接下来无需冉佳怡再做什么,只要是不是在某音彰显一下自己的存在,然后坐等某宝销量增长就可以了。
无视一身轻,冉佳怡又恢复了轻松悠闲的生活。
-----
她的这一番操作并没有瞒着村里,她首选收购的也是村里的枸杞,给的收购价比外来的要稍微高上一点,斤两上也没有严苛,因而大家对她此举的观感都较好,起码是期盼着她的生意顺利的。
冉佳怡将自己做的事大概说了一遍,众人听见自己种植的枸杞能出名,都很是高兴,他们村是枸杞生产的大村,就是村民都比较淳朴落后,即使在这么现代社会,也依旧遵循旧例将枸杞卖给外来的收购商,很多时候还要压榨、缺斤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