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家里爹娘和老大一家都没甚心思,这个坏人可不就得她来做。
  冉佳怡也是知道她没有坏心,才不跟她计较,不然依她的性子,可不会轻易叫人拿住。
  待甄家一家人聚齐,冉佳怡当着所有人的面配置了一份鸡饲料出来,这可把甄家人心疼的不行。
  这鸡长得快可真的是粮食养出来的,想到鸡长大卖出的钱,甄家人有点心动,可又舍不得粮食,农家人粮食是根,自家人浪费点儿都舍不得,更别提给鸡吃了。
  可,鸡能卖钱,而钱能用粮食买,怎么算鸡都比粮食要值钱吧。
  甄家二老嘀咕了几句,觉得这门生意能干,只是也不能完全豁出去干,毕竟粮食才是一家子最大的保障。
  想了想,甄父慢慢道:这样吧,咱们粮食最起码得留足一家子一年的量,如果再有多的,就拿来鸡饲料,多出来的若是用完了,就得去花钱买粮食,你们觉得怎么样?
  甄家人皆点头,虽然费钱了些,可也最稳妥,虽说这几年年成好没有缺过粮食,可保不齐哪一天就有天灾,到时候有钱可都买不到粮食。
  -----
  甄父定下了主基调,在冉佳怡的带领下甄家人跟着干了起来。
  鸡饲料需要粮食不假,可也不止粮食,其中的骨头粉、鱼粉和贝壳粉都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搜集的,一时间所有的甄家人都忙了起来。
  努力也是有成果的,一家人一起行动,不过短短三天,成果就颇为喜人,看着堆在一起足足有膝盖高小山堆般的四鸡饲料,冉佳怡十分欣慰。
  这怎么看也够家里一群鸡吃上半个月了吧,当然,这半个月还要配上其他的,诸如菜叶子、小虫子之类原本就有的吃食。
  有了饲料,甄家的养鸡事业愈加顺利,山上圈养的鸡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长大,半个月下来吃饲料的鸡就长大了足足一圈,直将甄家人喜上眉梢,一度想要增加喂养的鸡饲料,可最后败在了有限的粮食上。
  有效缩短了鸡的成熟时间,这么算下来,一年大概就能卖上三波鸡,也就是大概三百只鸡,可以说是很大的一笔买卖。
  换算一下,大概是他们每个月要卖出二十多只鸡,对于这不大的小城镇而言负担有点重,于是,冉佳怡在解决了卖鸡蛋的问题后,又开始了卖鸡的推销之路。
  鸡肉也是肉的一类,且价格比猪肉便宜,在这时候颇受普通百姓欢迎的一种肉类,销量是不愁的,只是原本镇上鸡的供销基本维持平衡,如今甄家的鸡突然冒出来,就得想法子扩大镇上鸡的需求量。
  说起以鸡为食材的食物,冉佳怡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后世的黄焖鸡,这可是凭一己之力占据全国大小城市的四大民间食物之一,另外三种齐名的则是麻辣烫、兰州拉面和沙县。
  冉佳怡本想故技重施,将这方子给镇上各家酒楼,不为别的,就为了家里鸡好卖出去,可转念一想她就想到了另一个主意,既然别人能做,那还不如自己去做。
  而且,她对黄焖鸡有绝对的信心,好吃又不贵,绝对能够吸引不少人来吃。
  冉佳怡亲身上阵做了一顿黄焖鸡,香气浓郁、肉质滑嫩,汤色红亮,鸡的肉香配上香菇独特的香味,非常诱惑力,将等着的甄家众人都给看馋了。
  单这样吃可能有点油腻,但配上白白的大米饭,简直回味无穷,堪称一道绝佳的美味。
  冉佳怡看着甄家人的反应觉得好笑,给在座每个人盛了一碗大米饭,将一大碗黄焖鸡放在中间,霎时筷子齐动,碗里的鸡肉一点点减少。
  除了鸡肉,碗里的香菇盈满了浓郁的鸡汤,一口咬下去,鸡汁四溢,桌边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享受的表情来。
  不到一炷香时间,桌上的菜和饭就一点不剩,刚食指大动的甄家人见刚才吃的沉迷,有点不好意思。
  冉佳怡也饱餐一顿,此时正惬意着,很满意甄家人的反应。
  -----
  缓了一会儿,冉佳怡才问道:爹娘,二弟二弟妹,三弟三弟妹,你们觉得这鸡味道如何。
  甄家人当然交口称赞,夸这鸡好吃,夸她手艺好,其中尤以三弟媳夸奖的最为真诚热情,叫冉佳怡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其实这个性子也挺好,冉佳怡看着就一副生意人模样的三弟媳,心里有了主意,面上神情也严肃起来。
  爹娘,家里的鸡改明儿出栏了,怎么卖又是一个问题,我想着与其去找人收购,还不如咱们自己做了卖,你们觉得怎么样?
  甄父蹙眉问:就是卖你做的这个黄焖鸡?
  冉佳怡点头:正好卖鸡,只要配上点米饭香菇,就是道足以让人饱腹的一顿饭,做起来简单,卖也简单。
  甄父听了点点头:这倒也是,只不过,咱们家没有人做过生意,也不知道是怎么个章程。
  农家人对于做生意这回事还是有点担心的,而且,他们打上面几代就是老老实实的农人,要尝试新的事物总有点担心,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会赔本,很多很多的担心让他们畏缩不前。
  冉佳怡知道他们担心什么,劝说道:没做过咱们可以学,以前咱们家也没有养过鸡不是,现在不照样做的好好的·。
  甄父还待再说些什么,就被甄母打断了:梅花说的对,咱们可不就得试一试,依我看,这黄焖鸡这么好吃,肯定也好卖。
  甄父被老伴打断也不恼,笑自己的魄力还不如女儿和老伴的同时,也正经思考起了,这门生意要是真的做,该怎么去做。
  虽然没做过生意,可好歹活了这么多年,甄父想问题还是很全面的。
  开餐馆无非就是把饭菜做了卖出去,他们要考虑的也是围绕这些转,店铺的位置要选在哪里,谁来做,做了卖给谁,又由谁来卖,都是需要仔细安排的问题。
  开店肯定要去镇上,那么谁去开店、谁留在家里就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甄父看了看提出建议的女儿,问:要不这店你来开?
  冉佳怡摇头拒绝了,理由也是现成的:我就算了,不是那块料,而且你也知道我家那口子,我要是开店怕他拿来救济穷人了。
  甄父想到糟心的女婿,也是满满的后悔,也是他们当初没看清,选中一个烂好心的人,自家日子没过好,还尽操心别人去了。
  懊悔的同时,甄父也将女儿从开店人选中去掉,那剩下来也就老大两口子和老二两口子,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任谁都看的出来,去镇上开店肯定比留在家里养鸡要好的多,至少体面多了,也赚钱,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偏了谁都不好,一时间左右为难。
  其实冉佳怡是偏向老二两口子的,不为别的,这两人为人机灵,适合做生意,只这话不适合由她提出来,得罪人,况且她相信老爷子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
  果不其然,甄父心中渐渐有了主意,面上却是说道:老二、老三,你看你们谁愿意去镇上。这家里男女一起排行,原主是老大,两个儿子排老二、老三。
  不等两兄弟开口,三儿媳谄媚的声音就传了出来,爹,我们愿意的。
  甄父的眼光闪了一下,转而投在了二儿子身上,平心而论他也觉得老三两口最更为合适,但还是得问一下:老二,你怎么想?
  甄家老二是个憨厚的性子,平日里闷头做事在行,可说到做生意他就首先胆怯了,被问到他条件反射般拒绝:爹,我,我不行的。
  老二媳妇嘴唇蠕动了下,似是想说什么,可还是因为勇气不足止住了话头。
  于是最终这个人选定下了老二两口子,只是原本养鸡的生意分成三份,其中老二老三家人口多,各算一份,老两口和冉佳怡各算半份,也算公平。
  可如今老二两口子要去镇上做生意,那整个就得重新来过,这活儿怎么分配,赚的钱怎么分就是当前最需要说开的话题。
  甄老爷子一时间也定不下来,说了声容他想想就先散了。
  甄老爷子这一想就是三天,却还是没想好,怎么想做生意都要比养鸡赚钱,两家分的一样不公平,可两家分的不一样还是不公平,别到时候钱没赚到,一家子先离了心。
  但这生意也不能不做,眼看着一家子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哪舍得放过。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最先提议的女儿,说不得她有好的主意,于是便将冉佳怡喊了过来。
  冉佳怡要说主意自然也是想过的,毕竟这可关乎她的利益。
  爹,我是这样想的,首先咱们要把养鸡和卖鸡分开,这是两门子生意,掺和在一起咱们也搞不清哪个赚钱了,是不是?
  甄父点头,这倒也是,赚的钱不一样怎么分呢?
  其实要按照冉佳怡的想法来,彻底分开才是最好的办法,可甄家情况不一样,要分开了还有自己什么事,于是这方法只得曲折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