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我是这样想的,以后家里养鸡赚的钱,就我一份,爹娘你们一份,二弟家占两分,您看如何。
甄父一听道:这也是按照原来的来,可以的。
冉佳怡继续:我们养的鸡相当于卖给了三弟三弟妹,他们要付买鸡的钱,这就是我们四个人要分的钱,这是应该的吧。
甄父同意,只剩下点头,对接下来的话更加好奇:然后呢?
冉佳怡笑:爹,您别急啊,我这不是要慢慢说嘛。一开始养鸡的本钱就是我们自己积攒下来的,所以分钱的时候也没给公中算,但是做生意肯定公中要出钱的,那这赚的钱就得算公中一份了。
甄父一点就通,立即明白了女儿的意思,也就是说老三做生意的钱会有一部分归到公中,公中的钱是谁的,还不是两个儿子的,这下就两相平衡了。
那他们要交多少呢?甄父继续问。
冉佳怡:现在还不知道铺子里能赚多少钱,暂时就算公中一份,他们一份吧,要是不好,以后还可以再改。
老三两口子正在做着去镇上赚钱发家的美梦,还不知道亲爹和亲妹妹给自己玩了一个大坑,可即使是坑他们也得跳进去,因为坑中是白花花的银子,分出一半总比没有的好。
-----
甄父最后采纳了女儿的建议,将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再次说下了自己的决定。
就是这样,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甄父说的与之前冉佳怡的建议还有一点区别,那就是他要求铺子里赚的钱,要分一份给提建议和给了方子的冉佳怡,也不用多,十分之一就行,冉佳怡很是感动。
她之前不是没有想过,可到底一家人,她还要倚靠甄家做事,为了靠山稳固,牺牲一定的利益也是必须的,没想到甄父如此为她考虑。
老三媳妇万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原本喜笑颜开的脸上都有点僵硬,好半天才劝自己想开点,赚钱肯定是要赚的,只是比自己预期的可能要少一点。
老大两口子也没有意见,这可比他们想象的要好多了,分的清楚明白,他们以后养鸡也了股劲头。
看到一家人齐心的模样,甄父很是欣慰,老人最看重的就是家人齐心,若是为了钱搅得兄弟离心,绝不是他希望看见的。
正式的方案定下了,冉佳怡没再继续掺和,只将黄焖鸡的做法一点点给老三媳妇看,分得一份已经是甄父照顾,若是再掺和难免生怨。
甄父遂将开铺子的事全盘交给了老三两口子,公中只负责出一份本钱,其他任由年轻人去折腾。
就这样,甄家老三两口子开始整日往镇上跑,寻摸合适的店面,而甄家其他人则继续在村里养鸡。
老三两口子也没有让甄家人失望,半个月后在镇上觅得了一个合适的店面,拿着公中给的本钱租下铺子,重新装修,忙活了一个月,终于甄家的小食铺开门了,店名也很简单,就叫做甄氏黄焖鸡。
开业前一天,甄家送了足足二十只鸡去,老三两口子先杀了五只,打算看看开店后的反应。
开业那一天,甄家所有人都去了,也算给店里添添喜气,刚开的新店,大胆上门的人并不多,只是黄焖鸡扑鼻的香味吸引了几波客人上门。
总而言之,第一天的生意称不上热闹,可也不算冷清,细水长流,这生意也能做的起来。
接下来,冉佳怡在甄家安心养鸡,回到崔家关心下儿子读书、女儿吃饭穿衣的小事,日子也算逍遥。
但崔大有的日子可不算好过,先前因为妻子胡闹要债让自己在村子里丢了一波脸,见人都要先羞愧几分不说,家里的活也全部压在了自己身上。
平日里没有照顾的田地土质都硬了、要刨开松土,地里的杂草丛生也需要打理,可又不能不干,刚满忙活完地里的事情,田里的稻子也该收了,又是好一阵忙活。
每天一个人孤零零干活、孤零零吃饭洗衣,要不是妻儿每天都要归家,崔大有险些都要以为自己还是跟前几年一样一人茕茕孑立的过活。
可有了妻儿过的还不如以前,崔大有也是是心酸,这么一通折腾,他也有点回过味来了,妻子不喜欢自己帮助别人,而且家中确实缺钱,那他以后能并不帮的不帮就是了。
-----
只是这个决定立下没多久,就被他自己打破,原因还是有人求上门来帮忙了。
崔大有这人性子虽有些问题,可干活着实是一把好手,家里十几亩天地不过十天时间就干完了,接着,就尽是去帮人家了。
冉佳怡这次没拦着,因为拦着拦不住,这些无用功不做也罢,毕竟她也忙着呢。
甄家人多秋收倒是不需要她帮忙,可人都去忙秋收了,家里的鸡就没人管了,虽说有请人干活,可也要自家人看着才放心,冉佳怡就是那个充当监工的人。
等秋收完成,甄家人瘦了一大圈,冉佳怡也不遑多让,家里的崔大有更是瘦的只剩一把骨头。
平常人家秋收都是要有好伙食的,事实上,在崔大有给自家秋收的时候,冉佳怡没少了他的吃食,懒得回家做,她就从甄家带一份回来,不说每天有肉吃,可至少油水足够。
可等家里秋收完成,这份好伙食就没了,等崔大有去帮人家干活,冉佳怡干脆连饭都不做了,她说话算话,给谁干活,吃谁家的饭。
崔大有无奈,总不能真赖到人家蹭饭,只得在帮人家干完活后自己回家做饭,也是十分令人心酸了。
甄家忙完了,冉佳怡时间空下来,也有了心情跟崔大有算账。
这些天她给谁家帮忙也不是秘密,冉佳怡有空的时候就一家家找上门,问就是找他们要崔大有的工钱,也不多,一天就按照十文钱来算,干几天给几天的钱。
这些人大多都是之前冉佳怡上门讨债的人家,她早前把话讲明白了,还有人非要触她霉头,也别怪她不给人脸面。
就这样理直气壮的上门要钱,一天下来也要回来了二两银子,冉佳怡一算,这可比出去打工要划算的多,当然,崔大有这阵子也比去打工辛苦多了。
冉佳怡将钱拿到手,晚上在崔大有面前炫耀了一圈,直将人刺激的双眼发红才作罢,第二天也不等崔大有反应,早早出门给儿子买了一只质量上乘的毛笔和一沓纸,二两银子就没了。
回到家,崔大有看着那支价值二两的毛笔,眼睛通红,恨不得将毛笔盯出一个洞来,他原本、原本还想把银子要来还回去的,如今这可怎么办呢。
--------------------
第271章 第十六个世界
任崔大有如何懊悔, 钱没了就是没了,他短时间也无法再凑齐二两银子,还钱的事只能不了了之, 这一事件的后果就是, 崔大有的好名声毁了个干净。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冉佳怡知道他们夫妻是面不和心也不和,可外人不知道啊,只当夫妻一体, 这事一出都以为是崔大有受不住人请求才帮忙,冉佳怡来做白脸讨要银钱,夫妻俩串通好的呢。
这不, 冉佳怡原本名声就不算好,如今不过再添一笔、算不得什么, 可这崔大有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了。
说起来, 这事情也不算错,农忙那么累的活,连顿好饭都不给,冉佳怡要的工钱也不高,不过是对那些脸皮厚的人一个打击罢了。
可谁叫崔大有平时将名声经营的那么好呢, 平日里装作一个好心人,结果也不过做戏几年就受不了, 还拿妻子出来顶缸。
是的,在外人眼里,始作俑者就是崔大有这个表面上的好心人, 冉佳怡这个明面上的坏人只不过是打个配合罢了。
崔大有简直一百个冤枉, 他没想到妻子能干出这样的事情, 追着自己帮忙的人家要工钱, 别说人家生气,要是崔大有遇上也得生气。
本来嘛,秋收年年有,就是家里人不够,请些亲戚朋友帮忙,以后还回去就是了,现在请崔大有帮忙本来以为不用还,结果哪想到,竟然要用钱来还。
农家赚点钱不容易,可以说每一个铜板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现在秋收是省力了,可钱也没了,岂是一句心痛了得,罪魁祸首崔大有可不就得挨骂。
可惜的是崔大有如今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幕后推手冉佳怡笑得开怀、深藏功与名。
这一遭下来,想必以后也没几个人敢喊崔大有帮忙了,毕竟人家也不是傻的,被坑一次还上赶着被坑第二次,加上上一次冉佳怡上门要债的事情,肯定也不会有人上门借钱,冉佳怡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她不能改变崔大有,那就改变崔大有身边的人。
既然冉佳怡没打算和离,那么治治崔大有的烂性子就是十分有必要的,否则只会是原主母子三人收拾一辈子的烂摊子。而对于热衷帮忙的崔大有来说,让他深刻意识到,他的帮忙反而会给人带来无尽的麻烦,才能限制住崔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