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她到的时候,两姐妹已经起了,正在用早膳,冉佳怡顺势加入。
三姐妹在小小的院子里,边吃饭边聊天,冉佳怡观察了一下院子,发现整个院子已经被打扫的一尘不染,晾衣绳上悬挂着换洗的衣服和晾晒的被子,看得出来两姐妹这是在用心生活。
这段时间怎么样,没什么事吧?冉佳怡问。
三妹唯唯诺诺回答:没有,大姐,一切都好。
冉佳怡道:那就好,待会儿我带你们出去逛逛,也把你们的户籍问题解决了。原本的户籍不能用,卖身的户籍又不打算去官衙备案,冉佳怡只得花钱找牙婆买了一套假户籍,恰是一对姐妹花。
这样一来,即使两姐妹后面被父母认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实质影响,古代又没有dna,只看官府的文书。
两姐妹欣然应允,期盼着待会的出门,吃饭的筷子动作动作更迅速了些。
-----
一顿饭不过半炷香就结束,老三利索的洗碗,老四则是再次打扫起了院子,期间,冉佳怡就一直看着她们忙活。
等到两人忙完,带上钥匙,冉佳怡先是带着两人去了牙婆那里,换了新的户籍文书,此后,她们才算彻底摆脱了那个家。
冉佳怡注意到,两个妹妹并不全然是高兴。
老三一向是个敏感的性子,在家里时就最听爹娘的话,此时和妹妹到了镇上也不知道如何忐忑,现在有了全新的身份,不必的担心再被卖一次,但也意味着她们姐妹没有了亲人,这个认知让她高兴不起来。
老四则是个心大的,在家里听爹娘的没问题,现在听大姐的也可以,颇有点没心没肺的模样。
这种事情冉佳怡再劝说也无用,只能等她们自己想开。
解决了心头大患,冉佳怡身上那二十两银子也用个精光,身上除了前几天刚发的两百文月钱是一点没有了。
所以说是出来逛,那就真的是出来逛,光看不买的那种,但即使这样,两姐妹还是为看到的热闹开心着,乡下可没有这么热闹繁华的时候。
这一逛直接逛到了中午,三人找了一个馄饨摊子吃过午饭,轻松的休闲时刻也就过去了。
下午冉佳怡有别的安排,那就是给两姐妹找个可以赚钱的活计。
曾家的困难暂时解决了,可两姐妹住在外面,衣食住行都要花钱,远不是让冉佳怡一个月二百钱的月银可以解决的。
你们这几年都在家里学了什么,说给我听听,看能找个什么活计。冉佳怡问道。
三妹立即抢答:我会做荷包,娘能去卖钱呢。
冉佳怡很是满意,又看向了四妹:你呢?
四妹难得有点手足无措:我不会做荷包,可是我会做饭、养鸡喂猪,家里这些都是我干。
这一点冉佳怡倒是没有想到,三妹才十四的年纪,四妹更小才九岁,现代还在上学的年纪,在这里已经开始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两个小的一个会赚钱、一个负责家务活。
那娘呢?
娘要干地里的活儿。
冉佳怡被气笑了。
这时候地里的活那都是实打实的体力活,插秧、浇水、施肥、收割都极其耗费体力,即使村子里,一般人家也是家里男人干这种重活累活,只有没有男人的家里才需要女人下地。
原主的爹娘倒是都还在,就是那个赌徒爹人已经废了,什么事都不干,享受着杜家食物链顶端的身份,还经常拿走家里的钱、卖掉家里的女儿。
而原主娘呢,面对这样的丈夫却只会忍受,不仅自己忍,还让女儿忍,忍到三姐妹被卖出去,早早结束这短暂的一生,她却一直都活的好好的,吃苦受罪,可至少活到了最后。
冉佳怡并不觉得她无辜,或许是因为年纪大卖不出价、也或许是清楚家里还需要这个妻子,原主爹从来没有动过要卖了这个妻子的打算,更被提宝贝的儿子了,自始至终受伤害最大的还是原主三姐妹。
以前的原主会傻兮兮的交出自己为数不多的月银,可冉佳怡以后不会了,她倒要看看,卖掉了三个女儿,要是杜父再欠下赌债,该如何还债。
不过这些暂时都不着,冉佳怡给老三买了一些丝线、布头,让她继续做些荷包,能卖几文是几文,又给老四买了八只鸡,养着以后可以给下蛋,自己吃或者换些油盐都是好的。
至此,两姐妹的独居小日子这才正式掀开了序幕。
安排好一切,冉佳怡又是一番嘱咐方才离去,接下来的日子还要她们自己过。
--------------------
第289章 第十八个故事
灶间的活计还是那般, 每日里学习切菜,兼带看看厨娘们做一些日常菜式,日子有条不紊的过着, 但平静的日子并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 按照原主的记忆,原主的亲娘很快就要过来拿工钱了。
杜家在距离镇上有一段距离的偏远乡下,村里人平时很少来镇上, 一来距离太远坐牛车还要花钱,二来镇上东西比村里集市的东西都要贵些,没什么必须来镇上的必要。
但杜家因为原主这个在镇上当丫鬟的女儿, 为了拿到原主的月银,原主的亲娘每三个月会过来一趟, 也不坐牛车, 每天早早起来、靠着双脚走到镇上,拿到钱还是继续走回去,全程靠双脚走,并不是一件什么好的差事,可自从原主几年前被卖到了曾家, 这件事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原主自己省吃俭用,发下来的月银自己从来不用, 每次都攒着给过来的亲娘,唯一的希冀就是娘和两个妹妹日子能好过一点,可惜的是她并不知道, 她辛苦赚来的钱大多都用在了亲爹那永无止境的窟窿里, 她真正牵挂着的家人并不能享受到。
或许, 原主也不是不清楚, 可她当年在家里尚且毫无办法,更遑论如今在曾府鞭远莫及,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出自己的月银。
冉佳怡一算,原主的娘过来就这几天的事情了,而她这三个月的月银都已经花完,并且以后都不打算再给,到时候怎么应付这人就是一个大问题。
她一个女孩子,虽说是被亲父母卖了,可这世界却还会要求她孝顺,真是畸形的世界观。
说要做准备,其实她能做的也没什么,反正身上没钱,以后也不会有了,杜家现在家里两个大人兼带一个唯一的男孩,而这对夫妻亏待了谁也不会亏待来之不易的儿子,所以,她操个什么心呢。
说曹操曹操到,冉佳怡想这事儿没两天,人就来了。
人来的时候她还在厨房里忙活,跟以前烧火丫头不一样,现在的她忙了很多,下午也要跟在厨娘后面准备食材,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就是月钱往上涨了一点,由原先的每个月两百钱到了现在的两百五十钱,也算是进步了。
这一次没有钱给,冉佳怡跟厨娘告了一会儿假,就直接去了曾府后门。
曾家的前门是专供主子及贵客进出的,下人们进出和采买都只能走后门,后门正对着一条小巷子,平常巷子里经常会有一些小货郎来卖货,还算热闹,冉佳怡来的时候是下午,已经冷清的不少,因此她第一眼就看到了在后门处安静等待的原主亲娘。
这是一个与原主记忆相差无几的妇人,一身洗的发白的衣衫打了好几个补丁,身上空无一处,神情畏缩,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乡下的妇人进城。
几年的时间,后门守门的仆人已经很熟悉这一对母女的相处模式,也不多话就让人出了门。
-----
冉佳怡出的门来,原本在角落安静等候的女子局促的上前,喊了一身娇娘。
这是原主在杜家时候的名字,而现在她的名字叫小雯,她只觉得这一幕异常可笑,这算哪门子的母亲。
我不是娇娘,我叫小雯。硬邦邦的扔出这一句话,冉佳怡再不想说什么。
听见这话的妇人猝然抬眼,见到了女儿冷漠的视线,心里一凉,一股悲戚油然席卷上心头:娇娘,你是不是怨我们了。
冉佳怡抬眸,目光冷漠:难道我不该怪你们,难道还要感谢你们卖了我们。
妇人原本还奇怪女儿的态度,闻言,顿时恍然,你知道了是不是,你妹妹她们?
冉佳怡点头:我知道了,你们卖她俩的那天我就知道了,跟当初卖我一样,一点犹豫都没有。
妇人哀哀哭泣起来:娇娘,我这也是没办法了,你爹他总是忍不住,要债的追上门来,我也没办法了啊。
冉佳怡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妇人,她的神色并不是很好,超出年龄的苍老和一股难以掩饰的疲倦,很显然她过的并不好,也对,有那么一个赌鬼丈夫,怎么可能过的好。
所以呢,这就是你卖掉我们三个的原因。
妇人只一个劲的哭,并不回答,仿佛这样就能回避掉这个问题,冉佳怡缺没打算放过她:你也知道我给你月银是为了什么,三年来,我用着府里发的衣服和食物,没有用过一文钱,而是都给了你,你知道是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