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这话换来杜二哥嘲讽的一句不然呢。
  屋子终于收拾齐整,可众人的心境都与之前不同。
  杜母和三娘就要出门离开,听见杜二哥低沉的声音响起:娘,我想出去闯闯。
  --------------------
  竹子:感冒了,哭唧唧,天气变化太大,大家要保护好自己啊。
  第297章 第十八个故事
  面对儿子想要出去闯闯的说法, 杜母没有当场应下、却也没直接反对,而是淡淡道:今天太晚了,这事明天再说吧。说着不等反驳就出了屋。
  三娘迟疑了一会儿也跟着出去, 杜二哥沉默不语的开始收拾起自己的行李, 不管同不同意, 他都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离开这个家。
  这一晚,杜家三人谁都没谁好, 杜二哥是在想自己能去哪里赚钱,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汉子,大字不识几个, 也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说要出去闯荡可他心里也慌着。
  杜母在回忆自己这些年的日子, 男人不靠谱, 女儿被卖了,身边唯一剩下的就是这个儿子,这是她如今及以后唯一的依靠,更是她全部的希望。
  儿子说要走,她也能理解, 毕竟有那样一个爹,这个家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 如今儿子已经十几岁,眼看已经到了要娶媳妇的年纪,可这样的人家谁又敢嫁进来, 她总是不希望儿子打一辈子光棍的, 不提传宗接代, 单提养儿防老这一点就说不过去。
  可要真是放人走了, 这个家就真的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若儿子跑远了以后再不回来,她的以后又该怎么办。
  从头到尾,杜母在考虑自己未来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刚回来的三女儿,即使能干孝顺又如何,能比得过儿子吗?
  显然不能,这一晚上,杜母在床上辗转难眠,直到天亮才堪堪闭眼休息了一会儿。
  至于三娘更是睡不着,以前有吃有喝的时候,她从来没有介意过杜父找她要钱是为了赌还是别的什么,可现在家里穷成这样,她回来两个月连一点肉沫都没能看见,心里实在有些难受。
  她赚的钱不说多,管自己吃喝绰绰有余,可偏偏她的辛苦在旁人看来一文不值,这让她感觉自己的心血被糟蹋了。
  第二天清晨杜家很是清净,直到日上三竿,院子里才有了动静。
  杜母天亮才睡着,如今补了一觉精神头依旧不好,可还是强撑着起来,家里不少活儿,地里活计也要人去做,她闲不得。
  先是去厨房准备了早饭,才去喊一双儿女起床。
  女儿倒是收拾的干干净净出来了,除沉默了点,与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可到了喊儿子时候,看见的却不止儿子,还有那已经收拾好的一个大包裹。
  尽管昨天就已经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真的看到儿子要走,杜母还是伤心极了,奈何她阻拦不得,她是真心疼爱儿子,所以总是想着他好。
  杜母装作没看到的模样,面色如常道:早饭好了,快点出来吃吧。
  回答她的是儿子低低的一声嗯。
  饭桌上的气氛更加沉默,三人一声未吭吃完了早饭,却没有人起身。
  沉默良久,杜母缓缓开口:你想好去哪里了吗?
  杜二哥声音低低回:先去镇上看看,找个活计也是好的。
  杜母没有说话,家里就三亩地,两人再辛苦一年也就那么点出产,想要多赚点钱,出去做工是早晚的事。
  也好,你在外面好好的,也别要我担心,一个月回来一趟、或者往家里送一封信。
  嗯,我会的,娘你在家也要照顾好自己。
  接下来母子两人都没再说话,沉默半晌,杜母起身去收拾,杜二哥也紧跟着起身离开,全程三娘一个字都没敢说,就这么安静看完了全程。
  随后,她又眼看着杜二哥提着包裹离开,杜母只是在厨房门口看着,等人走远了,才来到门前望着远去的背影,目光中满是为人母深深的不舍和担忧。
  这目光叫三娘看了有些刺,她已经记不得当初她离开的时候母亲当时是何种神态,但肯定没有这么深切的不舍,可她到底没说什么。
  杜二哥走了后,只剩下母女两人在家,因为少了一个人,家中安静了很多,杜母一直神色郁郁,提不起精神,在她的影响下,三娘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整个家里一片死寂。
  这与她回来前的想象一点都不同,家里穷点苦点她都可以接受,毕竟也不是不能吃苦的人,可一家子人的心都不在一块儿,家不成家,这一点更叫她难受。
  -----
  而在杜家人心涣散的时候,另一边宁城的杜家却有一件大喜事,那就是杜娇娘的婚事终于定下来了。
  说起来,她的年纪也是不小了,可一开始是在增加做奴仆,要是那时候选择嫁人那选择肯定是由曾府的家仆,自己做一辈子奴才、生下来的儿孙也要成为家生子,她当然不愿意。
  可等到出了曾府,且不说在陌生的地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单就姐妹二人的生计都是一个大问题,何尝有时间去考虑那些飘渺的情爱。
  所以别看出曾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杜娇娘还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婚姻大事。
  说来这一门婚事也有些巧了,杜娇娘无意,可架不住有人看上她了,这人是杜家布坊同一条街上粮油铺子的少东家,两人年纪相仿,又是知慕少艾的年纪,少年人的爱慕遮掩不住,很快就被家人看了出来。
  粮油铺子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很快少年人的母亲在考量一番后,就上门提亲了,连杜娇娘说的要带着妹妹一起都没任何意见。
  杜娇娘知道自己早晚要嫁人的,这事情晚不如早,在打听了这户人家品行确实不错、家境殷实也不会贪图她这点小家业后,也没什么犹豫就答应了。
  只是,杜娇娘上无父母,一起都要靠自己操持,就连嫁妆都要自己一力操办,婚事虽然定了,可成婚的日子定在了一年后,这一年就是给她的准备时间。
  摆脱了杜家的拖累,杜娇娘的新生活很是顺利,所幸没有因为杜父的影响造成什么心理阴影,依旧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这就是最好的了。
  一年后,杜娇娘的婚期如约而至。
  一年的时间,没让一对小儿女的感情生疏,反而在时光的发酵下,稚嫩的感情更加深刻,双房都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
  少年知道了少女的不易,知道她过往的艰辛,可并没有因此嫌弃她,反而更为怜惜女孩,一心想着要好好照顾女孩。
  女孩知道了男孩打小就是一个顺风顺水的小少爷,可却并不单纯好欺,对生意上的事有自己的见解,心存善良可也有自己的底线,是一个真正光明磊落的人。
  婚期那一天,女孩带着笑在妹妹的陪同下,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男孩,成为了一对小夫妻,而在以后,他们会相伴一声、扶持着走到终老。
  -----
  回到杜家的三娘就没那么顺利了,即使她在杜家再如何安静顺从,可该随着她年纪到了,该来的还是会来。
  矛盾依旧在于好赌的杜父。
  赌博这种事情一旦上瘾,就很难抽身出来,输了想要赢回来,赢了想要赢更多,欲望永无止境,赌瘾就不会消失。
  正如杜父,输了这么多年难道真的还不明白赌坊的道道吗,并不是,只是继续赌下去好歹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若是连赌的欲望都没有了,他的一辈子才叫真正完了。
  而赌输就要还钱,当被那群打手逼急人是会没有理智的。
  在不知道多少次被打手找上门来,杜母内心已经毫无波澜,甚至一点都不想知道男人欠了多少钱。
  可她再淡定在面对凶神恶煞的打手时,也不能装作若无其事,尤其在那群打手恶心的视线盯在了自己女儿身上后,杜母只觉得一股压抑不住的怒气冲天而起。
  她把女儿牵在了身后,牢牢护住。
  好几年下来与几个打手也是熟识了,随意掰扯了几句将人打发走,杜母忧心忡忡的瘫倒在院子里。
  不管如何想,她都清楚,这个女儿是留不住了,不尽快嫁人,早晚都要被那群挨千刀的掳了去。
  可自家这情况,儿子娶妻艰难,女儿嫁人只会更难,至少方圆几里地,是没有人愿意娶自己女儿的,这一点杜母清楚,不然也不会女儿回家好几个月,一个上门询问的人都没有。
  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杜家女是注定不能如愿了。
  尽管知道希望渺茫,可杜母第二天还是急匆匆出门找了媒婆,想要找一户差不多的人家尽快把女儿嫁出去,只要是个老实人,穷富都没有关系,她不挑。
  可要是老实人也不能惹上这么个大。麻烦,三天时间媒婆到底没能找到合适的人家,退回了杜母给的一串铜钱的媒人礼。
  杜母在家急得嘴角都起了燎泡,当天晚上就给女儿收拾了行李,让她去镇上找辆车找自己的两个姐姐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