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至于到底是什么,冉佳怡想不出来,也只得静候时机。
这一等又是两年,如今的冉佳怡已经是一名成熟的老师,提前备课、在讲台上自由发挥,也能安抚和照顾到班上的同学们,安宁的日子过的久了,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那就是仿佛她真的是原主,一个平平凡凡的老师。
要不是中间总有纪家人出来蹦跶,冉佳怡的小日子可以称得上一路顺风。
纪家欠的债实在太多了,纪父纪母年纪又大了,以他们的能力根本没办法长期从事高强度的劳作,所以,冉佳怡在工作后,就开始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用于还纪家的债。
当然,她的钱是直接给到纪父的,具体还债还是由纪父来分配,总之绝对不把自己跟纪家的债搅合在一起。
她想的明白,纪家的资产她不会继承,纪家的债务自然也不该由她承担,她愿意还那也仅仅是因为她自己愿意罢了。
教师的工资并不高,不过由于学校里补贴不少,基本属于包吃包住,所以她几乎是拿出了每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打给纪家,金额不多,可对一个在首都生活的底层打工人来说,也不算少了。
不过纪母显然对此很不满意,至于是对金额不满意、还是对钱没过她的手不满意,这就不好说了。
在纪母癌症之前,纪家的财政大全是全部掌握在纪母手中的,女人管钱是华国大部分家庭的选择,但是这一状况在纪母住院后彻底改变。
一开始是纪母在医院根本无力管这些,纪父只能自己上,后来是家里欠债,纪父的工资大多用来还债,也无所谓管不管的,反正纪母自己能动用的也只有那寥寥无几的生活费。
但后来情况好转了些后,纪母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只是因为之前那一遭,纪父对她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宁愿自己累点也不愿意还回去。
纪母有心想要争辩可也心知自己理亏,并不敢光明正大的提出来,只好暗戳戳的打冉佳怡这边的小算盘。
可谁知道女儿也不是个贴心的,这两年很少回来不说,就连她放下脸面要来的钱也是直接打到了老头子账户里,她是一分没沾到。
纪母那叫一个憋屈,可她却没想过,不止是她手上没钱,这些钱纪父也没有丝毫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全部用来还债了。
纪父想的很清楚,他们老两口多还一些,以后儿女的辛苦就少一些,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儿女嘛。
-
纪家的事情是糟心了些,原先好好的一个小康家庭,因为一场癌症硬生生变成了这副模样,外人看着谁不惋惜,可也就是惋惜罢了。
时间一眨眼又过了三年,三年的时间里,冉佳怡的工作进展顺利,但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开始她并未多在意的培训班。
时代在发展,老一套的培训班依旧有市场,可也当挡不住信息化时代的中级,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网络教学逐渐兴起。
这一技术还未能应用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就先在了培训行业,而冉佳怡所在团队同作为开启的先河,也很是分了一杯羹,如今在这一行业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做好教学和服务,不断拓展市场。
冉佳怡作为初始团队成员,做的也不少。
英语这一外来语种因为华国与世界接壤其重要性愈加凸显,由此带来的英语培训市场也是巨大的。
而冉佳怡做的,就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英语老师,可谓是把小、初、高的英语课程讲解了个遍,是平台上颇受欢迎的一个课程。
培训行业的利润回报是巨大的,短短三年时间,这个培训班给冉佳怡他们带来了不菲的利润,而光是冉佳怡分得得那一部分,就足足达到了六十万,这也是托了线上平台受众极广的福。
六十万在首都不算什么,甚至连一套京郊的首付都不够,可对于如今的纪家来说,却正好是雪中送炭。
冉佳怡看着自己账户上的钱,一时间有些难以抉择。
这钱是自己存下来,还是给纪家还债,她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要是选择后者吧,帮了纪家,可她心里到底有那么几分憋屈,可要是选择前者,一来用处不大,二来她也不知道原主是个什么心思,再怎么说也是亲父母,这几年可受了不少苦。
最后,冉佳怡还是决定这笔钱给了纪家,这样以来,既解脱了纪家,也解脱了自己,至少她不用每个月受到纪母的魔音绕耳和看着无止境的汇款了。
虽然决定了,但冉佳怡也没有如同以前一样直接汇款过去,而是等到了这年春节,她想要这笔钱光明正大的从自己手上出去,让别人知道这笔钱是她挣回来,然后替父母还债的。
她想来想去,原主不愿意回归可能也有这方面原因,觉得自己难以面对外界,尤其是前世那些人的嘴脸,既如此,那她就彻底给原主铺平了道路。
伴随着泱泱返乡潮,冉佳怡也踏上了回家的道路,除了一小箱子行李,最重要的是那一张包含了五十万的银行卡。
-
回到家里,气氛并不如何好。
也不奇怪,春节虽然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可对于欠债颇多的纪家来说,过年就意味着和自己的债主见面,虽然他们不至于做出什么来,可类似于催债和阴阳怪气的话语没少说,纪家四人这几年可没少受气。
也是因此,当冉佳怡说自己赚了五十万、并且提出要当面还钱的时候,纪父并没有拒绝,就连纪母虽然对钱不给自己有些不大高兴,可也有股扬眉吐气的感觉。
在确定这笔钱的来源没有问题,而是闺女自己创业成功赚到的后,纪父那叫一个高兴啊。
眼看他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临老了老了还要被人看不起,可他生了个争气的闺女啊,这钱还了,以后外人谁不高看自己一眼。
于是,这一年纪家的团圆夜难得恢复了以前欢快的气氛,甚至纪父高兴的多喝了几杯。
当晚,纪家所有人都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天,纪父开始带着冉佳怡挨家挨户串门,当然,串的都是那些债主的门。
东家两万,西家三万,一户户都下来,全程纪父脸上都带着笑,面上掩饰不住的自豪,将冉佳怡夸了又夸,夸到冉佳怡都觉得不好意思,纪父方才在对方的夸赞中离开。
冉佳怡头两遭被人夸还挺骄傲,可等同样的话从纪父口中出来,一个词儿都不带变的,冉佳怡再厚的脸皮也有些受不了。
好在纪父急着将所有人家的钱一次性还完,并没有在哪一家过多停留,从早上到晚上,还完了债务,收获了空空的银行卡和一箩筐的溢美之词,父女两人终于赶在天黑之际回到了家中。
家里纪母和纪家小弟正心情轻松的布置晚餐、等到他们回来。
不得不说,无债一身轻。
在过去的纪念,除去在外地的冉佳怡外,一直呆在宁城的纪家三口压力都挺大,不止是钱的,更是心理和自尊上的,钱不还、他们永远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可现在债务全消,身上沉重的枷锁陡然一轻,人简直都快乐上天了。
这个春节,纪家的氛围前所未有的欢快、热烈。
春节的半个月就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过去,冉佳怡也要踏上回校的路途。
临走的前一。夜,纪父来到她的房间与她进行了一场谈话。
姗姗,这些年你在外辛苦了。
冉佳怡嘴上谦虚道:没有没有。
看着纪父一脸心疼、仿佛她在外吃了多少苦的模样,心内吐槽是真没有,可明显纪父不信。
好在家里的债还轻了,以后你也不用这么累了。
冉佳怡只默默听着。
纪父继续:本来家里也不该要你的钱,可实在没办法,现在好了,以后你也可以轻松些。你一个女孩子在外也不容易,以后赚了钱就自己留着,也不用打回来了,你爸我还养得起这个家。
纪父的表情有点僵硬,显然他很少有这样温情的时刻,可他的语气是真挚的、神情也无比认真,冉佳怡看着看着就应下。
嗯。
还有,你。妈那个人这几年性子有些偏了,她要是找你要钱,你不要给,找我我说她。
冉佳怡还是只能乖乖点头。
纪父看着女儿这副模样,又是心疼又是怜惜,他终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让女儿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长大,而他以后能做的,就是少给她添点麻烦。
这一晚,纪父还说了很多很多,大抵都是些为她好的话,虽冉佳怡没觉得自己有纪父想象的那么傻,但也一一应了。
不消说,她以后也不可能再继续供应纪家了。
原主始终没回来,她也得为自己多打算打算,既然要在首都发展,那一套房子是肯定要买的,这无疑是一笔庞大的支出,且只能靠自己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