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冉佳怡也没在意,等人离开,打发走了身边伺候的丫鬟们,思索起了刚带来的消息。
  倪夫人手中确实有了待选名单,但更具体的还没有确定下来,这也给她机会去左右倪夫人的选择,黄姨娘那边做的很好,几乎给除了几个候选人的大致信息。
  倪夫人那边大概有三个人选,一个是京城落魄贵族家的儿子,如今当一个守城门的六品小官,只是虽然落魄了可还沉浸在昔日的荣光中,在冉佳怡看来,不是个好选择。
  第二个是进京城的一个学子,当然,倪夫人看重的肯定不是什么顶好的人,不过二甲居中,不出头也不落后,努力的话未来也可以奋斗,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第三个则是京城侍郎府的一个庶子,听说在家中被嫡母针对处境不是很好,但为人上进得侍郎看重,如今正在书院里读书,想来也是有机会出头的。
  冉佳怡首先把第一个选择排除了,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冉佳怡一时很难做出决定来,实在是知道的信息太少了,在见不到面的情况下,就得全靠蒙。
  冉佳怡苦巴了一张脸,还是得请人帮忙去打听一下这两个人的品行才是,这请的人自然还是四姑娘了。
  说巧也是巧,过几天就是五月节,届时四姑娘肯定要回来,到时候就是出去的机会。
  冉佳怡静心等了几天,到了五月节那一天,不等她主动去找,四姑娘就先找上来了。
  这一次,小侯爷并没有陪她过来,反倒是四姑娘带着两个孩子过来了,冉佳怡去瞧她,见她气色还不错,就知道她过的应该还行。
  四姑娘开门见山:听说夫人最近在给你找人家?
  冉佳怡点头。
  怎么,可有看中的,想来我还是说得上几句话的。四姑娘脸上带着玩味的笑问道。
  冉佳怡看她这样皱了皱眉,缓了会儿道:我想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人。
  四姑娘眉头挑起,哦,别人看有什么意思,不如我带你去看看。
  冉佳怡不懂她说的什么意思,她如今根本就出不去,倪夫人几乎从不让她们这些庶女出门。
  四姑娘解释道:到时候我来带你出去看,不过你得先说说看重了哪个。
  冉佳怡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四姑娘听闻也没觉得意外,从当初这个妹妹找上自己的时候,她就多少猜到了,他怕是想嫁一个好人家做正头娘子,不像她看在侯府这两个字上就愿意了。
  也谈不上哪个好那个不好,不过个人追求不同罢了,四姑娘觉得自己如今过的也挺好的,她是侯府正经娶进门的续弦,早晚会有自己的孩子,就算爵位给了前任,但是,侯府偌大的家业即使只分得两三成就是一般人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巨财了。
  行,我知道了,等我打听好了,就来带你出去看看真人。四姑娘爽快应下。
  冉佳怡道了谢,目送四姑娘走进正院才回身。
  都是一样嫁进侯府做续弦,可境遇明显比原主当时好上太多了,由此可见,并不一定是侯府不好,只是它并不适合原主那样简单的性格。
  有人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再是艰难的环境也能生长的很好,可原主不是,她只是在普通环境下长大的小草,碎叶同样坚韧,可也需要合适的土壤。
  -
  四姑娘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她派人来接这个妹妹出门,倪夫人看在连两个外孙的份上也不得不放人。
  不得不说,这个庶女把两个孩子照顾的不错,至少暂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这样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就很好,倪夫人并不想为了点小事就惹恼了对方,无外乎投鼠忌器。
  这还是冉佳怡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出门,外面的整个世界对她而言都是新鲜的。
  京城是这个国家首都,生存着这个国家最有权势和钱财的群体,街道两旁都异常热闹,若是有空,冉佳怡倒是不介意好好逛逛,但是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逛街这等小事就要先放在一边了。
  四姑娘显然是提前打听好了,带着她一路直朝目的地而去。
  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两人先去看侍郎府家中那位庶子。
  那人还在书院读书,四姑娘打听到对方近期都会到书院旁边的一家书肆读书,这才想带着她去看看。
  其实堂堂侍郎府的公子还穷到要去书肆蹭书,足以见他的处境并不是很好了,两人在书肆对面的茶楼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这人真的完全沉浸在书本中,不说别的,上进是肯定的。
  至于更多的,距离这么远,其实看不到什么,四姑娘对这样的观察很不满意,道:走,我带你下去看看。
  冉佳怡疑惑,远处观察也就罢了,到人面前去有点过了。
  四姑娘好笑:我就带你去书肆挑本书,总行了把。
  冉佳怡迟疑了会儿,并没拒绝。
  两人并排走到书肆里,也确实没多停留,拿了基本最近流行的画本子就飞速离开,全程那年轻人甚至没有分神抬头看一眼。
  冉佳怡对他的印象相当不错,这是一个看得清自己处境、并且敢于做出改变的人,这种人一般都不会太差。
  看完了人,两姐妹上了轿子,继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那是京城有名的外地学子寄宿地,以状元客栈为起点往东蔓延、以清云书院为重点,中间的大片宅子住的几乎都是外地的学子们,还有少部分拖家带口的外地进京当官的小官们。
  约定俗成,这一片几乎不会有别的什么人来,但是四姑娘也算是准备齐全,不知是早就有意还是为她特意准备的,四姑娘在这处买下了一处小院,说是给她弟弟以后读书用。
  京城里有无数大小书院,但若论起最有名的,无非就是两大书院,最有名有权势的就是国子监,这几乎囊括了京城大半部分有名号的官员勋贵人家,另一个就是青云书院,比起前者的看父母收学生,后者就完全看学识,每年给朝堂输入的年轻学子数不胜数,可以说是孕育未来官员的摇篮。
  可以说,只要进了青云书院,不出意外,将来一个进士是肯定跑不掉的,四姑娘也算用心良苦了。
  冉佳怡想,这就是原主和她的最大差距,原主嫁出后就完全依仗夫家而活,而四姑娘好歹有个指望,好歹可以互相扶持。
  -
  四姑娘说是来看房子,就真的是仔细看,这宅子是她用嫁妆里的银子新添置的,这也还是她第一次过来,可不得瞧的仔细。
  巧的是,隔壁住的就是那年轻学子。
  如今会试已经过了,京城里还有不少等待的学子们,中了进士就意味着可以当官,但官位也有好坏之分,好的分完了,自然只剩下那些差的,但就是这样,他们也免不了去跑跑关系、送送人情才能真的走马上任。
  除非是实在没钱、也没有关系,学识更不算顶尖的,才会等到最后一波、也是最差的官位。
  今天,隔壁就上演着一出好戏,倒叫她们听了个正着。
  因为两处院子中间隔着一堵墙,他们听得并不十分真切,但也足够他们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了。
  这院子里应当是住了好几个学子的,只是听起来竟然是格外的吵闹,冉佳怡大概听了一下,应当是其中的一个学员走了关系外出做官,貌似官职还不错的样子,院里的其他学子正在为他践行。
  一群人住在一起,难免有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这一群人里有关系好的,自然也有关系不好的,故而起了些争执也属正常。
  这场吵闹就来自与这外出谋官的李姓学子和另一名王姓学子,而这王姓学子正是倪夫人选中的那个。
  听的出来,王姓学子此时还没能谋到官位,也不知是素日就有不和,还是看着其他人都有了前程,自己却依旧前途未卜心气不顺,总之就说了点不好听的话。
  这太好的日子,但偏偏有人说些难听的话,也怨不得人家生气了,李姓学子当即就怒了。
  不过好歹都是学子,一个个讲究文人风雅也说不出多难听的话,但那王姓学子说话也着实难听了些,一口一个谄媚小人,还没当上官就臭显摆早晚也是一个贪官,听的一众学子都觉得尴尬不已。
  你当自己是什么好人不成,要不是找不到关系,你怕是跑的比谁都快。李姓学子立即反驳,谁还不是一样。
  王姓学子立即反驳:你以为人人都是你啊,我才不会。
  李姓学子冷笑一声:那我倒要等着看,你能去什么好地方,有个什么好前程了。
  王姓学子被卡住了命门,顿时内心非常的痛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或许是觉得自己没有面子,他狠狠的甩着袖子离开,不顾众多同门的挽留径自离去,眼底满是对这一群趋炎附势同学们的不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