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原本以为再无机会回去,才在村子里安家,如今有了机会,林远不放心寡母,势必要争取高考考回城的,然后就有了现在的闹翻分开。
  李家村顾名思义,是一个李家族人占主导地位的村子,本来村人和知青通婚关系亲近了不少,因为高考这一出,好几户在村子里婚嫁的知青日子都不大好过,林远是闹的最僵的一个。
  -----
  那你呢?真的不一起过了?冉佳怡关心问。
  林远苦笑:本来就是勉强凑一起过,如今肯定是走不到一起了,说起来也是我对不起她。
  对这个回答,冉佳怡不置可否,有些错误是因为认识不到才会犯,而有的错误明知做的不对也是要硬着头皮做决定的,林远显然就是后者。
  这个话题对如今的知青们来说到底太过沉重,且众人作为知青立场天然有偏向,故而,很快知青老大哥廖舟打圆场跳过这个话题,转而讨论起高考复习。
  你们谁数学好的,我好几年没碰书本,现在都不会做,谁教教我。
  冉佳怡顺势脱身,给对方分析起了数学题,解题思路清晰、考点明确,获得了廖舟的高度赞扬:思恬,你这水平可以啊,高考难度都不大了。
  冉佳怡可不敢应承这话,谦虚:哪里,我也就数学好点,其他几门不行,所以才到这儿请教你们来着。
  众人一心冲着高考回城,激情澎湃的,复习的节奏十分紧凑,一群人不再上工,而是从早上天不亮就开始背诵,白天复习高中课本、做题答疑,彼此互相帮助下时间很快过去。
  知青点的动作这么大,根本瞒不住人,一时间很是招来了村人的不少非议。
  有的说,城里人到底是要回城的,也有的说好多年不学习肯定考不上,别到时候两头空,总之众说纷纭,羡慕的、嫉妒的,不一而足。
  冉佳怡的复习状态在一群知青中算是最好的,她也没有故意欺瞒李家人,如今离家除了李辰的态度好点,其他人是不拿正眼瞧她,觉得她迟早要走。
  期间,李辰也试探过她几次,问她复习得怎么样,冉佳怡回答很好后,李辰连假面的和谐都维持不下去,肉眼可见的焦躁弥漫在他周边。
  冉佳怡只作看不见,没过几天,对方的状态就自己调整好了,突然的变化惹的冉佳怡猜测,是不是他们背后想好了坏注意。
  如火如荼的复习中,高考如约而至。
  时间已进入冬天,天气格外的寒冷,可所有高考人的心都是火热的,这一场考试缺席了十年,大家已经等了太久太久,急需这场考试让一切走回正轨。
  整场考试只持续了两天,考试结束后,知青点十人互相对了答案,发现基本答的都不错,最起码一个中专是跑不掉的,其中又以冉佳怡和林远的最佳。
  而后便是漫长的等待,成绩出来前谁也说不好结果如何,虽然心急难耐,但众人还是强迫自己恢复到之前的上工状态中。
  虽说高考考上后有补贴,可若是没考上不能回城,那么村里的公分依旧是维持他们接下来生活的重要保障,谁也不敢忽视,可到底一切都不一样了。
  村人和知青分为了明显的两个团体,知青团体受到了显而易见的区别待遇,一时间气氛僵持住了,只等最后的结果出炉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各个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逐渐过来。
  这时候的录取与后世的填报志愿还是不一样的,正是到处都缺人才的时候,只要成绩够了,哪怕够不上填报的志愿学校,也是肯定会安排到其他学校的,只是学校、专业可能不是那么好。
  因而,在李家村知青和其他村子的人陆陆续续收到通知书时,冉佳怡的却始终不见消息,她心里就大概清楚,李家到底还是做了上辈子的事情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偷偷拿去卖了。
  --------------------
  第334章 第二十三个故事
  思恬, 你的通知书还没来吗?知青点里熟悉的女知青担心问道。
  冉佳怡脸色沉重的凝眉,勉强挤出一个笑来,还没有, 可能还要再等一等吧。
  女知青犹豫了一下方才开口:你学的那么好, 考的也好, 肯定没问题的。高考这种事,除了参加的人,外人谁也说不好结果, 便连好意的劝慰都无甚力道。
  相反,林远却是积极多了,因为从小生长环境的原因, 他想的比旁人都要多些:周边乡镇的通知书差不多都到了,今年开学时间早, 现在还没到, 你要想办法问问,是不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林远直接将话挑明了,机会难得,既然参加了就该好好把握,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过去。
  冉佳怡正缺这个一个借口, 毕竟她自己说自己肯定考上了,总是没什么说服力的, 还显得像是王婆卖瓜,那我应该去哪查呢?
  这得去教育局吧。女知青抢答:思恬,你要去的话喊上我, 我陪你一起去。
  我也去吧。林远也道。
  这种事情不说开便罢, 说开了里面的黑幕可想而知, 水深得很, 指不定就是哪个领导家的子侄,势单力薄的难免被人欺负了去。
  冉佳怡清楚,他们都还以为这是中间有人动了手脚,压根没人往李家人身上猜测,毕竟农村人在这时候还是淳朴善良的代表,压根不会想到,村人中竟然也有耍这种心眼的。
  好,那谢谢你们了,我打算明天早点去,来回也要不少时间,到时候要麻烦你们了。
  这有什么,正好我也要去县里寄信,家里人还不知道我考上了呢。考上代表着回城,这不仅是无数下乡知青们的日夜渴盼,更有无数知青的亲人们也在翘首以盼他们的回归。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早上来找你们。
  这一次李家村的知青们考试结果很不错,除了两个男知青因为基础太差,最后只考上了中专外,其他人都是考的正经大学,改明儿对人也可以说是前途光明的大学生。
  人知青考上了就肯定要离开,原本因为知青不上公产生的矛盾也就不复存在。
  说白了,人都是自私的,关系到自身利益自然就会产生矛盾,知青不上工没公分,可村里照旧要发粮食,村人干一样的活分到手的粮食反而少了,心里自然有怨气。
  而当这种矛盾消失,村人待知青们的态度自然就好了起来,不过这也仅限于对原本知青点里的知青,对待林远和冉佳怡这两人,村人的感官就要复杂多了。
  一来人家本来就是城里人,如今有机会回城也是可以理解的,可站在自家人角度来想,那就是抛弃妻子和丈夫的恶人,是要遭到唾弃的。
  冉佳怡还好些,至少李家人表面上是同意她高考的,林远在村子里就真是人憎鬼厌的存在,村人看见他理都不带理的,不过林远的心理也很强大,日常跟知青们住在一起,吃喝节省些,撑到去上大学也就可以了。
  -----
  所以,在知青点众人都沉浸在欢快愉悦氛围的时候,冉佳怡的事情就显得格外糟心了。
  第二天早上,冉佳怡如约早早起来,没惊动李家人悄悄出了门,在事情结果出来之前,冉佳怡并不打算让李家人知道。
  天还没亮,冉佳怡壮着胆子来到相距不远的知青点,敲了敲门进去,就见到整个知青点已经灯火通明,起来的不止昨天约定好的两人,而是所有知青。
  你们这是?冉佳怡有点猜测、却又不敢相信。
  我们陪你一起去吧。
  猜测得到了证实,冉佳怡一下子就被感动了,大家愿意为了自己跑这一趟,但这么多人去也没太大必要:谢谢了,但我们去三个人应该就够了,县城距离也不近。
  李家村是属于镇子下面的村子,要去县城得先坐牛车去镇上,再从镇上转公交去县里,花钱不说,去一趟就要两个小时,着实不轻松。
  见冉佳怡这么说,一个个顿时不乐意了。
  没事儿,我们也没事,正好去县城逛逛。
  对啊,我们闲着也是闲着。
  你帮了我们那么多,这点小事是应该的。
  冉佳怡内心感叹,到底是知恩图报的人多,原主上辈子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复习,没有来知青点,后来虽然没考上心中失望,可也没想到那么多。
  冉佳怡则没那么顾忌李家人感受,来到知青点后确实也知道了知青们不少,总的来说是取长补短、互相帮助,知青们能这么帮助她,她也是感激的。
  既定三人的旅程,变成了十多个人,人多也就热闹了,因为时间太早,他们是从村子里从到镇上的,为的就是避开李家村人以免生事。
  到镇上时太阳将将从水平线冒头,冉佳怡做东请着吃了早饭、付了车钱,才一起赶往县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