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不过有着李辰的调和,这种不满也仅表现在言语上的挤兑,真正行动上的却是没有。
  这样的一家人,在冉佳怡努力备考时都能阴阳怪气几句,而最近半个月她失望于自己没考上烦心、无心顾及家里的行为竟然没引来其他人的抗议和不满,这显然很不正常。
  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家所有人都清楚发生了什么,并从中获取了利益,这才导致不计较冉佳怡没上工这点小事。
  可惜原主当时太年轻,轻易就相信了李家人所谓的宽慰,全然不知自己失去了什么。
  不过,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回到家时,只有李母一人在家,其他人下地还没回来。
  婆媳关系一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冉佳怡任性起来,李母就得憋气,相反,若是李母强硬些,冉佳怡就得乖乖听话。
  \恬恬,你今天一天不见人影是去做什么了,一早上就没看见人。\李母语气里诸多埋怨。
  她一向看这个儿媳不顺眼,觉得城里来的知青自视甚高,看不起她这种农村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也拿捏不了,体现不出做婆婆的权威。
  冉佳怡轻描淡写,并不在意她的语气:哦,和知青们一起去了趟城里。
  李母最讨厌知青儿媳这副模样,显得她是个多么斤斤计较的坏人一样,一个没忍住,顾不得儿子的话,就数落了起来。
  --------------------
  第336章 第二十三个故事
  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家里那么多活你看不见?要是不愿意过了,你干脆和那个林远一样搬过去,也别扒着我们家不放。李母话说的很硬气, 仿佛并不在意原主这个儿媳。
  但, 冉佳怡知道不是。
  李母对原主肯定是不满的, 但若是真的不想要这个儿媳,也不会做出这么多事情。
  知青在这个年代是一种什么存在呢?
  他们来自遥远的大城市、是高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或许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但对乡下人来说还是需要仰望的存在,在这个城乡差别悬殊的年代,二者泾渭分明。
  可以说, 大部分乡下人都是天然渴望着城市的一切,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知青。
  现实一点来说, 有一个城里的儿媳或者女婿, 也是一件值得人骄傲的事情啊,更别提原主的爸妈疼爱原主,总是时常补贴了。
  这些补贴在原主嫁进李家之前,是原主一个人用,而等嫁进了李家之后, 则是李家一大家子一起用。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个屋檐下住着, 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吃独食,好说不好听,原主也不是性子独的人, 要不是因为有着那些补贴, 凭原主压根比不上农村妇人的体力和公分, 在李家早遭到嫌弃了。
  人们的印象里, 农村人大多朴实,可也不是毫无心眼的。
  而现在,李母说出这话的底气,才是最让冉佳怡恶心的,因为那是他们卖了原主的录取通知书、断绝了原主回城的道路之后,给出的赤果果的威胁和嘲讽。
  冉佳怡面上神色几乎是一瞬间就阴沉了下来:妈,我就是去了一趟城里,你就说这么多。要是你们不愿意过,我今天就搬。说着果真进去自己房间收拾起来。
  李母听着悉悉索索的整理声,心下这才慌张了起来,想到儿子对这个儿媳的看重,她猛然有一种心虚的感觉。
  虽然自信这个儿媳翻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可人要是真的生气之下去了知青点,她可怎么跟儿子交代。
  想到这里,她连忙去了儿子儿媳的房间,见人真心的在收拾行李,不像是开玩笑的模样,心里更急了几分:哎呀,思恬,我就是嘴上没个把门,随口说说,你也别放在心上。妈对你可是满意的紧,你就别跟我置气,就是不看在妈的面子上,你想想小辰,你们几年的夫妻感情,可不能这么轻易坏了。
  冉佳怡不置可否,但她现在也还没有离开李家的意向,否则事情就会从李家理亏变成她有错了。
  妈,我容易把你们说的话当真,以后还是别说这样的话了。冉佳怡手下收拾东西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像是被她说动了,但嘴里冒出来的话依旧不冷不热。
  李母听了第一反应是生气,但转瞬就自己将火气压了下去,高考刚结束,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保不准这人就想走,还是得先把人稳住,等到安定下来再收拾人也不迟。
  这么想着,李母仿佛没听见那不客气的话似的:好好好,我以后不说了,思恬你去城市肯定累了,好好休息,我先去做饭了啊。
  自己给自己打了圆场,李母就真的退出去了。
  冉佳怡看着手下的行李,动作却是没有停,距离她离开的日子也不远了吧。
  -----
  无人打扰,冉佳怡将日常需要用的东留下,其他不常用的都收到了行李箱里,等着离开的时候一起带走。
  这份安静一直持续到里李家人陆续回来,冉佳怡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也就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或许是已经被告知发生了什么,李辰的神色带着一丝不太明显的讨好,看的出来,他是喜欢原主的。
  思恬,今天累了吧,妈做了好吃的,待会多吃点。
  \嗯。相比起对方的热情,冉佳怡的神色就颇有点冷淡。
  不过李辰也不在意,笑呵呵的应下。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饭,农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边吃边聊,难免就聊到了冉佳怡的高考上来。
  李母不敢太过惹着这个儿媳,此时语气夹杂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思恬,你看别人的通知书都到了,你这一直没个消息,不知道你是什么想的。
  这话题是个敏感话题,闻言桌上吃饭的众人顿时都停下了扒饭的动作,偷偷拿眼睛偷瞄。
  我肯定能考上的。话说的·信誓旦旦,但除了知情的李父李母和李辰三人外,其他人确实不信的。
  就见李家大嫂露出了嗤笑的神情,有时候话可不能说的那么晚,没听说谁考上了到现在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两个儿媳之间也是存在着天然的比较,因为城里父母的补贴,原主在李家干的活显然少了不少,虽说心里明白自己也沾了光,可李家大嫂每每说起来还是带着酸气,仿佛她吃了多大的亏一般。
  李家大哥扯了扯她:好了,别说了,指不定呢。
  有什么指不定的,都嫁人了,搁我说,就老老实实过日子,女人还是要安分守己点。难得有一件事可以打击到这个弟媳,李家大嫂还是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冉佳怡终于谈起头看了一眼她,漫不经心道:说的也是,大嫂你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我可跟你不一样。这话不仅打在了李家大嫂的脸上,更是打在了所有李家人的心头。
  是啊,她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是乡下人,而她是城里人。
  李辰垂眸遮掩住眼中的阴霾,所以,他才要牢牢捆住她,不让她有丝毫离开的机会啊,即使卑鄙也无所谓,只要能留下她。
  李母听见了心里也不舒坦,见大儿媳还要再说,终于忍不住了:吃饭就好好吃饭,不想吃就滚。
  李家大嫂见婆婆发怒有些诧异,这些日子公婆的不满她是看在眼里的,她说这些也是瞅准了他们不会生气,没想到还是跟以前一样维护。
  李家大嫂的心中顿时蔓起了满满的委屈来,却也只能憋屈着不再说话,化悲愤为食欲,大口大口吃起饭来。
  一场争吵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桌上再无人说话。
  等吃过饭后,冉佳怡依旧做着甩手掌柜,直接回屋,慢了一步的李家大嫂则又被李母抓了壮丁,唉声叹气地去收拾碗筷。
  -----
  冉佳怡地脚步格外轻快,任是谁都看得出来她的高兴,李辰跟着进来,眼神第一时间就被墙角的行李箱吸引住。
  思恬,这是?他指着行李箱,一副全然不知下午她和李母爆发争吵的模样。
  他装傻,冉佳怡也就有了发挥的余地:哦,这不是这次大学报道的时间紧嘛,我先收拾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李辰本以为就是和李母置气,没想到听见了这个回答,一时间都有些怔愣。
  缓了会儿,他才面色如常的询问:思恬,你真觉得你能考上嘛?
  冉佳怡理所当然回答:当然了,在知青点,我复习的是最好的,没道理他们都考上了,我考不上。
  李辰对这个回答表示无语,他依旧不死心试图劝解:复习是复习,指不定人家考试发挥的好呢。
  冉佳怡用一副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他:我发挥的也很好啊,出来后对答案,我对的最多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