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顿了顿,她怀疑的语气道:李辰,你是不是不希望我考上啊?
被戳中了小心思,李辰当然是不承认的,思恬,怎么会呢,我要是不希望你考上,当初就不会同意你去参加高考了,对不对?我这是见通知书一直没来,担心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这话几分真几分假,冉佳怡自然有自己的判断,希望你说的是真的,反正我肯定是会上大学的,就是今年考不上,明年也要继续。
听到这,李辰的神色灰暗了一瞬间,转瞬又扬起一抹宠溺的微笑:好,今年没考上就明年。
那口是心非的虚伪模样看得冉佳怡想笑,她故意拿话去刺:李辰,到时候我去上大学,你是肯定要跟我一起走的吧?
李辰回神:啊,当然,我们是夫妻,你去哪里我自然也要去的。
话说的好听,可冉佳怡知道,他心里完全不是这么想的,自古以来只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根本没人会认同男人跟着女人跑,哪怕他们是从落后的农村到先进繁华的大城市。
所以,不管是前世还是现世,他们都选择偷摸卖了原主的录取通知书,为的就是一辈子将原主留在这个小乡村。
不管其中的理由是什么,是担心原主抛弃他们一走了之,还是出于可笑的自尊,这种通过虚伪的欺骗、丑陋的行径下所构造出来的和谐假象,冉佳怡都不会抱有任何同情。
在他们起了那样心思的一瞬间,就注定了这个家庭的悲剧,所以,也不能怪罪原主,而冉佳怡也会小心不让任何不好的罪名落到原主的头上。
夜逐渐深了,冉佳怡看着系统幻象下,一个人在床上打滚的李辰,盘算起了教育局那边的进展。
至于孩子,是不可能有的,前世那个孩子,也不过是李家人为了彻底留下原主才那么急切,有了孩子就有了牵绊,原主有了孩子后,再也没提过参加高考的事。
上辈子那么多年过去,原主最后知道真相,可到底也没舍得为了过去那么多年的遗憾,就真的离开那个家庭。
但至少现在,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
--------------------
第337章 第二十三个故事
一夜过去, 第二天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或许是出于保留的一丝谨慎,李家接下来几天都异常的和平,即使冉佳怡一直待在家里看书, 什么都不干, 李家大嫂也没再跳出来横加指责。
冉佳怡知道, 他们都在等待着知青们离开的那一天,也是准大学生们去报道的那一天,更是她所有希望断绝的一天。
但她知道, 这一天不会那么简单,教育局那边说了要去调查,就肯定要有一个结果。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 村子里的知青们也开始收拾行李,他们依旧顶着知青的身份, 在上大学之前他们并不能直接回到城里的家中, 而是需要从村里直接去学校报道,但可以预见,在这之后离开的他们应该也不会再回来。
一时间,村人与知青们的关系更和谐了几分,知青们离开, 村里出产的粮食就都是他们的,村人自然高兴。而知青们离开也不会再回来, 也无意与村人闹僵关系,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局面。
就在这股和谐的氛围中,李家人却是感觉到了一股风雨欲来的不安。
嘶。李辰低呼一声, 看着被镰刀割到的手, 鲜红的血珠从伤口中冒了出来, 干农活这么多年, 他已经很久没犯过这种低级错误了,这几天他莫名的不安,干活也总是分神,才伤到了自己。
无心再继续干活,他用干净的衣角擦了擦伤口,决心回家守着,现下需要他如此不安的应该也只有那一件事,虽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自信不会被发现,可李辰还是被那股焦虑掌控住了心神。
李辰思忖后,将这股不安归咎于自己的心虚,好在也就这几天了,等那群讨厌的人都离开了,妻子也就能安心留下来好好过日子了。
李辰偶尔也会心虚,但为了妻子、为了两人能继续在一起,他并不后悔那样做了,以后他会好好补偿妻子,那笔钱他也会都花在妻子的身上,卖通知书并不是为了钱、不过是顺手为之,重要的是不让妻子拿到录取通知书。
至于妻子去上大学、自己一起跟着去的假设,李辰从来没想过。
因为,他只是一个高中都没读完的村里人,而妻子呢,届时是城里的大学生,就跟角落里肮脏阴谋的耗子,与光鲜亮丽的猫,想也知道,到时候自己与妻子会有多么不般配,那时妻子还会愿意跟自己在一起吗?
他不敢赌,也不能赌,所以,他愿意留在村子里,只有在这里,他们才是般配的。
只要过了这几天,一切就都好了吧,李辰没发现,自己行走着的身形早已不见了之前的挺拔和精神,萎靡不堪,一如他此时黑暗的内心。
-----
他的身后,是一脸担忧关切的李父李母。
那个主意是儿子提出来的,他们没有反对的余地,也没有反对的理由,总不能真让儿子落到妻离子散的地步。
当初儿子要娶儿媳的时候,他们就不太同意,总觉得自家配不上人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可儿子坚持,他们最后也不得不同意。
好在婚后这三年,两人过的还算可以,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可也算平静。
只是距离知青下乡都十几二十年了,除了极少数家里有背景的回城了,其他基本都在这边落地扎根了,可谁知道,变化来得这么快。
停了十年的高考恢复了,知青可以回城了,简直是他们从没想过的局面,别的他们不关心,就儿子和儿媳以后到底该怎么办,这两个月他们也是愁白了头发。
想到钱罐里的那一千块钱,李母只觉得拿着烫手,录取通知书能卖那么多钱肯定是因为它值得,要是以后儿媳知道了,李母都不敢想会发生什么。
只希望一切真的能如儿子所愿,让这件事赶紧过去,知青们离开、儿媳才能安心跟他们过日子,事情也就真的彻底平息了。
身后父母的担心李辰没有回头自然是看不到的,但他的内心也充斥着不安,身下的脚步越发快了起来。
李父李母很快就看不见他的身影,压下担心继续埋头干活。
而李辰紧赶慢赶也终于回到了家中,此时冉佳怡依旧在院子里看书,她在为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做准备。
作为十年断层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可以预见这批学生的知识水平必将是良莠不齐的,但国家期许人才,未来的学习压力肯定不轻,大学里会教什么她不知道、只能尽力将高中知识再温习一遍,保证有一个好基础。
李辰回家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眼神不由得暗了暗,特意将脚步声放重了些。
冉佳怡还没到两耳不闻天下事的地步,听到声音抬头,见是他,问:你怎么回来了?还没到下工的点,回来确实有点奇怪。
李辰扬了扬被割伤的手:割草不小心把手伤了,就先回来了。
冉佳怡挑眉,李辰可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冬日里农活也不忙,怎么就把手割了,这么想她也就问了。
李辰低低回答:没事,小伤,就是不小心。对了,你在看什么书呢?
冉佳怡抬了抬书中的书:高中课本,这我不想着要是没考上,明年还得继续,要是考上了,多学点也是好的。
李辰再也笑不出来了,他勉强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生气:你就那么想要离开吗?
冉佳怡理所当然道:当然,海市才是我的家,也会是我们以后的家。对了,李辰,你之前也读到初中了,要不要明年也努力下,指不定咱们还能一起考回海市呢。
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冉佳怡一直觉得,爱一个人绝不是捆住对方的翅膀不让她高飞,而是在后方做好她高飞的保障,让两个人同时变得更好。
风筝怎么可能不向往高空,即使折断了放飞的线,那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李辰苦涩的笑了笑:我都不看书多少年了,肯定考不上的。
冉佳怡也不丧气:那你也想想去了海市之后干什么,城里没有田地,总得做点什么谋生。
李辰:我除了种地,也不会别的了。
冉佳怡鼓励他:也不是啊,你虽然高中没毕业,可至少有初中毕业证,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应该是不难的。听说现在也可以做小生意了,到时候随便做点什么,我大学里也会有补贴,熬过这几年,等我毕业就好了。
冉佳怡承认,她就是故意描述这些美好的前景的,在一切暴露出来之前,李辰是否会受到内心的折磨未可知,但等一切尘埃落定,她带着原主离开,对方一定会清晰的记得,是他自私的选择让他失去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