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最终是乔母出来做了这个恶人:四娘, 娘也想帮帮你们, 可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粮食啊,你们也看见了,一家子都躺在床上,真真有心无力。
  这话是冲着冉佳怡说的,眼神却是看着宋大郎这个女婿。
  冉佳怡见状心里满意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只是面上肯定不能表现出来,她调整了一下面上的表情,让这阵子因为缺衣少食而日渐消瘦的脸蛋看起来更加愁苦了几分。
  娘,没办法就算了,我也不是非要,是婆婆她,啊不,我是说,婆婆说家里没粮食了。
  这一出乔母就明白了,女儿这是被亲家逼着出来要粮食的,心还是朝着自家。
  心内满意,面上不表,乔母又对着女婿赔不是:女婿,你也别怪我们,家里是真的没有一丝富余。
  宋大郎自然连声道不敢,其实光看面上,这乔家还不是自家呢,娘,没关系,谁家都不容易,我娘也是没办法,还希望您别怪罪。
  双方你来我往一番,自然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景象。
  有临出门前乔母的那番话,冉佳怡一行人也不急着回去,就在宋家坐了会儿。
  乔家两个儿媳见公婆没有糊涂到借粮食出去,就放心的回了屋继续躺下。
  只乔父乔母陪着,这种时候,请客吃饭是不可能的,只桌上每人一杯水,饥饿的时候勉强填填肚子,降低一点腹部因空虚而产生的灼热感。
  干巴巴的几句对话后,双方就再无话可说,再者,说话也是要费力气的,腹中饥饿,多说一句话都感觉再消耗为数不多的能量,尤其冉佳怡两人抱着孩子走了这么远,早上吃的那些感觉早就消耗一空。
  人饿就没什么精神,再想到如今的状况,悲观的情绪蔓延在众人心头。
  -
  沉寂了一会儿,乔父乔母也没了留人的心,实在是气氛太尴尬,只在人走之前,乔母还是不放心想亲口问一问女儿怎么样了。
  将乔父和女婿留在了客厅,乔母带着女儿回了老两口的卧房。
  乔母进门第一反应就是光上门,和女儿一起坐到床边,细声问起了近况。
  冉佳怡自然是如实相告,包括今天宋母让她们几个儿媳带人回娘家打秋风的事,倒了个干干净净。
  乔母听了先是叹息,不过转而想起自家也是这情况,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了。
  她有点愧疚的对女儿道:四娘,娘也不是骗你,是家里的情况也不好,最近已经减少到了两天一餐,不吃饭的时候全部躺在床上,实在接济不了你。
  冉佳怡不在意:娘,没事,就是有我也不能真带回去,家里那么多人,一人一口都是不小的量。
  乔母连道也是,可还是担心不已:四娘,那你可怎么办啊,亲家不会难为你吧。
  冉佳怡说不会:我来之前就打过招呼了,咱家人多,婆婆也知道。
  听女儿这么多,乔母放下了一半的心,她起身几步打开橱柜,挪开了外层的衣服,这才露出了下面被藏起来的东西来。
  那一小包的粮食,是乔家最后的保障,此时乔母却将它拿了出来。
  小小的包裹被放到床铺上打开,冉佳怡看见,里面有一小份的精米,少少的一捧,白的能晃花人眼,另外还有一把干红枣和两大块黄色的糖。
  东西不多,可在这时间节点却是很珍贵的东西,在关键时刻能救一家人一命的宝贝。
  只见乔母挑挑拣拣,最后,将两块糖块和一把干红枣用一个块小布料包起来,塞进冉佳怡的怀里:我能给的也就这么多了,你自己藏好了,别傻不愣登的,三个孩子还指着你呢。
  冉佳怡愣愣的看着怀中的东西,第一反应是不能接,边将东西塞回去边说:娘,不用,家里也......
  乔母却不容反驳的道:给你就接着,这点娘还是能做主的。
  冉佳怡也就不再拒绝,因为乔母肯定是思考过的对女儿的一片心意,况且还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米。
  东西不多,放在一起也不到巴掌大,冉佳怡瞧了瞧自己上下,把东西往袖子里一塞就完全看不出来。
  乔母又给她理了理袖子,保证一点痕迹也看不出来,这才满意的点头:你也不要太傻,东西自己收好。
  冉佳怡点头,乔母言语间都是对女儿的一片爱护,她都细细听着。
  前世,原主在宋家被嫌弃,最渴望的就是父母的怀抱,可惜那时候乔父乔母因为熬坏了身子早早去了,下面弟弟弟媳没有那么亲近,有娘家也跟没有一样。
  这一辈子,冉佳怡想,等她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
  母女俩说完话,从屋内出来,客厅翁婿俩已经各自低头沉默。
  冉佳怡牵着两个孩子,告别了乔父乔母,五人如同来时一样出了乔家大门。
  这一趟算得上无功而返,气氛并不很好,一路上,冉佳怡就听的宋大郎不断唉声叹气。
  冉佳怡问:怎么了?宋大郎又不说话,两次过后也就随他去,懒得搭理。
  他的意思冉佳怡很明白,这是介意在乔家没借到粮食,虽然刚才嘴上说着没关系,可出门前肯定是抱着些幻想的。
  -
  就在这样尴尬的氛围中,两人沿着来时的路回到了宋家。
  屋内很是安静,显然他们是第一批回来的,回来的这么快,一看就知道连顿饭都没混上,在屋子里躺着的三人连出来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继续躺尸。
  --------------------
  第351章 第二十四个故事
  冉佳怡将三个孩子安置好, 说安置其实也就是给放床上去,下一顿在明儿早上,且还有一整个下午和晚上呢。
  这还不是结束, 等宋大郎也进房间休息后, 冉佳怡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想办法。
  之前在系统空间里想的简单, 把自己卖了,可这是货真价实的古代,只要有一纸卖身契, 那生死全由人,自己一点做不了主。
  即使她在的时候替原主应付一切,也不能保证原主回来后也能做到, 所以,她想到了假卖身。
  即伪造一次假卖身, 有了原主的记忆, 冉佳怡知道,只要不去官府备案,卖身契就不算真正成立,而大户人家所谓的下人都是在官府备案过的。
  当然,去官府备案得交钱, 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过了官府的奴仆只要跑了那就是逃奴, 一辈子都不能光明正大的恢复自己的身份。
  这也就成了冉佳怡现在抓住的漏洞,骗着宋家人签下卖身契、再把卖身契捏在自己手中,并不去官府备案, 应当是瞒得住的, 毕竟乡下人一般也想不到那么多。
  只是想要完成这一切,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需要钱,她需要钱作为买人的费用、以及雇人配合做戏的钱财,而赚钱的渠道还有待考量。
  穷人的日子穷的千篇一律,富人们的生活却依旧多姿多彩,甚至因为囤积粮食大赚了一笔,恐怕正开心着呢。
  冉佳怡要想赚钱,当然打的是那些富人的主意,可偏偏她手头除了乔母牙缝里抠出来的两块糖外和一把红枣外再无他物,东西是好东西,可要论起换钱,也是基本不可能的看得上的没钱,有钱的看不上。
  最最关键的是,时间有限,按照原主上辈子的经历,最迟要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一切,留给她赚钱的时间就更少,短时间内又没有资本,一时间冉佳怡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但呆在家里是肯定想不出什么办法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冉佳怡强忍着舔一舔那块糖的冲动,掩好大门出去逛两圈。
  此时正是秋天,地里的粮食眼见得又要落空,看不到希望的农人们早就放弃了,与其做无用功不如省下力气和粮食,都这么想,整个上河村也就没什么人。
  冉佳怡走在村中的小道上,如预料之中没碰到一个人。
  大片的农田早就被泡的肿胀,或有些许水生的杂草已经没过膝盖。
  一开始,农人们还是想着排水的,可是,这水就跟天上开了个洞般无穷无尽,今日你看着不下雨去清理了,可不过两天,地里刚有点转好,就立马又下起瓢泼大雨,那架势恨不得淹了这一大片。
  基本上所有人的家中都被水淹没过,且不止一次,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官府不可能开仓救济,就连皇帝老儿下了罪己诏都不能阻止这连绵不断的雨,老百姓就只能继续受着了。
  -----
  冉佳怡边走边想着以自己如今的全部身家,换钱是不可能的,如此只能用自己所会的技艺了。
  作为冉佳怡,她会的自然很多,可以原主的身份与她短暂的人生阅历而言,懂的实在太少,值大价钱的可以说根本没有。
  冉佳怡也就只能凭空捏造了,且还得是不足以让人家全然怀疑的技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