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
  第362章 第二十四个故事
  看着乔父乔母松动的表情, 冉佳怡连忙劝道:爹娘,这可是我好不容易给你们带来的。说着意味不明的看了眼门口,那不善的眼神硬是将几个孩子给吓得不敢凑近。
  乔母有些犹豫:四娘。
  冉佳怡板正了脸色:娘, 你要再说我可就生气了。
  乔父见状, 道:这也是四娘的一番心意, 你就好好喝粥吧,孩子也不差这一口。家里的吃食都是优先紧着几个孩子,这倒是实话。
  闻言, 乔母果真不再犹豫,将剩下的粥咕噜咕噜喝下,很快碗便见了底, 乔父亦是如此。
  冉佳怡总算是松了气,她带粮食和银子回来说到底是为了乔父、乔母, 可不是为了这一屋根本不在意原主的弟弟弟媳和子侄们。
  好在乔父乔母并没有在坚持, 否则冉佳怡就是有再多的耐心,对着这样的父母也无法坚持太久。
  随后这顿粥用完,冉佳怡又细心嘱咐了一番,诸如:她带来的粮食要自己用,银子也要握在自己手上, 不要全部都给了儿孙,如此一通, 这才离开乔家。
  这一路,她除了乔父乔母之外的乔家人沟通,事实上, 也没有必要。
  暂时安稳了乔父乔母, 冉佳怡的心事暂且先去了一半, 接下来便可以安心的回到镇上, 开启自己新的人生道路。
  乔家,女儿走后,乔父乔木在女儿面前勉强伪装的笑容也挂不住,整张脸都阴沉下来。
  宋家简直太过分了。乔母心疼女儿,再不见往日里对亲家的友好。
  比起乔母的生气,乔父就想得更多,例如女儿虽然卖身,可至少不用担心饿死。
  老头子,你说这可怎么办啊,家里哪有银子赎身。嗓音都带了哭音。
  心知她心疼女儿,乔父也叹气:所以我刚才才让你把银子收下,不然早晚补贴了宋家。
  乔母惊诧,万万没想到老头儿让自己收下银子是这个意思。
  乔父见了轻笑:怎么,你也以为我贪图女儿的卖身钱?
  乔母当即否认:当然不是,只是......
  只是他们习惯了为儿孙着想,也没想着自己能活多久,这才误会了,那我俩可得好好活着,活到能为女儿赎身的那一天。
  乔父点头:嗯。
  确定了彼此的心思,乔父乔母接下来的行为就与之前大相径庭。
  原先是自己省着不吃,现则是跟儿媳争着也要吃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叫乔家的儿媳险些咬碎一口牙齿,背地里不知道骂了多少老不死的,就连冉佳怡这个她认定的罪魁祸首也被暗地里骂了不知多少句。
  只是,不孝公婆可是大罪,乔家儿媳再如何不甘愿也只能忍下。
  宋家这边的情况冉佳怡自然是不知道的,若是知晓,定然也会十分欣慰。
  -----
  相较于死气沉沉的乡下,镇上的居民虽然生活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情况着实好了不少,白日里的街道上稀稀疏疏还有几个人影,偶尔几家铺子开张着,虽然没什么生意,但到底添了些人气。
  只是这样的氛围下,冉佳怡没有观看的心情,匆匆踏过一条条街,回到自己租住的那栋小院。
  两兄妹听她的话,老老实实把家里收整了一遍,看起来至少有个家的模样了,接下来的几天,如非必要,冉佳怡三人都未曾出过院子一步,就这么老老实实地缩着过起小日子。
  但生活并没有让冉佳怡平静太久,很快戏剧性的一幕就再次发生。
  这样平静的日子大概过去一周左右,宋家的人竟然找上门来,只是上门的不是宋大郎,而是宋母。
  宋母找上门来的时候,眼睛里带着灼灼的光芒,仿佛遇见了什么天大的好事一般叫冉佳怡疑心,内心生出几分不好的预感。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的内心竟然默认了宋家的好事、等同于她的不幸。
  虽然冉佳怡平常带着兄妹俩在院子里都是不分上下、一起干活的,但是在宋母面前还是有必要伪装好一切,免得露出破绽。
  宋母倒也不在意这些,而是偷偷的将冉佳怡喊到院子的一个小角落,偷偷地跟她说起话来,冉佳怡十分疑惑道,娘,你怎么来了?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宋母一脸喜色下来,也知道肯定不是出了什么坏事,但是这时候又能有什么好事情呢。
  被冉佳怡的喜事一词噎住,宋母这才略微收敛了下,将脸上过于喜悦兴奋的神情收回了几分,但依然遮掩不住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四娘,你想不想回家。
  听闻回家二字,冉佳怡瞪大了双眼,仿佛不可置信,也是,她被卖人才不过几天的功夫,万万没有想到过、这么短的时间内自己可以回家。
  然后他她也确实疑惑地问了出来,娘,我是拿了三银子卖到这儿的,家里哪还有银子赎我回去。
  说到底卖儿媳这种话怎么都好说不好听,现在被儿媳当面指责出来,她做婆婆的也确实脸上无光,但现在可不一样,想到对方许诺的银两,宋母的呼吸就不由得微微加快,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四娘,我来就是告诉你这件事情,如果你愿意的话,今天就可以跟着咱们回家了。
  尽管她极力压制,但依然能听出里面的喜悦和期待。
  也就在这时,冉佳怡突觉不安,她看着宋母极力压抑住喜悦的神色,却宛如被蛇盯上的恐惧:娘,你先说是什么事儿吧。
  有了之前的那一出,她已经完全不敢相信宋家人的对自己会有真心了。
  宋母倒是没太在意这些细节,左右都是要说的,这件事如果真的要做、还是绕不开、大儿媳,压根没有隐瞒的必要。
  况且在她看来,自己今天带来的这个选择确实是要比卖身一辈子好不少,毕竟生一个孩子顶多就几年的功夫,几年过后她还可以再回宋家的,可不比卖身一辈子为奴要好得多。
  -----
  四娘啊,是这样子的。今天,今天主要是咱们家来了一位客人,你可知道他是来干嘛的?
  冉佳怡摇摇头表示不知。
  宋母脸上便又恢复了之前的喜气洋洋,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听我细说。这个人呢,也是镇上的,赵秀才家,你可知道?
  整个镇上也就几位秀才,冉佳怡自然清楚,可是那位传说家中有母老虎的那一位。
  宋母重重点头,正是,可不就是那一家。
  见大儿媳知道,宋母的谈兴愈发浓厚:可不是,母老虎一个,生不出孩子还管着男人不让纳妾,可怜赵秀才娶了她都要绝嗣。
  说实话,在冉佳怡看来,赵秀才和黄氏绝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可以说,要是赵秀才没有他妻子黄氏娘家的帮助,一个清贫的秀才也过不上如今的好日子。
  秀才在小地方虽然少见,可若没有往上攀登的能力,也无非如同常人一般为营生发愁。
  而一个秀才谋生的手段,无非抄书、账房和开私塾这几样,顶多混个温饱,不然怎么都说穷秀才呢。
  既享受了妻子带来的好处,还偏偏妄想就对不起妻子,这就实在不应该。这也是古代女子的悲哀,作为赵秀才的结发妻子,黄氏的功劳可谓不小,但这仍旧泯灭不了她最大的缺点没有为赵家生下儿孙。
  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她被世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甚至于哪怕再不想丈夫纳妾,却依旧要给丈夫找个典妻。
  可这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
  冉佳怡推测,赵家那边依旧找上门来,哪怕她已经被卖,但以赵家的财力完全有能力将她赎回,不外乎多花几两银子罢了。
  但是对着宋母,她还是假装不解,娘,他们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宋母想到接下来要说的话,作为婆婆和儿媳的关系,她说出这番话来实在不合适,但天大地大都没有银子大,更何况穷人家也不讲究贞洁,没见娶寡妇的汉子也多的是,这个儿媳已经为他们老宋家生了三个孙子,即使往后没有了贞洁,他们老宋家也不会嫌弃她的。
  四娘啊,这话本不该娘来跟你说,但你也知道咱们家的状况,能多一点银子就是多一条活命的机会,你说是不是?
  似乎是从她这段话里推测到了不好的讯息,冉佳怡僵硬着一张脸,迟迟没有反应。
  宋母见她不接话,顿时就着急了,四娘啊,家里当初卖你、你也是同意了的,可不是我们不厚道,你说是不是?
  冉佳怡依旧不接话茬,见她这样,宋母愈发发急了,甚至不用人催促,接下来的话就如同车轱辘一样全部吐了出来,但却叫冉佳怡为原主感到深深的不值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