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在外地打工,春节这般重大的年节总会要回家的,当然,冉佳怡更是想念自家那三个留在老家的闺女,这小半年下来,她攒了一小笔钱,只是买房还是一种奢望,将孩子带过来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否则孩子过来没人照顾,也没学校能上,才是真耽误人。
  冉佳怡是打定主意年后继续来的,故而租的房子也没退,赚钱的家伙事更是收拾妥当保存好,这才买了些当地的特产和时兴物件儿回老家。
  -
  许是这半年见识的事情多了,回去时候没了来时忐忑不安的心情,倒因为长久的离别,对那座并不美丽的小山村也多了几分怀念。
  距离他们上次争吵已经过去三个月,两夫妻的关系依旧没处好,冉佳怡使唤人却是丝毫不放过,一大堆行李基本都是靠薛茂拎着,冉佳怡只提着一点小物件。
  回家的火车依旧颠簸,耗时又长,冉佳怡没有亏待自己,火车上买新鲜吃食的时候总要买上一份,薛茂不要她也就当真不卖。
  只能说谁赚的钱谁心疼,薛茂觉得自己的钱都给了家里,花起钱来就畏手畏脚舍不得,冉佳怡则是因为赚的多、又是花在自己身上,花钱都是高兴的。
  薛茂瞧见心里不大好受,可妻子还省着气,也只能忍着。
  这一忍就得一直忍下去,转了一道火车,又转汽车和牛车,才终于赶在腊月二十二回了家。
  腊月二十三是当地的小年夜,一般没有大事的人家都是要一家团聚的。
  说实话,即使薛茂自带几层滤镜,可面对这小破烂的家,还是没办法违心的说出半个好字,唯一好的大概也就这些亲人了吧。
  尤其属于他们一房的屋子,因为无人打扫,早已积攒了一屋子的霉味,墙角都叠了几层的蜘蛛网,按说腊月十九是乡下人年前大扫除的日子,可偏偏漏了这件屋子,也不知存的什么心思,好歹还有三个孩子住呢。
  冉佳怡瞧见就来气,在其位谋其政,原本她想着不管以后咋样,如今她是薛家的儿媳,就得尽自己的责任,该给二老的孝敬她不会少,可她尊重人,人家却没把她放在眼里,房子脏污、孩子也照顾的不精心。
  就是再不看重孙女,看在每个月六十块钱的份上,也该让孩子过得好点,可现在来看,这些全都喂了狗,冉佳怡当即决定,来年,薛茂赚多少,只给薛家寄一半回来。
  那都是明年的事情了,眼下最着急的还是年前将屋子打扫好,薛家总是寒碜,冉佳怡也没避讳人,大大方方去池塘边提了一桶水,遇见旁人问就说自个屋里太脏了。
  一个村里住着,多少都清楚点情况,暗道老薛家做事不厚道的同时,也都劝冉佳怡忍着点,毕竟是公婆。
  冉佳怡说是忍了,转头将给薛父薛母准备的两身衣服、以及给其他几房的一包糕点给扣了下来,她改注意了,衣服给原主娘家父母了,好歹艾家生养原主一场呢,糕点则自己吃。
  这些薛茂看在眼里,也并没有说什么,钱是妻子挣的,爹妈不给自己长脸,他还要脸呢。
  因着这一出,薛茂他们回家来的团圆气氛被冲击了大半,不过薛家倒因为他们的归来十分热闹。
  同村的村人听说薛家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一个个都忍不住上门打听情况。
  这几年不知怎地兴起一股攀比之风,出去的能耐人回家来总要大花钱财,小到衣服吃食,大到金银首饰,甚至还有几家盖新房的,给留守村里的人家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却又忍不住对比。
  薛家一时可谓门庭若市,冉佳怡只管装出一副木讷的样子,外人问津门如何,她就说很大很富贵,说能赚多少钱,她就说除去给公婆的刚刚只够生活,再问给家里多少钱,嚯,一个月六十,可不老少了。
  爱打听的妇人们消息最是灵通,东家长西家短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当天下午消息就传遍了全村,有的说还是出去打工有出息,有的说薛家二老可是发财了,也有少数年轻人说薛茂夫妻傻,一时间众说纷纭。
  原本家里今年大丰收,薛母心情是很好的,可谓扬眉吐气,可不过几天,自家名声就急转直下,薛母那叫一个气。
  你怎么把家里的事情都往外说?薛母语气不善质问,怀疑的目光放在大儿媳身上。
  冉佳怡一双眼睛瞪的溜圆,很是理直气壮回答:他们问了啊。
  他们问你就说啊?薛母顿时气了个倒仰,怎么就娶了这么个蠢媳妇,不会生儿子就算了,还不会说话。
  冉佳怡气死人不偿命,嗯了一声。
  薛母一张脸涨得通红,有心想训斥几句,倒不怀疑大儿媳故意使坏了,想来还没那个心眼子,于是只能旧事重提:你们出去都大半年了,怎么还没有消息?
  --------------------
  第409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薛母本是为了为难儿媳, 没想到反应最大的竟然是大儿子。
  只见原本乖乖听训的薛茂一个猛子瞪大眼睛,似是提到了什么极不喜欢的东西一般,娘, 你别说了。
  薛母却是拦不住的性格, 见儿子这样更加不满意:我不说, 我要是不说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给我生一个乖孙子。
  薛茂总是不能只面没儿子的窘境,低头闷闷道:总会有的。
  薛母气急:早晚有,你也得有啊, 这都几年了就剩仨丫头片子,是不是出去心都野了。
  小孩子再不懂事也能感觉到嫌弃的,尤其梅花三姐妹在薛家听惯了训斥, 乡下人家,赔钱货之类的称呼都是轻的, 更多的妇人说出来的话简直不堪入耳, 听得多了,也就知道,自己的到来乃至存在都是不受欢迎的。
  梅花还好,是薛家第一个女娃,薛母再如何也没真的嫌恶, 再往下两个妹妹才是真的薛母的眼中钉,正是因为不受欢迎, 所以,连那几口粮食都嫌浪费。
  记不清是第多少次听见这样的话,梅花已经习惯, 只是将手捂到两个妹妹的耳朵上, 希望她们能少听一点, 年纪不大却已经有了长姐的风范。
  搁往常现在就是薛家大房一大家子听训的时候, 家中不论大小,总归都得听薛母的,如今情况又有点不一样了。
  冉佳怡自打回来一路都在揣摩薛母的心思,这番催促可以说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来的那么早。
  薛母期盼孙子不假,可更多时候,却是拿这当做拿捏儿子儿媳的工具,年老的父母与年轻力壮下一辈之间的较量。
  若之前还有所顾忌,那么现在的冉佳怡已经有了足以养活自己的能力,即使加上三个孩子,也勉强能负担,不必要非赖在薛家委曲求全。
  于是薛母只见到一向低头听训的大儿媳缓缓抬起了头,那张脸上并不是她以为的怯懦自卑,而是带着几丝不忿,似是对她的言语有所不满,叫薛母看了越发生气。
  怎么,出去待了半年翅膀就硬了?薛母不由得怀疑两人是不是在外面偷攒了钱,她要的虽说不少,可努力点也不是不能赚到更多。
  只是不等她质疑的话出口,冉佳怡就先干脆利落承认:对,我翅膀硬了。
  薛母:......
  被堵了回来,薛母一时间脑子都是懵的,她当婆婆这么多年,还没被儿媳顶撞过,谁知小绵羊还能有这样的一面。
  好啊,我就知道你心野了,可怜我把儿子辛辛苦苦养大,就养出了这样一个狼心狗肺的。
  这话也是薛母的老把戏了,说的真跟自己有多辛苦一样,可再辛苦,那养的也是薛茂,而不是她这个儿媳,谁不是父母辛苦样大的呢。
  说白了,原主自从嫁进薛家以来,除了坐月子能有几天清闲,其他时间就没闲下来过,付出这么多的劳动难道连自己一个人都养活不起。
  至于薛茂这个做儿子的,要孝敬父母当然没有问题,这不,他的工钱薛母要她也没拦着啊。
  她瞥了眼薛茂,见其果真露出衣服愧疚之色,讽刺之意更浓:娘,你可别冤枉了亲儿子,薛茂每个月赚的那点钱可都给了你,天底下再没有比他更孝顺的儿子了。
  -
  话是好话,若其他人来说,可能薛母还会觉得是真心的夸赞,由冉佳怡用嘲讽的语气说出来,难免显得有几分讽刺。
  这下子不仅薛母皱了眉头,就连万事不管的薛父也难得蹙眉,很是不悦的模样。
  乍听可能没有问题,但大儿媳很明显将自己与儿子切割开了,这可不是好现象,比起薛母自以为是对儿媳的掌控,薛父更能看明白其中差别,儿媳是因为小家才会听话,若是不在乎儿子、不在乎孩子,可不会服管教。
  短短半年时间,大儿媳的性子变化这般大,薛父不由得好奇,津门或者说外面到底是如何的光景,眼下不是计较这些的是,安抚好大儿媳才是重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