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不过现在一切还未发生,纠结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冉佳怡只得尽力为三个女儿争取一些利益。
  从薛母手中抠钱,无异于虎口夺食,薛母暂且忍了冉佳怡的要求,只是对着她依旧横挑鼻子竖挑眼,眼神极为不善,要不是冉佳怡他们还能外出打工赚钱,怕是早就被薛母赶出家门了。
  其实一开始来的时候,冉佳怡也想过做出不求上进的假象,然后让薛母把大房赶出家门,两人带着三个女儿再重新奋斗,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可是凭什么呢,这个家的发展夫妻俩也是真真切切出了力气的,赚的钱都上交给了公中,那么家中的财产合该有他们一份。
  况且与其憋憋屈屈的被薛家赶出家门,再重新奋斗,还不如她先奋斗起来,赚足了钱,谅薛母也不敢对她说什么。
  说白了,冉佳怡不想平白受薛母的气,又不是真的白吃白喝,天天被这么骂,谁能受得了。
  薛母那如芒在刺一般的目光,没有给冉佳怡带来太大的影响,索性就这么几天功夫,春节后蒋佳怡和薛茂自然还是要外出打工的,等到初十外出他也就看不到了,只因没法上学的事情答应下来了她就不会给薛母反悔的机会。
  -
  这个春节对薛家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具颠覆意义的,也是胆战心惊的。
  好在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诡异的氛围也在慢慢淡化,冉佳怡他们也终于又要外出了。
  上一次两人离开,还是因为担心计生科的上门,惶惶然如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但这一次出去就是风风光光的了。
  作为给薛家收入贡献最多的两大功臣,薛母再不乐意,人离开前还是得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路上需要的干粮也得准备地妥妥当当。
  大房的日子看起来过得好,二房两口子暗中观察下来,也都蠢蠢欲动。
  说起来薛家两房的日子都不好过,主要是都没有生一个儿子出来,若是能脱离父母的掌控,自己掌握话语权,谁不动心。
  但想到前些日子,老大言语间的那些辛苦,薛家老二还是打消了这些念头,在家里虽然烦心事多,但种地的活又是他们干惯了的,农闲的时候还能休息一会儿,比不得外面那么苦。
  -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薛母整张脸都溢满了喜色,不只是因为这个讨人嫌的大儿媳妇终于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晃荡,更多大的原因是两人外出打工她马上又可以有进账了。
  虽然在外人眼中,薛家的生活没什么变化,但薛母可是一点点见着自己的存钱罐子满起来,心里那个开心劲儿不比抱孙子少。要不是有这些钱打底,她怎么可能忍得了儿媳那么顶撞自己。
  离开前,家里提前收拾好行李,准备好干粮,薛母终于再次想起了自己的催生任务,兢兢业业跟在冉佳怡后面念叨个不停,那威力不亚于和尚念经,不过全被冉佳怡无视,反正想要大房有孙子,除非薛茂换个老婆。
  当初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就瞒着薛茂和薛家人,偷偷去了镇上的计生科主动给这具身体上了环,以后就是想生也是生不了的。
  既然原主说了不想生,她就得一劳永逸。
  到了离开的日子,两人如约启程出发,只是这一次后面多了三个追在后面哭鼻子、恋恋不舍的小姑娘。
  上一次两人走的时候,三个孩子没有反应过来,因而也没有闹出什么动静,但是经过这大半个月的相处,尤其是冉佳怡的处处呵护,三个小女孩还是与母亲恢复了亲密关系。
  看着三个小姑娘,冉佳怡心里也有点难受,托这大半个月的看顾,三个小姑娘的伙食没有遭到克扣,各自网上窜了一小截,脸上也略微长了点肉,她这一走,怕是很快又要恢复原形了。
  半年,冉佳怡心想,再给她半年时间,她一定会想办法把三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给她们一个好的生活条件。
  离别愁绪也就那么一会儿功夫,登上火车,冉佳怡的心底又是干劲十足,不管是为了原主、还是为了三个孩子,她这一次都要更加努力。
  依旧是几天的长途跋涉,两人回到阔别将近一个月的津门,来不及思考更多,便都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
  薛茂很是满足于自己的搬货工作,只要吃饱了出力气就行,不用动脑子,也不用想那些杂七杂八的,早上出门干活,晚上吃饭睡觉,心大得不得了。
  说实话,冉佳怡自己是很难理解这种心大的。
  为什么他可以毫不担心三个女儿在老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也不担心冉佳怡摆摊是否会太过劳累、或者遇到什么麻烦,仿佛他人生全部的意义就在那一点工作上,以前是种地收成,现在是搬货赚钱,仿佛只要做好了这一点,他为人所有应当承担的责任都尽全了一般。
  冉佳怡自己是不愿意成为这样一个人的,她宁愿清醒地活着去争取,也不愿意稀里糊涂任人摆布。
  回到了津门,一切与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冉佳怡的小摊子摆了起来,夜校也重新恢复了上课。
  时间一晃过去几个月,匆匆忙忙来到六月,去年她已经在夜校上了半年的课,今年六月份就可以领到中学的毕业证书,届时她也应该做出些改变了。
  摆小摊子确实赚钱不假,可这样赚的也着实是辛苦钱,每日里没个停歇实在累人得很,时间长了早晚身子骨熬坏,不能长久。
  她之前那是要要钱没钱、要学历经验也无,想要做些什么都不能,如今好歹算是一个中学生,在津门一年长了点见识,也攒了点资本,改做别的也有一个借口。
  拿到夜校毕业证的那一天,冉佳怡将自己近一年攒的资产仔细数了一遍。
  即使去掉日常的花销和给薛家的收入,她身上也足足攒下六千元钱,可以说都是她一个个烙饼、一杯杯豆浆卖出挣的血汗钱,她得好好想一下,能拿来做点什么。
  这笔钱说多不多,办不了什么大事,可说少也不少。冉佳怡在津门几条繁华的商业街转悠了一圈,便决定了下来她要做服装生意。
  相比较于卖烙饼赚的蝇头小利,服装行业的利润可就高了去了,这些钱足够她租下一个位置还不错的铺子,然后进一些时兴的衣服。
  冉佳怡考虑做这个,第一是不用跟烙饼一样自己动手那么辛苦,第二就是她清楚后世的服装流行趋势。
  人在外地、也没有一个信得过可以商量的朋友,冉佳怡索性就自己直接干了,至于薛茂,反正问他啥都是畏畏缩缩的,没有一点实际参考价值。
  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面与进货来源之前,冉佳怡的摊子也不敢完全停,只是减少了点摆摊的时间,其他空出来的时间里,她将津门大大小小的服装店铺考察了个遍,也顺带摸清了不少家的进货渠道。
  荆门的北边有一大片的工厂,服装、工业制造等等,各种行业应有尽有,内里错综复杂,即使面上看着同样的商品,保不齐就有好有差,没有根底的人摸进去指不定被坑的裤子都不剩,冉佳怡也是真切的打听到靠谱的消息,才敢真的上门订货。
  -
  又花半个月的功夫,冉佳怡找到合适的铺面,重新装修整顿布置,这两样几乎将冉佳怡身上的钱财全部掏空,这让她的心里也有些空,但好歹服装店终于开了起来。
  这一切都是冉佳怡自己干的,薛茂没有出一点力不说,还尽给她泼凉水,劝她别瞎折腾。
  或许他是真的担心,但冉佳怡越听越不舒服,时日久了看出她的态度,薛茂也就不敢多说了。
  店铺开业的那一天,冉佳怡提前通知薛茂过来帮一天忙,薛茂很是震惊,没想到妻子竟然真的把店开了起来,也答应了过来帮几天忙。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标志着冉佳怡的小小服装店也正式开了起来。
  冉佳怡进的衣服都是当下最盛行的款式,主要卖女装,略微配上一点男装,价格卖的也比人家贵一点,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是很好,但随着客人上门,冉佳怡搭配的一套套服饰很得客人满意,人也就慢慢多了起来。
  做生意这种事,只要卖得出去就没有亏的,。三个月过去,冉佳怡的店铺基本也慢慢倒腾起来,有了固定的顾客,身上的担子也总算轻了点。
  她租的铺子是那种二层小楼,一楼是铺面,二楼就是出现她和薛茂如今住的地方。
  冉佳怡算了自己的收入,如果能持续下去,或许两年她就能在津门买下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彻底在这儿俺家落户,而不需要回薛家仰人鼻息。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学校开学,薛母难得没有作假,按照约定将梅花送进学校,开启了梅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生涯。
  学习的学校有了保证,冉佳怡开始时不时给她们买些吃食回去,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三姐妹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身高也在慢慢跟上同龄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