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原先没看信就够发愁的,待看了信,伍家父子几个更是浓眉紧皱。
爹,这可如何是好。
眼见皇帝就要举起屠刀,他们难不成要束手就擒不成。
伍将军闭了闭眼,随即睁开,眼中锐利光芒一闪而过,还能如何,这几天你们都收拾一下,五日后启程。
说着,伍将军不再所言,将几个儿子打发出去。
-
等人全部离开,伍将军方才继续看起了那封信。
信是女儿写的,字迹可以证明,但这只是明面上的,只有他知道,信的空白面另有乾坤。
伍将军用秘制的药水抹上,很快一行行字迹再次显现,依旧是女儿的字迹。
其间内容比之前看到的明显要更深入许多,赤。裸裸表明了皇帝对他们抱有的恶意,言明此次就是皇帝为了激怒他们而使的小手段,若是真的做出了什么,反而中了皇帝的圈套。
伍将军叹气,事已至此,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
这是一个无法选择的难题,若是顺着皇帝的意思,他们伍家在边关的百年根基很可能消散于无形,祖宗几代基业他如何忍心,可若是不顺着皇帝,别说功绩,就是一家老小的命都难保,皇帝从来都是小心眼的生物。
而实际上,选择权压根不在他手上,他能做的只有听从,还得满面笑意的感恩皇帝让自己能一家团聚。
至于边关这里,唯一的希望就是秋季戎族来犯,总归不到一年时间,等到皇帝明白,边关缺不了伍家人,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当然,这条路彼此都清楚,所以才会有了那几名小将的到来,等到对方能将自己取而代之的那一天,或许就是他们伍家没落之时,这叫伍将军如何甘心。
女儿的信里还提供了一条路,那就是趁着这段角逐的时间,由武转文。
可家族文武转换何其艰难,殊不见,多少世家大族百般培养,也有那考不上进士的,哪有他们武官世代传承来的靠谱,他也不是没想过,可几个孙子资质一般,实在叫他看不见希望。
思及此,到底不甘心,伍将军修书一封,另涂上一层药水,遣了自己最最信任的手下,将信送到一个特殊的地方。
这一。夜,书房的烛光彻夜未灭。
第二日,一切如常,伍将军忙着安排边关诸项事宜,几位伍小将军也各有自己的事情。
第五天,一切安排妥当,伍将军带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兼几百小兵,一路兼程赶往京城。
及至到了城门跟脚,伍将军让小兵在城门前安营扎寨,自己只带了二十军士进城,一路连家都没回,就先进宫面圣。
皇帝也难得主动从道观出来,见了伍将军,也是一脸笑眯眯的模样,不知情的见了宛如一对好翁婿。
两人一番你来我往,等到分开,双方嘴里都没一句实话。
出宫后,伍将军也不敢保证表露自己的不满,表现的对回家很高兴的模样,看等进了伍家们,脸色就黑了。
皇帝简直欺人太甚,既想要将他困在京城,夺他手中权利,却又一点不愿意付出,言语间甚至有一种他得诚惶诚恐感恩的姿态,实在恼人的紧。
好在,自己离开前有所安排,最多不过一年,皇帝就该笑着请自己回去。
不过一年而已,他能忍。
--------------------
第489章 第三十三个故事
在京城所有文武官员的盯视下, 伍家人就这么安生在家里待了下来,安分守己,每天按时上下朝, 老实的简直不像一个刚被皇帝夺去兵权的大将军, 而且尽管朝堂上大多时候做主的是伍家女儿, 也未曾见伍家得到什么优待。
理由也很简单,这天下到底是皇帝的天下,皇后如今再威风也不敢照拂伍家, 伍家人自己都快这么想了。
伍父想起自己回京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没有与女儿寻到一次单独沟通的机会, 仅有的几次机会,女儿也很快被皇帝身边的福贵总管喊走了。
这还不是伍将军最担忧的, 更让他心惊的是, 女儿身上的威严日甚,依稀让他看到了往日里小皇帝身上的影子,自己的女儿一直在成长,伍将军从未如此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
女儿到底要做什么,他看不明白, 唯一庆幸的是,女儿到底是一个女子, 不是男儿,否则他也不敢确定对方的胆子会不会比自己还要大,毕竟, 他也只是想在边关做一辈子的伍将军罢了。
伍家的路该如何走, 他早有规划, 可到底心中不安, 总觉得事情不一定会按照自己安排好的路走。
若说有谁对伍家一家男丁都回京感到高兴的话,那无疑是伍家的女人孩子。
其实大家都看得明白皇帝的盘算,不过是打算硬生生将人困在京城,一步步让伍家人废掉,然后淡化伍家人在边关的作用和权威。
这一招固然无情了些,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甚至还有大臣们觉得皇帝够厚道的呢。
宫里的冉佳怡当然清楚两方的打算,其实对伍家的态度也是她自导自演的,不然,她实在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被伍家疼宠长大的伍家,对伍家的提防竟然会比皇帝本人还要大。
所以,也只有借着皇帝的手来做一切,两方互相怨恨,她则依旧是一清清白白的好皇后、伍家的好女儿。
伍家回到京城三个月后,眼看伍家没有任何动静,大家也都认为,伍家或许就这样认命了,有一个当皇后还掌权的女儿,若有朝一日能够诞下皇嗣,伍家几代之内都不用发愁。
当然,这也就是外人的揣测,实际上,皇帝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皇后当然也不可能有。
伍家的皇后再风光,也就只这一代,哪里及得上伍家百年传承的基业。
三个月时间过去,在所有人都放下警惕的时候,伍家也十分隐蔽地开始了自己的小动作。
如今已值夏初,距离秋天也就三个月,同时也意味着离戎族来犯也不远了,伍将军的一切盘算都在这一年的秋天,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蛰伏。
而宫里的冉佳怡也悄然进行着自己的计划。
安排在边关的几人已经展露头脚,实际掌权不可能,可在几名小将后面吹吹耳旁风还是可以的,届时,两边通力合作将伍家彻底拦在京城。
皇帝固然可恨,所以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果断断了皇帝生育的可能,但是伍家还什么都没有做,即使恶意也不曾滋生,她不可能为了还未发生过的事情,就对伍家做什么。
但她也不能这么轻易放下,索性也彻底断绝了伍家的念头,只要她还在,伍家在京城就能一直平平安安,至于边关就不要想了,而等她没了,没了兵权的伍家也不再是任何人的威胁。
伍家的未来已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但对皇帝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
如今的皇帝沉迷修道不假,可也不是全然没有了权利之心,否则自己就能找一处道院修行,又何必在皇宫这么个富贵地儿处理些凡俗琐事。
有欲。望自然就想要掌握权利,冉佳怡以皇后的身份确实做了不少小动作,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尤其,大臣们还指望皇帝生下一个继承人的时候。
思及皇宫唯一的一个公主,冉佳怡想,这个孩子也是时候排上用场了。
曹贵人诞下公主之初,收获了皇后内外所有人的视线,宫里从太后、皇上到皇后的上次络绎不绝,到底是宫里唯一的皇嗣。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两年,曹贵人带着公主几乎没有存在感,因着公主的存在,两人的日子还算安生。
但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就是假的,总有暴露的一天,而冉佳怡不过想把暴露的时间提前。
不知何时,一个小道消息逐渐在皇宫再次流传开来。
皇帝不能生 这一谣言在几年前就在宫里广泛流传过,当然,后来小公主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谣言,也证实了皇帝能生的事实。
尽管这几年宫里都再没有新生儿出生,可大家也不过以为皇帝一心修道,无心男女之事,最后的结果就是,劝说皇帝宠幸后宫妃嫔的谏言比劝皇帝重掌朝政的竟然还要多,也是一大笑谈。
如今谣言再起,相信的人比之前少了很多,活生生的公主在那,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俗话说,空穴未必无风,不然怎么解释多年来后宫一直毫无消息。
而且比起皇帝能生,不能生显然对某些人比较友好,除去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就数皇帝的几个兄弟最为心动。
先皇看重嫡幼子,一开始就把皇帝当做继承人培养,可几个大的也是自己儿子,立太子以后,就干脆利落的给几个儿子封了王,也算给几个大儿子一条活路。
奈何几个便宜儿子不懂老父亲的操心,一直蠢蠢欲动,只是始终没抓到机会,眼见皇帝位置逐渐稳当,再多的小心思也只得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