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大权在握的感觉是多么美好,谁也再奈何不了她,没有人能再借着感情的名义,以她丈夫、以她父亲的身份要求她作出退让乃至牺牲,她仅仅是她、却又不只是她。
伍盈盈并不是一个蠢笨的女孩儿,相反她很聪明,只是聪明人也有被感情禁锢的时候,只是,当她跳出这个牢笼,发现外面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她的成长也定然是惊人的。
面对陌生的一切,伍盈盈应付的很是吃力,这一切对她来说还是有些过于艰难了,但她并不愿意放弃。
曾经亲眼看着那个女孩谋划、算计,才终于得来这一切,有了今日的权利和地位,她只想紧紧握住。
不可否认权势的地位确实很是诱。惑,能让人变得不像是自己,但伍盈盈并没有迷失其中,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个存在做这一切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一点点熟悉着手上的事务,力求处理起来也不会被人看出端倪,一直到将近大半年之后,稍微干的顺手,她才能喘口气儿去做一些别的事情。
宫里的几个孩子很是听话懂事,生在皇家的孩子,打从生下来就要比别人多几个心眼的,但这并不全是坏事,至少,伍盈盈在教导起来的时候,省心了很多。
她其实没有太大的野心,在保证自己不被其他人所主导的同时,她也希望能够回馈大靖朝什么。
伍家曾经对不起她,皇帝曾经对不起她,但是这个朝代没有、无数的百姓更没有,相反,不论之前在伍家做金尊玉贵的大小姐,还是进宫成为皇后,她享受到的一切富贵都是取之于老百姓,如此,回馈些什么也是理所应当。
在那位存在的帮助下,大靖朝老百姓们如今的口粮已经不成问题,边关也趋于稳定,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但人活着除了衣食住行外,总还有更多同样重要的事情,譬如学习、譬如成长,等等。
-
基于这样的考虑,伍盈盈不仅延续了之前冉佳怡的作风,甚至在全国各地广开慈幼院,收留孤苦的孩子和老人,尤其对女人和小孩尤为照顾,教导能养活自己的技能、教导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此,他们日后成长,也定将是一股向上的力量。
除此外,她还大力在民间兴办书院,鼓励秀才、举人们传授知识、教书育人。
这一举动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在古代封建教育的体制下,愚民政策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很简单,人不识字、不懂得道理,就会安安分分做厚道的老百姓,不会想些有的没的,除非被逼到实在活不下去。
但是,人一旦开始读书认字,懂得了道理,就会对朝廷、对宗族、乃至父母长辈的决定进行思考、乃至提出质疑,这样无疑不利于上层统治。
若伍盈盈自己出于皇帝的位子,未必会这么多,但是她不是,她只是一个暂时的接管者,这片天下迟早要还给下一代皇族,代代相传的皇位,就不要指望坐在上面的人能全然为百姓着想。
如此,倒不如她先做了,彻底将这世道翻个底朝天,不给下一代选择的机会,届时,皇帝的权威被削弱,世家的重要性被替代,整个大靖朝一定会更加清明和干净。
当然,现阶段,这也只是伍盈盈的基本设想,真正按照计划走下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好在,皇帝如今年纪尚轻,不出意外还可以撑个几十年,即使到时被迫提前推举小皇子即位,也得有个二十年光景,这时间,已经很足够了。
屏幕快进,时间飞速流转到十五年后。
这时的大靖朝,已经是与之前每一代都全然不同的光景。
十五年前恐怕没有人能预料到,被抛弃的老人,女人和小孩不必再担心,无处可去、天地为家,只要能到县里的慈幼院,定然能有一处容身之所。
十五年前也不敢有人能想象,女子竟然能够在街上随意进出,逛街娱乐、或做些小买卖,而不必担心有坏人作祟、抑或旁人指指点点的非议。
十五年前,也不会有人想到,如今读书人之多,他们有的选择了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也有更多,遍布街头巷尾,或学一门糊口的技艺,或在店铺做一个小买卖人、账房伙计,甚至乃至于只是耕地。
读书不再意味着高高在上的学子,而是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老百姓,
虽则依旧没有女子入朝为官,可女子的话语权已然大大提升,朝堂上,皇帝一言堂的形势也不复存在。
要说伍盈盈到来做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改变了朝堂的议政方式,从单一的皇帝决定,到内阁商议,扮演皇帝角色的她只是居中调和,很大程度上淡化了皇帝这个位置的权威。
这一切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悄然发生着变化,日积月累,乃至如今,变化显露在所有人面前,只觉翻天覆地,可实际,不过一点点累积的结果。
待回头思考,才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却也无处可更改,只能说棋局太大,身处其中难以看得分明,待跳脱出来,才发现为时已晚。
十五年间,皇帝修道,皇后掌权,提出异议者不知凡几,皇后看似也确实让步,内阁的存在,她个人意志的淡化,都在说明这一切,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未必。
因为皇后改变的是整个朝堂的局势,从里到外,将他们对皇室的权威降到了最低,将议政的自由度提到了最高,试问,享受过可以自主决定一切,又如何甘心将权利交换高高在上的皇帝,做一个只会俯首称臣的臣子呢?
--------------------
第494章 第三十四个故事
十五年, 对大靖朝是一个改天换地的变化,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改变。
至少,道观里的皇帝, 依旧以为自己是大靖朝的天, 只是, 天子也有落地的一天。
随着宫里几位皇子的渐渐长大,也开始在朝堂展露头角,兼之背后几位王爷和宗室的推动, 呼吁皇子上位的呼声愈高,伍盈盈做再多也抵不过一句名正言顺,而真正在其位的皇帝则是让人失望, 推举新帝上位也是顺理成章。
宫内的大皇子如今已有二十五,最小的皇子也有十六, 在古代, 都是可以成家立业的年纪。
伍盈盈对皇子上位并不抗拒,且她看重了四皇子。
相较于几个兄长,四皇子父亲以及母族的能力都很有限,当初并未参与太多上一辈夺嫡的事,相对而言, 皇帝的抗拒也会小些。
最重要的是,四皇子入宫后没两年, 母妃就逝去,随着继室入门,四皇子回去的次数也愈发少了, 所以, 她这些年的教育, 四皇子是学习得最深入的人, 而不是年纪最小、却时常回家的五皇子。
一番操作后,四皇子正式举行了过继手续,成为皇帝名义上的唯一儿子。
随之发生的一起事情,就叫人目不暇接了,皇帝被迫禅位,也是被驱逐后皇帝才想明白自己遭遇了什么,可一切为时已晚。
四皇子正式登基,成为皇宫的万人之上,伍盈盈并没有贪恋权势,适时归还手中所有权利,可此时比一开始她接手的不过只剩十之二三。
新皇倒并不反感,这些年接受的教育与这个时代的大方向所相悖,可为百姓好的,他总是支持的。
在退出朝堂后,伍盈盈顺理成章升为太后,她早已为自己选了以后的定居地,是遥远的江南之地一处别院,远离京都也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之后,她果然不管任何朝政之事,或游山玩水、或寄情书画,爱好颇为广泛,伍盈盈觉得这是自己一辈子最美好的日子,以太后之尊,再没人能支使她,也没人惹她不开心,相反,所有人都得捧着她、哄着她,百姓间也不乏感恩的。
随着屏幕落下,冉佳怡脑海中最后浮现的,是伍盈盈开怀的笑颜,彼时的她早已不年轻,四十多岁的年纪,眼角生出不少皱纹,可眉眼间却没有一点烦忧之色。
天下百姓安康,宫里一切安稳,朝堂大臣齐心协力,边关平和,伍家也缩着头脑,她也自由自在,一切都很好。
好了,系统,开启下一个任务吧。冉佳怡很快将上个任务的思绪抛开,进入工作状态。
好的,宿主。
系统应诺,大门缓缓打开,进来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郎,模样很是俏丽,只是眉眼间少了些鲜活,叫人觉得有些许死板。 你寻到这里,是有什么心愿吗?
心愿?女子疑惑望过来,似是自己也不明白。
冉佳怡解释,只有怀有浓重怨气与希望的人,才会到达这里,你可以好好想一想。
女子眼睛一亮,所以这里真的可以实现心愿?
冉佳怡颔首,当然,只是代价也不菲。
女子毫不在意,没关系,这辈子都没活明白,哪管得着下辈子。
-
两人会心一笑,冉佳怡方才慢慢引导委托者说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