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陆青予一边继续说着话,一边观察众人的反应。同时,她发现画室外的白衬衣一角,文化馆的臭老九。
“你们连让我成为学徒的机会也不给吗?”
陆青予突然高声喊道:“文化馆的领导同志,您听到了吧!这个工坊歧视女性,不给我参与考核的权利。伟大领袖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他们还守着满清封建思想看不起女人。”
苏远宸在陆青予的控诉中缓步走了进来,昨天看这个姑娘狡黠无比,今天看她却是堂皇正大的样子。
而且,小姑娘昨天还说他是流氓,今天就喊他领导同志了。
“各位同志们好,师傅们好。我是文化馆研究室的苏远宸,正在做本市传统文化的采集和调研。刚才你们的话我听到了一些,请见谅,我不是故意偷听的。”
苏远宸涵养很好,说话不疾不徐,表情一本正经,确实像一个年轻的领导。
“这位领导同志,您快来评评理。”陆青予等不及找人来撑腰。“这个工坊哪一条哪一款写着不招女工?我现在申请他们给我一个公平考核的计划,他们都不愿意。他们欺负人!”
从李长生到彭城,都没想到进来一个貌似领导的外人。大家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毕竟这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虽然大家默认了好多年,但毕竟上不得台面。
彭城站出来说:“这位苏领导,我们也没说不让女孩子进。只是这工作确实不适合女人做,这丫头是我们老师傅的孙女。我们怎么会欺负她呢?我们这不好好劝着吗?”
“都80年代了,有女性的钢铁工人、煤炭工人、石油工人。怎么就不能有女性工匠?女人行不行,不是你们男人说了算的。”陆青予把自己的知识储备都挖掘出来了。
老爷子也开了口:“我孙女说得对,就算你们觉得小姑娘不合适,总要给个机会让她和男工比一比。如果青予比他们强,为什么不愿意招用她呢?”
苏远宸很赞叹爷孙俩的勇气,点头道:“比赛好!公平公正。”
“我不同意,我的徒孙每天忙得很,学技术不是陪小丫头玩的。”李长生愤怒地站起来,就差没拍桌子了。
“对!我们车间的活儿都干不完,哪有空搞什么比赛。”赖鑫站在自己的师傅旁边,同仇敌忾。
“你的徒孙水平差,怕输给我孙女吧!”老爷子站起来,小小的个头气势十足。
王敬国转过头来,忙着劝架:“几位大师傅、老师傅,你们不要吵了。这不是一个两个人找工的问题,是关系工坊人事制度的大事。”
“彭叔叔,改革是从制度开始的,开放是从内部开始的。我想学景泰蓝技术,是因为我对她心存敬意,希望她更好。希望您给我一个机会,也给工坊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彭城望着陆青予,苏远宸也望着她。
她说的话好像有一种魔力,让他们觉得她描述的未来,是清晰可见,能够实现的。
彭城最后点了点头:“也不要搞那么复杂,下个月工坊组织一次学徒比赛。愿意来的都来,我们挑好的留下。如果青予丫头能考赢我们的男学徒,就来做我们工坊的第一位女工匠。”
“彭城?你不要乱说话。”李长生着急起来。
“师伯,时代确实不一样了。”彭城慢悠悠地说:“我们要向前走。”
李长生气得跺脚,转身离开。
赖鑫追着李长生,边跑边喊:“师傅,您老别生气。彭师兄,你要守住师祖们的基业啊!”
王敬国笑笑对苏远宸说:“让领导同志笑话了,我们工艺车间的老师傅们也不是坏心眼。他们只是希望能守住祖宗传给我们的技艺,好好传承而已。”
苏远宸笑笑没说话,老人老思想,新人新办法,有冲突很正常。
陆青予突然发问:“那比赛的裁判是谁?”
画室的几个人愣住了,小姑娘直击问题的关键。如果裁判不公正,陆青予依然不能顺利进入工坊。
第4章 废话那么多,干就完了
老爷子大喊道:“说得对!学徒比赛的裁判你们准备找谁?可不能用工坊里这几个老家伙,他们肯定偏向自己的徒子徒孙,对我孙女不公平。”
彭城脑门擦汗:“陆师叔,这个您不用担心。工坊里就这几位老师傅,既然答应了您,谁做裁判都会公正裁决的。
如果您还不相信,那就请您自己去找。什么时候找到好裁判,什么时候我们再说比赛的事儿?你看这样行不行?”
陆青予说:“彭叔叔,那您的意思是说。只要我们自己找到裁判,比赛随时可以开始吗?”
彭城支支吾吾地说:“你们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就做裁判吧。至少也应该是在我们工艺界或者文化界有点名气的,有点资历的。”
老爷子犹豫起来,他这一辈子都在工坊里老老实实干活,可还真不认识什么人。更不用说认识什么知名人士。
他悄悄去看孙女,陆青予表情淡然。她没那么悲观,只要有机会考试,裁判肯定可以找到。80年代的城市就这点儿大,找找总会有的。
于是陆青予拉着爷爷站起来。“彭叔叔,谢谢您同意我的提议。我们这就去请裁判,您看什么时间比赛比较合适?”
彭城看了王敬国一眼,暗示他现在该你说两句了。
王敬国想了想对老爷子说:“虽然我不太懂你们的技术,但肯定不会是明天后天吧?师叔您老找裁判也需要约时间不是?
师叔,您看一个月以后行不行?裁判你们出,考试的题目,就由我们定。”
老爷子说:“你们准备出什么题?”
“嗯,那就出个基础点儿的题目吧。学徒们自己画一幅花卉图,做成一个掐丝珐琅的铜盘。也不用做得太大,就三寸吧。”彭城斟酌着说道。
老爷子转头看向陆青予,陆青予心里默了默点点头:“就做三寸铜盘,我们同意。”
苏远宸在旁边听到了全场,见证了爷孙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过程,表示我不参与意见,你们的意见都可以。
见大家都同意了,彭城客套两句送走两爷孙和文化馆小干部,回了办公室。
爷孙两个人窃窃私语走出画室,离开了工坊也不搭公交车,往城中心走去。
刚走出两步陆青予回头一看,发现苏远宸推着自行车跟在自己身后。
“你跟着我们做什么?”陆青予好奇的问。
“我没跟着你,我只是要回我的单位而已,”苏远宸抬着下巴,望着远方。
“你单位也是这个方向?”陆青予不相信。
“对啊,我们文化馆是这个方向。它和总工会是同一栋楼,我们在楼上,他们在楼下。你们是不是要去总工会啊?”
陆青予哽住了:“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去总工会?”
苏远宸得意地笑:“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你们要去请一位文化界、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做裁判。除了总工会,我想不到你们还能找谁求助?”
陆青予哼哼了两声,算你这个臭老九猜得对吧?
于是三个人两种心思往总工会走。
爷孙俩在前面,苏远宸慢悠悠推着自行车在后面。不过一站路的距离,就到了总工会所在。
这里是几个单位共用的一个地方,以前听说是清朝人留下的校场。
高大方正的石头门柱上左边挂着“南州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牌,右边挂着总工会、文化馆、图书馆、剧院等牌子。
陆青予和老爷子走进院子,找到一楼总工会。
苏远宸没继续跟着他们,上楼去找自己的领导汇报今天的情况去了。
跨进走廊,望着一排挂着小木牌的办公室,老爷子就蒙了。绕了两圈,都不知道他们应该去哪个部门求助?
劳动保障部?工坊不给解决困难职工退休替岗的问题,好像应该去这里。
经济技术部?工坊举行技术比赛,好像归他们管。
女职工部?工坊重男轻女不收女工,好像也归他们管。
……
不管是冉青还是陆青予,都没找过工会。陆青予只记得父亲去世的时候,码头工会派人来慰问过。
办公室内坐着穿白衬衣的工作人员,和两爷孙的灰蓝布如此格格不入。
两个人犹豫半天,苏远宸下来了,还带了一个大约五十多岁,花白头发梳得油光水滑,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灰白色短袖衬衫的男人。
当然,他胸前的兜里也插着钢笔,还是两支。
男人露出笑容,走上前来热情地握住老爷子的手:“这是陆师傅吧!我是文化馆研究室的负责人,我叫沈俊文。”
苏远宸进一步解释:“这是我的上级沈主任,听我说了关于珐琅工坊准备举行学徒比赛的事,有些兴趣。你们愿意和他聊聊吗?”
一听啥啥主任,陆青予知道这是真大佬,麻溜地凑过来也握住了沈俊文的手:“沈主任好,领导同志好。我们需要请名人做裁判,正犯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