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研究过了,这珐琅彩颜料有限,不能实现复杂的晕染渐变的效果,也没法表现层次分明的明暗效果。”
陆青予把下巴搁在桌面上,双手下垂,一点力气也提不起来。
“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里的书店没有景泰蓝图案纹样的相关书籍,我没办法学到精髓,只能靠猜想。”
晕染渐变和明暗效果虽然没听说过,但是听她的描述出来的画面应该是很美的。
苏远宸尽量温和地问:“那你需要什么东西才能设计出好图呢?”
陆青予把脸放在桌上,斜着眼睛看他:“不管你相不相信,我确实很能画画,人物、花鸟、建筑都不在话下。但我画的东西和景泰蓝图纸不一样。
我需要多看看景泰蓝的花纹变化和组合方式,图纸或者实物都可以。如果知道他们常用的花纹和图案变形的套路,我就能模仿出来。”
苏远宸笑了笑:“我明白了,我有你想要的东西。”
“真的?”陆青予如同青蛙一样弹了起来,脸上还粘着一张图纸。
她慌忙把纸从脸上拿下来,眼神灼灼地望着苏远宸。
“嗯,真的。”苏远宸看见她这副模样,愉悦地笑了。
他的笑容好像夏日的清风,但是他的话像厕所的石头。
因为他抬着下巴说:“你求我啊!”
陆青予:爹了个巴子!臭老九!
第7章 其实,你也挺好的
如果是冉青,听到这话,她必然是要把水泼在这人脸上的。冉青的年代,哪个男人敢这么嘴臭啊,不被修理才怪。
但是陆青予所在的82年男性明显更强势,她要进一个工坊几番周折还没成功。
但比起其他男性们,苏远宸已经算好的了,他仅有一些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酸臭味。
想到这里,陆青予的气消了一大半,00后和50后的男人置什么气,差40多年呢!
她的脸色几经变换,终于恢复了平静:“算我求您帮忙的,小苏同志真是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积善成德、大爱无疆,做了好事不学雷锋……”
苏远宸开始听着还挺爽,越听越不带劲:“哎,过了啊!”
“抱歉抱歉,嘴瓢了,我说您是助人为乐的活雷锋!”陆青予眨巴眼。
苏远宸笑着摇头,从包里拿出一个布包:“真是得理不饶人。这个给你,希望有些帮助。”
陆青予接过手里的东西,还挺沉。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个笔记本、一个绘图本,还有一个相册。
笔记本里面记载着景泰蓝工艺、制作过程。
绘图本里画着好些图样,虽然线条歪歪扭扭也不全,但图案都是没见过的。图案花纹里还备注了颜色:红、蓝、黄、绿……
最惊喜的是相册,虽然照片是黑白的,里面的照片是工坊的场景,还有景泰蓝花瓶、景泰蓝盘子、景泰蓝图纸的照片。
苏远宸指着笔记本、绘图本和照片,给陆青予详细介绍:“我给这些东西都编了号,你看这照片是1号,画室的照片,相对应的,笔记本上也有1号。里面写着画室里我看到的场景。
绘图本上也有1号,里面画着我看到的最好看的图案,然后标上我看到的颜色。当然,我没有你们手巧,只能画成这样。
你将就看着,我过几天还要去。当然,你别把这些资料给外人,毕竟还是机密……”
陆青予低头看了好一会儿,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张照片,都是用了心思的。
好像眼睛里面有些湿意。她眨眨眼,好不容易把哽咽在喉咙里的酸涩压了下去。
然后她抬起头,对着苏远宸露出一个由衷的微笑,声音沙哑地轻声说:“谢谢你!”
苏远宸乐呵呵地抬头,看到了一个看起来明媚,却带着无限忧伤的笑脸,心里面突然就揪紧了。
他语无伦次地说:“哎!不客气不客气,帮助群众破四旧,是我们文化馆应该做的。”
陆青予没接话,苏远宸也说不下去了,两个人就这么对望着。
好像有一点点尴尬,苏远宸假装咳嗽了两声,转开了脸。
陆青予看见他的脸红了,然后他用手遮住了脸,接着耳朵也红了。
正在好奇臭老九因为什么脸红的时候,买肉买西瓜的人们回来了,家里热闹起来。刚才的尴尬就这样消散了。
因为有客人,今天中午又打牙祭了。桌上终于有了肉,周素莲还蒸了一条鱼,陆红红的眼珠子感觉都大了一圈儿。
苏远宸客气地夹了一筷子鱼,吃起了白米饭和青菜。
陆青予见他这样,也没劝。她到房间里翻出爷爷珍藏的茶叶,给苏远宸泡了一杯好茶。
苏远宸接过明显香气浓郁很多的茶叶,露出会心一笑。
陆红红咬着肥肉片,嘴巴抹油:“苏哥哥真好看,苏哥哥真厉害!谢谢苏哥哥。”
“别胡说,人家是领导干部,是大老爷”周素莲轻声呵斥。
“哦!苏领导真好看,苏干部真厉害!谢谢苏老爷。”红红口齿不清地说。
“什么乱七八糟的。”老爷子吹胡子瞪眼睛。
陆青予笑倒在桌前。
“还是叫哥哥吧!”苏远宸对陆红红没有架子,非常亲切。
然后他对着陆青予瞥了一眼:“比我小的,都可以叫我哥。”
陆青予刚刚的感激烟消云散,甚至想给他竖个中指。
不论如何,这天是陆青予和老爷子送的恩人。老爷子送了一程又一程,把没吃的西瓜也让苏远宸带走了。
陆青予落在后面,磨磨蹭蹭地走,然后看着他们一高一矮两个背影。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未来。
这样的未来,到底好不好呢?
送走苏远宸,陆青予和老爷子研究起了花纹图案,光是一个云纹,在景泰蓝上就有数十种变化。她试着绘制了一些纹理,越画越觉得传统纹样繁复博大。
可就算画得出来,也不一定能做得出来。她试着掐丝后,又把过于繁复的部分改简单了些。但还是达不到线条纤细,颜色饱满的效果。
可能是铜丝还不够细吧。陆青予看着照片上的掐丝工,使用的薄薄扁丝细如发丝。她捏着自己手里的铜丝,好像还是粗了,明显无法表达图案精巧的细节。
这些是老爷子拜托金属制品厂买的原料,都是不合格的产品。大部分都偏粗,而且粗细不均匀。
等白天大家上班的上班、打零工的打零工。她带着红红把家里打扫干净,给她布置了好些暑假作业。
甩掉这个小尾巴,她一个人上了街。
自从她到了82年的南州市,还是第一次独自出门。
以前冉青作为著名宅女,也喜欢一个人偷摸着出门逛街,从插画的虚拟世界中抽离出来,感受一下人间的烟火气。
陆青予的家住在城边,远远就能看见明清时期留下的老城墙。出巷口往东,就是进城,往西就是出城。
巷口的招待所是附近最高大的建筑,吸引了不少人流。所以面前这条街自然而然成了商店街,沿街的房屋开辟成了门店,售卖着粮油、布匹、百货、糖果、五金等。
不时有人流连忘返,但没什么人买。大家兜里都没什么钱。
路过琳琅满目的商业街,再往西是朴素寂静的大院街,穿过城门洞,人越发稀少,是几个大工厂和员工住宿区。
再往城外是一些低矮的房屋和摊贩,偶尔农村的村民会带着更加便宜的水果、蔬菜前来。于是,这里自然而然成了集市。
集市里有一家铁匠铺,黑色的锅炉没有火星,冷冰冰地立在墙角,灰黑的墙壁挂着镰刀、斧头、菜刀、锄头、剪刀。
“有人吗?”陆青予在店门口对着黑黢黢的店铺里喊着。
里屋出来一个姑娘,大约20来岁,高大健美,穿着白色与红色相间的格子衬衫,剪着飒爽的短发,让人眼前一亮。
“女同志,你要买什么刀?告诉我就行,我爹出门送货了。”
“我不买刀,我想把这个铜丝做成更细更薄的铜片,你们能加工吗?我可以给工钱。”陆青予拿出一把铜丝铜片,递了过去。
短发姑娘接过来一看:“这不已经是很细的铜丝了吗。你还要再细?你需要多细才合适?”
“我是用来做掐丝珐琅的,大约需要0.5毫米宽,1.5毫米高,长度1米,2米都行。”陆青予报了一个比较常用的尺寸,更窄更细的,她目前也做不了。
短发姑娘把铜丝放回到陆青予手中:“你这个一看就是大工厂冷轧机做的,为什么不去找冷轧厂?”
陆青予无可奈何的笑着说:“我只要一点点,人家不给做。剩下的边角零头,就这些,我又觉得太粗糙了。想来找找铁匠师傅,碰碰运气。”
短发姑娘露出雪白的牙齿:“那你运气不好,我爹也不会做这一点生意,还麻烦。要拉成你想要的细丝,要好多工序,费时费力,很容易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