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脸皮厚的人说起这些话草稿都不打,陆青予怀疑他以前对自己算是矜持了。
  自从表达出自己如果答应他,一定是因为自己喜欢他。所以他越来越主动,说的骚话越来越多。
  陆青予毕竟是个姑娘,只能甘拜下风。她转身离开:“下班了,快点儿回家吧!”
  “好,那我送你。”苏远宸收拾东西跟着走。
  “我不要你送我,我要跟彭城走,他要去我家见我爷爷。”
  这几天彭城天天见老爷子,陆青予跟在旁边旁听。
  很多不方便在工坊讲的话,彭城都倒给了陆开明。陆青予暗暗心惊这几天的变化。
  旅游局退回荷花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旅游局将外国旅游团全带去了华盛参观,买了不少货架上的产品。
  接下来华盛招工录取名单出来,一次性招了三十个新手,几乎网罗了市里面的艺术青年。还从陶瓷厂、国画院、主编厂挖了十来个老手。
  华盛的老板熊业给公司配了小汽车,外出开会经常带着李长生。既充分展示他尊敬老手艺人的一面,也展示了工厂的经济、技术双实力。
  上面的人对天和工坊内部矛盾并不清楚,只知道天和工坊改革不得人心、做得不好,搞得单位四分五裂、人才流失严重,
  于是,华盛得到了很多原本会交给天和的订单。
  “我去跑了三趟,他们才给了我们一个景泰蓝手玩瓶的订单,一套200块,总共50套,算下来才1000块钱。”彭城捏着手指骨。
  “上次工坊离开的人太多了,他们怀恨在心,四处说我的坏话,颠倒黑白。上级现在对我很不满,我试着解释了,感觉他们不相信。
  整个轻工局的人都认为我假借改革之名,清除异己、霸占工坊,手段毒辣根本不给人活路,包括资格最老的工匠。”
  “解释不清楚就不解释了!”陆开明劝道。“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你能怎么办?你现在要解决没有收入的问题才是正道。这个月你还有1000元的订单收入,下个月呢?”
  陆青予插话:“我的六个花瓶都做完了,把货发了能拿到钱吧。”
  彭城叹气:“前面三个花瓶的钱收到了,剩下一个摆在工坊做样品,现在退回来一个,最后这一个看能不能拿到钱吧!”
  “如果拿不到钱会怎样?”陆青予关切地问。
  五十多个人的工坊,一个月工资加成本最少也要用掉五六千,花瓶挣的钱最多维持1个多月。
  彭城深呼吸:“改制后我们工坊是自负盈亏了,这两个月给工匠们涨工资、整理车间、宣传招工这些事儿,把存款钱快花完了。
  这个月发完钱,下个月可能紧张点儿。我和于方林商量好了,我们师兄弟几个这个月就不领工资了,节约点算点。明天我去联系下以前的客户,看能不能拿到订单。”
  “彭城啊,我退休吧!”老爷子放下烟斗。“反正我在家休息,就不拿全工的工资拖累工坊了。我在工坊六十多年了,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垮了。”
  “我的工资奖金也可以不发,工坊现在也是我的家。”陆青予马上表态。
  “那不行,你们家四口人,就指着你们两人的工资过日子。就算师叔退休,也该按照标准领退休金。青予的奖金可能真要缓缓,可工资再不发我成什么人了。”彭城拍拍陆青予的肩膀。
  “心意我领了,再穷也不能克扣小姑娘的钱。你帮忙多想想办法,看看我们工坊怎么走出现在的困局才是真的。”
  陆青予望着老爷子,老爷子点点头:“行吧,先这样,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你抓紧找上级要订单,我和青予抓紧复制一些常用物件的图纸。要不等订单来了,没有适合的图纸加工。”
  第98章 出不了口,那就内销吧
  陆青予和苏远宸用了三天时间将外宾服务部陈列所有的景泰蓝精品拍了一遍。苏远宸周六送来洗好的照片,满满当当装了二十个信封。
  随意抽出几张照片,每个器物都拍了全身像1张,正反侧面各1张,特写2—5张。花纹颜色比手绘清晰还原多了,大大省去了陆青予复制图纸的时间。
  苏远宸拍照手艺不错,废片很少。
  “你这手艺可以开照相馆了!”陆青予赞美。
  她喜滋滋地将图片进行分类,再用牛皮信封装在一起,写上序号、生产年份和创作者等信息。很多信息不全,还要把信封带回家请老爷子回忆。
  “可以啊!我开相馆,你要来当助理吗?”苏远宸顺嘴说着。
  “我就不了吧!”想起上次苏远宸教她拍照,两个人挨得这么近,让人面红心跳。
  “下周文化宫的课就开始了,他们这次招了很多班,有很多学生。叶主任告诉我,希望我帮忙推荐专职做管理工作的老师。你愿意来吗?属于文化馆的编外编制。”
  苏远宸试探着问。“我听说天和现在被华盛打压得厉害,彭城四处求人。”
  陆青予低头没说话,手下的动作不停。
  “如果天和不行了,你别担心,会找到工作的。”苏远宸说出自己的想法。他知道陆青予喜欢独立,不会说出让她不上班养她的话。
  陆青予抬头,苏远宸收起了嬉笑的样子,特别真诚,是真的担心她和工坊的未来吧。
  “谢谢你!只要天和还在,我不会走的。我是真心喜欢景泰蓝,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陆青予微笑起来。
  “我不会让天和工坊垮的,她是我爷爷奋斗了六十年的地方,也是我的家。无数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创下今天的好局面。
  既然上帝给我关上了门,那我走窗户就好了。就算把窗户也关了,我也能打个洞出去。”
  陆青予嘻嘻笑起来,带着点狡猾和无畏。
  在苏远宸看来,她有一种奇妙的能力,让你不得不相信她。他对她有些期待:“好,我拭目以待!”
  工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危机,大家有订单的时候做订单,没订单的时候复制外宾服务部的畅销款。
  年轻人在殷丽的组织下学习,慢慢上手。外人看来,工坊还是原来的样子,岁月静好。
  只有几个彭城信任的人知道工坊现在的运营情况。
  全面市场化后,上级给予的一切一旦取消,工坊没有任何生存能力,所有人吃饭都成问题。
  彭城的压力越来越大,他在外面四处碰壁。不仅他没有好消息,吴忠和王敬国也没好消息。
  周定富被免掉了主任的职务,座位摆在特级车间门口,接受车间所有人监督。
  现在由陆青予这个副主任代管档案室。她刚把档案室的照片资料整理好,就看见彭城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陆青予思索片刻,敲开了彭城的办公室门。
  彭城抬头看见她,招招手:“青予啊,档案整理好了,有什么事儿吗?”
  “我有一些想法,可以和您说一说吗?”陆青予走进来,彭城让她坐下说话。
  “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彭城强颜欢笑。“只要是能帮助工坊的,我都可以试试。”
  “彭经理,既然我们得不到出口的订单,为什么不打开自己内部的市场呢?”陆青予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
  本来工坊的经营轮不到她管,但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拿不到订单的工坊迟早要完蛋。爷爷努力一辈子的地方,她不想看着它这么快就倒闭了。
  “内部市场?你是说把景泰蓝卖给国内的人。”彭城笑了起来。“哎,我理解你想帮忙,但是国内现在大家平均工资才6、70块,我们这个东西动辄上百,谁买得起?
  上次年货市场,只有几个华侨买了大件,剩下都是看热闹的。”
  “当时展出的几块钱的小物件不也卖了很多出去吗?我记得大家做的梳子、胭脂盒、杯垫、笔筒、首饰盒什么的,挺畅销的。”
  陆青予当时卖了三十个首饰盒,拿了一笔小小的奖金。
  “可现在不是年货节,我们到哪里去卖这些小东西?商场可不会采购这些没什么销量的东西。”彭城叹气。
  “我们可以摆摊儿啊!”陆青予想起自己刚到这个世界时,就是靠着卖珐琅小镜子赚取生活费的。
  “摆摊儿?”彭城犹豫。“这么精致的手工艺品,摆在地上?这可是以前皇家御用的东西,太丢份儿了吧!老祖宗看我们拿好东西摆地摊,不会打死我吗。而且,地摊货都便宜,更赚不了几个钱。”
  “我们不追求高利润,追求薄利多销。就算每个小物件只赚1块钱,卖出去100个不算什么,1000个呢?总比现在没有订单,也没有旅游团来得好。”陆青予点出彭城最忧心的事。
  彭城瞬间无语,陆青予真是戳到痛处了。因为没有高额订单,他的头发都白了好多了。
  “旧时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我觉得景泰蓝不光是出口创汇、为国争光。如果能到人民群众的家里去,才是传统艺术真正的推广和传承。您说对吗?”陆青予笑盈盈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