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如今拿了这大工匠称号,我知道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这把老骨头还可以活几年,只要还有力气,就会继续教那些愿意学的年轻人,让咱这景泰蓝手艺永远亮堂!
今天我太高兴了,真没想到领导看重我,大家看得起我这个老头子,谢谢大家支持我们天和。师傅啊,您当初给选择天和这个名字,到今天终于实现了。师傅啊,天和不会在咱手里断了根儿的!”
徐以林握着老爷子的手:“陆师傅,您做出的贡献,你做的作品,人民群众都看着呢!我已经和彭厂长商量好了,把你们三兄弟做的象鼎,放在政府接待室里。让每个来南州市的人都能看到,我们南州最顶级的艺人做的最顶级的作品。”
老人听完这话,像个孩子一样大哭起来,师兄弟们一块儿做的象鼎,终于被官方认可了。
回想这些年,天和从一个师徒四人的小作坊,到天和工坊,再到工厂,这六十年过得好漫长,这六十年过得又好真快!
哭完后,老人又像个孩子一样笑了。今天是胜利的,是光荣的,是幸福的。
在陆开明的哭声和笑声中,掌声、歌声、欢呼声响起。
陆青予眼含热泪飞奔上前,和老爷子紧紧拥抱。
李长生第二天看到了陆开明的领奖感言和徐市长关于象鼎的发言,他拿着报纸,一动不动,很久都没有翻面儿。
李老娘瞅了一眼:“有什么好得意的,他能有什么好作品,这群人眼瞎了才选他当什么大工匠。要我说,老头子你可比他厉害多了。”
李长生甩开报纸:“你懂什么!这是要变天了。”
“啊?那我们儿子,正林他?他会不会出事?”李老娘惊慌起来。“我可告诉你,我们就这一个儿子。无论如何,你不能不帮他!”
“帮他,你还要我怎么帮?从小到大,我给他擦了多少次屁股?”李长生声音也高了。
“当初不是为了保住他,我会拼命挤兑陆巡几个离开工坊。现在如果不是为了他,我何苦要拼着一把老骨头去创办华盛,还要听熊业的话。”
“你什么意思!不想帮忙。”李老娘把围裙一脱甩在地上。“你不要儿子,我要!我去哭、去闹。谁敢动我儿子一根汗毛,我就和他拼命。”
“站住!”李长生站起来大吼一声。“你如果还要你儿子活,就不准再闹了。他现在牵扯的不仅是管理问题,还有刑事案件。”
李老娘被吓呆了,呜呜低泣起来。
李长生重新坐回座位,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很多画面,直到六十年前。当时他在旧社会的街头流浪,是个没有名字的小乞儿,是师傅把他捡回了家。
大师兄彭耀祖给他做饭添汤,二师兄陆开明给他洗澡穿衣,师傅给他取名李长生。让他继承了师傅的姓,希望他长久安生。
后来他学艺、长大、娶妻生子。他只有一个儿子,想要把自己幼年缺失的爱和物质都给他。
慢慢地,李长生变了,李正林也变了。
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第157章 准备好份子钱吧
表彰结束,八月底将迎来两场结婚礼、两场订婚礼。
两场结婚礼自然是邓思诗和殷丽,两场订婚礼属于罗斐和陆青予。
因为罗斐的缘故,乔万里非常殷勤的做起了吴准和陆青予之间的桥梁。
在陆青予、彭城再三邀请,乔万里、罗斐的反复游说下,吴准动摇了。
这次华盛参加全国展览的《荷藕长盛》是吴准亲手塑形制作的。当初他还为华盛终于有了高规格的设计能力感到高兴。为此,他使出了浑身解数和最高技术,制作了这件作品,指望着能一举夺魁。
可谁知道李正林一行回来后,吴准这才知道这是陆青予给天和设计的公司徽记,其中造型注册了商标,镂空制作法申请了专利。
这件参赛作品被现场揭穿了抄袭行为,李长生没办法只有加上设计师陆青予的名字,然后灰溜溜的回来了。李长生在上海还在怀疑孙信和天和有勾结,后来发现侯镇的嫌疑更重,可他已经连夜离开上海去了首都。
陆青予回来后,李正林还没来得及调查事情的真相,就被轻工局和公安先后带走调查。
华盛出了这样的丑闻,熊业十分震怒,可他也没机会找孙信、王健康俩人核实这作品是否是陆青予设下的陷阱。然后他就被轻工局的局长程适约谈了两小时,拿回了一大叠整改通知。
上级要求工厂必须调整工作方式,降低工作强度,不得超时或变相超时工作;必须保障工人的工资收入和福利;招工时必须接纳女工人,不得搞性别歧视;产品必须是工厂原创,不得搞抄袭和简单借鉴……
这一拳拳重击下去,华盛从上到下各部门都被锤了。工会占据上风,规范生产流程。可设计部门才建立一年多,根本无法突破创新;变更后生产部门老工匠少,新工匠多,按八小时工作时间,华盛的生产优势不再。
两个重要部门跟不上,被天和超过取代,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最终让吴准下定决心的,是李正林被辞退,李长生被退休。这一切更说明李长生一贯坚持的方法是错误的,他本人也是他们的帮凶之一。
偷盗抄袭、压迫工匠,只把景泰蓝当成赚钱的工具,忘掉了手工艺人对传统工艺传承的责任。
一旦发现自己错得离谱,吴准惭愧不已。他再也没法面对他的师傅李长生,更没办法面对单纯的工匠们。他悄悄留了一封信在办公室,离开了华盛。
彭城亲自开车去了吴准的家,把他的工具都装上了车,拉到了工厂车间里:“既然觉得对不起工匠这个名字,只要你手艺还在,重新开始将功赎罪吧!”
听说吴准去了天和,和他关系好的工匠纷纷辞职转到天和。天和接纳了不少工匠,华盛面临了当初天和想同的危机。设计部门瘫痪,生产部门人员流失……
天和珐琅工厂喜气洋洋,大家伙儿热火朝天的帮忙搬东西,重新布置工位。
原来一楼的两个车间分割成了四个车间,分别由于方林、张少坚、吴准和殷丽担任。
殷丽被这责任和荣誉吓得变了脸色:“我我我,我不行!我手艺不如黄玉琴,聪明不如罗斐。为什么是我?”
几个姑娘齐齐笑道:“因为你最讲义气,最会照顾人,组织能力最强。”
彩虹屁最动听,殷丽也忍不住嘿嘿笑着接纳了。
二楼的特级车间改为学术研发室,专门给陆青予搞研发和培训用的。在她的观念里,传统技术就应该开放,激发更多人学习和创新。
所有的设计师和工匠重新分配,去了不同的地方工作。
陆青予选了陈鉴负责研究室,然后把新接到一大堆订单工作丢给他,自己关在工作室设计邓思诗和殷丽的婚服首饰。
两个姑娘选择集体结婚,为了区分新郎新娘,邓思诗选择了白色西式婚服,殷丽选择了红色中式婚服。
陆青予为邓思诗配套设计了银色的鸽子作为首饰,为殷丽设计了金色的凤鸟作为首饰,传统的景泰蓝深蓝色点缀其间。华丽典雅不浮躁,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
等看到两人现场穿戴起来,当下就有人找天和签定订单。平时再穷再节俭,婚礼也是舍得花钱的。王敬国酒也不喝了,和吴忠开始现场办公。
殷师傅把女儿嫁出去了,高兴得泪洒酒席。邓师傅拉着他哭笑不得。
殷丽的新郎章同高兴地像个傻子一样,来人敬酒就喝,很快就醉倒了。
邓思诗的新郎夏斌杰也没好到哪里去,端着酒杯说着胡话。他现在是无线电一厂的技术员,参与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研发,和邓思诗多年的情侣修成正果。妥妥的事业爱情双丰收。
大家活儿乐呵呵把新郎新娘欢送了,继续吃喝。
不知道是黄玉琴开了窍还是陈鉴死了心。两个人从上海运送屏风回来后,关系好像亲密多了。两人始终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偶尔拉拉小手,红红小脸。
陆青予为两个人的变化感到高兴,她的朋友们应该都有美好的结局。
今天最开心的人是彭城,作品获得大奖,工匠获得殊荣,挖角得到大师傅,工厂转型成功。今年的天和在设计、生产、经营、培训上形成了一条龙,一跃成为南州市轻工业的领头羊。
今天还有年轻的工匠们开花结果,人才辈出。所以,他又喝醉了,最后被王敬国和吴忠架着抬走。
陆青予没喝什么酒,她背上行李和苏远宸来了一趟订婚旅行。
介于帮忙筹备两人婚礼和罗斐订婚宴的劳累,陆青予的订婚一切从简。
两人定了凤来朝一桌最昂贵的席面,将两边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个便饭,就算完成了仪式。
苏远宸觉得如此简陋过意不去,不能彰显他的心意。可陆青予只想睡觉休息。这半年来,先忙着做作品,再忙着坑华盛,接着忙婚礼,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