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叶答应性子宁折不弯,让她承认使用朱砂是为了争宠,还真是为难她了。”
丹珠脸色变得凝重:“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到弘晟和慧安,咱们不能一直这样被动防守,必须再想个办法,彻底解决叶澜依这个人。”
一个能让动物听其号令的驯兽师,本身还是一个功夫不错的女子,万一发起疯来,可真是棘手。
安陵容盯着院外正在切磋的灵芝和娜木燕,陷入沉思……
咸福宫,甄嬛拿着那串朱砂项链,暗恨自己人又被安陵容算计了一次。
“敬妃姐姐,你从宫外找朱砂项链的事情为何不跟我说?我那里就有朱砂手串。”
冯若昭脸色苍白的厉害:“这哪是项链的事情?皇上分明是因为那些迷情药迁怒到我身上。”
甄嬛也知道敬妃说的是实情,可还是觉得遗憾。
“若只是那些药,皇上最多卸了你的职权,就是因为这串项链,他才降了你的位份。”
不怪甄嬛心疼,冯若昭的皇贵妃之位,是她明知道惹了皇上忌讳,也要去争取的,现在说没就没了。
“敬妃姐姐,我不是怪你,我只是觉得你最近与我生分不少,咱们姐妹多年,有什么话不能摊开来说?”
冯若昭脸色更白了,那日胧月从永寿宫回来,就发了高烧。
烧的糊里糊涂的时候,胧月竟然说了一句:“不要救十七叔,弘曕……”
冯若昭吓得魂飞魄散。
沈眉庄的事情爆发后,冯若昭偶尔会想到同样早产的弘曕和灵犀,但是也没有想太多。
因为温宜的原因,齐月宾跟安陵容越走越近,让冯若昭对她很不满。
在她看来,甄嬛帮齐月宾打垮年世兰,还让她得到温宜,齐月宾却因为甄嬛被禁足,就跟甄嬛的对手安陵容格外亲近,这是背叛!
有一次,在路上遇到齐月宾,冯若昭没忍住,质问齐月宾有多久没去看望过甄嬛了。
齐月宾眼神悲悯,最后让她为了胧月好好留在咸福宫,不要去掺和安陵容和甄嬛的争斗。
这话让冯若昭十分生气,她本想再说几句,齐月宾就离开了。
这件事她一直没放在心上,直到胧月说出这句胡话,冯若昭心凉的就像在冰里泡着。
胧月发烧的时候,冯若昭甚至不敢请太医,生怕她再说出什么话,只让如意去太医院拿退烧药。
可胧月一直没有退烧,冯若昭没办法才找了赵太医。
幸好,胧月没再说什么。
胧月醒来后,冯若昭试探地问过她,胧月眼神里的惶恐让冯若昭不敢继续问下去。
那件事,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冯若昭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糊涂了。
这几年,安陵容处处压在甄嬛上面。
可她却总是觉得,甄嬛能以废妃之身被赐姓接回宫,这恩宠在整个后宫都是独一份的。
她怎么就忘了,皇上对安陵容的恩宠,何尝不是独一份?
这满后宫,能荫泽母家,让一个小小县丞一跃成为知府的,只有一个安陵容。
冯若昭眼圈有些发红,她真是糊涂,她为什么会认为皇上对甄嬛才是爱,对安陵容有宠无爱呢?
安陵容从最开始承宠之后,除了因不祥之说被困延禧宫外,一直恩宠不断,即便偶有被冷落之时,也能很快复宠。
宫里几乎人人都比她出身好,可别人的得宠只在几日之间,哪怕是早前的沈眉庄,靠镯子复宠,也不过是那一晚罢了。
只有甄嬛和安陵容,不仅恩宠不断,每次盛宠都能连续数月甚至数年。
没有爱,何来宠?
可惜,她明白这个道理太晚了。
冯若昭早前想的是,甄嬛宫外的势力不如安陵容,所以得加强宫内的势力。
只要丹珠没了协理之权,这六宫的宫权就都在她们手里了。
所以,她才在六宫事务上处处为难丹珠。
可丹珠的宫权没夺下来,她自己的宫权反而没了,她也不是皇贵妃了。
齐月宾说的对,她不该掺和安陵容和甄嬛的争斗,可她现在退出,还来得及吗?
甄嬛等了好一会儿,都没见冯若昭说话,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
“敬妃姐姐,你怎么啦?”
敬妃心里慌张,拿过朱砂项链,扯出一个笑容:“今天事情太多了,我累了。”
甄嬛不敢置信地看着敬妃,良久,才温声说:“那姐姐好好休息吧。”
甄嬛离开后,敬妃看着从里面探出头的胧月,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春禧殿,叶澜依盯着[团绒]和[团球],[团球]是她为松狮犬起的名字。
阿绿有些委屈地看了叶澜依一眼。
“小主,皇上怎么能一下子把您降到答应了?”
叶澜依从妃位一下子将至答应,连封号都没了,她自己半点不在乎,阿绿却难过的不得了。
叶澜依冷冷地瞟了一眼阿绿,面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阿绿知道她家小主的脾气,赶紧行了一礼离开了。
叶澜依伸了伸手,[团绒]和[团球]双双依偎在她的腿边。
她的眼神暗了一下,皇上她是一定要杀的,任何伤害过王爷的人都得死。
六阿哥也必须要登上那个位置,将来为王爷平反。
敏郡王和七阿哥,都不能挡住六阿哥的路。
叶澜依可以毫不犹豫地对敏郡王出手,是因为敏郡王是成年人,只可惜敏郡王居然逃过一劫。
敏郡王不在宫内,叶澜依也很难再找到出手的机会。
况且,敏郡王对六阿哥威胁不大,反而是七阿哥,皇上对七阿哥实在不一般。
可七阿哥还不到五岁,叶澜依并不想杀一个孩子。
到底要不要对一个孩子出手,叶澜依有些举棋不定……
第176章 请将微臣革职查办
皇上因为朱砂和搜检六宫一事,脸色阴沉了好一阵子。
这件事朝堂上的大臣也有所耳闻。
皇上五十八岁了,虽然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不少,也不似先皇那般眷恋女色。
但后宫争宠的手段防不胜防,这万一……
朝堂上,张廷玉、鄂尔泰等人一再提及早立太子之事。
雍正都置若罔闻。
这日,雍正竟将弘曕和弘晟两人带到朝堂之上。
两个孩子一个六岁多一点,一个还不到五岁,看得张廷玉等人在心里哀叹连连。
就算皇上能活到先皇的年纪,这两个也不过都是十几岁的少年郎。
“启禀皇上,皇上春秋虽盛,但国本不可不早立,皇上诸子之中,敏郡王最为年长,臣请立敏郡王为太子,为皇上分忧国事。”
鄂尔泰的话引起一阵低语。
敏郡王年纪合适,可他还是最适合在兵部挂个闲置,偶尔去造造兵器最好。
朝臣们都明白,鄂尔泰并非真的请立敏郡王为太子,只是想逼皇上表态罢了。
雍正看了眼左边的弘晟,又看了眼右边的弘曕。
“本朝立太子从未按长幼之分,只看皇子是否贤能。”
张廷玉叹了口气,看来皇上是认定了这两个小阿哥了,他冷眼看着坐在皇上两侧的两个小阿哥。
一看都是很好的储君人选,只是实在年幼,尤其是七阿哥,在宫外都还是不到启蒙的年纪。
“启禀皇上,敏郡王天赋在刀弓之上,于读书一道所欠良多,臣以为诸皇子之中,六阿哥和七阿哥均聪敏过人。”
“启禀皇上,六阿哥和七阿哥年幼,怎能担此重任?不如敏郡王更好。”
……
众朝臣议论纷纷,站在朝臣中间的敏郡王,不停的翻着白眼,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他不适合当皇帝。
再说,当皇帝多累啊,他才不干呢,他还要跟静怡再生个像慧安那样白白软软的小姑娘呢。
敏郡王白眼翻的让张廷玉又叹了一口气。
敏郡王实在不堪大任,两个小阿哥无论哪一个,都比他合适。
“皇上,纯贵妃和玉妃都出身不高,不可母仪天下。六阿哥和七阿哥再是聪敏,但主少母壮,纯贵妃或是玉妃,一旦成为太后,必然把持朝政,牝鸡司晨。玉妃曾在宫外修行,惹人非议,纯贵妃母家强势,有外戚干政之忧,这两人都不宜为太子之母。”
纯贵妃母家不算显赫,但却一直蒸蒸日上,相比较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安家有钱,安陵轩又得皇上器重,不满二十就已经是三品官,还身兼数职,这是皇上十分器重,才会有的待遇。
张廷玉说纯贵妃母家强势,不是虚言。
雍正看着张廷玉:“以你之见,你对六阿哥或是七阿哥为太子无异议,只是担心纯贵妃和玉妃?”
张廷玉:“臣以为主少而母壮,比如吕后、武氏一流祸乱朝政。六阿哥和七阿哥年幼,必然依赖生母,若皇上想立六阿哥或是七阿哥为太子,请皇上效法汉武帝,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