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第202节

穿到七零年代当军嫂 第202节

  西边的三间,格局和东边三间一样,屋里的摆设也差不多。
  许笛把原来的家具,能用的,都搬过来了。暂时用不到的,就放到东西厢房了。
  天黑之前,许笛灭了火,锁门回去了。
  家里要带走的东西,陆续的收拾出来了,最多的是三个孩子的东西,厨房里的吃的,用的也不少。
  第二天,吃过早饭,许强开着小型运输车过来了。
  “姐,都要搬什么?”
  “客厅里的东西,都要搬过去。”
  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真是不老少。
  张朝阳联系不上,林薇昨天打电话,她们今天过来,张朝恒家的孩子生病了,他过不来。
  其他人,许笛没有告诉,不能总麻烦别人。
  刚搬了一趟,王姨一家和张朝朗他们一起到了。
  “钱姨,你们这一走,我还真不习惯。”
  “小兰,你休息就带孩子过去玩,地方大,还养了鸡。”
  钱奶奶在这住了几十年了,从小平房住到这栋楼房。
  突然离开,她也有不舍。
  不过,钱奶奶这辈子,经历过太多的离别,已经能平淡的接受了。
  有梁大哥和张朝朗两个劳力的加入,东西很快就搬完了。
  “走吧,上车,今天天气暖和了,我拉你们过去。”
  “车开起来就凉了,我和朝朗坐车过去,妈,你们带着孩子,坐公交车。”
  梁博把他家安康从车上拽下来,这孩别看已经十一岁了,一年感冒的次数可不少。
  许强开车走了,剩下的女将,带着孩子,去坐公交车。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地方。
  许笛她们进院子的时候,东西都搬下来了。
  “许笛,许强先送车回单位了,一会再过来。”
  “好,知道了。我去烧水,你们随意看看。”
  许笛也顾不上别的,大门关上了,开始点火,烧水。
  炉子着了,水烧上了。
  许笛和吴姨把两个灶台点上,架上木头绊子,也不用看着。
  去仓房,把报纸搬过来,先把炕铺上,热乎,比坐在椅子上舒服。
  有吴姨帮忙,弄的也快。
  “小笛,你别说,这炕席一铺上,还真不错。
  以前在农村,家家都是这样的土炕,有的人家,没有炕席,直接铺的麻袋片子。”
  “嗯,我听我奶奶说过,尤其那三年,是真的难。”
  许笛手脚麻利,又有吴姨帮忙,没一会,两个炕都铺好了。
  “行了,一个抹布,擦擦灰就行了。”
  许笛下了炕,去东边找盆。
  “妈妈,鸡下蛋了,下了好几个!”
  “好多蛋,好多蛋!”
  “许姨,我们捡了十个蛋,有三只鸡没下蛋。”
  梁安康最大,他已经上小学了。
  “安康,十三只鸡里面有三只公鸡,不能下蛋。”
  许笛乐了,这孩子分不清公鸡和母鸡。
  “哈哈……大儿子,闹笑话了吧?”
  “安康哥哥,公鸡有红红的大鸡冠子。”暖暖认识公鸡,知道公鸡不能下蛋。
  “公鸡打鸣,喔喔喔……”
  圆圆学的还挺像。
  “好了,一会,咱们炖一只公鸡,放点榛蘑,小鸡炖蘑菇。”
  过年的时候,许勇寄过来的榛蘑还有不少。
  “我要吃鸡冠子,好吃。”
  圆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看着安康,鸡冠子三个字说的格外大声。
  小小少年,有些不好意思了。
  轩贺听着圆圆的话,也不自觉的笑了,还不忘了看一眼晨欣和梁家的小不点。
  大伙参观了一圈,开始帮着搬东西。
  洗衣机放东耳房了,缝纫机放在最西边房间的窗户前面,电视机放客厅,收音机放五斗橱上了……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也就归置的差不多了。
  当然了,琐碎的事情,需要晚上再说。
  王姨和钱奶奶坐炕上聊天去了,许笛去杀鸡,林薇和严芳芳看着孩子。
  大大小小八个孩子,在院子里吵吵嚷嚷的,真是热闹。
  “许笛这房子买的不错,看的我都想住平房了。”
  “严姐,许笛这房子是个例,宽敞,明亮,最重要的是有下水,上厕所不用去公厕。
  你看看,一般的四合院,哪有这么好,上厕所不方便,一个院子,住了好几家,一天到晚吵个不停。”
  林薇家以前住的就是大杂院,她是够够的了。
  “也是,这样的院子可遇不可求。”
  严芳芳想想也是,她娘家那边的四合院,都成了大杂院了。
  一天到晚,矛盾不少,谁家都没有秘密。
  整个院子,因为多了不少人,显得很有生气。
  第213章
  七八年的三月份,许笛意气风发的走进京大的文学院,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昨天晚上,已经开过班会了,许笛已经抄了课程表。
  她们班的同学,大体分为三类。
  年纪最大的老三届,已经三十出头了。这一两年毕业的,才十七八岁。剩下的就是她们这样,不大不小的,工作,下乡几年的青年。
  不到三十人的班级,形成了老中青三个年龄梯度。
  昨天开班会的时候,许笛还有点恍惚,所以,对于班里的同学,她真没记住几个。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了一通,教室已经到了。
  许笛到的不早不晚,教室里零零散散的坐着十多个同学了。
  找了一个离黑板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下,第一堂课,也不知道老师是男是女?
  “你好,你在哪个寝室,怎么没看见你?”
  许笛被人从身后拍了一下,她回头,看见和她说话的女同志。
  “你好,我没住宿舍,家里孩子小,晚上离不开我。”
  许笛不是特别会社交的人,与人来往,大多数处在被动的位置。
  “我叫刘云,回城知青。”
  “许笛,之前是工人。”
  刘云说话嗓门有点大,还略微带点口音。
  “那你挺幸运,没去下乡。我在东北待了八年,十七岁去的,二十五岁才回来。”
  刘云虽然坐着,但是,许笛能感觉出,她个子要比自己高。
  “这么久,能考回来,你也挺厉害的了。”
  许笛现在坐在大学的教室里,心里也是忐忑的,她不知道自己能学成什么样,她并不聪明。
  “一般厉害,我这么多年,坚持不结婚,就是为了回城。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结局是好的,这不,我回来了。”
  刘云的这个笑里,有太多的心酸。
  两人萍水相逢,算是第一次见面,刘云说的有点多。
  可能是她想说一说,也可能是一时脑子不运转了。
  总之,说了一些,她自己停住了,老师进来了。
  许笛也聚精会神的听课,知道自己不聪明,就要努力学习。
  奶奶说了,她要想留校,学习成绩要好。
  许笛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要求,先努力学习。她知道,不努力,就一定不能达到要求。
  一上午,许笛她们上了两堂大课,下午还有两堂大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