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39节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339节

  玩够了,雁来立刻回城去换衣服。
  该说不说,漠北的天气跟长安比起来,还是有些寒冷的。也就是玩家,身强体健,能扛得住冻。至于雁来,虽然五维属性已经快拉满,身体也早就数据化,但她又不是玩家,还是需要保重一下的。
  换完衣服出来,可敦城那边就有人来请她,说是准备了接风宴。
  这雁来当然是却之不恭了。
  ……
  虽然还是会为过去的事伤感,但当下和未来才是更重要的。所以雁来到了可敦城,就见所有人脸上都已经消去了之前的伤感,显露出真心实意的欢喜。
  这样轻松惬意的氛围,这样纯粹无比的喜悦,可敦城已经很久——不,是从来没有过。
  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雁来脸上也渐渐带上了笑意。
  可敦城虽然只是和亲公主起居之地,但人口和规模已经能比得上大唐的一个小县城,自然也有负责管理城内事务的机构。
  城里现在能做主的有三个人,一个是咸安公主身边的女官岑容姑姑,一个是公主府的长史何瑛,以及护卫统领季武。这三人不仅是可敦城的管理者,同时在大唐和回鹘也都是有品阶有官职的。
  所以哪怕咸安公主去世,雁来也不知所踪,这两年来他们依旧将可敦城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回鹘人敢在这里乱来。
  但一年两年能这样,十年八年却不行。
  三人心里都清楚,他们这一批既回不去大唐,又无法融入回鹘的人,是没有未来的。哪怕将来大唐又送来新的和亲公主,对方也会带来新的人手,不会再用他们。
  现在雁来回来了,而且带来了他们已经自由了的好消息,三人的欢喜不仅是为现在,也是为将来。
  有雁来这位小主人在,不论是留在这里还是回大唐,他们心里都有了底。
  所以上午见面的时候,他们的心态还是牵挂她的长辈,但晚上的接风宴,就是作为属官迎接上级了,因此处处都以雁来为先,连称呼也跟其他人一样,统一成了“雁帅”。
  这一点微小的变化,郝主任比雁来更早地察觉,不由在心里感叹,那位咸安公主真是太难得了。能培养出这样的属官,她本人的智慧和才能一定也十分出色,可惜……
  接风宴的菜品算不上丰盛,毕竟冬末春初的回鹘,实在找不出多少食材来。即便如此,可敦城这边还是使劲浑身解数,做出了一桌大唐风味的宴席。
  当然了,说是大唐风味,但其实大唐受胡风影响也很重,像是烤羊之类的菜色两边都有,所以比较难得的还是野菜、蒸鱼和作为主食的米饭。
  野菜就是白天在城外采的,大米是城里自己种的,蒸鱼是北方大湖里的出产,个头不大,但味道十分鲜美。
  虽然是接风宴,但吃饱喝足,叙过情意之后,话题到底还是转到了之后对可敦城众人的安排上来。
  毕竟这才是大家殷切关注的。
  雁来也不绕弯子,给他们介绍了一下两边的情况。
  大唐现在到处都在改革,正是用人之际,回去当然很好。但如果在大唐已经没有家人,或者习惯了回鹘的生活不想回去,留下也是很好的选择。毕竟雁来要治理回鹘,正好需要这些信得过、又足够了解回鹘的自己人。
  “不过这些都不用着急。”分析完,雁来又道,“我还会在这边待一段时间,慢慢考虑就是。”
  三人对视一眼,心下都有了计较。
  虽然雁来肯定不会亏待他们,但他们也想替她做点事。三人唯一的优势就是对回鹘的了解,既然雁来要将回鹘纳入自己的地盘,而不是再立一个回鹘可汗,或者交给大唐朝廷去处置,那他们当然要选择留下来。
  不过他们也没急着表态,毕竟听雁来的意思,以后是要跟天兵共事的,那趁这段时间接触、了解一下也好。
  因此只说,“雁帅留下,是要先将回鹘这边安顿好吧?有什么用得上我们的地方,但凭吩咐。”
  雁来闻言笑道,“说到这个,正好有件事要请你们帮忙。”
  ……
  宴席上的菜是一早就上齐了的,但是吃饭的时候、说话的时候,雁来眼看着玩家一趟趟过来,在门口探头探脑,就猜到她们可能又要搞事了。
  不过等到宴席终于结束,玩家兴冲冲地将三层的大蛋糕推出来时,她还是有些吃惊。
  “这……”雁来站起身,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们也是白天才听说,今天是雁帅的生辰。”推着蛋糕车的玩家笑眯眯地说,“这是我们那边过生日时吃的点心,雁帅也尝尝。”
  雁来一开始是真的忘了这个,不过之前想起上巳节,想起李贺,想起去年的节日是怎么过的,自然也就想起了白真珠等人煮的长寿面。
  但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大唐,雁来都不是能理直气壮跟别人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求祝福、求礼物”的那种人。
  提到这个,玩家还有些怨念。
  雁帅也太不把她们当自己人了,去年居然提都没提,要不是之前扫墓的时候,可敦城这边的人说起,她们还不知道日子居然凑得这么巧。
  而且算一算,这居然是她的十八岁生日!
  在大唐,十八岁其实只是个很普通的生日,及笄是十五,加冠是二十。
  但玩家已经习惯了十八岁成年的说法,自然就觉得这个生日十分重要。
  而且是他们能够参与的!
  幸好是今天听说了,不然等后面打听到这事,得多遗憾、多后悔啊?
  雁来虽然感觉他们有点夸张了,但还是很感动的。
  厅里的灯被熄灭,星星点点的烛光闪烁着,有一瞬间,这熟悉的场景确实让雁来产生了一点恍惚。
  如果生日愿望真的能实现,那她许愿能回到现代,会显得贪婪吗?
  耳畔忽然响起熟悉的曲调,雁来不由得惊讶地睁开了眼睛。
  曲调虽然是熟悉的,但词却不是。古色古香的词搭配“祝你生日快乐”的调子,不知为何,莫名显得更加喜庆了。不过还真别说,歌词刚好七言四句,十分适配诗歌。
  一曲唱罢,吹了蜡烛,雁来才问,“这不会是找白居易写的词吧?”
  “差不多。”玩家嘿嘿笑道,“其他人也提了亿点意见,算是共同创作吧。”
  “这也太兴师动众了。”雁来有些不好意思。
  玩家却不这么认为,“这么多大诗人琢磨出来的诗歌,当然不可能只唱这一次,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所有人过生日必唱的歌曲,怎么能说是兴师动众呢?”
  雁来一想也是。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其实都是大师作品,如此一想,让白居易他们写这种朗朗上口的生日诗,好像也不过分。
  切完蛋糕,又有人端上了长寿面。
  雁来看着左手边香甜的蛋糕,右手边热气腾腾的面条,一时有些好笑。
  中西合璧了属于是。
  幸好蛋糕只有两口,面条也只有一根,要不然她还得考虑如何拒绝大家的这份心意。
  吃完蛋糕,嗦完面条,众人这才各自散去。
  雁来其实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不过既然过生日,郝主任就让她好好休息,暂时不用操心那些。
  她只能回了住处。
  这是原身住过的地方,虽然她失踪了两年,房间里的一应陈设却都被保存得很好,时时有人过来打扫。雁来转头四顾,只觉得周围的一切又熟悉,又陌生。
  最终她还是没有去破坏属于原身的房间,换了形象,开了个小型传送阵,打算出去逛逛。
  ……
  大唐拒绝了绢马贸易,引发回鹘牙帐内部的种种矛盾,安允合和几位大相挥师南下……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得回鹘各部对王庭比之前更加关注,都在等一个结果。
  没想到却等来了天兵。
  尽管部落首领们对天兵的了解,并不会比安允合更多,但在已经得到了结果的情况下,就算什么都不知道,也足够让他们谨慎行事。
  所以收到雁来发出的邀请函,所有人都选择过来看看。
  到得最快的是药葛罗氏的首领阿延啜。
  这不仅是因为药葛罗氏的牧场距离牙帐最近,也是因为阿延啜对这件事最积极。
  对于雁来这个失踪两年又突然冒出来的回鹘公主,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观望一番,只有药葛罗氏的人不用。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年轻的奉诚可汗去世,宰相骨咄禄趁机自立,并且获得了大唐朝廷的册封,从此回鹘可汗之位由药葛罗氏转到了阿跌氏。
  而奉诚可汗,就是咸安公主的第三任丈夫,也是雁来的生父。
  现在阿跌氏的可汗死了,回鹘的局势重新被身负药葛罗氏血脉的公主所掌控,药葛罗氏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而阿延啜,就是奉诚可汗的堂兄,长寿天亲可汗的孙子。
  虽然他的父亲只是长寿天亲可汗的庶子,但在奉诚可汗没有留下子嗣的情况下,阿延啜作为与可汗血缘最亲近的人,本来应该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他也算是见机得快,阿跌氏篡夺汗位之后,便立刻逃回药葛罗氏的地盘,龟缩不出十几年。阿跌氏为了安抚人心,总不好对药葛罗氏赶尽杀绝,再说阿延啜这么怂,也根本没被怀信可汗放在眼里。
  就连阿延啜自己,也没有报任何期望,只想好好活下去。
  没想到峰回路转,机会突然又摆在了眼前。
  “所以他是来继承可汗之位的?”雁来不敢相信地问。
  到底是谁给他的自信啊?
  雁来如果需要一个傀儡,那直接留下曷萨特勤不就完事了。
  “可能是药葛罗这个姓氏给他的自信吧。”郝主任感叹道。
  真要说起来,怀信可汗除了滕里可汗和曷萨特勤之外,还有不少庶子,而且其中大部分人都住在王庭这边,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跳出来的。
  因为他们姓阿跌氏。
  所以也难怪药葛罗氏的“独苗”阿延啜会生出这种非分之想。
  “先晾着吧,别让他进城,更别让他到处丢人。”雁来叹了一口气,做出回复。
  郝主任点头。
  这样既能让那个阿延啜冷静一点,也是做给其他部落看的。
  扶持什么傀儡,好笑。
  安西大都护她当得,幽州节度使她当得,回鹘可汗就当不得了?
  效果确实很好。
  后面每个抵达的部落,都要对着就在城门附近扎营的药葛罗氏的队伍惊诧一番,得知具体的情况后,又暗自咋舌一番。等到进了城,看到了来回巡逻的天兵和被严密保护的王宫,大部分人都该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了。
  哪怕被告知需要留在四方馆等待,既见不到雁来,也没法回他们自己的私宅去住,也没人表现出不满。
  甚至还会安慰自己,反正被晾着的不只是他们,雁来谁都没见。
  那特勤是最后一个到的。
  没办法,从庭州过来不仅路途遥远,路还不怎么好走。
  不过来得晚也有来得晚的好处,进城的第二天,他就跟其他已经等了一段时间的部落首领一样收到消息,明天他们就能进入王宫,见到雁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