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346节

红楼之挽天倾 第346节

  可以说,贾珩已经许久没有这般发火了。
  或许恰恰是贾珩在封爵、升爵之后,出于体面人的考量,对一些事情的容忍度不自觉提升,但恰恰给了王夫人说闲话的胆量。
  人都是这样,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好了伤疤忘了疼。
  宝钗杏眸微动,捏着一角手帕,丰润、白腻的脸蛋儿上,神情认真,静静看着那不怒自威的少年,对东西两府的嫌隙,心头愈发了然。
  “珩哥儿,你说的这人是……?”贾母面无表情,不得不接话说道。
  只是翻来覆去琢磨着,隐隐听着不对,去玄真观?
  她记得宝玉他娘只是说了几句闲话,可没让人去玄真观挑唆是非。
  贾珩道:“还能是谁?自是……”
  而在这时,一个婆子进入荣庆堂,禀告道:“老太太,太太,大老爷过来了。”
  贾母:“……”
  王夫人:“???”
  经着这一打岔,凤纨、元春则是齐齐舒了一口气,原本凝结如冰,沉闷压抑的荣庆堂气氛,为之一松。
  贾珩道:“大老爷让蓉哥儿去到敬老爷那里去搬弄是非,想要撺掇二人到府上闹事,试图往我身上泼脏水,老太太,这等不顾宗族大局的人,不知是何居心?”
  与其直接寻贾赦,倒不如寻贾母。
  贾母闻言,又惊又怒,道:“这还了得!让大老爷进来!”
  贾赦这时尚不明就里,在其印象中,想来贾蓉胆子小,不敢闹事,但未必有胆量告密,得罪于他,而且若是告密,按着东府那位的脾气,不至现在东府还没事人一样,没有发作。
  故而神色自若地随着一个婆子进入荣庆堂中,在一众或厌恶、或冷漠的眼神中,朝着贾母行了一礼,毕恭毕敬道:“儿子见过母亲。”
  贾母脸色淡漠,并没有上前问着贾蓉与玄真观之事,而是冷冷问道:“你怎么到我这里?”
  贾赦看了一眼贾珩,道:“老太太,过来寻珩哥儿有点儿事。”
  贾赦这话不仅将贾母弄得一头雾水,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
  这在暗中搬弄是非的人,还没找你,你却出来了。
  贾赦面上挤出笑意,解释说道:“咱们家的老亲孙绍祖,在京中兵部候缺题升,说是仰慕珩哥儿的威名,要过来拜访珩哥儿,我瞧着也是相貌堂堂,气度不凡的,平时母亲不是说我不太帮着珩哥理料这外面的事儿吗,今儿给珩哥儿介绍个得力的,珩哥儿要不去见见。”
  荣庆堂中众人,都嘴角抽搐,不忍直视贾赦。
  世上竟有这等厚颜无耻之人?
  前脚才在后面往人身上泼脏水,后脚就没事儿人一样,腆着脸过来借光。
  再想起前日贾琏偷姨娘一事,愈是觉得这位大老爷没脸没皮,一点儿体面都没有。
  凤姐同样脸颊发热,也有些羞臊。
  贾母啐骂道:“混帐东西!”
  贾赦脸上笑容凝固,惊疑不定,问道:“母亲……”
  贾母冷声道:“是不是你让蓉哥儿到玄真观搬弄是非,往珩哥儿头上泼脏水?”
  贾赦面色倏变,下意识辩道:“母亲,我……我没有。”
  贾母怒道:“还再狡辩,是不是要唤蓉哥儿回来对质?”
  贾赦脸色一变,将后半截话堵在口中,惊疑不定地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贾珩。
  如何不知贾蓉泄了密,心头暗骂不停。
  贾母紧盯着贾赦,道:“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坏族长的名声,你做的好事!”
  贾赦目光阴沉,不敢应对。
  “站在这里做什么,到祠堂当着祖宗的面跪着去!”贾母忽而喝道。
  贾珩面色淡漠,目光微动。
  暗道,这就是贾母处置的好处了,如果是他,哪怕是族长,也不好因为这等宗族之间的造谣生事,让文字辈儿的贾赦,荣国的袭爵人去祠堂跪着。
  但贾母可以,而贾母此举虽让贾赦颜面无光,但其实也保护了贾赦,向祖宗忏悔,将姿态做给他看,他就不好再揪着不放。
  这算是贾母的一点小心思。
  当然,贾母还是动了一些真章,上次贾赦作妖,贾母都是训斥邢夫人,尽量给爷们留脸,现在是以母教子。
  许是他身份地位不同往日。
  贾赦脸色变幻,又愧又怒,分明觉得屈辱至极,毕竟当着一众女眷的面,被如小孩儿一般呵斥,他……
  见贾赦仍是杵着不动,贾母一拄拐杖,两眼见泪,哭道:“你现在就去,你若忤逆不去,我即刻进宫。”
  贾赦面色铁青,身子都在颤抖,垂下头,道:“母亲,儿子这就去!”
  真告他忤逆尊长,他势必要被除爵,一切都完了!
  贾赦不再多言,冷着脸,转身离去。
  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荣庆堂中,贾母面带愁苦,一声长叹,道:“不省心呐。”
  众人一时不好接话。
  第345章 若心里不安……
  荣庆堂中
  听着贾母几是痛心疾首的唏嘘感慨,贾珩神情沉寂,打破沉默,道:“老太太,大老爷糊涂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老太太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是的,糊涂也不是一日两日,已经忍他许久了。
  凤姐出言劝说着:“老祖宗,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也不用操心这些事儿,他们爷们儿自己能处置的好了。”
  薛姨妈见机,同样在一旁出言劝说。
  贾母叹了一口气,苍老目光复杂地看向贾珩,道:“珩哥儿啊,你还年轻,是在外面做大事的,不和他这个半截身子都进土的糊涂人一般见识。”
  贾珩面色淡淡,对这种低姿态的话,没有太多的触动。
  他觉得贾母这番做派,许是隐隐意识到了他对贾赦已彻底失去耐心,也或是贾珍的暴卒,激起了某种潜意识的应激反应。
  众人见此,纷纷出言劝说。
  王夫人则在一旁面无表情。
  作为全程旁观了贾赦“闹剧”、“悲剧”收场的王夫人,心头只有说不出的惊惧,若是让她去跪祠堂……
  众人劝慰了一阵,在凤姐的有意岔开下,渐渐不再提及贾赦之事。
  贾珩转而看向元春,道:“大姐姐,等会儿就先去见见那位贵人。”
  这话无疑吸引了众人心神,贾母忙问道:“你和你大姐姐要去见什么人?”
  贾珩道:“大姐姐在宫里管过事,有治事之才,我与晋阳长公主有些交情,现在一起做着东城的生意,但我时常忙于公务,不太有工夫顾着生意上的事儿,就想着让大姐姐到长公主府上充为才人赞善,顺便帮我看看账目什么的。”
  将元春“拐带”到晋阳长公主府上,不可能不让贾母这位当家人知晓。
  贾母寻思着贾珩的话,点了点头,道:“你是个虑事周全的。”
  王夫人目光淡漠,不言不语,嗯,她没有意见,乐见其成。
  “珩兄弟方才说东城生意?”凤姐脸上流露出诧异之色。
  贾珩沉吟片刻,道:“当初三河帮被连根拔起,籍没不少产业,朝廷急着折卖现银充入国库,我就顺势买了几处铺子,如今不说日进斗金,但每处铺子月利银几千两,还是有的。”
  凤姐一听一处营生每月得利银几千两银子,就觉心头狂跳,一阵口干舌燥,狭长清亮的丹凤眼中,涌起几分光彩,急声问道:“珩兄弟,这些营生,可还缺现银投入?”
  自从荣府查账之后,抄没出几十万两银子,虽凤姐手头宽裕了一些,但钱在手里却不能生钱,坐吃山空,凤姐心头未尝不为之发愁。
  探春颦了颦英气婉然的眉,接过话头道:“当初查抄吴新登家,珩哥哥好像还让凤嫂子拿出一些银子与东府一同做生意来着,但凤嫂子那时没有应允。”
  经探春一说,凤姐倒也回想起来旧事,容色微变,懊恼道:“珩兄弟以往,说过此事吗?”
  当初,清查西府赖家、单大良、吴新登几家,贾珩请来的锦衣府的账房,帮着荣国府抄出了几十万两银子。
  贾珩曾提议拿出银子去东城购得一些营生、铺子做生意,但凤姐还有贾母,担心折了本,遂没有应允。
  而当时的贾珩,尚不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未彻底将东城诸般产业收入麾下。
  此刻,听着贾珩所言,不仅仅是凤姐,就连贾母虽不怎么在意银子,但听着也有几分异样。
  贾母迟疑了下,问道:“珩哥儿,现在东城还有类似的好营生吗?”
  贾珩摇了摇头,道:“好的营生早就没了,东城收缴的铺子,一多半是为宫里帮着料理,利银也上缴到宫里。”
  贾母沉默不语,看了一眼凤姐,道:“凤丫头,可惜了。”
  凤姐点了点头,默然不语。
  原是借着贾珩之力追缴而来的亏空银子,当初还怀疑人家另有居心来着,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荣庆堂中再次陷入沉闷的气氛。
  虽凤姐不至看见人赚钱,比自己亏钱都难受,但心头后悔不迭。
  薛姨妈轻笑道:“珩哥儿上次也帮着我家铺子查账,从那些奸猾的掌柜手里追回了不少亏空,一直想请珩哥儿一个东道儿,珩哥儿也没空暇。”
  贾珩道:“的确有些忙碌,倒是有负姨妈的一番盛情了。”
  薛姨妈笑道:“珩哥儿快别这么说,什么时候来都是一样,这也就几步路,来往也便宜,什么时候想过来就过来了。”
  贾珩点了点头。
  薛姨妈又笑道:“说来珩哥儿现在管着东城,我家铺子都在东城,还少不了珩哥儿照看呢,现在礼部的皇商生意愈发不好做,一月也见不着几千两,最近倒好,连皇商都不让做了。”
  顺势主动提及皇商一事,打着什么主意,不问可知。
  尤其是当着贾母的面。
  宝钗蹙了蹙柳叶细眉,莹润如水的的杏眸,波光点点,荡漾起急切之色,轻声道:“妈,珩大哥说在帮着想办法了,总要容一些时间罢。”
  哪能催人办事给催命似的,就很烦人。
  母女二人的对话,却引起了贾母的注意,追问道:“姨太太家的生意,是怎么着了,需得珩哥儿想法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