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1613节

红楼之挽天倾 第1613节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得陇望蜀,欲壑难填。
  文治武功,威震四夷,一代圣皇气象!
  念及深处,连忙摇了摇头,还远远没有到那个时候。
  只是这种抢掠民财,竭泽而渔,又能有几次?
  说到此处,韩癀以及赵默都拧了拧眉,看向齐昆,一场仗打过,还结余了几百万两?
  想了想,倒也明白过来,抄没晋商家财,弥补了国帑消耗不说,还发了一笔大财。
  说着,面色一顿,拱手道:“圣上,微臣昧死以闻,自崇平十六年开春以来,朝廷战事连绵,穷兵黩武,先后讨女真,征西北,剿海寇……军民伤亡高达二十余万,钱粮靡费数千万,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微臣以为当在合适之时,罢兵止戈,休养生息。”
  贾母看了一眼已经变得有些坐立不安的薛姨妈,笑道:“珩哥儿去了西北打仗,宫里赐婚了个蒙古的郡主,我觉得这次也该解决宝丫头的亲事了。”
  或许诰命夫人会好一些?
  此念一起,就不受抑制地在心底发芽生根。
  一旁的尤氏娴静而坐,温婉玉容上喜色流溢,美眸欣喜难掩。
  他又在南方打胜仗了。
  而尤二姐艳冶、静美脸蛋儿上同样怔怔出神,眼前似浮现那少年的身影。
  第1158章 宝琴:她她也没办法拒绝呀
  神京城,宁国府
  厅堂之中,秦业与秦可卿父女二人叙着话。
  尤二姐目光盈盈如水,正自幻想时间,忽而,就觉自家的手被拉了一下,却见一双似笑非笑的目光正瞧着自己。
  尤二姐眉眼间浮起一抹嗔羞,连忙挣脱了自家妹妹的手,芳心砰砰直跳。
  尤三姐伸出一只素手,附耳低声道:“二姐想着等人回来,纳自己过门的事儿罢?”
  尤二姐:“……”
  你怎么知道?不是,当初原是你们两口子在床上商量她的归宿,可是答应的好好的。
  尤三姐再次握住尤二姐的手,艳冶玉容上笑意嫣然,低声道:“到时候,给二姐一个好玩的。”
  等他回来,两人痴缠之时,他忽而发现二姐不着寸缕地躺在床上,应该会很惊喜吧。
  尤氏在不远处娴静坐着,察觉到两姐妹的小动作,不由瞧了一眼正在花枝招展的两姐妹,心头也有些艳羡。
  二姐儿和三姐儿,不管是容貌还是身段儿,无疑都是一对儿绝世尤物。
  所谓红颜祸水,也只有他这样的,才能镇伏住二姐和三姐儿吧。
  另一边儿,秦业手捻胡须,看向自家面带怅然之的女儿,宽慰说道:“就算年前回不来,明年开春应该是能够回来的。”
  秦可卿柔声道:“元宵之前能回来就好了。”
  “我瞧着倒差不多。”秦业笑了笑,转而看向嬷嬷怀中抱着的襁褓,轻声说道:“可卿,我看看外孙女。”
  秦业这次过来,显然不是简单地告知贾珩打了胜仗的消息,而是过来看外孙女的。
  秦可卿笑了笑,然后吩咐嬷嬷过去。
  这会儿,嬷嬷抱着孩子过来,秦业看向那襁褓中的女婴,苍老眼眸现出喜色流溢,轻笑道:“真是和你小时候像,会说话了没有?”
  心头却暗叹了一口气,这女婴的眉眼,真是和当年静妃一般无二。
  秦可卿丰润、白腻的脸蛋儿之上,笑意繁盛,柔声道:“父亲,刚刚满月,芙儿还不会说话呢。”
  秦业笑了笑,将襁褓中的婴儿递给一旁的嬷嬷,正色道:“子钰这官儿是越做越大,你们夫妻平常聚少离多的,这个孩子在膝下养着,也能打发无聊时光,今个儿听宫里的意思,这仗明年应该是不会再打了,那时候,也能多陪陪你和孩子了。”
  秦可卿点了点头,柔声道:“但愿如此吧。”
  只怕夫君回来以后,更多还是陪着那位公主和郡主,她还是得生个男孩儿才是。
  就在众人叙话之时,嬷嬷禀告道:“奶奶,西府的鸳鸯姑娘来了。”
  说话间,鸳鸯提着裙裾跨过门槛,进入厅堂,见到秦业,那张鸭蛋脸儿上笑意明媚,说道:“秦老爷也在,我这喜倒是不用报了。”
  秦可卿笑着打量那身量苗条儿的少女,问道:“老太太让你过来说什么?”
  “老太太让我给奶奶报喜,大爷在南边儿又打赢了海战,开疆拓土呢。”鸳鸯轻笑说道。
  秦可卿笑了笑道:“刚才听父亲说了,夫君那边儿打了胜仗,老太太也知道消息了。”
  鸳鸯笑道:“老太太正和二太太,姨太太说呢。”
  秦可卿丰丽如牡丹花的脸蛋儿上现出明媚笑意,柔声说道:“这几天两边儿在一块儿聚聚,请些戏班子和唱大鼓说书的,庆贺庆贺才是。”
  鸳鸯笑了笑道:“那敢情好,老太太喜欢热闹,这两天一个劲儿说着冷清呢。”
  自从凤姐以及四春南下以后,荣国府无疑冷清了许多。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脚步轻快地离了贾母所在的院落,回到厢房之中,白净、丰润的面容上,仍有些笑意残留。
  “太太,少爷回来了。”一个嬷嬷迎上前去,轻声说道。
  薛姨妈面上喜色流溢,暗道一声真是双喜临门,然后来到厅堂,看向薛蟠,笑道:“蟠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到,才坐这儿没多大一会儿。”薛蟠笑了笑,见到薛姨妈脸上的喜色,好奇问道:“妈,这是有了什么喜事儿。”
  薛姨妈笑道:“是在老太太屋里,你姨父说珩哥儿又在南方打赢了大胜仗,听说这次立的功劳还不小呢。”
  “妹夫又打赢胜仗了。”薛蟠闻言,心头大喜,眼睛瞪圆的宛如铜铃,压低了声音,问道:“那妹夫这次对妹妹她是怎么个说法?”
  薛姨妈佯怒道:“还没过门儿呢,妹夫就先叫上了,仔细让人家听见了笑话。”
  其实,这段时间,薛姨妈也感受到荣国府中那股怪异的气氛,主要还是当初贾珩赐婚公主和郡主给闹的。
  薛姨妈出了好大的洋相。
  等到了西北战事以后,薛姨妈虽然长了心眼,一声不吭,但仍是落了一场空,让贾府一些嬷嬷眼里,就觉得挺好笑。
  薛姨妈笑道:“这次还没有说呢,不过怎么着,也该轮到给你妹妹请封了。”
  她不好当着自己儿子的面说,宝丫头多半是和那珩哥儿有了夫妻之实,再不过门,时间一长,珠胎暗结可怎么办才好。
  这次苍天保佑,可得请封诰命才好,等过门儿,给珩哥儿生个大胖小子,那国公的爵位……
  薛蟠嘿嘿一笑,说道:“妈你放心好了,妹夫他不会委屈妹妹的。”
  当初他怎么说,最终还得是珩哥儿,现在果然成了他的妹夫了。
  薛姨妈看向“黑瘦”了几许的薛蟠,叹了一口气,道:“你也在五城兵马司两年了,也该早早定下亲事了。”
  薛蟠闻言,心头一急,连忙道:“妈,我这还不急。”
  这二年,薛蟠在五城兵马司好吃好喝好被招待着,半月出来放风一次,还能去烟花柳巷消遣,可以说少了许多拘束。
  薛姨妈恼道:“你也得收收心,负责桂花局的皇商夏家,宫中还有京城的花圃生意都是她们家操办的,与咱们家也算门当户对,等以后两家成了亲家,生意上互帮互助也是少不了的。”
  薛蟠苦着一张大脸盘子,囔囔说道:“等我从五城兵马司出来以后再说罢。”
  他才不想这么早就成亲,让人给管束着。
  “亲事能及早定下来,人家夏家说了,愿意等你回来。”薛姨妈笑了笑,说道。
  其实,夏家一开始并不同意薛蟠的这门亲事,尤其是打听到薛蟠打死了人,现在五城兵马司蹲监以后,更是脑袋摇的拨浪鼓一般。
  但听夏守忠说薛蟠有个妹妹已经嫁给了卫国公,又改变了主意。
  薛姨妈小声抱怨道:“珩哥儿也真是的,你在五城兵马司也有二年了,那桩案子也没人再揪着不放了,非要呆够三年才能出来?等以后,得让珩哥儿给你谋个一官半职的。”
  那时候,她家姑娘的枕头风一吹,蟠儿就有了依靠了。
  薛蟠没有说话,心头却在想着怎么摆脱这门婚事。
  ……
  ……
  金陵,宁国府
  咸宁公主在钗裙环绕的府中坐了一会儿,也没有多待,自己一人回了长公主府,去寻宋皇后,留下了李婵月与宋妍在这儿玩几天。
  待离去之后,厅堂中的贾家一众莺莺燕燕,说说笑笑,欣喜、欢闹氛围不减丝毫。
  湘云道:“刚才咸宁姐姐说等过了今年,明年就不会这么多战事了,三姐姐,兰姐姐,是的吧?”
  说着,将一双明亮灵动的大眼睛看向两人。
  现在兰探两人俨然是贾府众金钗中的军机大臣。
  甄兰笑道:“应该差不多了,哪能年年打仗的,明年听说还要推行新政,也是离不得珩大哥的。”
  按着这般势头,珩大哥封为郡王是早晚的事儿,宫中猜忌是难免的,那时就是她们的机会。
  探春点了点头,也迎着黛玉等人的目光,说道:“西北,北边儿基本都打了一遍,边疆的战事应该能消停个一二年了。”
  凤姐笑了笑道:“这过去一年,只顾着打仗,可卿还有孩子都没有时间陪,若是这天下太平了,可算是能好好歇歇了。”
  李纨没有说话,只是将一双秀雅、明丽的眉眼投向几人,抿了抿粉唇,心底却涌起一阵强烈的思念。
  众人说笑了一阵,一直等天色近晚,才相继散去。
  宝钗来到后院自家所居院落,解开身上的大氅,少女白腻如雪的脸蛋儿,容颜明媚。
  莺儿面上喜色难掩,轻声道:“大爷不是答应了姑娘,这次应该没什么意外了。”
  上次西北大捷以后,贾珩晋爵一等国公,倒没有让莺儿和宝钗这对主仆心态崩盘,直到蒙古亲王之女雅若受封虞国夫人,彻底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宝钗蹙了蹙秀眉,说道:“这种事不好说的,你最近莫要四下说了,让人笑话。”
  上一次,宝钗也落了笑话,要说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莺儿笑道:“姑娘,我哪敢乱说呀,不过就算我不说,别人也知道姑娘是跟了珩大爷好几年的,这次就是为姑娘解决名分的事儿了。”
  宝钗玉容怔怔,幽幽叹了一口气。
  莺儿笑道:“先前大爷封一等国公,的确不好求婚,这次大爷都说了给姑娘请封,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那天姑娘和珩大爷在床榻上说的话,她都听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