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2226节

红楼之挽天倾 第2226节

  “生了?”陈潇问道。
  “是啊。”
  “是男是女?”
  贾珩沉静面容上,似乎浮起一抹不自然,说道:“一对儿龙凤胎。”
  陈潇:“……”
  顾若清在一旁听着,柳眉之下的明眸中,同样涌动着一股古怪之意。
  “又是龙凤胎。”陈潇闻听此言,那双熠熠而闪的清眸中见着几许古怪之意,暗道,又是一对儿龙凤胎。
  这是和龙凤胎杠上了?
  贾珩默然了下,说道:“其实,我也有些纳闷儿。”
  好像是人妻容易生出龙凤胎,或许是多年营养积累,老藤之上多结瓜果。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快步进入书房,低声说道:“长公主府的女官过来,说有要事禀告王爷。”
  贾珩面色讶异,剑眉之下,目光紧紧盯着那丫鬟,问道:“怎么说?”
  陈潇放下手中的一颗棋子,轻声说道:“别是你大姐姐那边儿也要生了吧?”
  贾珩点了点头,道:“那我去看看。”
  说话之间,不再多做盘桓,向着外间快步行去。
  正如陈潇所言,怜雪带来了元春正在生产的消息。
  ……
  ……
  晋阳长公主府,后宅,厢房之中——
  元春此刻着一袭宽大的裙裳,静静躺在床榻之上,而那张丰润可人的脸蛋儿,满是晶莹汗珠滚动,十指纤纤的素手正在死死抓着被单。
  两人这会儿,立身着一个个嬷嬷和丫鬟,端上来的温水和毛巾,一盆盆向着外间递去。
  晋阳长公主一袭素白色裙裳,云髻端庄、秀丽,那张雍美、明艳的玉容现出几许明媚之态。
  而李婵月和宋妍立身在不远处,那张俏丽无端的脸蛋儿上,可见着几许期待之意。
  晋阳长公主柳眉弯弯如月牙儿,晶然熠熠的美眸莹润如水,那张丰润可人的玉颜酡红如醺,低声道:“这一胎也不知是男是女。”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道嬷嬷的声音,目光温煦如初阳,低声说道:“长公主殿下,卫郡王来了。”
  说话之间,贾珩一袭黑红缎面,金色织线的蟒袍,身形挺拔一如苍松,面容沉静,行至近前,道:“晋阳,怎么样?”
  晋阳长公翠丽郁郁的柳眉之下,美眸蕴藏着关切之意,轻声说道:“这会儿好像还在生着呢。”
  贾珩看向厢房,温声道:“那就再等等。”
  厢房之中——
  元春这会儿双手正在抓着一被单,丽人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黄豆大小的汗珠沿着鬓角一直流淌,额头上更是萦绕着晶莹靡靡的汗珠。
  “啊啊……”
  就在这时,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一个五官长相皱巴巴的婴儿,被稳婆接生出来,在温水中洗着羊水。
  不大一会儿,婴儿洗净了身子,放在襁褓之中。
  元春这会儿,原本略有几许紧张的心绪似乎也平静了许多,白腻玉容上微顿了下,就以有气无力的虚弱声音,唤了一声,说道:“让我看看。”
  不大一会儿,稳婆抱着正在啼哭的婴儿,行至近前,轻笑了下,说道:“姑娘,是个大胖小子。”
  元春闻言,芳心当中不由为之欣喜莫名,丰润可人的面容上满是欢喜之色。
  她生了一个儿子,她给珩弟生了儿子吧。
  而廊檐之外的贾珩,此刻与晋阳长公主立身在玉阶上,听到那厢房之中传来的婴儿啼哭之声,原本悬着的一颗心,渐渐放将下来。
  晋阳长公主笑了笑,说道:“就不知是男是女。”
  这会儿,恰听得两扇紧闭的红色门窗“吱呀”一声,那紧闭的厢房打开而来,一个嬷嬷面上带着喜色,声音中难掩雀跃之色,说道:“长公主殿下,元春姑娘生了个大胖小子。”
  晋阳长公主感慨道:“又是一个大胖小子。”
  其实,这是正常情况,随着时间流逝,贾珩后宅当中的这些女人,也将子孙饶膝,共序天伦。
  贾珩轻声说道:“我进去看看。”
  晋阳长公主春山如黛的柳眉之下,目光柔婉如水,道:“去吧。”
  贾珩说话之间,快步进入厢房之中,绕过一架落地锦绣屏风,床榻上可见那丰润可人的丽人,这会儿正躺在床榻上,不远处襁褓中的婴儿,正在啼哭不停。
  贾珩行至近前,一下子握住元春的纤纤素手,凝眸看向那张丰润、白腻的脸蛋儿,道:“大姐姐,没事儿吧。”
  元春那张汗水漉漉的脸蛋儿上,脸蛋儿玫红气韵团团,柳眉之下,晶然熠熠的美眸莹润微微。
  元春目光现出几许痴痴,声音轻柔无比,说道:“珩弟,是个男孩儿。”
  贾珩一下子握住元春的柔嫩柔荑,凝眸看向那张白腻如雪的脸蛋儿,说道:“大姐姐,辛苦了。”
  元春柳眉弯弯,明眸一如月牙儿,美眸晶莹剔透,凝露而闪地看向襁褓中的婴儿,道:“子钰,还没有给他取名呢。”
  “让我想想。”贾珩轻轻应了一声,道:“其名蕴藏文秀,不如就叫贾蕴吧。”
  元春想了想,眸光眨了眨,说道:“贾蕴?”
  贾珩凝眸看向元春那张丰润可人的脸蛋儿,笑道:“以后就叫贾蕴。”
  元春柳眉挑了挑,晶然熠熠的美眸,抿了抿粉润微微的唇瓣,玉颜明媚如霞,轻声道:“珩弟。”
  贾珩轻轻捏了捏丽人丰腻脸蛋儿,说道:“你刚刚生了孩子,先好好歇息歇息,等晚一些,我再过来看你。”
  元春“嗯”了一声,那张丰润、白腻的脸蛋儿,似蒙起酡红红晕,莹润如水的美眸在颤抖的眼睫下,微微阖上,不大一会儿,随着一股说不出的沉沉倦意袭来,元春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贾珩握住元春的纤纤素手,看向那张丰润可人的脸蛋儿,转而又看向那在襁褓中的婴儿,心神涌起一段难以言说的欣然。
  过了一会儿,贾珩不再多做盘桓,出了厅堂。
  晋阳长公主关切问道:“怎么样?”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这会儿睡下了,儿子唤作贾蕴,别的也没有什么。”
  晋阳长公主品味了下,美眸似是一亮,说道:“这名字倒也挺好。”
  李婵月在一旁忽而语气幽幽,说道:“小贾先生,留给小贾先生的草头字,可是不多了。”
  贾珩:“……”
  婵月这老实孩子,也会说俏皮话了。
  拉了下那少女的纤纤素手,目中带着几许嗔怒之意。
  “噗呲……”
  这会儿,宋妍在一旁掩嘴儿娇笑不停,容色微顿,轻声说道。
  贾珩低声说道:“妍儿秀外慧中,才情过人,将来有孩子的时,倒是可以自己想名字的。”
  宋妍闻言,那张白腻嘟嘟的脸蛋儿羞红如霞,芳心惊跳不停,芳心深处难免想起自己挺着大肚子,怀着孩子的场景。
  晋阳长公主点了点头,轻声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该用晚饭了。”
  几人说话之间,向着厢房而去,一同用起饭菜。
  第1532章 楚王:他大汉良将英才辈出,不缺一个贾子钰!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
  不知不觉,眼看时间就进入了建兴元年的四月初,暮春远去,天气渐渐进入夏季,浩渺天穹愈见天高云淡。
  内阁下发给平辽大军的撤军圣旨,已然经六百里加急递送至盛京,谢再义等人也整顿军兵,向着关中大地迅速开拔。
  终于在建兴元年的四月初十,大军抵达神京城附近。
  这一日,天朗气清,晴空万里,建兴元年的暮春时节,炽热日光照耀在大地上,可见草丛茵茵,碧色盈目。
  官道两旁杨柳成行,绿树成荫,只见翠绿枝叶随风招摇,而青砖条石的灞桥之下,波光粼粼的河水清澈见底,可见几尾游鱼,逐水草而戏,欢快无比。
  而一条笔直而轩敞的官道两侧,可见旌旗蔽野,刀枪如林,一具具玄鳞甲胄在日光照耀下,流光熠熠,炽耀人眸。
  大批军将身上插着一根根朱红旗帜,骑着一匹枣红色鬃毛的骏马,军容严整,向着神京城疾驰而去。
  神京城,东城门
  可见巍峨高立的城门楼上,楚王一袭龙袍,头戴梁冠,立身在一柄淡黄色的伞盖下,手里正在拿着一根单筒望远镜,眺望着官道迤逦而行的行军队伍。
  内阁首辅李瓒、内阁次辅高仲平陪侍左右,两人那张刚毅、沉静的面容之上就带着无尽期冀之芒。
  吕绛、齐昆、林如海等几位阁臣,连同六部九卿的官员,皆是立身在巍峨城墙头上,对着笔直官道上的大军,翘首以望。
  贾珩一袭金色丝线、黑红缎面的蟒服,头戴一顶山字无翼冠,立身在城墙上,其人目光咄咄,眺望着军容严整,浩浩荡荡的大军。
  心底深处难免涌起一股感慨之意。
  楚王一手扶着城墙墙头,那张刚毅、白净的面容上,现出无尽期盼之意。
  只要大军班师以后,就可将京营的一些有功将校以高官厚禄荣养起来,渐渐掌控京营军权。
  京营大军浩浩荡荡前行至神京城前,一面写着“谢”字的中军大纛之下,为首一袭枣红色山字甲胄的将校,正是大汉一等忠勤侯谢再义,此刻骑在马鞍之上,手里挽着一根缰绳,刚毅、威严的面容上满是风尘仆仆之色,但目光明亮锐利,似蕴神芒。
  “见过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谢再义面色肃然,剑眉之下,目光炯炯有神,朗声道。
  身后是十余万大军,此刻,同样在马上向着城墙上的楚王行礼。
  一时间,山呼万岁之声响起,在这一刻,几乎震耳欲聋,响彻旷野。
  听闻下方的山呼万岁之声响起,楚王那张白净而阴鸷的面容上,就是现出一抹不正常的酡红红晕,高声说道:“诸位将士平身。”
  在听着山呼万岁之时,这位新皇只觉心绪激荡,难以自持。
  贾珩凝眸看向下方的一众将士,心神不由涌起莫名之意。
  如今将士班师回京,兵马齐聚神京,时机差不多成熟了。
  随着楚王喊着平身,下方一众将校纷纷起得身来,在甲叶碰撞声中,井然有序,动作划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