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乌尔衮的眼睛被阳光一照,同样呈现出墨蓝色。
胤礽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袍,微微蹙眉对乌尔衮道:“你一个蒙古人穿什么汉服,凑什么热闹?汉服宽袍广袖,骑马不觉得别扭吗?”
乌尔衮苦笑,以为他想穿汉服吗,拖拖拉拉的做什么都不方便。不过是他的祖母,淑慧大长公主昨日派人提醒他,说今日太子要来参加春日宴,让他记得穿汉服。
他朝站在垂花门前的一众贵女望去,这不是都穿了汉服,连他的祖母都被迫穿上了,怎么太子专挑他的毛病。
不过很快他就有了难兄难弟,只见太子的目光重新落在石家大姑娘身上,冷峻道:“你穿汉服不好看,这汉服的颜色也不好,老气横秋,穿上像是死了男人的。”
半路遇到太子的时候,对方脸上没什么表情,也看不出心情。赛马赢了他,太子脸上才有了点笑模样。在人群里,看见石家大姑娘,太子的心情忽然变得莫测起来。
起初含笑,而后勾唇,刚刚还笑出声来,谁知几句话说完就翻脸了。
翻脸比翻书还快。
当众说人家穿汉服不好看,又嘲讽人家的汉服颜色。要知道石家大姑娘明年就要嫁进宫,成为太子妃了,太子说人家穿汉服像死了男人,真的好吗?
这不是在诅咒自己吗?
伤敌一千,自损两千,乌尔衮都听懵了。
石静没懵,不但没懵,还气笑了:“太子恕罪,臣女最喜欢这套衣裳。”
罢了,放弃了,讨好一个厌恶自己的男人,不过是自取其辱。
她就不该穿汉服来。
不对,她就不该来。
穿越的任务,她可以自己做,救阿玛的命,她也可以自己想办法,何必巴巴跑来用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对上石静淡漠的眼,听着她泠泠如清泉,却寒入人心的嗓音,胤礽脑中嗡嗡的,仿佛回到了六年前的那个寒冷的中午。
太皇太后卧病在床,他本来要在跟前侍疾,奈何石静说太皇太后身边有她伺候就好,让他放心回南庑房读书。
那段时间太皇太后一直病着,他要侍疾难免耽误功课,可汗阿玛对他的要求半点没有降低。他没办法,只能白天侍疾,晚上熬夜读书,苦不堪言。
所以石静说,太皇太后的病一时半会儿很难痊愈,让他回去读书,照常晨昏定省,他没有拒绝。
他怜惜她代他尽孝,十分辛苦,便在某天中午带着午膳去了慈宁宫,想跟她一起吃。
怕吵到病中的太皇太后,也没让人通传,他自己蹑手蹑脚地走到寝殿外间,准备用暗号与她联络,谁知却听见了一段让他至今难忘的对话。
“掌珠啊,保成对你有心,你对他可有情意?”问话人明显是太皇太后,问完之后还重重地咳了几声。
紧接着如泠泠清泉般的声音响起,半点犹豫也没有:“臣女对太子无意。”
当时是什么心情,胤礽忘记了,只记得手脚冰凉,连心窝处都凉透了。
等了好半天,才听太皇太后说:“乌尔衮呢?你觉得他怎样?你既然对太子无意,正好淑慧向我求了你,想让你给她做孙媳。”
这回她没有立刻回答,似乎在认真思考可能性。
当时胤礽在想,如果她同意,他就去把乌尔衮杀了。
幸好她没有,因为她说:“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太皇太后将臣女养在身边,对臣女恩同再造,臣女愿意留在太子身边,把太子当弟弟,当夫君,当主子,报答太皇太后这些年的养育之恩。”
太皇太后似乎对她的回答很满意,畅然而笑。
之后太皇太后问了什么,她又回答了什么,胤礽全都没听清楚,当时两耳嗡嗡作响,就如现在。
石静说完,再不看胤礽,笑吟吟向乌尔衮问好。
乌尔衮小时候经常跟着祖母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与石静也是老熟人了。
石静比他小几岁,说话做事却滴水不漏。宫里规矩大,太皇太后又是最讲规矩的,可乌尔衮从来没听太皇太后说过一句石静的不是。
连祖母都说,像石静这样通透懂事的小姑娘,整个京城也挑不出第二个来。
与懂事通透相比,她那双在阳光下灰蓝色的眸子,才最为难得。
完美复刻了元朝皇族的眼睛。
博尔济吉特氏是元朝皇族后裔,译成汉话的意思是蓝眼睛的人。其实所谓的蓝眼睛,并不是真正纯蓝的眼睛,而是灰蓝色的。
经过满蒙几代联姻,博尔济吉特氏拥有灰蓝色眼睛的人没有几个了,他的眼睛是墨蓝色的,也不算特别纯正。
少年时,他对石静灰蓝色的眼睛特别着迷,当祖母说想要为他求娶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到就同意了。
只可惜太皇太后不放人,最后没成。
乌尔衮为此难受了好几年,直到被赐婚,娶了荣宪公主才走出来。
“掌珠,好久不见。”明知不该这样称呼,可他还是说了出来。
石静一怔,旋即笑起来,灰蓝色的眼睛在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彩。
乌尔衮实在想不明白,这样美丽的姑娘穿上汉服怎么就不漂亮了,哪里老气横秋,哪里像寡妇?
他简直怀疑太子的眼睛是不是出了问题。
他乡遇故知的温馨气氛,很快被眼睛出了问题的太子打破。乌尔衮不防,被太子揪着衣领拎起来,听他急促而冰冷道:“现在就去校场,比射箭。”
乌尔衮吓了一跳,因为太子看向他的眼神,根本不像在看活人。
太子的暴戾之名整个草原都知道,一言不合就赏鞭子。在太皇太后还活着的时候,乌尔衮就不幸领教过太子的鞭子。
被抽得一个月过去,都没办法平躺睡觉。
他丝毫不怀疑,自己若是跟去校场,荣宪公主会原地守寡。
不能去,绝对不能去!
“保成,你松手,快松手!”淑慧大长公主就这么一个成器的孙子,还指望他给自己养老呢,这会儿见孙儿脸都白了,急得跟什么似的。
可她只敢喊叫,并不敢对太子动手。
第4章 生变故
突生变故,石静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她没想到胤礽手劲儿这样大,更没想到乌尔衮半点反抗的力气也无。
别看乌尔衮现在只是荣宪公主的额驸,还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爵位,他将来会是蒙古巴林部的首领,未来的巴林郡王、乌达盟长,统领乌达盟十一旗兵事,是位高权重,且手握重兵的狠角色。
清廷对蒙古巴林部,向来以怀柔为主,不然康熙也不会把自己最宠爱的荣宪公主嫁给乌尔衮,亲上做亲了。
如今三藩灭,台。湾。复,朝廷却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噶尔丹勾结沙俄企图趁病要命。
四年前皇上亲征噶尔丹,虽然赢得了乌兰布统之战,却也损兵折将,亲舅舅佟国纲在战场捐躯,清军死伤人数也在噶尔丹之上。
赢是赢了,顶多算惨胜,最后让噶尔丹带人给逃了。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她与胤礽大婚之后,噶尔丹又会带人卷土重来,皇上将再次亲征。
清军长途作战,需要蒙古巴林部的支持,更需要乌尔衮像四年前那样冲锋陷阵。
若乌尔衮死在京城,即便皇上护短,不追究太子的责任,压着巴林部敢怒不敢言,以后恐怕也会在战场上被找补回来。
战场瞬息万变,历史上的昭莫多之战清军大获全胜,可若是少了巴林部的支持,天知道会不会生出变数。
万一真有变数,到最后总结经验的时候,皇上和朝臣们肯定会想起乌尔衮之死来,难免对太子生怨。
帮不上忙就算了,还添乱。
抛开军国大事不谈,只说淑慧大长公主本人。先后经历过两次丧夫,青年一次,中年一次,精神早已不济,再来一次老来丧孙,白发人送黑发人,恐怕也活不成了。
即便昭莫多之战仍旧如历史上那般大获全胜,逼死嫡亲姑祖母的大帽子,也结结实实扣在了太子头上,摘都摘不下来。
本朝以仁孝治天下,太子不仁不孝,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石静将摇摇欲坠的淑慧大长公主交给身边服侍的,快步走到胤礽身边,对他说:“太子息怒,有话好好说,先把人放下。”
无果。
石静急起来,去掰胤礽的手指:“保成,你松手!”
这一句不知触动了哪根弦,胤礽当真松开了手。
乌尔衮双脚落地,早被人扶住,劫后余生哪里还敢停留,跌跌撞撞逃进垂花门去。
冷静下来的胤礽这才想起给惊魂未定的淑慧大长公主行礼,喊了一声姑祖母,然后为刚才的失礼赔罪。
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淑慧大长公主经常带着孙儿进宫请安。每次进宫,太皇太后总会喊了太子过来玩。太子课业紧张,难得休息一日半日,对淑慧大长公主算不上亲近,倒也十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