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可惜……
念完之后,赵孝颖叹了口气,略带歉意地对少女道:“委屈你了,孩子。”
赵淳楣心中有事,对此没太大反应,只勉强地笑了笑。
这样一来赵孝颖更觉得她懂事,吩咐手下将其送到客栈,并护卫一段时间,等她安定下来再离开。
想了下这一路上发生的事儿,赵淳楣没有拒绝,再三谢过老者后,双方才就此分别。
在仆人的帮助下,赵淳楣成功入住了一家连锁客栈。不得不说,东京不愧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客栈居住条件清幽不说,连服务都是一等一的。
见赵淳楣形容狼狈,店家自动备下了热水以及室内穿的里衣,并且贴心地告知他们每个房间都非常独立,私密性绝对高,让客人尽管放心。
在这样的舒适的环境下,赵淳楣身上绷紧的那根弦总算得以放松。
泡在浴桶里,她仰头望天,恍惚间竟有种又穿越了一次的感觉。
不过嘛……跟穿越也差不多。
想到现在自己摇身一变顶替了人家的身份,赵淳楣就觉得非常愧疚。
确实,她与那家人只相处了几日,关系也不算融洽。可正如那句俗语,人死如灯灭,思及之前起的那些龃龉,在生死面前,实在不值一提。但要是让赵淳楣去实话实说,她也没有那种大义凛然的勇气。
她不是圣人,自己这条命经历千辛万苦才算捡回来,葬送在此处赵淳楣实在不甘心……
长叹一声,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梳洗完毕,赵淳楣觉得有些饿了,毕竟从昨天到现在她都还没吃过东西,于是便去找了赵孝颖留下的护卫,询问哪里能吃点好的。
“好的?那得去丰乐楼啊,那可是咱们为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那叫一个富丽堂皇,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色艺双绝的李夫人……”那仆人性格十分活泼,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对方口中的“丰乐楼”,应该就是名扬天下的樊楼,至于李夫人,则是名伎李师师。这两样嘛,倘若是平时赵淳楣可能还会扬起几分好奇,可如今身心俱疲的她实在没这个兴致,摇头道:“我就是想找个地方吃饭,有没有热闹点儿的,最好是卖杂嚼多的。”
“有啊,朱雀门附近,连着州桥,只要您想,一天都逛不完。离着也不远,小的这就给你带路。”仆人轻快地应道。
于是在其带领下,赵淳楣得以窥见了大宋都城的一角。
虽然才是上午,开封路上行人却非常多,不少店铺的员工在外面热情地招揽客人;三五书生聚集,吟诗作画,挥毫笔墨;带三花的点茶婆婆,敲着盏灯命令手下人干活儿;桥下几个少女舀水浣纱,看见游人不觉露出羞涩的笑容……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熙熙攘攘,不一而足。
说来奇怪,赵淳楣本身心烦气躁,可见到这满满的人间烟火气,竟然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向旁边卖花的孩童买了支茉莉簪花,付钱的时候多给了对方两文,看到孩子欣喜笑容,赵淳楣也跟着笑了。
用力嗅了嗅手中的茉莉,赵淳楣此时脑海中就一个念头。
活着,真好啊!
第8章
若说来到东京真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吃这块绝对算一项。
仅一个上午,赵淳楣与仆人两个就尝试了十几种小吃,颇有些劫后余生报复性消费的意思。
这其中最让她难忘的是一种叫“云英”的面点。听店家介绍,此物是将莲花藕丁菱角芋头等混合在一起,放到精肉里蒸熟捣烂,之后用蜂蜜香料搅拌均匀,晾凉后用刀切成薄如蝉翼的长片。因为最后形状跟雪白的花瓣一样煞是好看,所以取名云英。
这道菜不光好吃好看,还颇为雅致,实在是让赵淳楣这个土包子大开眼界。
咬着几颗酸枣,少女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与身边之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
“这开封府啊,什么都有,您只要有钱,什么都不用准备,哪怕是洗面汤,花个两三文都有人给送上门。城中夜市三更才结束,才五更又复开张,报晓的头陀每早手执铁板,沿街循门的,您在家一听见那个声儿啊,就差不多可以出门了……”因着与赵淳楣混到不少好东西吃,赵孝颖家的仆人挺着滚圆的肚子,十分惬意地帮少女四处介绍。
赵淳楣听得认真,这些都是可贵的消息,想要在东京过得舒坦必不可少。等听到“家”这个字,她心中一动,开口问道:“我想要租个房子落脚,不知应在何处登记。”
仆人一听就笑了,颇为自得道:“这娘子可就找对人了。”
宋朝由于人口稠密,城市化高的原因,首都房价一路飙升,别说是小老百姓,就连许多官员也只能“望房兴叹”。大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兢兢业业为朝廷干了几十年,却始终都没能在京城买房。最后七十岁了受不了儿子的埋怨,卖掉一批心爱的藏书于开封附近的许昌买了间宅子,最后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如此一来,租房市场自然火爆。不光商贾百姓们投身这个行当,就连宗室寺庙都参与其中,而他之所以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可能是因为提前遇见有这一天,宋朝的廉租房制度也非常发达,朝廷设有店宅务,为普通百姓们提供相对便宜的住宅,一间房一个月只要五百文左右,而如今负责管理店宅务就有赵孝颖。
仆人有心跟小娘子炫耀,十分自得地开口道:“小的等会儿与阿郎讲,定然挑个宽敞的房间给您。”
谁知赵淳楣听罢却正色道:“不可,既然是廉租房,就是为了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准备,我现在身上还有些钱财,没到过不下去的程度,万一真占了旁人的名额,岂不是罪过,还是劳烦你告知一下其他租房的地点。”
仆人微愣,旋即收起之前的漫不经心,转而敬佩道:“娘子大义,如此倒是小的无状了,放心,小的必帮您把事情办妥。”
他暗中感叹,对方一介孤女,本身自己也不容易,却依旧有一颗济苦怜贫的心,从这点上看,真不愧与自家主人一样是真龙血脉!
两人继续往城里走,直奔最大的一家房牙子,也就是宋朝的房屋中介。由于提前亮出了身份,负责人非常热情,当即便带领他们去看了几个就近的房源。
赵淳楣一眼就看中了套一进的小宅子,家具齐全不说,院子中间还有个水井,如此生活方便许多。问了下价格,每个月要三贯钱,虽说贵了些,倒也不是承担不起。爽快地付了三个月的租金,转身就将自己的东西搬到新家里。
眼看她安定下来,仆人也该回去复命。
临走前赵淳楣不顾对方的推脱,硬是塞了些钱财当作这两天的答谢,并且表示等自己这边安稳下来了一定去叔祖府上拜访。
如此里子面子都给到充足,仆人十分满意,回去之后没少在赵孝颖面前夸赞对方。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再说赵淳楣这边,简单整理了下行李,她开始擦拭起全屋,这是其穿越之后养成的习惯。在繁重的劳动中,她能更好地清空大脑,从而审视外部环境。
直到天色渐完,扫除工作方才结束,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赵淳楣满意地环视了下四周。假如不出意外,未来的一年里,这儿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家了。
想到她上辈子出生在三线小城,连大学都是在家门口念的,本想着毕业了去北上广求职,结果却查出癌症,之后就是无休止的手术和漫长的治疗,临死前都没出省。如今穿越,却在首都有了套不小的宅子,虽然是租的,但也算没白来一趟。
想到这里,赵淳楣起身清点了下自己现在的财物。
之前同行的那家人身上一共携带了三四十两碎银,作为唯一生还的“女儿”,自然由赵淳楣继承。不过这些钱她自然是不会去动的,除了买贡品,剩下的打算去寺庙点上几盏长明灯,就当是为了他们祈福了。
除此之外,当时武松去敲、诈西门家,一共分到八百两白银,赵淳楣走之前拿了一半,兑换成四根金条贴身携带。再加上当今皇上上次下来的金腰带与三百贯铜钱,还有一辆牛车,布匹药材……毫不夸张的说她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被称呼为富婆。
真省着点花,这些钱差不多够她活一辈子的。不过赵淳楣没有忘记曾经发下的
愿,她希望能在大宋出人头地,不光是自己活得舒坦,最好在那场浩劫来临之前,能多帮助一些人,为此她必须加倍努力。
“得在东京找个营生,可是做什么好呢……”赵淳楣上辈子养病期间看了不少闲书,掌握了许多当时看毫无作用穿越后却大有可为的杂乱知识。不过此时毕竟是封建社会,许多东西不是光埋头苦干就能成的,还得细细挑选一番。
可能是因为方才劳作累到了,赵淳楣想着想着,眼皮就开始打架,迷迷糊糊趴在床上睡着了,意识昏迷前,她仿佛听到了一声女子的啜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