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也不需要会什么,你武功好,性格干脆又聪慧,去最大的任务就是监工以及震场子。”赵淳楣微笑鼓励。本身二龙山刚刚接手两地,招女工这件事儿弄不好就容易惹闲话,交给同性办才放心。
  “你不用慌,到时候还有人跟着一起,花荣将军你见过吧,她妹妹花芳前几年在寨子里创办了‘护理班’,现在第一批学员已经要毕业了,里面全是女的,她现在还想再招一批,这次你们俩一起,有不懂的可以问她。”
  花家世代武将,花芳从小跟着哥哥,虽然身手平平,但对于医道却颇有心得,二龙山一直也没个好大夫,谁要病了全靠大蒜素之类的神药顶着。之前有次下山巡视遇到一伙流寇,两个寨众受了重伤,管事的都不在,最后还是花芳站出来保住了他们性命。
  赵淳楣得知后有时间就去找她探讨,将自己知道的现代医学知识全部告知,经过研究实践,花芳已经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名医了。
  众所周知,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花芳想要在山上收女徒弟,这么短的时间肯定不够教,但若是些简单的止血包扎等知识倒是没问题,于是二龙山第一个护理班诞生了。
  对于这点,赵淳楣是全力支持的,毕竟她清楚,马上就是乱世了,到时候打起仗来,有个靠谱的医疗团队在后方支持要方便许多,所以当花芳提出想要继续吸纳学员之时立刻就批准了。
  见扈三娘还是有些迟疑,赵淳楣挑了下眉,故意开口道:“怎么?你不愿意?二龙山可是不养闲人,除非老人孩子,不然全都得给我动起来,难不成你是想吃白饭?”
  “胡说!”扈三娘一听就急了,杏眼圆瞪,当下发了狠定要把事情办妥让赵淳楣看看,之后拿了计划书便气冲冲地跑了出去。
  “这大虎丫头。”赵淳楣摇头,知道扈三娘养在深闺,素来是有些憨气在身上的,不然原著里也不会孤身追了宋江好几里最后落入梁山陷阱,想着还得让花芳在旁边提点些个。
  ……
  打从赵淳楣回来,二龙山好似踩了油门,飞速运转。仅仅三个月时间,攻莱密、安民生、保秋收、办工厂……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
  万幸之前底子打的厚实,而且许多大商户尚在打白糖的主意,在这途中主动提供了不少帮助,总算赶在入冬前将一切安排下去。
  而这其中表现最亮眼的当属扈家一行,扈三娘那边先不谈,就说扈太公,上面交代下的每一件事都办得漂漂亮亮,游走在几地大士绅中间,不光成功让他们沉静下来,甚至还对二龙山发布的一些指令也没有丝毫违抗。
  如此倒令赵淳楣有些惊诧,仔细询问方知道,原来扈太公年轻时候曾与名师学过纵横家一脉,对于谈判也算轻车熟路。
  “那你当时面对我的时候怎么不发挥三寸之舌了?”赵淳楣好奇道。
  扈太公苦笑,“您当时刀就抵在我脖子上,小老儿还能说什么?”
  赵淳楣一想也是,但不管怎么样,山寨里又多了位人才,也算是喜事,便也给了其个首领职位。
  如此扈太公的地位一下子高了起来,扈家简单办了两桌酒,不少人前去祝贺。
  杨志端着酒杯上前,笑容满面道:“想不到只过了几日,太公便立下如此大功,现在你们父女皆是寨主好帮手,来,这杯酒我得敬你。”
  扈太公受宠若惊,杨志可是山上的老人,掌管第一步军,而且出身名门,现在跟自己一个土财主客气有加,连忙惶恐道:“哪里哪里,杨统领叫小老儿名字就好,我们才刚上山,还需统领关照。”
  “诶,扈兄这就过谦了,你有个好女儿,怕是用不了多久,咱们见到你都要行礼咯。”杨志笑容满面。
  扈三娘这段时间为了管理好工厂,经常去请教赵淳楣,俊男美女又都是年轻人,一来二去的山寨上人便免不了多想。
  扈太公还不知怎么回话,却听“砰”的一声。转头一看,竟是花荣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面容冷峻,好似被人欠了钱一般。
  杨志皱眉,刚想继续,然而此时武松又站了起来,直截了当道:“吃酒就吃酒,扯什么有的没的!寨主跟扈家娘子清清白白,姓杨的你莫要乱说!”
  “你!”杨志气极,他心中也是有苦难言。
  最近不知是从哪儿传来的消息,竟说二龙山的寨主赵淳楣是女扮男装的,还说有京中证人作证。对于这种事,旁人听到了估计也就一笑而过,但杨志却是知晓赵淳楣真实身份的。
  说实话,杨志活了二十几年,却从未过得这般舒坦,在二龙山上,有志趣相和的朋友,有信他敬他的领导,还能领兵荡寇保卫百姓,有时候在外巡视,他恍惚间竟真觉得自己跟朝廷的将军也没两样,甚至更自由。
  所以,对于赵淳楣,他不光是感激信赖,同时也真的希望能维持住这样的生活,当听到风声之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把事情捂住。
  那么怎么捂住呢?很简单,让人坚信赵淳楣是个男的就好了。
  为此他特意与扈太公搭话,希望能做实扈三娘与赵淳楣之间的暧昧。
  结果谁知却被花荣武松这两抽风的打断,怎能不又气又急!
  但武松同样是了解赵淳楣真实性别的,不光如此,他还知道更深一层的东西。他与杨志是上二龙山之后才认识的,之前也没聊过这些。所以听到杨志的话,便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啊!
  我那妹子是女的,要是跟扈三娘深接触不是要露馅了!于是连忙出声反对。
  他二人呛上了,可别忘了山上还有一人知道赵淳楣的女子身份,鲁智深也没跟别人通过气。所以在大和尚眼里,便是这两个人闲扯鸟蛋,开始操心赵淳楣的婚事,于是两晚黄汤下肚,起身大喝一声:“都别吵了!寨主以后跟俺出家,不成亲!”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上,最后好好的一场庆祝宴不欢而散。
  临走前杨志、武松、鲁智深互相对视了一眼,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
  酒席上发生的事,赵淳楣浑然不知,毕竟这种事儿与当事人讲终归不好。
  就这么过了几天,某日一早简单洗漱后准备开会的她还是察觉到大家的情绪有些不对。好像每个人都很沉闷,连一些素来活泼爱闹的都不讲话了。
  “怎么了这是?”赵淳楣诧异道,鲁智深看了她一眼,长了长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说出口,狠狠拍了下大腿,怒骂一声。
  山寨大管事郑柳给赵淳楣倒了杯茶,轻声道:“昨日夜里京城那边传来线报,见您困得厉害就没通知。之前朝廷派下童贯以十五万大军攻打北辽,结果我朝这边十五万人被两万人打得大败,双方打了三仗,北辽三仗皆胜,宋军这边……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
  “这次派到北辽的兵,大多是从山东募来的,不少人家已经挂上孝了,现在外面都是哭声,咱们定下来的新年庆典,怕是只能往后面推一推了。”
  因为这段时间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赵淳楣就想着搞个活动热闹下,虽然办不成了,但这也不是最主要的。
  听着郑柳的话,她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吗……
  第49章
  说到北辽,可能许多人会不解,只听说大宋北边有个辽国,但北辽又是个什么地方。
  这便要从几年前宋金海上之盟说起,当年在赵淳楣的劝说下,宗泽放金国的使臣去汴京,然而朝廷经过激烈的争辩,最终还是因为惧怕辽国的追究,选择不与金合作,而是暗中观察。
  这一观察,还真让他们寻找到机会了。
  金国国君完颜阿骨打见宋迟迟不动,等得不耐烦了,干脆自己出兵伐辽。
  金兵势如破竹,在去年冬天就成功攻下了辽国“五京”里的中京,中京放到现代大概位置在内蒙古赤峰
  ,辽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一带,所以中京沦陷,是一个非常要命的节点。
  不过金人虽然大败辽军,辽国皇帝天祚帝却逃跑了,阿骨打着急去追天祚帝,一时顾不得战场。于是宋朝这边就觉得,不错,是时候捡便宜出击了。
  此时天下的局势已经彻底乱成一锅粥了。
  天祚帝只带了几个护卫在深山老林里四处流窜,金国君王武将跟在后面跟狗撵兔子一样狂追。
  辽虽然失去了小半领土,但朝廷班底还在,只要迎回皇帝整顿旗鼓,未必没有一战之力,问题是天祚帝实在太能跑了!辽这边自己都不知道皇帝在哪里,甚至不清楚皇帝是否还活着!
  国不可一日无君,没办法,最终在宰相李处温与权臣萧干、太后萧氏的共同决议下,推举燕王耶律淳为新国君,定都幽州,拟号北辽。
  北辽很小,在宋金的包围下,国土只有半个燕京南道,可这里确是包含了大宋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