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与所想的一样,已经与赵淳楣深深捆绑起来的首领们即便震惊,但在片刻后也还是消化了这件事。
  毕竟二龙山内现如今不光有顾大嫂、花芳这样的女性后勤领袖,更兼得扈三娘此种,单论武艺也能横扫一片男人的女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基本都在闻焕章的课堂里念过书,被有意无意地灌输了些“私货”,在两性平等方面,比较这时代许多人还是要强上一些。
  更重要的是,现在他们知道自家寨主竟然是皇室成员!
  这并非开玩笑,事实上,皇家血脉在此时的大部分人眼里就是很有份
  量。哪怕是一心造反,天不怕地不怕的阮氏兄弟,打鱼时候唱得歌谣也是“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武松在得知敬重的宗泽被判了下狱,第一反应是骂贼人蒙蔽了皇帝。
  梁山好汉都是如此,普通人更不必说了。如果说有人或许因为赵淳楣女子的身份而不自在,那么听到赵淳楣是皇亲国戚,心中仅有的一点芥蒂都烟消云散。
  没办法,这可能就是古人的局限性。而闻焕章之所以完全不慌,也正因如此。
  针对未来怎么办,大部分人却与闻军师不同,认为赵淳楣确实应该恢复女子身份,但给出的理由却颇让人无语。
  大家认为,赵淳楣今年已经二十一岁,再继续隐瞒下去耽误了终身大事,所以不光要恢复,还应当顺带在治下招婿,哪怕多找几个也无妨。
  赵淳楣:“……”过渡的未免太丝滑了,哭笑不得地谢过众人好意,转身开始着手下一事项。
  ……
  对于阅兵,二龙山上的寨众,或者说所有大宋子民都不算陌生。
  由于宋朝外部强敌环绕,再加上国内比较有钱,使得各个君王非常乐于在东京城内检阅士兵以震国威。
  百姓们即使没去过首都,但也多多少少听过,所以见自家也要进行阅兵仪式,所有人都非常激动。
  麻石头本以为这么些年下来,他也算见过不少风浪,但前一夜依旧睡不着觉。
  想来四五年前,倘若有人跟他讲自己能过上现在的日子,他绝对会啐那人一脸。
  麻石头得罪了村子里的郎君老爷跑到二龙山落草,待了没几日便换了寨主,之后又因为认识几个字,被分配到了工厂。作为第一批工厂员工,麻石头知道得把握住机会,于是每日废寝忘食地学习,最终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制药厂的厂长。
  现在他每个月算上绩效,光是工钱就有五十贯,比得上朝廷的六品官了。在工作了两年后,他将父母亲人接到山上,娶了个温柔的妻子,年前孩子也出生了。
  麻石头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踩在云端上,飘飘忽忽跟做梦一样,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寨主给自己的。
  这次阅兵,他作为工厂领导也要带工人们参加。
  一定要好好展示下他们的成果!给寨主争口气!
  麻石头这般想着,次日起了个大早,顶着两个黑眼圈与手下工人一起来到约定的地点。
  这回参与阅兵的人快两万了,除了驻守地方的,只要能动的全都来了。如此庞大的队伍,只在二龙山上自然施展不开,于是便在山下集市附近找了快地方,还连夜搭了台子。周围百姓得知有热闹看,一大早便跑来围观。
  麻石头与其他厂子的厂长打了声招呼,领着工人站在后排,他们虽然也参与检阅,但毕竟不是军人,不过嘛,二龙山所有的都或多或少进行过训练,简单的站军姿、踏步还是能做到的。
  看着周围飘扬起的战旗,麻石头不由昂首挺胸,嘱咐工人们都别乱动。
  片刻后,山寨内的大总管郑柳出现在高台中央,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各个首领带着兵马依次入场。
  围观的百姓最开始还嘻嘻哈哈,你一言我一语地打闹,毕竟二龙山在这儿这么些年,虽说经常巡逻负责他们的安全,但总的来说还是和善的,甚至于哪家哪户孩子找不到了都敢让他们帮忙。
  然而随着二龙山军团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展示于众人面前,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不是三五百零散的队伍,而是几万训练有素,见过血的职业军人。虽说世道不太平,但百姓们离战场还是很远的,即使接触过一些当兵的,也大多为衣衫褴褛、横行作恶的军痞。但二龙山这些人,身材结实有力,神色坚毅,步履行动整齐划一,光是这份气势,就足以震慑一切!
  杨志穿着山寨里统一制成的铠甲,一手搭在腰间长刀,一手在额前行礼,大声道:
  “第一步军准备完毕!”
  “第二步军准备完毕!”
  “马军准备完毕!”
  ……
  当每位首领都应了一遍,士兵们齐声高喊:“请寨主检阅!”
  围观人屏住呼吸,纷纷看向转角处,等待着那位赵寨主出现。
  如此规模场景,使得不少人在心中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
  片刻后,一位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女子缓缓走上高台。她身上同样穿着铠甲,不过款式简略了一些,头发高高梳起,在脑后利落地挽了个髻,肩膀上披着一道玄色的披风。配上英气的眉眼,颇具威势。
  场上人虽多,但队伍紧凑,再加上每个都神情肃穆,女人讲话大声些倒是也能听清。
  “大家辛苦了。”
  百姓们听到后不由皱眉,这种话哪轮得到外人说,如此喧宾夺主,那赵寨主没意见吗?
  谁知此言一出,下方将士们立刻接道:“誓死为寨主效忠!”
  众人愣了下,好久,方才回过神,死死瞪着赵淳楣讲不出话来。
  有谁能想到,二龙山的寨主竟然是个女的!然而根本没有时间供他们思考,台上的赵淳楣一声令下,整个阅兵正式开启。
  步军马军们根据战旗鼓点飞快变换阵型;装甲军团手持火绳木仓,向众人展示着最新的武器;各个工厂拿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连后勤部队都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素质……
  渐渐的,众人的注意力从赵淳楣身上转移到演习中,并频频发出惊叹,望向士兵们的目光既羡慕又赞赏。
  赵淳楣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切,露出了满意地微笑,这次阅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效果比预想中还要好。
  当她手里掌握着这样一支军队,那么本人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
  第54章
  开封城今年的秋天凉的特别早,还未到十月,不少人家已经换上了厚衣服。
  蔡京昨晚只睡了几个时辰,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在仆人的服侍下换上了京中如今最流行的棉布衣裳。
  感受着身上柔软贴肤的触感,他缓缓舒了口气。
  人一上了年纪难免畏寒,穿得厚了平日在屋里又容易出汗,这棉布虽然不比丝绸顺滑轻薄,但吸湿性却是顶好的。最重要的是,此物在大宋是件稀罕玩意,乃是最近从那二龙山贼子处流出来的,属于高层人士必备。
  想到二龙山,蔡京不由顿了下,半天,颤颤巍巍地走出房门。
  小儿子蔡脩早就在外面等他,见了人恭敬地行礼道:“父亲。”
  蔡京笑眯眯地颔首示意,关切地询问儿子最近看了哪些书,在工作上可曾遇到什么困难。倘若有外人在此,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对普通的父子,并为他们之间的慈孝所感动。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竟是四起四落,权倾朝野的大奸臣。
  蔡京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行动迟缓不说,连眼睛都已看不清东西。不过他依旧不愿离开权力中心,经过这几十年的经营,朝堂上但凡身居高位的与其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所以现在大部分事情都交给小儿子处理。
  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大学士,唯有幼子蔡脩羽翼未丰,只能亦步亦趋跟在父亲身后,不敢有丝毫违抗。
  两人出了府,乘车一路来到皇宫正南的端礼门,蔡京在儿子的搀扶下了马车,望着巍峨壮丽的宫墙,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与蔡脩道:“之前立在这儿的元祐党籍碑可还在?”
  “自是在的,前两年还又加了些,如今上面已有三百人了。”蔡脩点头。
  蔡京满意地捻须,所谓的“元祐”是先帝宋哲宗第一个年号,当时小皇帝只有十岁,由高太后监国辅政,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纷纷上位,大加铲除异己,蔡京当时甚至被流放到南方养老。
  是的,蔡京是个新党,不光支持变法,还属于新党的中心人物,他的亲弟弟正是王安石的女婿,当年也正是靠着这层关系,在官场上如火箭般扶摇直上。
  不过北宋时期的党争,在后期已经属于无解的存在,基本上与国家百姓毫无关系,为争而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当蔡京拜相后,于今上的默许下在皇宫附近立起了这座碑,上面刻的都是些旧党人士,或
  者说蔡京看不顺眼的人名字,其中不乏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名噪天下的人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