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所以当赵淳楣听到赵孝颖传达的皇帝旨意之时,诡异地陷入了沉默,半天,不确定地重复了句,“叔祖,您没弄错吧?”
赵孝颖尴尬地假咳两声,严肃道:“此乃官家的御笔,在礼部登记盖了章的,我回去后还要改玉蝶,如何能有错!”
倒也不怪赵淳楣迷茫,根据圣旨所言,朝廷感念赵淳楣“为国尽忠”,特封她为宗姬,赐号“康平”。又怜其父母兄弟皆亡,身世凄苦,把她记在兖冲僖王膝下,承了他这一脉。
兖冲僖王是今上赵佶的二儿子,生母乃当今皇后郑氏,出生仅一天就夭折,在皇帝那儿完全没有存在感。更重要的是,这位兖冲僖王是建中靖国元年出生的,满打满算就比赵淳楣大了一岁,这世界上哪有如此荒谬的亲子关系?
“怎么没有,官家这么多年常常思念僖王,现在正巧碰到你,况且若不是记在僖王名下,如何能封你宗姬?僖王走的早,要做的也就是逢年过节上柱香,你爹娘要泉下有知,也会欣慰于此。”赵孝颖连唬带骗,为了办明白差事,也算豁出老脸了。
所谓的宗姬,其实就是郡主。北宋从中后期开始,只有皇太子或亲王的嫡女才能得此封号,所以赵孝颖所言倒也不是全然无道理。
赵淳楣当然知道那边打的什么算盘,无非就是自己同意了以后能拿伦理大义来压她。摇了摇头,宋廷那边似乎是不明白,诚然宗室的身份给她带来了一定便利,但并非决定性因素,自己能走到今日靠得是自己不断的经营,手下的人服她,所以皇室血脉才有了意义。否则光有个高贵的出身,那能有什么用。
不过为了尽快从麻烦里抽身,赵淳楣还是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捏着鼻子认下了僖王这个“便宜爹”。
见差事总算完成,赵孝颖这边也算松了口气。又拿出了赵佶赏赐的几个金盆,与赵淳楣道:“这些原是朝廷给镇守辽东的常胜军打的,官家特意留了几个,这次差不多全给你了。这可是无上荣耀,等后人见了,八成要感叹你这祖宗简在帝心。”
“臣女谢主隆恩。”赵淳楣弯身,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
之后的几天,二龙山特意派了专业陪玩,领着两人在青州好好转了转。当然了,这期间避开一些重要的地方,主要就是吃吃喝喝,成功把他们伺候得舒舒服服,导致康王赵构走前颇为依依不舍。
思及此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破坏力,赵淳楣寻思要不干脆半路套麻袋把这家伙做掉算了,但考虑到才跟朝廷达成妥协,另起事端万一被发现反而麻烦,最后只能遗憾作罢。
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赵淳楣无聊地打了个哈气,转身让人把御赐的那几个金盆剪了,平分给手下士兵,这几日忙着演戏,想来也是不容易。
……
与二龙山这边不同,梁山与朝廷接触可谓相当之不愉快。
宋江虽然一心接受招安,但手底下不少被逼落草的却持反对意见,用他们的话讲,如此进入朝廷,不过又是跟以前一样被人欺压,倒不如现在逍遥快活。最重要的是,这帮人大部分都是冲着晁盖来的,人家晁天王还在的时候可是放出话了,一切都以兄弟们喜乐要紧,招安什么的提都没提。
如此宋江要一边安抚寨众的情绪,一边还要应付朝廷使者的刁难,终于某日没约束好小弟李逵,将赵佶派来的官吏们狠狠揍了一顿。
这样下来,招安之事只能暂且放下,自己与朝廷还需要再打一场。
宋江叹息,将首领们聚集在忠义堂,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不同于他的忧心忡忡,其他好汉倒是颇为洒脱,关键他们之前跟朝廷几次交手,皆大获全胜,早就看出宋廷那边的费拉不堪,甚至还有闲心开起玩笑。
混江龙李俊灌了几大口水,思前想后,忍不住骂道:“他奶奶的,听说二龙山那边赏赐给的可痛快了,赵淳楣那小妖娘们儿,不就仗着自己有个好出身吗!”
吴用拿着羽扇,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之前不是研究过吗,二龙山基本什么好处都没有,得的都是些虚职,你要是羡慕也可以跟着去。”
李俊有些讪讪:“俺就这么一说,真让俺在个娘们儿手底下干活,俺可受不了。”
接着他眼珠转了转,忍不住偷笑:“不过没想到啊,当时听说那家伙是女的,但苦于没有证据,便当个乐子散播出去,没成想竟然是真的,想来花荣鲁智深也算是江湖上响当当的英雄,跟错了人,如今在个娘们儿手下讨口子哈哈哈!”
听他这样讲,屋内其他人也笑了起来,一时间,忠义堂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在这其中,唯有林冲有些坐立不安,没跟着一起乐。
王英因为几次讨要其丫鬟锦儿被拒,这段时间正瞧他不顺眼,见此故意大声道:“说来林教头也是不够意思,既然早就知道那娘们儿身份怎地不告诉大家,我说你怎么如此大方?”
林冲愣了下,有些茫然:“大方什么?”
“还装傻是吧。”王英挤眉弄眼,“你媳妇儿跟着人一路从东京到济州,行了几千里,你完全不担心路上发生点儿什么,不就是因为清楚赵淳楣不带把?”
林冲听罢大怒,直接呵斥道:“且不说我娘子品行如何,她赵淳楣愿冒着身死风险护送生人,我但凡有半点怀疑都是对恩公不敬,尔等小人!把林冲当成什么了!”
说完便要起身与王英动手,王英那三脚猫功夫哪里打得过八十万禁军教头,连忙跑到宋江身旁,“哥哥救我!”
宋江伸手去拦,吴用也张口劝道:“林首领莫要生气,王英这人你是知道的,无非是嘴欠了些,绝没有对嫂子不敬之意。”
其他人也帮着说和,不过大家都十分有默契地只说了张贞娘,对赵淳楣闭口不谈。
林冲最终还是忍下去了,但也十分憋闷,不顾宋江的挽留,径直离开忠义堂,回到房里,他本想找妻子说会儿话,又担心贞娘听到后生气。
然而在屋坐了半天,却不见有人来招呼,林冲有些纳闷,暗道难不成是去找其他妇人说闲话了,但想到锦儿这段时间遭遇的危机,又觉得不像。
最终在屋转了一圈,发现了床头妻子的留书。
看完后呆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直到阮氏兄弟几个来找方才回神。
这几人也是见林冲有气,想着过来安慰,结果见对方好似失了魂般,赶紧询问是怎么了。
林冲苦笑,“贞娘带着孩子锦儿,在我丈人的护送下跑去二龙山了。”
之前确实听娘子说过,现在赵淳楣暴露了女子身份,正是危机的时候,身边要每个得力的难免不方便,原本以为是在劝他投奔,没想到竟是自己过去了。
阮家兄弟听罢却没怎么愤愤不平,反而赞叹林娘子有情有义。白胜更是道:“反正都这样了,在哪儿不是待,林教头干脆带着兄弟们去二龙山过好日子,也算继承了晁天王遗愿。”
其余人也纷纷应和,事已至此,林冲也只能点头,几人约定回去后莫要声张,次日找个借口于山下集合。
如此明晃晃的叛逃行为放在林冲的道德准则中是绝对不允许的,然而在下决定后,他却感到一种无言的松快,也许早就该这样,好在现在也不算晚。
……
再次见到张贞娘,赵淳楣也是十分高兴,不光拉着对方讲了好一阵子话,还逗弄了一会儿她的孩子。
“纺织厂已经差不多建好,我们的第一批棉布都卖到京城里去了,不过模样比较朴素,你来了正好,帮着大家看看有什么能改进的。”
张贞娘感激地对其道谢,事实上,二龙山如今势力这般大,想找什么样的名绣大家找不到,赵淳楣不过是知道林冲因为与宋江争夺寨主之位,之后日子定然不好过,想着给自家一条退路罢了。
而同样的,在得知对方现在正是用人的当口,张贞娘也不惜抛下丈夫跑来,这期间双方并没有什么交流,但当事情真发生了,当日共患难的情谊足以让两人达成默契。
“你与锦儿就在后院住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的管事桃子,或者直接来找我,孩子的话上山有专门的育儿园,请了好几个有经验的婆婆照料,完全可以放心。”赵淳楣快速地与其讲了下山上的注意事项,见张贞娘面上依旧有些不安,知道对方是头回主动离开丈夫,可能还未缓过来。想到自己马上要去兵工厂验收新武器,干脆请她一起过去看看,也好消解紧张之感。
“啊?这……不太好吧,我才刚来,就这般接触机密,底下人若是不服怎么办。”张贞娘有些犹豫。
听此赵淳楣乐了,摇头道:“没什么不好的,也没什么重要的,唉,你就来吧,到了就知道了。”
张贞娘听她这么讲,自己也好奇,便跟在后面。
经过这些年的扩建,二龙山兵工厂规模已经很大了,事实上,假如赵淳楣松了口打算做武器生意,每年光卖刀剑的利润就足够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