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无奈事出紧急,再加上皇帝喜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赵孝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想到他帮助稳定朝堂,于大宋也算有功,以后两人真有孩子生出来,有个明事理的父亲总是好的,于是更加耐心教导。
  至于其以后会不会生出贰心,赵孝颖到不是太担忧。且不说花荣形单影只,赵淳楣好歹也是实权皇帝,手握十几万重军,周围的一切都是她自己经营出来的,再加上血脉、功绩,这都能被个外男篡权,那她这么多年算是白干了。
  满意的不光是赵孝颖,可以说随着赵淳楣的大婚,整个朝廷都消停了不少。倒不是大臣们从此就信服于她,主要如今官家算是表明了态度,关于未来的继承人,大概率还是想自己生,众人拿准了方向,该研究研究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如此,赵淳楣与百官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几项关于民生的政令推行得比较顺利。
  在修复东京城的同时,几座工厂也开始选址,有了青州这个先进试点,众人对此接受度不错,不少百姓已经跃跃欲试打算报名。
  二龙山上那些跟随着赵淳楣进汴京的旧部,也都顺利安插进朝廷,其中大部分在军队。二龙山大军是她安身立命的底牌,自然要牢牢掌握在手中,零散的进入各部门。甚至像解珍解宝等人,赵淳楣还为他们单独成立了个衙门。
  这两兄弟乃猎户出身,之前带领手下四处勘测地形,寻矿记录水文,工作能力非常出色。如今领五品官身,挂在工部名下,遇到大事可以越级直接跟皇帝汇报。
  两兄弟自认未曾上战场杀敌,只不过四处跑跑就成了官老爷。现在于京中养尊处优,都十分忐忑,寻了个日子进宫,求官家给自己摊派点活儿。
  赵淳楣也知他二人心中所想,安抚一番后沉思片刻,开口道:“如今的话,倒还真有个适合你们的活儿。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解珍解宝迫不及待道。
  赵淳楣眉头微皱,“只不过路途遥远,还有一定风险。”
  兄弟二人当即表示,他们都是跟随官家从刀枪里滚出来的,对此完全不怕,只求能为国家效命!
  想到这两人确实天南海北四处走,任务交给他们倒也放心,于是赵淳楣缓缓道:“我需要你们去西夏走一趟,帮我考察下地形。”
  “西夏?”
  赵淳楣点了点头。
  其实长久以来,她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当天下大乱,宋辽金脑浆子都要打出来的时候,西夏,到底在干嘛?
  将时间倒转回七年前,此时在位的宋徽宗雄心勃勃,延续了之前几任皇帝的政策,委派童贯领军,大举进攻西夏。
  依靠着还算充盈的国力以及种师道等名将,还真打下了几座城池,不过自己损伤也不小就是了。
  最终西夏无奈求和,割让城池给大宋,两国约定好以后互不侵犯才算结束。当然了,这并非宋徽宗心慈手软,而是他要集中精力去干一个大事——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极度抽象的宋金海上之盟就此诞生。
  余下的,大家也都知道了。
  鸣金收兵后,西夏则全力帮助自己的好大哥辽,不断给辽国天祚帝写信,并且还想着出兵打金人。
  辽国对于西夏不光是宗主国这么简单,现任西夏国王取的就是大辽的公主,他自己身上也流着契丹人的血,恩情加上姻亲,使得西夏铤而走险。
  然后就被金人揍服了。
  金国将领完颜娄室以一当百,打得西夏抱头鼠窜,最后无奈俯首称臣,转头帮助金国打北宋。
  打完北宋,西夏按照之前的习惯管新认的大哥要钱要地。毕竟之前一百来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小国的生存智慧就是在大国后面捡些残渣剩饭。
  然而金国这个刚从山沟沟里出来,尚未融进儒家文化圈的懵逼了。
  什么玩意儿?你是我打赢的,帮我干活理所应当,怎么还跟我要上东西了?滚滚滚,不给!
  如此西夏也怒了,他对宋朝称臣的时候,宋朝每年赏赐大把,对辽国称臣的时候,辽国有事儿也是真上,就你金国,连吃带拿,白让我们卖命是吧!
  碍于金人的武力压迫,西夏也不敢说什么,但是对于他们的命令,自此只是阳奉阴违。
  之前大宋的西军打西夏也算打出心得来,只不过如今西军大部分都葬送在太原城,许多信息需要重新整合。
  解珍解宝虽然没直接上过战场,但也是跟着大军一点点走来的,听到赵淳楣的话,瞬间反应过来朝廷可能是要对西夏用兵。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十分丝滑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毕竟相较于宋辽两国百年承平,西夏这种年年进犯边关的更像是死敌,花荣、鲁智深等一众武将在上二龙山前都和西夏战斗过。当年宋神宗时期朝廷五路伐夏,最后死伤十几万人,也算是大宋百姓心中的伤痛了。以致解珍解宝十分激动道:“官家尽管吩咐,我二人愿作大军前哨,铲除党项人!”
  赵淳楣微愣,旋即哭笑不得道:“想什么呢,金人那边还未有定数,怎么可能去打西北。更何况现在开始准备,大军动身时估计入夏了,真动起手来刚好秋天,对面膘肥马壮粮草充足,打起来也太麻烦了。”
  “那……”解珍解宝不解,都不打仗,派他们俩干嘛去。
  “不说了吗,让你们去勘测地形。”赵淳楣悠悠道。
  现在不打,不代表以后不打。西夏扼住大宋与西域沟通的要道,而且三不五时来宋这边打草谷,长此以往赵淳楣可受不了。
  万幸的是他现在与金国关系平平,再加上连年的征战,再与宋挑衅大概率是不敢了。
  赵淳楣翻出舆图,再几个地方
  虚点了几下,“重点考察一下附近,我想在此修两三段路,再建几个粮站。”
  天子大婚的那几天难得有假期,她将之前宋夏两国的各种战报通通看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么些年宋朝拿不下西夏,纯属自找的!
  就好比神宗之前五路伐夏,说出来可能不信,光看记载,宋朝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全部打赢了!其中一路更是飞龙骑脸直接打到灵州门口。最后因为后勤补给失败以及将领内斗无奈放弃,死的十几万人,除了少数折损在战场上,大部分都是饥寒交迫而死。
  纵观舆图,大宋与西夏被衡山山脉以及瀚海毛乌素沙漠相隔,后勤运粮草主要靠人力背挑,像牲畜基本是使用不上的,衡山一带地形太过恶劣,牲畜不够灵活,很容易将粮道堵死,所以只能靠民夫。三十万大军西征,总共需要三十万民夫。最重要的是,民夫也是人,同样要吃饭,一个补给不上,大家一起挨饿。
  西夏打大宋也算打出心得来了,只要绕后断粮道,宋人大部分时候是要退兵的。
  二龙山现在有水泥,修路便捷不少,也不用太靠近边界,只要在衡山附近修上几段,好歹让推车上去,都能节省不少人力,如果再在后方修上些粮仓储存粮食,那么整个后勤压力大大减轻。
  赵淳楣不是什么谜语人,也不玩帝王心术天恩难测那一套,对于给自己办事儿的部下,她喜欢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让下面明白她想要干什么,尤其在此危难时刻,君臣一心方能度过难关。
  于是在听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后,解珍解宝对于其高瞻远瞩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保证完美完成任务,点了一队人马稍作准备便动身前往西北。
  看着他们的背影,赵淳楣长舒一口气,视线看向远方。
  最后,就剩金国那边了。
  第87章
  金国,宋人军帐。
  还不到一个月,大宋这边的生意就愈发红火。
  宋朝使团这次不是空手来,赵淳楣似乎早有准备,携带了大量白糖棉布,价格也非常公道,引得金人百姓纷纷携东西来交换,甚至有一些官吏加入其中。
  原本金国朝廷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渔猎民族本身性子粗野,金人对宋人又没什么坏印象。之前女真人受辽统治,不光年年被逼着进贡,辽臣还肆意侮辱本族妇女。现在看宋使们斯斯文文,买卖东西又实惠,便下意识亲近起来。金人就这么多,多多少少互相沾亲带故,一些个嘴上没把门的甚至连自己家底都交代干净了。
  见此金国上层终于坐不住了,想要暂停交易,无奈百姓太过热情,思考许久,在城内专门寻了个地方,如此所有一切在金国士兵的监控下,防止自己人乱说话。
  宋人这边倒是无所谓,该收集的信息也都收集差不多,他们这么多人每天总要吃饭,生意还是照做。
  现在使团内李纲主要游走于金国上层,每日都有不同的饭局酒局,扈三娘出身二龙山,对自家特产比较熟悉,负责所有贸易往来。而梁红玉则坐镇帐内,有她在各位帝姬也能轻松些。
  说起帝姬们,一开始待在军帐中尚且有些不自在。好在梁红玉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与人相处十分有方法,在她的安抚陪伴下,一帮少女渐渐恢复了些本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