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至于幽这部分,中心是幽州,大致在北京一带,人口稠密经济比较繁华,可这边的门户却是平州和营州。换句话说,只要
平州营州在金人那,金人可以将这里视作跳板,随时攻打大宋。
“我之前在与金人的国书上许以重金,但对方始终不愿意将平州营州给我们,这说明宋跟金之间尚有一战。”赵淳楣大致估算了下,“我看完颜晟的身体,也就这两年了,确定好继承人后,肯定要出兵。”
直到此时,大家方才明白赵淳楣的良苦用心,有些焦急道:“那咱们得速速准备啊。”
“莫慌。”赵淳楣挥了挥手,不紧不慢地表示有的是时间。倒不是她盲目自信,主要宋朝这个体量的国家,只要皇帝跟官吏不搞事,你给他一定时间,那么他的恢复速度是极快的。而只要缓过劲儿来,周边国家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
鲁智深等人得了她的保证,总算放松下来,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臣子们是放心了,但赵淳楣这个君主,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幽州以及附近的百姓。
事实上,这些人虽然都是平民,但却在宋金交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说是直接导火索也不为过。
此地古时为燕国,所以当地百姓大多自称燕人,这里面大部分是汉人,余下也有些奚人、契丹人,总之民族成分复杂。不过因着不是草原,所以当地人还是以农耕为主。
燕云十六州虽然名义上属于辽国,但其实这里的人对辽并没有什么归属感,证据就是辽国最后一任皇帝天祚帝被完颜阿骨打锤得抱头鼠窜,命令各路大军上京亲王,燕云根本一动不动。当然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是宋人或金人,其实在古代,许多百姓对于国家民族的观念是很淡的,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头顶上是谁完全不关心。
当年宋徽宗跟金国做生意,用钱把幽州等地买了下来,但因着金国缺人手,所以阿骨打提出要带走这里的百姓,宋徽宗大方地同意了。没有人问过燕人的意见,整整三万户被迫离开家园,去往更加苦寒的北方讨生活。如此下来,这些燕人自然不同意,于是他们想方设法策反了金国的某位汉人将领,通过他的地界偷偷跑回家乡。可回来后才发现,自己的良田房屋已经被驻守的宋军占据了。
自此之后,宋在燕云人心尽失。
而面对前任给自己挖的大坑,赵淳楣没办法,只能吭哧吭哧背起包袱找补。她先是颁布了旨意,减免了幽州等地两年的赋税,并且从二龙山调来物资,帮着重新修筑房屋围墙,还会见了当地的乡绅地主以及各民族代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此地发展的长期规划。
在场之人虽然也算富裕,但被皇帝如此重视,依旧受宠若惊。见赵淳楣礼贤下士,一些燕人大着胆子提了些要求建议,赵淳楣采纳了部分,驳斥的也有许多,但即便不同意,她也耐着性子解释原因。
这让辗转三国,惶惶不安好些年的燕人们不仅潸然泪下,当即便有不少人表示协助官家将此处管理好。虽然耗费了不少心力,好在最后取得的成果不错,赵淳楣觉得这段时间也没白忙活。
正当赵淳楣处理完手头的事,打算班师回朝之时,鲁智深突然帮着引进了一个人。
赵淳楣看着眼前身材高大,打扮落拓的中年男人,有些惊讶地挑眉,“你就是曹端?”
男人咧嘴一笑,直接扑通一声跪下,行了个大礼,“草民拜见大宋皇帝。”
这一下直接给赵淳楣干愣了,要知道最起码在这个历史时期,行跪拜礼的还是少数,哪怕是见到皇帝,也没有明确的跪拜要求,所以对方这是弄哪一出?
曹端两眼放光,十分激动道:“陛下啊,草民总算是见到您了,您不知道,您是我们这一行的旗帜啊!”
赵淳楣:……啥?
经过周围人的解释,她才明白怎么回事。
曹端属于辽国汉人,本身是个富户的护院,辽国还在的时候,尚且能混口饭吃,金人来了,大量抽调附近百姓充当“签军”,也就是被强行征召为行伍的军队。要知道,与军民一体的金人不同,在这里生活的汉人往往只需要缴纳赋税,老老实实种地就不用打仗。现在金人来了,不光要帮着金人送死,连种地都没法种,许多汉人当时就忍不了了,于是纷纷占山自立为王。
也就是说,眼前这位曹端,便是金国境内最大的一支山匪头子。而赵淳楣,最早也是山匪起家,然后凭借自身努力,洗白上岸,甚至当上了一国之君,这在贼里堪称贼祖宗一般的存在。
曹端自打听了她的故事,便佩服地五体投地,每当遇到困难了,常常用其激励自己,时间久了,也给金人造成不少麻烦。
赵淳楣听罢面色古怪,许久,轻咳两声,“那个、你做得不错啊。”
“哪里哪里,不及陛下万分之一。”曹端谦逊道。
赵淳楣见他还要继续拍自己马屁,赶紧换了个话题,直接询问他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
曹端有些不好意思,“也没啥,就是想求您跟俺们条活路。”
虽然这帮山匪与金人打得有来有回,但实际上随着金国政权逐渐稳固,他们的日子已经越来越不好过了。曹端看似五大三粗,实际脑子很活络,在很多年前曾经与鲁智深有过一面之缘。见大宋这边顺利拿下幽州,明白要是抓不住这个机会,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金人围剿,于是干脆大着胆子来见赵淳楣。
赵淳楣仔细打听了下曹端的势力范围以及取得的战绩,依托丰富的做贼经验,她可以很轻松从对方话语中提取关键信息。在深入了解后,赵淳楣惊觉此人是个打游击的好苗子。
此时她也终于明白鲁智深为何会费力引进。
最终赵淳楣决定留下部分物资,资助曹端两年。
“陛下,我们是什么都不用干吗?那岂不是吃干饭?”曹端追问。
赵淳楣轻笑,旋即安慰道:“我养你们自然有我的道理,放心吧,以后有你们劳碌的时候。”
“用不了多久了。”
第97章
赵淳楣说用不了多久,并非信口开河。虽然表面上金人还很能打,金国的将领依旧用兵如神,但仔细观察下,对方内部已经出现裂痕。
抛开君臣不和不谈,赵淳楣判断金国的军力其实早就开始滑落。
众所周知,金兵单体素质高,战斗力强,这是因为女真之前长期生活在东北山林中,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严苛的自然环境搏斗,长久下来锻炼出来的。但这也也造车了一个极为严重的结果——人口不丰。
大家夸赞金人勇猛之时常常会感叹“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其实重点不是“不可敌”而是为什么不满万?原因就是此时的女真只有这些人。在立国之初,完颜阿骨打可以依靠着部族勇士驰骋沙场,但如今他自己都老死了,其余普通将士又能剩下多少呢?
金国建立不过一二十年,这期间跟辽国打、跟大宋打、甚至跟西夏回鹘高丽干过几架,就当这些全是菜逼,但金国多多少少也有损耗。而造成的结果就是,像完颜娄室这样的大将军再也不能手握那支精锐部队指哪打哪,甚至要在辽国旧地招募汉人来填充兵线。
并且由于迟迟拿不下大宋,刚认下的那些小弟,比如西夏游牧部落首领等心中也得嘀咕,最起码想要指挥他们卖命短期内是不可能了。
赵淳楣长舒一口气,望向天边,心中暗道:完颜晟啊完颜晟,你希望假意给我几块地方暂时唬住,等攘内成功后再来打,殊不知掉当取不取,时来易失,送到碗里可没有再退回去的道理。
这次行军,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不光彻底收回了大宋故地,还成功拿下了燕云十六州中的四州,可谓成果斐然。更何况赵淳楣御驾亲征,证明自己无论胆量还是能力都是一流,朝中再没有反对之声,就连赵佶赵桓的死似乎也跟轻烟一般,被风一吹就消失不见。
如今经过近几年的规划,
南方也开始建设制糖厂,赵淳楣采取招标的方式,召集全国的大商人,卖了十年的特许经营权。没办法,虽然白糖确实挣钱,但本质上在这个时代还是一种奢侈品,她身为皇帝,若如此大咧咧与民争利未免看上去不太好,毕竟早年太、祖就下过命令,禁止士大夫们经商,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
不过除此之外,二龙山的其他产业还暂时捏在手里,比方说铸铁药品,现在有了国家背书,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人力都大大提高,赵淳楣还特别成立了研发部门,隶属工部但可以直接跟皇帝对话,并且建立了匠人的考察制度,若真有本事,可以直接来朝廷当官。
对于这些,部分大臣也颇有微词,他们觉得皇帝不务正业,整日跟奇技淫巧和阿堵之物打交道。本来赵淳楣身为女子当皇帝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可现在已成事实,大臣们就希望最起赵淳楣是个符合儒家正统的好皇帝,于是对待她的日常行为要求十分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