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余礼道:“我知道呢,小心着呢,大夫也说能走动走动的,我才出门的,后头肚子大了,怕是就不方便了。”
卫芪道:“肚子一大,腰和腿都又酸又疼呢,到时可得叫你相公给你按按,才好受些。”
卫芪自小也是没吃什么苦的,他相公也疼他,他便知道如何让自己好受些。
“好。”余礼都应了。
卫夫郎道:“不管怎么说,虽辛苦,也是个大喜事呢。”
卫芪接着说:“对,也不知你这肚子里会是小汉子还是小哥儿。”
余礼摸摸肚子,道:“我和川子都希望是小哥儿呢。”
卫夫郎道:“你们感情好,你生什么他都会喜欢的,哥儿好,汉子也好。”
卫芪倒起了另一个兴趣,对余礼说:“若你肚子里是个小哥儿,倒可以许了我们家这臭小子,我们俩亲上加亲呢。”
“你这孩子。”卫夫郎一听,忙打了卫芪的手,把卫芪怀里的卫聿吓得一愣,倒没哭,呆了一下。
卫夫郎接过卫聿,轻拍了拍小孙儿的背,道:“这哪是你们这三言两语就瞎定下的。”
余礼没介意,他这肚子里是不是哥儿都不一定呢,他笑着接了卫芪的话:“若是个哥儿,两个娃又有缘,能看对眼,倒是庄好亲事,但现在说来可也太早了。”
卫芪趁卫夫郎没留意,偷偷朝余礼眨了眨眼又吐了吐舌头,看得余礼好笑。明明是孩子都生了的人了,还是这般天真烂漫的样子,卫家人是真的将卫芪保护得很好。
余礼没多待,聊了些还有什么需要他注意的,便起身准备走。见着他要走了,卫聿可着急了,两只手朝余礼的方向抓,一副要跟着余礼一同走的样子。
余礼轻轻捏了下卫聿的脸,同他说:“快别折腾你小爹了,小叔下回再来看你。”
待李铭川晚上回来后,神色中透着一些求夸的意味,余礼好笑地问他:“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看你得意成这样?”
李铭川神神秘秘地说:“我今日做完活,正巧冤家路窄,碰上了那赵二,我将他好一阵揍,揍得他鼻青脸肿的,让他回去转告那赵夫郎。”
……
“回去转告你小爹,再敢嚼我夫郎口舌,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你呀。”余礼瞥他一眼,道:“若是他叫了家里人,日后报复你怎么办?”
边说脑子里边浮现了赵二被揍成猪头该是什么样,说着说着便笑了。
“没事,别怕。”李铭川道:“他们那小身板,他和他哥一起来,都打不过我。中午大哥可也说要帮我揍他们呢,不行我再去叫上顺子,不就是打架嘛。”
他这话说得,自己像个打架老手,其实全靠那高大的身躯和一把子力气了。
不过桥西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汉子是不能去打姑娘和哥儿的,自家的家务事旁人不好决断,只能说些闲话。但姑娘哥儿若是被旁人家的汉子打了,村里人定是一口一个唾沫淹死那汉子的。
因此,李铭川不爽赵夫郎,便教训了他的儿子。也因此,李铭川不怕人想报复找到余礼那去。再说了,这件事正说反说,那赵夫郎都是有错在先的,不少村里人是能作证的。
“不过你最近得注意身子,这几日就别出门了。”李铭川想了想,以防万一,还是同余礼交代了一句。
家里的活计平日里余礼做得多,但现在李铭川和他好好商议了一番。
“现下农事不忙,我每日能晚点出去再早些回来,那鸡的粪便我就每日早上扫了再从前,那些要蹲下来干的活,你都别干了,衣裳也等我回来洗,你手别碰那凉水。”
余礼听得一阵头大,但想想,李铭川事事为他着想,他便好生歇这几个月得了。
“成,我每日做些我能做的,然后便歇着,无聊就去找大嫂绣绣帕子,也许这几个月我的绣工能大有长进,回头给娃绣绣肚兜和虎头帽。”
李铭川没想到他一口答应,本以为要跟人好好劝一劝,但见余礼答应得爽快,他高兴着,道:“为了孩子,咱们忍一忍,明年再买两亩地,就找个长工,我就在家陪你和孩子。”
“好。”余礼踮脚去亲了李铭川一下,两人依偎在一起,享受了一阵安静又祥和的时光。
第二日本是李铭川想把两位长辈请家里来的,余礼想了想,还是他们俩跑一趟好。
他们先去了大伯家,大伯家离得近,跟他们打招呼要方便些,他们到得早,李大伯家人都还在,还没去地里。
知道余礼有了,伯娘更是高兴,巴不得去买了炮竹放了庆祝。
大伯手朝李铭川背后拍了三下,连说三句好。
“去给你爹娘上个坟,把这好消息也让他们知道,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这是自然,下午就去呢。”李铭川道。
李铭顺蹲在门槛上朝李铭川挤眉弄眼,李铭川回视,冲他挑了挑眉。英姐儿上来挽住了余礼的胳膊,她也满是笑意,将人带去坐着,生怕怠慢了。
余礼看得好笑,道:“平日里我都是把这当自家的,怎么现在倒是把我当客人招待了。”
英姐儿摇摇头,道:“现在你就是咱家的宝贝呢,可马虎不得。”
伯娘也道:“礼哥儿,你想吃什么,便跟伯娘说,这怀了孕口味都会和旁人有些不一样的,若没胃口尽管来找伯娘。”
余礼想到了前阵子付清总要吃酸的那股劲,想到那几个酸果子,他起了一层薄薄的鸡皮疙瘩,但他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便没放心上。
“对了。”伯娘又道:“你们小两口平日里喜欢吃辣的,这后头可不能这么瞎吃了,得吃清淡的。”
“知道了伯娘,大夫都跟我们说过了,我们今日早食就吃的粥,注意着呢。”余礼乖乖应了话。
李铭川也被伯娘抓着一顿吩咐,那么高大的汉子,头都点累了。
到了余家一说,余家又是一阵的轰动,赵雨梅直喊菩萨保佑,余风对着李铭川胸膛锤了两下,余雪高兴得蹦了几下,付清和余厨子不方便多动,也笑得合不拢嘴。
“这可真是双喜临门了。”赵雨梅道。
余礼看向了院子里的石榴树,秋日里石榴结得很好,他扭头去看赵雨梅,道:“娘,这树结得真好。”
赵雨梅一下就懂了他的言下之意,道:“是呢,等会你多带些回去,这可真是好兆头。”
当年赵雨梅觉着自己能生三个孩子,跟这石榴树有关,这观念给了余礼,余礼便也觉得,这真是给人送福的树。
他又想到了自家的枣树,越想越觉得,这树种得好,他的小枣子,也定会和院子里那小枣树一样,茁壮长大。
赵雨梅被余礼一提醒,一细想,付清也是秋日里发现有了身子,这秋日是个好日子啊。
付清把余礼叫了过去,同他说些悄悄话,两人不顾家里人望着他们,自顾自就说笑了起来。
两人约定了日后时不时就找着对方绣帕子,李铭川还要去地里,两人就回去了。
秋分过两日便是中秋,去年余礼做了月饼,今年本来想做的,但这两日他又有些害喜了,便没做上。
伯娘给他送了今年的新桂来,堂姐李秀兰又给他们带了一袋子白面,余礼不好意思得很,幸好前几日在余家摘了不少石榴来,能回几个给她们。
虽没做月饼,但余礼还是做了几个好菜,一个烧米豆腐,这是豆婶子家新出的,是米做出来的,颜色是嫩绿和淡黄的,跟豆腐吃起来不一样,烧着比嫩豆腐还合余礼的口味。最先豆婶子专门送了两块来给他,贺他有喜,余礼一吃很喜欢,便常常去买。
米豆腐本是想烧蛋的,就用酱焖鸡蛋的法子烧,酱汁浓稠,定是好吃的,但近段时日李铭川总要余礼给自个儿蒸碗鸡蛋补补,他便没用米豆腐再烧鸡蛋,只另蒸了碗香油鸡蛋,平日李铭川很少吃蒸蛋,今日余礼蒸了很大一碗,够两人吃了。
荤菜炒了个猪肉,余家的猪已长得不错了,本来付清闻不得味,差点就提前宰了,但家里商议了一下,让付清和余风去睡了离得猪圈最远的屋子,好多了,便能留着过年再宰。
这肉是李铭川去镇上买的,瘦肉多,虽油水少些,但余礼吃不得油腻的,小炒了吃,也好吃。按余礼平日里的习惯,定是要用辣椒炒的,但这肚子里的娃娃着实让他变了不少,今日拿水芹菜炒的。
再另捞了些泡萝卜,这菜便够了。
今年秋日他们吃了不少泡菜了,李铭川最爱吃的还是这泡萝卜,脆生脆生的,爽口又下饭。
李铭川变化也大,原先是不肯留一点活计到第二日的,忙时常常晚上过了饭点才回家。现在在这上头也学会凑合了,还剩一点留明日吧,今日得回家陪夫郎了。
他有时会轻轻靠在余礼肚子上听动静,但两个月的肚子哪有什么给他听的,但他就是听得津津有味,每日还要和肚子里的娃说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