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他偏了偏头,避开了凌辰逸的手,面上有些许被人打断的不悦。
  “你莫不是还在想沈家的事吧,”他唇角浮上讥讽,“你萧家莫不是要出情种了不成?”
  玩笑归玩笑,凌辰逸下一瞬肃了面容说。
  “沈贵妃咬死宁妃是她所杀,沈家几乎没有了翻盘的可能,这个时候,你应当机立断,莫让萧泽把事情再牵连你身上才是,左右沈家已经保不住了,你尽了力,也算对得起那姑娘了。”
  他说了好一会儿,萧渊都没有接话,想的都是方才在沈府时,他说完那些话时,沈安安发愣以及不可思议的神情,唇角微微勾了起来。
  “你待会儿去趟太医院,让太医院的院令去沈府一趟。”
  凌辰逸愣了愣,“怎么了?沈姑娘悲伤过度病倒了。”
  萧渊摇了摇头。
  沈安安那张充满绝望和悲痛的眸子在眼前再一次浮现,刺的他心口生疼。
  她是由沈老夫人一手带大,想来当初选择那书生,也是为了回江南,和沈老夫人在一起,若是沈老夫人出事,他不敢想她会如何伤心。
  毕竟为了沈家,她连他都可以违心,勉强接受。
  “早朝结束,你拿着玉佩出城一趟,去西大营调兵随时待命。”
  凌辰逸猛然抬头,不可思议的看着萧渊,“你说什么?萧渊,你疯了,你想干什么?”
  他刚才说了那么多,都白说了不成,他竟是半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这个时候,皇上肯定早有防备,你的任何动作说不定都在他监视之中,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你,等着你有所动作,你是要上赶着送死吗?”
  “我不是谋反。”萧渊语气尤为平静。
  “那你想干什么?”
  “围了大理寺,让他答应三司会审,若还是不成,就,,劫狱。”他说的平常,好似在说一件十分寻常之事。
  凌辰逸气急反笑,“私自调兵入京,这和谋反有什么区别?你若是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拿什么护沈家姑娘?”
  萧渊没有说话,垂眸把玩着左手上的白玉扳指说,“我自有安排,你照我说的做就是,”
  凌辰逸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重重靠回了车壁上。
  --马车在宫门口停下,二人刚下了马车,二皇子府的马车也在同一时间停下,萧泽意气风发的下了马车,瞧见萧渊时,眼梢眉角都带着几分得意。
  “几日不见,四弟憔悴了不少,是有什么心事吗,若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定要告诉为兄,看在你我兄弟一场的份上,该通融的时候为兄一定通融。”
  萧渊视线在萧泽腰间的玉佩上顿了顿,才缓缓抬眸与他平视,语气平静,“不瞒兄长,我近日确实食宿不佳,不过瞧见兄长的模样,又觉得是弟弟我白操心了。”
  “什么意思?”萧泽拧了拧眉,后退了一步,警惕的看着萧渊,实在他栽他手里太多次,难免有些发怵。
  萧渊扫了他一眼,眸光发凉,“宁妃新丧,还以为兄长会好一番伤心,可瞧着兄长这身花花碌碌,倒是没有半分丧母之悲,看着高兴的很,怎么,是宁妃太死得其所,让兄长高兴的忘了悲痛?”
  萧泽笑容一僵,阴鸷一闪而过。
  “怎么?”萧渊淡淡笑着,“是弟弟一提醒,兄长又突然想起来刚死了母亲吗?”
  “萧渊。”萧泽咬牙切齿,“骂人尚不揭短,你可还有半分君子之风?”
  第108章 争执
  “弟弟不都是跟兄长学的吗?比起当年你所做的,弟弟逞一二口舌之快,又算得了什么?”
  萧泽被噎的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脸色青紫交加,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
  “萧渊,你不用阴阳怪气,我知道你在怀疑什么,本皇子就算再混账,也做不出拿生身母亲设局,这皇城就是地狱,里面住着的才是真正的魔鬼。”
  他冷冷一笑,“我原本嫉妒你得盛宠,可如今才突然发现,其实你比我还要可怜,我们都只是旁人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谁都不比谁高贵。”
  说完,他就扬长而去,玉佩在他阔步行走间来回晃动。
  凌辰逸顺着他视线看向了萧泽腰间的玉佩,微蹙了蹙眉,“你老盯着他玉佩看什么?”
  萧渊收回视线,从袖中掏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递给了凌辰逸。
  凌辰逸大惊,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若非亲眼瞧见萧泽腰间戴着的那个,他定是要以为这个才是真的。
  他猛然抬头看着萧渊,小太监快步上前,催促二人早朝要开始了,凌辰逸迅速把玉佩塞进了袖子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和萧渊一前一后进了奉天殿。
  他就说,萧渊怎么可能全然没有准备就敢私自调兵。
  早朝上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皇帝不知是装的还是什么,确实有几分憔悴和颓然。
  听完了四部的禀报,他靠着龙椅的身子才终于动了动,浑浊犀利的眸子似无意扫过萧渊,提起了宁妃被杀一案。
  周允风出列,将案件进展说了一遍,听到沈贵妃指认沈家父子才是幕后主使时,众位大臣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
  皇帝没有说话,隐晦的目光看向了萧渊,淡声询问,“老四,此事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萧渊,谁都知晓他如今和沈家的关系,皇上又特意将这件案子交给了二皇子一党的周家,敲打的意思已是十分明显。
  那些人眼睁睁看着如日中天的二皇子迅速倒台,还以为皇上会立即扶持最疼爱的四皇子登基。
  可如今看来,仿佛不是那么回事,皇上隐约又开始了对四皇子的打压,君心难测,让诸位大臣都一时看不懂了皇上的用意。
  萧渊抬头,直视皇上锐利的眸子,薄唇轻启,“回父皇,儿臣无话可说。”
  “哦?可朕怎么听说你最近和沈家姑娘走的颇近,难道就不想替佳人求求情吗?”
  父子二人的视线在半空中交汇,冷意彻骨,最终,还是萧渊率先收回了视线,讥讽的勾了勾嘴角。
  “父皇把案子交由大理寺周家主审,想来儿臣求情也是无用,又何必多费口舌呢?”
  皇帝脸色一瞬间阴冷了起来,锐利的眸中仿佛藏着刀刃,“你的意思是说,朕故意同沈家过不去,想置沈家于死地?”
  萧渊面色不变,“儿臣不敢妄言,可在文武百官看来,确实如此。”
  殿中所有人都低下了头,连大气都不敢喘,连萧泽都尽量往人群里缩了缩,生怕殃及池鱼。
  不,有一点他还是说错了,那就是不论萧渊如何大逆不道,父皇都不会要他的命。
  皇帝盯着萧渊没什么温度的脸,眼中有一丝恍惚,他说。
  “所有人都说沈文结党营私,与你关系匪浅,若他当真清白,又何惧让周家来查?你说朕是故意的,想要置沈家于死地,那是不是也承认了,沈家与你确实有勾连?”
  此话落下,大殿中噗通通跪了一地大臣,静的落针可闻。
  萧渊突然讥嘲的牵起嘴角,看着皇帝,那股子阴戾和失望的神情,熟悉的表情深深刺痛了皇帝的眼。
  当年,他将喜欢的女子带回宫时,淑妃也是用同样的眼神看着他的,他们母子的眼睛,一样的高傲,目下无尘。
  “父皇似乎忘了,沈家姑娘,当初也是您有意赐给儿臣的。”
  皇帝喉头一哽,半晌没有说上来话,不知是因为他的质问,还是对那个女子的愧疚。
  他疲惫的撑住额头,大太监就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上前一步,高喝退朝。
  大臣早就见怪不怪,萧渊顶撞皇帝最后多半都会不了了之的收场。
  萧渊转身要走,被大太监拦住,‘四皇子,皇上在御书房等着您呢。’
  萧渊递给了凌辰逸一个眼色,便随着大太监走了。
  御书房里暖和如春日,皇帝坐在龙案后正批注奏折,萧渊进来他连头都没有抬起,也没有理会萧渊的行礼。
  片刻之后,萧渊直接直起了身子,在皇帝的下首坐下,皇帝这才抬眸冷冷看了他一眼,“你今日在奉天殿倒是威风的很。”
  萧渊垂眸,并不接此话,“父皇找儿臣来所为何事?”
  皇帝重重放下了墨笔,声音阴冷,“萧渊,你如今是越发没有父子君臣之礼了,你是笃定了朕不敢舍弃你是吗?”
  “父皇不是已经舍弃儿臣了吗?”他淡淡抬眼,墨眸没有一丝温度。
  “当初宁妃母子权盛,您恩宠沈贵妃,纵容她给沈家牵线,意图扶持儿臣,后来萧泽一次次在儿臣手中落败,势力被逐渐瓦解,您又不想儿臣一家独大,开始打压沈家,用同样的手段制衡儿臣,敢问皇上,儿臣和二皇兄自相残杀,兄弟阋墙就是您所说的父子君臣之礼吗?”
  御书房静的可怕,侍奉笔墨的太监几乎是瞬间趴跪在了地上,浑身抖如筛糠。
  被戳破了心思的皇帝恼羞成怒,脸色阴沉的可怕,眸子里都是发红的戾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