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一股刺鼻的香气瞬间蔓延。
沈安安站起身,看着落了一地的黑粉末的东西拧眉发怔。
墨香一张脸惨白,也顾不上碎片扎不扎手,扑到地上去捡,“都是奴婢不小心,姑爷莫怪,奴婢这就捡出去扔掉。”
“慢着。”萧渊迈步走了过去,在那堆黑粉末旁伫立,“都放下。”
“姑…爷。”
“放下。”他再次重复,依旧平缓,眸光却泛起冷意。
墨香抬眸看了沈安安一眼,只能放下碎片,提心吊胆的退去了一旁站着。
萧渊凝视着地上的东西,慢慢弯下腰,捡起其中一截,“这个镯子,你之前从不离手。”
沈安安就算不记得,这会儿也看出了这个镯子有问题,她沉眸,没有说话。
然后那截断裂的手镯递到了她眼前,“给我一个解释。”
“……”解释?
“皇子妃,您快说啊。”墨香急的眼眶通红。
沈安安抿着唇,用尽全力都搜索不到有关这个镯子的丝毫记忆,不记得,怎么解释?
“我…不知道。”
“哼,好一句不知道。”萧渊轻笑了笑,“我日盼夜盼,想着怎一直没有动静,原是夫人技高一筹,在这等着。”
沈安安盯着那截断镯子,目光良久没有移开,直到那截镯子再次掉回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那人也抬步离开了梧桐苑。
没有发火,也没有质问,平静冷淡的让人心惊。
那香气着实刺的人头皮发麻,沈安安揉着眉心在椅子里坐下。
墨香一脸绝望,“皇子妃,那镯子,它,您怎么能忘了呢,现在怎么办?姑爷知晓了,一定动了真怒。”
“这镯子里,装的是麝香?”她声音很轻,语调平缓。
墨香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的事儿?”她昂头看着墨香。
“你嫁来不久,就吩咐奴婢寻工匠做了。”
“那为何在妆匣子里,他说我经常戴在手腕上,为什么又取下来了?”她眉头皱的很紧。
“许是后来您和姑爷感情渐好,才放起来了不再戴了的。”
沈安安点了点头,“那我可是真蠢,既是不戴了,怎的不干脆毁掉,反倒留在妆匣子里,徒增事端。”
“……”那自然是您并没有下定决心,取下来只是怕姑爷发现而已,但这话墨香是不会说的。
“皇子妃,奴婢去寻太医给您瞧瞧吧,您这几日身子委实不太对劲儿。”墨香半蹲下,一脸担忧。
“不对劲儿的不是身子,而是脑子,太医来了也没用。”她垂眸看了眼地上狼藉,淡声吩咐,“打扫了吧。”
“可姑爷那边……?”
她没有说话,缓步走去了床榻上,褪去外衣躺下,墨香心头杂乱,只能打扫干净暂且退了下去。
——
傍晚时分,庆安和庆丰看着枯坐在椅子里的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庆安,看这模样,莫非是和皇子妃吵架了?
庆丰:吵架应该不会,单方面被赶出来的可能性大一些。
“……”
“主子,”庆安试探开口,“您今晚是要宿在书房吗?”
萧渊淡淡抬眸,看了眼天色,“嗯”了一声。
果然。庆丰给了庆安一个我就知道的眼神,下去准备被褥了。
庆安垂眸敛目,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一直到月上柳梢,萧渊身子才终于动了,他放下拿颠倒了的书,起身来到了窗棂前站了片刻。
“主子一定是在等梧桐苑来人。”庆丰小声低语,庆安瞪他一眼,聪明的选择闭嘴不言。
两刻钟后,庆安缓声开口,“主子,时辰不早了,皇子妃那边已经睡下了,明日还要早朝,您也该歇息了。”
萧渊沉静的面色又淡了几分,不过终归没有言语,沉默的去了床榻上。
可他越是沉静,庆安,庆丰就越是心惊胆战,若在以前,主子和皇子妃闹脾气,得知皇子妃不管他已经歇下,一定会十分生气,可今日,分明沉默的不同寻常。
萧渊坐在床榻上,双臂搭在双膝上,清隽面容上没什么表情,不动也不说话,就像是一尊雕塑。
这一坐,就是半个时辰。
“你们退下吧。”他终于开了口,嗓音沙哑的厉害。
二人听命离开,书房门也被合上,桌案上的烛火在黑沉的夜色中更显光亮,跳跃的火光照亮了整个书房。
萧渊一半面容隐在暗色中。
——
鸡鸣时分,庆安叩了叩房门,“主子,到上早朝的时间了。”
里面没有动静传出,庆安蹙眉推开门走了出去,便看见了坐在床榻上,衣冠整齐的萧渊。
被子还是昨晚庆丰铺好的模样,根本就不曾动过。
“主子,”
“更衣,上朝。”他站起身,面无表情的换衣梳洗,出门。
路过守在门口的庆丰时,他顿住脚步,抬眸朝梧桐苑的方向看了一眼,低声吩咐,“等皇子妃苏醒,让太医过去把脉。”
“是。”
庆安跟着一起去上早朝。
他面色无异,心里却是叫苦不迭,格外的小心谨慎。
侍奉数年,他从不曾见过主子如此模样,越是平静的外表下,越是藏着风雨欲来的飘摇狂暴。
奉天殿。
四部各自禀报完毕,就进入了闲得发慌的御史没事找事的环节。
“皇上,如今连街头百姓都议论纷纷,可见刘大人此事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
“正是,嫡母仍在,岂有请封外室妇的道理,有悖嫡庶纲常。”
“此言差矣。”又有人站了出来,据理反驳,“刘大人生父嫡母对其并无养育之恩,若为名声,舍弃含辛茹苦养育他长大的生母,反奉承嫡母,才是不孝不悌,如此人品,更不适宜为官。”
“胡言乱语,父母父母,便是父在前,母在后,理应以父为尊,那外室妇在明知对方有妻的情况下,还愿委身,可见其贪财唯利的本性,如今女子,怎堪做诰命?”
“那依大人意思,被那外室妇亲手抚养的刘大人,岂不也品行欠佳?”
“我可不曾如此说。”那位大人瞪眼反驳。
“可你不就是这个意思,若如此说,这满堂文武有多少嫡出,又有多少是庶出,难不成因为是庶出,就低人一等?难道不该是才华决定出路?”
此时,文武百官已然自动分为了嫡庶两派争执不休,演变至如今,便是出身低贱却才华卓绝之人,究竟能不能报效朝廷,才华,和出身,于国于民,哪个更为重要?
“刘大人。”皇帝突然开口,“众卿为此争论不休,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被点名的刘大人是位二十七八的年轻男子,他出列,恭敬的跪在殿上,“回皇上,臣之才,是为报效家国,忠于皇上,父母虽重,君才是天,皇上说臣对,便是对,皇上定臣错,便是错!”
这话一出,争论不休的百官静谧了一瞬,纷纷扭头看向刘大人。
“好一个君才是天。”皇帝似乎很是满意,挥手让他起来。
“众卿以为,刘大人所言可对?”
“刘大人所言有理。”不论心里作何感想,大臣们纷纷附和,谁让那刘承长了一张拍马屁的好嘴呢。
父母之前君为重,皇帝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偏头看向了沉默一直不曾开口的萧渊,眸子眯了眯,“老四,你今日怎么看起来恹恹的,身子没好全?”
萧渊淡淡抬眸,看了眼皇帝,不咸不淡说,“没有,儿臣在听众臣议论。”
“那你以为,谁说的对?”
那肯定是刘大人的君乃是天了。
可……谁让他是萧渊呢,不是那些狗腿子。
萧渊扯扯唇角,冷淡道,“儿臣以为,谈不上对错,嫡庶之论更是可笑,不过是臭水沟的老鼠,见不得光的产物罢了。”
凌辰逸知晓他今日心情不好,但不曾想他如此惊人,他向刘大人投去一记悲哀的怜悯目光。
奉天殿中陷入死一般的安静,刘大人脸色难看至极,皇帝眸光更是阴冷,没什么情绪的盯着萧渊。
“你可知晓自己在说什么?”
“说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三媒六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为妻,奔为妾,偷,连贱妾都不是,平民百姓都明白的道理,难不成父皇没听说过?”
此时,大殿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恨不能踩着风火轮离开。
父子二人对立而视,无形的硝烟燃烧不绝。
皇帝搭在龙袍上的手,将那一小片都攥成了褶皱,面上不动声色。
他很想像责罚陈天一样,将他拉出去,教教他何为君臣父子,规矩体统。
可更清楚,若他这么做了,今日早朝上到天黑都结束不了,这逆子非把奉天殿的砖瓦给掀了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