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用来捕兽的。
  一边走,一边布陷阱,等回来的时候,看能不能有所收获。
  “三嫂,你好能干呀,陷阱也会做呀!”盛三妹一脸崇拜地看着棉娘。
  棉娘挖陷阱,满手都是泥灰。
  她笑道,“我还会做网子网鱼呢,下次有时间,我做点网子,带你去网鱼吃。”
  盛三妹期待,“好,我爱吃鱼,爷说吃鱼人会变聪明,我想变聪明一些!”
  盛五郎也会去河里捉鱼,但是河水湍流,爷不让他下河。
  棉娘差不多做了三五个小陷阱,就没做了。
  继续朝深山里走。
  一路上,两人采了不少的草药。
  今天,棉娘主要采能给盛二婶治病的草药,其他普通的草药,都没有要,怕篓子装不下。
  她们运气不错,还摘到了不少的野蘑菇。
  都是能吃的那种。
  可以晚上回去炖个蘑菇汤,或者蘑菇炒肉,或者用瓦罐煨个干锅,想想都能让人流口水。
  还摘了不少的野果子。
  还遇到了一处山泉水洞,泉水清甜清甜的,把野果子洗干净了,两姑嫂拿了干粮出来吃,就着酸甜的果子,开胃得很。
  山泉水甜得很,可以直接喝。
  棉娘她们把水袋子里的水喝完,又装上了一些。
  继续出发。
  “三嫂,跟你一起进山,真有意思。”盛三妹美滋滋道。
  棉娘怕她小孩子走了这么远的路太累了,都是走一会儿歇一会儿。
  最后,她发现自己走累了,盛三妹都一点不见疲惫。
  这小丫头的体力真好。
  差不多把背篓都装满了,两人就开始回家了。
  今天顺利,没有遇上野兽毒蛇。
  回家的路上,没想到遇上了意外的收获。
  发现了一大片的野麻林。
  棉娘一下子高兴起来。
  野麻是个好东西啊,收割回去之后,可以晒干了制麻,直接卖麻也可以,做成麻绳也行,还能做麻布,可以编麻袋,麻网……
  用处大了去。
  “三妹,明天咱们来这里收麻。”
  盛三妹也认识这东西,乡下人都知道麻的用处,一般很少能发现这么大一片麻林的。
  “三嫂,你运气真好啊!我们经常进山,都没有发现过这片野麻林,你一来,就发现了!就是我们俩割不完,回去和爷说说,让家里也来帮忙吧!”
  棉娘点头,“好。”
  嗯,前世,这片野麻林是她一个人割完的,每天天不亮就进山,天黑才回去,宋家没出一个人来给她帮忙,但是卖钱的时候,宋婆子就跟着去了,卖的钱都是宋婆子得了。
  算了,不想了。
  棉娘再次发现这片麻林还是很高兴的。
  她把这里留下了记号。
  带着三妹回去了。
  要说运气是真心不错,回去的路上,她下的几个陷阱篓子里,真就有收获了。
  有一只山鸡被捆住了。
  在不停地扑腾咯咯的。
  这下齐活了。
  晚餐山鸡炖蘑菇跑不了。
  两人高高兴兴下山。
  满载而归。
  回去的时候,棉娘发现盛老爷子还在门口抽旱烟,目光就一直望向山那边,她们下山的方向。
  看到她们俩平安回来了,老爷子顿时生怕被人发现了似的,挪了一个方向坐了。
  棉娘有些好笑。
  上前去打招呼,汇报了今天的收获,把野麻地的事情也说了。
  盛老爷子都是精神一振,“好,明天你带你二伯,二哥他们去收麻,他们力气大,交待他们收就行了。”
  棉娘答应了。
  她是三房的媳妇,盛家未分家,营生来的钱财,本来就要上交给公中的。
  家里的男人去收麻,出力气活,她更轻松一些。
  晚上,果然山鸡炖蘑菇就摆上桌了。
  好的食材不需要技巧,直接炖,就香得不行。
  盛家人都知道是棉娘进山里打来的,吃的时候,还感谢了棉娘。
  棉娘都是微微一笑。
  盛三妹活灵活现地说了棉娘会布陷阱捕兽,盛大婶子会说话。
  “哎唷,棉娘啊!你可是真能干!外头人都说你能干,我以为你就是会做屋里的活头,做饭洗衣啥的,没想到,你还会采药,还会布陷阱捕兽呢,啧啧啧,太能干了,能嫁到我们盛家来,是我们盛家的福气。”
  第31章
  真正是晦气……
  “三嫂运气还好呢,还发现了一大块野麻地呢……”盛三妹高兴了,就管不住嘴了。
  小嘴叭叭往外说。
  盛大婶子更是又多夸了棉娘几句。
  盛二妹见她娘夸别人夸得过火了,有些酸不溜秋的。
  “是啊!是咱三哥的福气呢!三哥命好,娶对了媳妇……”
  棉娘尴尬。
  盛大婶子拿眼瞪她,她才住了嘴。
  大房的媳妇耳朵里没别的,她就听到发现了一大片野麻地……心里有了想法。
  吃过晚饭,盛大嫂一双儿女都不管,就想偷偷溜出门。
  结果,被盛大婶子叫住了。
  “你去哪里?”
  “娘,我吃多了,去村里走走消消食。”盛大嫂有些慌张。
  盛大婶子啐她一口,“我呸!你心里有什么鬼主意,当老娘不知道,你是去消食吗?还是有别的意思?你自己心里清楚!你哪里也不准去,老实在屋里带两个孩子,吃里爬外的东西,你看看人家三房里娶的媳妇,多能干啊,你看看你,自己没本事不说,心里还总是想些有的无的,真正是晦气……”
  盛大嫂被骂得垂下头去。
  怏怏地回屋去了。
  野麻地,野麻地,既然是野的,她娘家兄弟们过得那么苦,去搞点野麻卖,也不过分吧!
  又不是盛家种的。
  盛大婶子天天防她防贼似的。
  她确实没本事,可是她为盛家生下了一对重孙儿女,是盛家第四代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她在盛家天天能吃饱喝足,可一想到娘家爹娘与兄弟挨饿,吃了上顿没下顿,天知道她心里多么难受……
  唉。
  ***
  接下来两天,盛家人把那块野麻就收得差不多了。
  都堆在了后院里晾晒。
  盛家人也会制麻,晒麻,手巧,都不怎么用棉娘动手。
  棉娘挑了一些鲜麻,做了好几个渔网子,等全部晒干之后,才能使用,到时候会更结实,更有韧性。
  盛老爷子手巧,会做麻鞋。
  全家每人都做了一双麻鞋,夏天里打粗可以穿穿,还给棉娘做了两双。
  又过了几天,把麻制品都挑去乡集里去卖了。
  卖了一半,易物一半。
  麻便宜,但是量大。
  还有部分做了麻制品,价格又高了一些。
  拢共卖了七八两的银子,还换了好些家里用得着的东西,算是一次不小的收获。
  盛家几个会打猎的青壮年被抓了壮丁,只剩下二郎一人,进山打猎太危险了,他也不乐意进山,天天守着媳妇不想出门的。
  所以,往常打猎的这笔大收入几乎是锐减了。
  棉娘刚嫁进来,就给盛家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七八两银子光买吃食,一家人都可以吃好久了。
  盛老爷子把账目公开了,点名表扬了棉娘,还给了她一两银子,说是她们三房发现的野麻地,有功劳,给她当私房钱。
  棉娘也不知道该收不该收,她全程几乎都没有出力。
  看到盛三妹朝她眨眼睛,知道可以收,才收下了。
  她这时才想明白,三房有私房银子的原因了。
  盛老爷子原来是个论功行赏的人啊!
  真好。
  与宋家真正是不能比,她庆幸是嫁对人家了。
  她收下银子的时候,其他几房人都看着,也没有发表异议,想必她们也认同。
  只是羡慕地看着棉娘。
  这天是她们三房做饭,大家吃完晚饭,都离开了。
  棉娘让三妹先回屋洗漱去了,她一个人把剩下的收拾完,就回屋。
  刚走到拐角处,就听到盛老爷子书房里传来声音。
  “爹,外面传来消息了,说咱们七里镇被抓走的壮丁,路上病死了一大批,也不知道大郎,三郎,四郎他们几个孩子还好不好……”这是盛二伯担心的声音。
  棉娘下意识地停下脚步。
  “先不要着急,我相信几个孩子们能好好活着,他们身体底子好,扛得住,三郎临走时,还特意去郎中那里买了药的。”盛老爷子稳重的声音。
  盛二伯嗯了一声,“现在外面的世道越来越不好,长平关那边听说失守了,又让戎蛮子攻下我们大元的两座城,隔壁县据说盗贼横行,还有人起义,占山为王了,官府都没法子去剿匪……”
  盛老爷子抽大旱烟抽得呛住了,咳嗽好久,才道,“管不了这些,只能管好我们自己了,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